四上08学年作业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08 17:18:4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语上

1老师领进门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多音字组词

教jiāo( ) 喝hē( ) 正zhēng ( ) 种zhǒng ( ) jiào( ) ha( ) zhang( ) zh?ng ( ) 2、辨字组词。

捅( ) 恭( ) 袅( ) 诲( ) 恍( ) 诵( ) 慕( ) 岛( ) 悔( ) 晃( ) 摹( ) 轮( ) 戛( ) 滋( ) 摩( ) 论( ) 夏( ) 慈( ) 3、先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再选用其中一个造句。

⑴形容谈论不倦,说话动听。??????????????( ) ⑵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 ⑶把人带到优美的境地。现多形容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 ) ⑷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 )—— 二、感知课文

1、在作者的印象中,田老师是一位口才好、文笔好、教育有方的老师,这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田老师编的故事( );田老师讲故事( );田老师讲的故事能使我们( )。在作者的印象中,田老师还是一位非常谦逊、不居功自傲的好老师,这可以从以下看出:当我长大后回家乡,感谢田老师时,他( )。

2、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恭恭敬敬 红摹纸 衣襟 炊烟袅袅 念叨 滋润 拄拐杖 恭恭敬敬 二、填空。

1、十年树木, 。 2、老师领进门, 。 3、有意栽花花不开, 。 三、摘录文中两句表示感谢师恩的句子,并背诵。 四、课文内容理解:

《老师领进门》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 )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 )之情。

1

四语上

2孔子和学生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教”的读音。 jiāo 教唱歌 教画画 教书育人 jiào 因材施教 教科书 有教无类

2、下面两个词语比划比较多,容易写错,请在直线上各抄写两遍

严谨庄重 谦虚谨慎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聪明—( ) 贫穷—( ) 懦弱—( ) 骄傲—( ) 鲁莽—( ) 4、文中的哪些词语你不理解,请用合适的方法把它们的意思写在书上。 二、感知课文

1、跟孔子学习,是不需要条件的,这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2、根据课文完成表格。 人物 优点 缺点 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3、从孔子回答子夏的话中,我明白了( )的道理。 4、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家境贫穷 包罗 因材施教 远近驰名 和颜悦色 谦厚 谦虚谨慎 富裕 天资聪明 愚笨 敬重 尊敬 严谨庄重 严肃 二、抄写孔子的4句名言各2遍,并熟读成诵。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并背一背

孔子被后人称作 ,那是因为 。孔子的教学方法很多, 、 是大家熟知的。有教无类指的是: 。孔子觉得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虽然各有优点,但还需要不断学习,这足以说明孔子教学 。 四、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你想跟孔子学习,孔子( )会乐意收作学生。 2、(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 )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3、我这四个学生( )各有优点,( )都还要不断学习啊!

2

四语上

3父亲的叮嘱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棱角(l?ng líng) 半晌(xiǎng shǎng) 模样(m? mú ) 轮廓(ku? guō) ....2、读一读,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轴zh?u (压轴戏) 泊b?( 尼泊尔) 模mú(模样) zh?u (轴对称) pō( 湖泊 ) m?(模型) 3、按要求填空

“面面相觑”的“觑”的音序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画;“觑”字的意思是( ),“面面相觑”的意思是( ) 4、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表示自然界。B、表示自由发展。C、表示理所当然。

(1)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里。( ) (2)保护大自然,我们人人有责。( ) (3)父母从来不干预孩子的兴趣爱好,听其自然。( ) 5、词语积累

⑴写出近义词:叮嘱( )( )( ) ⑵例:好歹(近反组成)( )( )( )

⑶例:面面(相觑) 井井( ) 娓娓( ) 循循( ) 津津( )

亭亭( ) 头头( ) 二、理解课文

1、父亲的叮嘱是什么?把文中的原话,认真地抄写在横线上。

2、“父亲的叮嘱”在文中一共出现了 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请在文中找到有关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3、借助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一次图画课上,我按照父亲的叮嘱在自己的角度认真看杨桃,并实事求是地 。同学们 。老师(先、然后) 。老师的教育让我再次想起父亲的叮嘱,铭记父亲的教诲: 。 4、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素描 休养 轮廓 审视 不知好歹 面面相觑

消除寂寞 叮嘱 嘻嘻哈哈 神情严肃 厉害 不知好歹 迟迟疑疑 二、摘录文中描写人物神情的词语,并试着多写几个。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父亲的叮嘱是( )。其实父亲不单单要我在画画时尊重事实,还在其他方面也要( )。“父亲的叮嘱”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 )的时候。第二次是( )。第三次是( )。 四、写话练习。 1、( )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 )时,我想起了这句话,我( 怎么做 )。

3

四语上

4餐桌上的大学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为带点字注音

宽恕( ) 嘈杂( )( ) 聆听( ) 斟酒( ) 琐碎( )( )正( )中( )下怀 .........

2、比一比,再组词。

斟( ) 拯( ) 聆( ) 谍( ) 遭( ) 恕( ) 堪( ) 丞( ) 领( ) 碟( ) 嘈( ) 怒( )

3、用合适的方法理解“琐碎、拯救、聆听、微不足道、迫不及待、正中下怀”等词语(写在书上)

4、根据要求写词语

⑴表示“静”的词语:鸦雀无声、悄然无声、寂静无声、万籁俱寂、门可罗雀

⑵表示“急”的词语:迫不及待、 二、理解课文,试着填一填。

1、父亲认为人最不可宽恕的是( ),他规定( )。餐桌上的大学与学校上课的不同之处在于:(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等。课文结尾说这是一种绝妙的学习方式,你认为它的妙处在于( )。 2、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宽恕 嘈杂 微不足道 聆听 琐碎 喧闹 察觉

热烈的谈话 仔细聆听 鸦雀无声 气氛轻松 增长知识 迫不及待 正中下怀 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1、增长(才干)

拯救( ) 回答( ) 打开( ) 消除( ) 2、气氛(轻松)

谈话( ) 游戏( ) 声音( ) 作业( )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父亲扫视我们。

父亲把椅子推向后边,斟上一杯酒,然后扫视我们。 1、小强冲出跑道。

2、我们走出屋子。

四、(二选一)

1、从文中摘抄人物的几种不同的形式

提示语在前: 提示语在中: 提示语在后: 无提示语:

2、请你以“下课铃响了”为开头,选取一个小镜头写一段话。要有人物对话的四种不同形式。

4

四语上

5我的第二次生命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将每个词语抄写两遍 赋予( ) 肾脏( )( ) ...排斥( ) 衰竭( )( ) ...2、多音字组词

当dāng ( ) 兴xīng( ) 假jiǎ( ) dàng ( ) xìng ( ) jià(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⑴愿望终于实现了。( ) ⑵用不着多加思考。( ) ⑶不出声地哭泣。( ) ⑷感到无限安慰。( )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比许多父亲幸运。 我有机会赋予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用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2) 让一个本来绝望的病人因为自己捐献的器官获得第二次生命,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改成反问句)

二、理解课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先(第 节)写手术康复后爸爸回答别人的询问,然后(第 节)回忆父亲两次挽救“我”生命的故事,最后(第 节)写人们对捐献器官的认识,知道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2、作者10岁那年( ),很久( ),医生最后宣布( )。许多人要( ),可作者的爸爸坚持( ),他说( )。手术之后,父亲( ),给她力量。结果,父女俩都( ),生活得很( )。父亲说:“(

)。”

3、父亲2次挽救了女儿的生命?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怎样救的?试着填填表格 发病时间 4、读懂句子意思 ⑴出生才5天,我就感染了严重的肺炎。 ..

“严重”的反义词是( )。这个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⑵“爸爸在城里跑了一整天才找着。”这句话中的“才”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

5

病 情 父 亲 的 表 现 此处用在文中用直线划出有关语句 此处用在文中用直线划出有关语句

四语上

10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巡弋( )( ) 频频( ) 祈( )盼 不速( )之( )客 ......二、再读一读上面这些词语,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它们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 ),它的意思是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 ),它的意思是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 ),它的意思是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 ),它的意思是 三、查字典填空。

“高低错落”“错”字查( )部,再查( )画,应选的义项是( )。 (1)不正确 (2)差、坏 (3)交叉着 四、比一比,再组词。

慰( ) 弋( ) 构( ) 垮( ) 蔚( ) 戈( ) 沟( ) 跨( ) 五、照样子组词。

例:(金 )黄

( )红 ( )黑 ( )白 ( )绿 例:绿(油油)

白( ) 绿( ) 黑( ) 黄( ) 红( )

甜( ) 轰( ) 酸( ) 哗( ) 喜( ) 乐( )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要??就?? 虽然??但是?? 1、( )老师连续上课很辛苦,( )他总是微笑着。 2、( )明天不下雨,我们( )去拜访王爷爷。 3、( )树冠像一把大伞挡住了雨水,( )雨水不会直接冲刷地面。 4、( )你每天留意周围的事物,( )会有新的收获。 二、课文感知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歌先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灾难: 成了大海上的不速之客; 打破了沙漠的宁静; 把夜空搅得不得安宁;

阻碍了绿茵场上孩子们的脚步。

接着表达我们的心声: 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 2、作者抓住( )、( )、( )、( )这些人们熟知的景物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 ),并发出“( )”这样痛心的控诉,发出了( )的希望与祈盼,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3、(三选二)

①和文中的孩子比,我们快乐无比,根据提示试着写写我们享受春天。

的春天,

的草地上,我们 的教室里,我们 的湖泊上,我们

11

四语上

②仿照第一至四小节的写法,写一段诗,表达你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 __________的__________, 本来___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究竟是为什么? ③写话。

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儿童处于纷乱的战争中,我心里( )。我想对他们说:(“ 。”) 三、词语

蔚蓝 不速之客 梦幻 阻挡 掀翻 平稳的课桌 绿莹莹的草地 奔跑的脚步 洁白的教室

第二单元补充练习

一、词语积累: 1、 扩词

求( )( )( ) 望( )( 游( )( )( )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气得( ) 笑得( ) 哭得( 3、 照样子写词语。

似信非信( )( )( )(二、句子积累:

1、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 (2)你已经赶上班长了。

(3)我是想把时间抓得紧一些。 2、修改下列病句。(用修改符号改在原句上)

(1)在聚精会神地看书。 (2)我看电视在家里。 三、抄写名言并背出

四、摘录本单元中描写人间真情的词语和语句

12

)( ) ) 吃得( ) ) 四语上

11手术台就是阵地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暴( ) 秒( ) 势( ) 镇( ) 部( ) 爆( ) 妙( ) 挚( ) 慎( ) 陪( ) 瀑( ) 抄( ) 垫( ) 嗔( ) 培( ) 2、把带点字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⑴白求恩十分镇静地站在手术台旁。( ) ..⑵白求恩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从伤员的腹腔里敏捷地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 ..⑶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 ..

3、用合适的方法理解 “气势汹汹、盘旋、陆续、继续、连续”。(写在书上) 二、感知课文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年,著名的 战斗打响了。在 , 正在 。他已经 没有休息了。战斗越来越激烈,师卫生部长恳求他撤离,可他认为 不肯离开,继续 。他连续工作了 ,直到战斗结束。 2、试着完成阅读芳草地第2题

3、读了全文,白求恩大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说说理由。

4、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气势汹汹 激烈 陆续 镇静 敏捷 匆匆 争分夺秒 连续

陆续 继续 激烈的战斗 剧烈的伤痛 热烈的掌声 强烈的震感 猛烈地刮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改成“陈述句”) 2、在危急时刻,我们共产党员怎么能撤离呢?(改成“陈述句”)

3、作为一名少先队员,难道我能在困难面前退缩吗?(改成“陈述句”) 4、烟雾淹没了小庙。(改成“把、被”字句)

5、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了一个又一个手术。(缩句) 三、读读第2节完成练习

1、摘录表示白求恩工作辛劳的句子 2、摘录当时情况十分危险的句子

3、将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动作的词语按顺序写下来。 四、(二选一)

1、用上“盘旋、爆炸、黑烟滚滚、弹片纷飞、镇静、敏捷”等词语说说白求恩在危险的情况下坚持给伤员做手术的感人情景。

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深情地对白求恩大夫说:“您为了 ,为了 ,为了 ,是那样的 、是那样的 、那样的 。

13

四语上

12“走”完长征的婴儿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给多音字注音,先自己尝试着填一填,再查查字典较对一下

一步不落( ) 着( )急 率( )领 下落( ) 看着( ) 效率( ) 着( )落( ) 沉着( ) 2、给加框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政府召集人民服务;②走远路(多指军队);③表露出来的迹象;④征求。

⑴不满一岁的婴儿走完漫漫长征路,最终到达陕北。 ( ) ⑵通过努力,芳芳在这次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 ) ⑶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 ) ⑷应征入伍的新兵到部队后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 )

3、理解词语:襁褓、围剿、长途跋涉、衣衫褴褛、奄奄一息(写在书上) 4、照样子写词语。 例:奄奄一息

( )不舍 ( )生机 ( )欲动 ( )得意 5、 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过草地时,我已经病饿交加,奄奄一息,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眼看就要断气,大人已经在考虑如何埋葬我。

二、感知课文

1、根据提示,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的句式归纳文中“我”叙述的四件事,注意用第三人称叙述。

第一件事:刚出生18天的贺捷生, 第二件事: ,妈妈用衣服捂住贺捷生的头,她险些丢了小命。 第三件事:突围时,爸爸把贺捷生丢了, 第四件事: 2、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疑惑 率领 围追堵截 消耗 奄奄一息 严峻 跋涉 取之不尽 焦急万分 严峻考验 长途跋涉 二、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绽出)新芽

( )重围 ( )目标 ( )健康 ( )能量 ( )机会 ( )根据地 三、选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 )我是个婴儿,( )我“走”完了长征路。 2、我( )病饿交加、奄奄一息,( )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 3、( )当时前方报捷,后方报喜,( )“捷生”的名字就这样产生了。

14

四语上

13狼牙山五壮士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找一找,问一问:“晋、 冀”各指什么地方。晋( ) 冀( ) 你还知道中国其它省市的简称吗?选做 ( ) ( ) ( ) 2、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qi字。 ( )驱不平 琴( )书画 ( )自行车 各得( )所 ( )心合力 红( )飘扬 误入( )途 ( )形怪状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⑴( ):豪壮而勇敢的人。 ⑵( ):形容山路不平。 ⑶( ):有横的,有竖的,形容纵横杂乱。 ⑷( ):站在高处,俯视下边。形容处于有利地势。 ⑸( ):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4、写出“屹立”的近义词( )( )( ) 二、感知课文

1、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请根据提示,并学着样子试着写写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节):接受任务1941年秋,日寇进犯狼牙山,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 节):痛歼敌人 第三部分(第 节):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 节):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第 节):跳下悬崖 2、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转移 掩护 崎岖 攀登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气壮山河

全神贯注 山路崎岖 眺望 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坚强不屈的声音 热血沸腾 屹立 坠入山涧 二、为下列词语找出合适的近反义词 1、近义词:

进犯( ) 崎岖( )依托( ) 全神贯注( ) 2、反义词: 沉着( ) 崎岖( ) 暴露( ) 胜利( ) 斩钉截铁( ) 三、填上合适的词。

( )地瞄准 ( )地打击 ( )的怒火 ( )的山路 ( )地撤退 ( )地指挥 ( )的声音 ( )的地形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宽阔的马路两旁矗立着高大的楼房。 改写:(1)高大的楼房矗立在宽阔的马路两旁。

(2)高大的楼房在宽阔的马路两旁矗着。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改写:(1)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从文中摘录描写五位壮士的词语

六、用上段意归并法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最后??

15

四语上

18美丽的小兴安岭 姓名( )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给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涨( )( ) 没( )( ) 藏( )( ) ( )( ) ( )( ) ( )( ) 散( )( ) 宿( )( ) ( )( ) ( )( )

2、查字典理解词语:淙淙 郁郁葱葱 苍翠 不耐烦(写在书上) 3、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流着 ( )的枝叶 封得( ) 挡住( ) ( )地等待 ( )的脚掌 显得( ) 穿过( ) ( )地刮过 ( )的金光 长得( ) 欣赏( ) 二、感知课文 4、 填空。 (1)《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可分为 段,第二段按 顺序写的,全文用了 的写作方法。

(2)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诱人 郁郁葱葱 苍翠 又香又脆 鲜嫩 嫩绿 淙淙地流 欣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酸甜可口 又肥又厚 不耐烦 来临 二、将下列词语分成四类写下来,并照样子分别再写两个。

郁郁葱葱 柠檬黄 又肥又厚 五彩缤纷 又松又软 密密层层 葡萄灰 五颜六色 严严实实 橄榄绿 又香又脆 鲜艳多彩

,再写两个: ,再写两个: ,再写两个: ,再写两个: 三、按要求从文中摘抄拟人句和比喻句。(各两句)(写在词语本上.) 四、用概括性的词语填空。 ......

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是 、 的。你看,春天的小兴安岭树木 、积雪 、小溪 、动物 ;夏天到了,小兴安岭 的树木 ,

各种盛开的野花把小兴安岭变成了 ;秋天到了,森林里满是 的果实、 的药材;冬天的小兴安岭 ,动物们 了,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小兴安岭是一座 ,又是一座 。 五、句子练习

1、照样子把下面句子写完整。

例:一个个木排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1)洁白的雪花在林间飞舞,像( ) (2)山岭上是数不清的树木,远远望去就像( ) 例: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学校是 ,也是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用上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2)冬天,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21

四语上

19观潮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给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横( )( ) 薄( )( ) 闷( )( ) ( )( ) ( )( ) ( )( ) 2、请将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若 若 山 地 头 进 相接 荡荡 人 声 沸 军 马 人 人

3、查字典:(1)理解词语:若隐若现、屹立、人声鼎沸、齐头并进、山崩地裂”(写在书上) (2)写出带点字意思:天下奇观( ) 观潮( ) ..

举世闻名( ) 举重( ) 魁梧( ) 夺魁( ) ....二、感知课文 1、填空

(1)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3节),描写 。第二部分(4-5节),描写 。第三部分(6节),描写 。 2、读句子,根据先后顺序,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 (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

(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 )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3、说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的印象? 4、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问题想问吧?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5、“天下奇观”有的是建筑、有的是雕塑、有的是自然风光,请你查找身边的资料,了解还有哪些“天下奇观”?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若隐若现 屹立 人声鼎沸 逐渐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颤动

钱塘江 宽阔 横卧 笼罩 人山人海 隆隆的响声 顿时 熟悉 白浪翻滚 浩浩荡荡 霎时 二、按要求写词。

1、人多: 2、声音响: 三、填上合适的词

( )的江面 ( )的薄雾 ( )地飞奔而来 ( )的响声 ( )的白浪 ( )地向前移动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条白线很快 ,逐渐 , , 。再近些,只见 ,形成 的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 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 。 五、(二选一)

1、按照“观潮的时间和地点——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把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说给家长听。

2、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并从中选出几个你理解的词语,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连贯的话。

若隐若现 人声鼎沸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风平浪静 昂首东望 水天相接 浩浩荡荡

22

四语上

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一、读通课文,自主识字(给带点字注音)

拾级而下( )趟水( ) 苦涩( ) 从容( ) 呼哧( ) ( ) .....二、从课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 )的波浪 ( )的海面 ( )的海水 ( )的晴空 ( )的阳光 ( )的公路 ( )的死海 ( )的浮力 ( )的结晶 三、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1、絮语—— 2、倏地一亮——倏: 3、从容—— 4、温润—— 5、拾级而下——

6、 —— 四、辨字组词

畔( ) 佛( ) 趟( ) 拔( ) 绊( ) 拂( ) 淌( ) 拨( ) 矿( ) 捞( ) 鳞( ) 蓝( ) 旷( ) 唠( ) 粼( ) 篮( ) 五、照样子写词

例:火辣辣 ① ② ③ 例:细波如鳞 如 如 如 例:呼哧呼哧 六、句子积累

1、摘录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2、用直线划出描写死海景象的句子,熟读成诵,并完成填空。

(1)远望死海,海面上 。 (2)近看死海, 。 (3)我躺在波浪上, 。 3、说说句中破折号的作用。(①解释说明 ②声音的延长 ③表示转折或递进)

23

四语上

(1)你相信吗?不久前,我曾在波浪上读书——直接早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 ( ) (2)我趟到水深及胸时,便仰身躺了下去——奇迹果真出现了! ( ) 七、感知课文内容。

1、联系课文内容,填写有关“死海”的信息 地理位置 地势特点 总面积 含盐量 主要特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正因为水中含盐量高,死海才能创造一种奇迹。

①“奇迹”的本意是: ②死海所创造的“奇迹”是: ③死海得名的原因是: 3、借助1、2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死海在 。九月的一天,“我”来

(地理位置 地势特点 含盐量 主要特点)

到这里,进入水中, ,感到十分舒服自在。主人还为我 。

(做什么)

四、语言实践:

1、提示:听说??人们说得没错,当我躺在波浪上时,奇迹果然出现了!?? (1)借助提示,介绍作者在死海游览的所见所闻。 (2)理解“果真”在这里的作用。 2、仿照第九节的写法,完成填空。

八月十五的晚上,我躺在躺椅上,独自一人感受着那大自然的美妙奇丽:蟋蟀在我耳边 ,秋风 ,花坛中的月季香气 ,皎洁的月光 ,我几乎想 。 抄写词语

起伏荡漾 从容 游览 城郊 苍茫 拾级而下 涌动 奇特 平衡 倾斜 滋味 戛然而止 辽阔的海面 观赏 变幻 奇迹 温润 耳畔 尤其

24

四语上

第四单元补充练习

一、比一比组词

随( ) 拱( ) 既( ) 推( ) 奇( ) 隋( ) 洪( ) 即( ) 摊( ) 寄( ) 苍( ) 哄( ) 概( ) 难( ) 绮( ) 仓( ) 供( ) 慨( ) 堆( ) 崎( ) 浸( ) 膝( ) 脆( ) 秦( ) 泰( ) 侵( ) 漆( ) 诡( ) 奏( ) 奉( ) 二、关联词填空:

如果?就?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管?还是? 即使?也? 1、( )风再大,我们( )要坚持开运动会。 2、( )风怎么大,我们( )要开运动会。 3、( )今天的风特别大,( )我们明天开运动会。 4、( )风很大,( )我们仍然坚持开运动会。 5、( )明天风不大,我们( )抓紧时间开运动会。 三、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大自然难道不是一幅神奇而美丽的画吗?

2、羊在下游,狼在上游,羊怎么可能把狼喝的水弄脏呢? 3、你勤学苦练,不就取得好成绩了吗? 四、课文回顾(答案在最后一页)

15 的赵州桥,长50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 ,两旁 。赵州桥的设计是个创举,因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 砌成,下面没有 ,只有一个 的大桥洞,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 。这样的设计既减轻了 ,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 , 。 赵州桥不但 还非常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 , ;有的刻着 , ,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赵州桥体现了 ,是我国 。

17四川藏龙山上的 、 的五彩池多得 。池底的许多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 ,在阳光照射下,池底就像 ,使流进不同池中的清水显出 。难怪作者面对 的五彩池不禁深深赞叹。

18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是 、 的。你看,春天的小兴安岭树木 、积雪 、小溪 、动物 ;夏天到了,小兴安岭树木 ,各种盛开的野花把小兴安岭变成了 ;秋天到了,森林里满是 的果实、 的药材;冬天的小兴安岭到处 ,动物们 了,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小兴安岭是一座 ,又是一座 。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 ,好像 。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样子犹如 ;那声音如

25

四语上

一、总分式 总分式结构的段,是先总述,后全述。这种段的优点是把要写的事物先总括地说一下,先给人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再分述,使人读了这样的段,首先明确了这段要写的是什么,而后在这个意思的引导下去读分述部分,能很容易地明白这一段要写的是什么意思。 例: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小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简评:这段话先总述松鼠是美丽的,讨人喜欢的小动物,然后分别从四肢、面孔、毛、尾巴四个方面把松鼠美丽、讨人喜欢的外形特点写出来了。 练习:

1、我们的校园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的小狗可逗人喜爱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总式 分总式结构的段,是先分述后总结。这种段式的优点是先把要写的事物分几方面具体地描绘、介绍以后,再总的写分述的几个方面共同要说明的是一个什么意思,这样也有利于清楚明白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例:“啪”的一声发令枪响,全场为之震动。顿时,“加油”声此起彼伏。运动员像一群骏马,昂首奔驰。果然不出人们所料,高明一路领先,且越跑越起劲,其他队员却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剩下最后50米了,队员们都已作好了冲刺的准备。这时,场上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第六道的王彬突然加速,跃居第五、第四、第三??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和高明的距离也越来越小了。好!他已经和高明并驾齐驱了。这时,啦啦队不喊了,同学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裁判也都瞪大了眼睛。

快到终点了,好!到了,冲刺!两个人几乎同时撞线,不过王彬的脚首先越过终点线,裁判与观众呆了半天才醒悟过来,顿时,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嘿!好一场激烈的八百米比赛。

简评:这段话先写了观众站角助威的热烈场面,然后写高明越跑越起劲,接着是王彬出人意料地超水平发挥,在紧张、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终于获胜。看来比赛真够激烈的。文章结尾点明了这一点。 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图书馆,因为这里是知识的宝库。 2、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就是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 三、总分总式 总分总式结构是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段式。这种段式的总述部分与总分式的总述部分一样,是对分述部分的概括。一般都用一句简练的话,其中都有一个高度地概括本段内容或中心的中心词语,可能使人很容易地掌握本段的基本内容。分述部分是围绕总述句展开的,一般都是并列地从几方面表述总述句的内容。结尾部分的总结句,一般是在前面总、分部分描写的基础上,对本段意思进行总结、深化、完善或补充。可以帮助读者对本段叙述的事物本质得到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例: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当空,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青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简评:这段总述以一个设问句的形式概括出春天要从大自然中去寻找。然后分别从枝头、空中、水里、田间四方面展开了大自然的春色,最后强调:“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既是对分述的总结,又对总述句的设问作了完善的回答。 练习:

1、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班的足球队员真棒! 2、第三展室是“菊花的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这些活灵活现的造型,游人无不交口称赞。

提示:每种段式里都有两个练习,同学们可任选一个,先练习说,然后作为小练笔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26

四语上

21武松打虎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带点字注音,并写出词语意思(写在书上) 晌午 啧啧称道 怠慢 醉醺醺 臊腥气 鹞鹰 抡 咆哮 毡笠儿 ...........2、多音字组词 爪( )( )挨( )( )血( )( )弹( )( ) ( )( ) ( )( ) ( )( ) ( )( ) 3、填括号(至少两个)

痛得( ) 痛得( ) 痛得( ) 4、选词填空

果然 竟然 居然

⑴武松一口气喝了十五碗酒,( )没有倒下。

⑵武松( )破了老虎吃人的招数“一扑、一掀、一剪”。

⑶武松边走边看,不知不觉走近冈上的一座破庙。门上贴了一张告示,意思和酒倌说的( )一样。

5、在括号中填上重叠的象声词 例:( 啧啧 )称赞 ( 嗷嗷 )待哺 ( )直笑 ( )大睡 ( )大哭 ( )大笑 二、感知课文 1、《武松打虎》改写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本课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冈前,饮酒壮胆(第 节);第二部分是上山冈,醉打老虎(第 节);第三部分是除老虎,下山冈(第 节)。

2、读了全文,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说说理由。

3、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啧啧称道 解释 气势威武 怠慢 醉醺醺 毫不在乎 告示 痛得东躲西闪

身强体壮 敞开胸怀 大摇大摆 不知不觉 一声呼啸 一声狂吼 腾空而起声 咆哮 二、从文中摘录描写老虎凶猛的句子,并写一写为什么要写老虎的凶猛呢? 三、判断(是比喻句的打√)

1、老虎仰天一声狂吼,震得那山冈仿佛也动了。( ) 2、老虎竖起铁棍般的尾巴,朝武松拦腰剪过来。( ) 3、武松一个鹞鹰翻身,跳到老虎身后。( ) 4、老虎咆哮着扑向武松。( )

5、武松将铁锤般的拳头朝老虎重重打去。( ) 四、根据提示,复述这几小节的内容

武松上冈后,一只吊睛白额大虎 武松 紧接着,饿虎 武松 接着,老虎 武松 然后,老虎 武松 最后,老虎 武松

27

四语上

22精卫填海

一、字词练习 1、给带点字注音

( ) ( ) ( ) ( ) 发鸠之山 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 白喙 ....

( ) ( ) ( ) ( ) 其鸣自□ 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2、比一比再组词

柘( ) 状( ) 饺( ) 衔( ) 拓( ) 壮( ) 胶( ) 街( ) 3、抄写词语

精卫填海 柘木 文首 赤足 东海

二、感知课文

1、按要求摘录文中的语句

写精卫鸟生活环境的: 写精卫鸟的外形、颜色和鸣叫声,并取名精卫的原因的: 写精卫鸟的来历的: 写精卫鸟怎样填海的: 2、填空:

《精卫填海》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歌颂了( )——炎帝的小女儿的化身发誓要( )的惊人意志和毅力,表达了我们祖先( )的强烈愿望。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 ) 三、拓展题

中国的神话故事有很多,如:《盘古开天》、《钟山之神》、《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炎帝神农》、《夸父逐日》、《愚公移山》??,你读过几篇,请在小组内交流。

28

四语上

23跳水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瞄准(miáo míao) 桅杆(w?i wěi) 一艘(sōu shōu ) 放肆(sì shì) ....吓唬( hǔ hu ) 龇牙(zī cī) 横木(h?nɡ hanɡ) 模仿(m? mú) ....2、填表 查部首 查音序 加点字在字典中的释义 A端正;B平举着拿;C(东西的)头 A战争,战斗;B发抖 A不顾一切,任意妄为;B“四”的大写; C铺子 A法式,规范,标准;B仿效;C指模范 应选释义 顶端 .心惊胆战 .放肆 .模仿 .二、感知课文

1、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⑴“你逃不了!”孩子( )追赶,( )喊。

⑵( )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⑶( )小猴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更加放肆起来。 ⑷( )只有短短的40秒,( )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很长了。 2、根据提示将课文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节):水手逗猴子。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起因 第二部分(第 节):猴子逗孩子。故事的 第一部分(第 节):孩子追猴子。故事的 第一部分(第 节):船长救孩子。故事的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选择其中一个写下来。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环游世界 风平浪静 放肆 桅杆 瞄准 吓得大叫一声 吓得两腿发抖 航行 模仿 哭笑不得 眼巴巴地望 吓唬 气得脸都红了 龇牙咧嘴 即使 二、把下列句子改成“把、被”字句。 1、猴子摘走了孩子的帽子。

2、勇敢的水手救出了跳进大海的孩子。 三、写话

1、父亲命令孩子跳下去,是因为他知道,在如此紧要关头,如果( ),就( );只有( )才( )。 2、孩子被救后感激地对父亲说:“( )” 水手佩服地对船长说:“( )” 船长意味深长地说:“( )”

29

四语上

24赤壁之战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为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括号里

jiānɡ jiànɡ jiànɡ xiánɡ dōu dū

将( )领 下降( ) 首都( ) 将( )要 投降( ) 都( )是 将( )近 降( )落 都( )城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将所填汉字的字义写在直线上

调兵( )将: ( )江相对: 自不( )力: 波浪( )天: ( )风眺望: ( )不防备: 不( )其数: 丢盔( )甲: 无心( )战: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有关词语写下来。 ⑴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⑵无法计算数目。( ) ⑶形容逃跑时狼狈的样子。( ) ⑷集中视线一看。( ) 4、照样子写词语(至少各三个)

调兵遣将(动名动名) 调兵遣将(调遣,含有近义词)

二、感知课文 1、完成表格 交战双方 交战地点 交战兵力 交战目的 交战结果 2、请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 周瑜:( ) 黄盖:( ) 曹操:( )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调兵遣将 隔江相对 自不量力 波浪滔天 隐隐约约 防备 不计其数 率领 计策 投降 丢盔弃甲 快得像离弦的箭 二、改写句子

1、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反问句) 2、黄盖没有失信,不是来投降了吗?(陈述句)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样打,还得想个好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

⑴黄盖所说的计策是指: ⑵黄盖把计策向周瑜说了一遍,请结合课文,简要地把黄盖说的话写下来。 2、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 ⑴这里的“鸡蛋”是指 ,“石头”是指 。 ⑵“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说明 。

30

四语上

25律师林肯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在文中给带□的字注音,再写出词语意思。

诬告 质问 含糊 彻头彻尾 骚动 (判定、断定、判断,这三个写在P89最下面) 2、比一比,再组词

辩( ) 辫( ) 键( ) 律( ) 谎( ) 辨( ) 瓣( ) 健( ) 建( ) 慌( ) 3、照样子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①(查阅)案卷 ( )事实 ( )案子 ( )证人 ( )谎言 ②(郑重)宣布 ( )质问 ③为人( ) 知识( ) 4、表示“静”的词语(2字和4字的各至少2个) 二、感知课文

1、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律师 ,蒙受冤屈的 ,证人 2、本文主要写了 (谁)被人 图财害命, (谁)主动为他 。 (谁)用扎实的天文知识 了证人 (谁)的谎言。 (谁)被 无罪。从这个故事中我觉得林肯是个 的人。 3、从1-6小节,找出带“定”的4个词语,并选两个造句。 、 、 、

—— ——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律师 诬告 图财害命 有口难辩 质问 静寂 骚动

老实忠厚 查阅案卷 掌握事实 揭穿谎言 蒙冤受屈 关键 毫不含糊 郑重宣布 彻头彻尾 高声质问 发誓赌咒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第1、2句改陈述句,第3、4句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1、可是,十月十八日应是上弦月,十一点时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哪里还有什么月光? 2、如果不面向草垛,证人又怎么能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垛那里看清被告人的脸呢? 3、月光很明亮,正照在他的脸上。我看清了他的脸。

4、林肯用扎实的天文知识揭穿了证人的谎言。林肯使法庭内的人心服口服。 三、回答问题

1、你觉得林肯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2、林肯说到这里,整个法庭内一片静寂,接着便骚动起来,终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①“法庭内一片静寂”是因为 ②“骚动起来”是因为 ③句中把 比作 是为了形容 ④法庭里热烈的掌声说明

31

四语上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

一、内容回顾(先认真读下面几段话,再试着完成表格)

《武松打虎》主要写了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水浒英雄高超的武艺。

《精卫填海》这则神话讲述了精卫鸟填海的故事,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 《跳水》一文记叙了在帆船上发生的故事:水手们逗弄猴子,猴子又戏弄孩子,孩子追猴子不知不觉爬上了桅杆的横木。在危急关头,孩子的父亲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他脱离了危险,表现了船长在危急关头超人的胆略和智慧。

《赤壁之战》记叙了周瑜利用曹军轻敌,以黄盖诈降和火攻,击溃曹军的故事,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

《律师林肯》主要写了美国历史上以为比较又影响的总统——林肯 ,在早年当律师期间,为被诬告的阿姆斯特朗出庭辩护,并获得成功的事,赞扬了林肯渊博的知识。 人 物 武松 相关的事件 精卫鸟 船长 黄盖(或曹操) 林肯 二、综合练习

1、请写出你在本单元中积累的四字词语(不少于8个)

2、选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或各自造句。

三、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武松把酒喝得精光。

武松端起酒碗,脖子一仰,咕嘟咕嘟,便把三大碗酒喝得精光。 1、武松把老虎打死了。

32

歌颂的品质 四语上

2、妈妈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四、复述课文是我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你知道复述课文一般有那些方法。 1、《武松打虎》抓住攻防两条线进行复述; 2、《跳水》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复述; 3、《赤壁之战》根据提纲来复述; 4、《律师林肯》抓住与事件紧密联系的三个问题来复述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揪鲁达,被鲁提辖顺势按住左手,往小腹上只一脚,便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上前一步,踏住他的胸脯,提着②醋钵儿般的拳头,对着郑屠喝道:“洒家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叫做‘镇关西’,你这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配叫做‘镇关西’?说,你是如何强骗了金翠莲的?”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郑屠鼻子上,打得鲜血直流,鼻子歪在半边,好似开了个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起都流出来。郑屠挣扎着起不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了一边,只能叫唤:“打得好!”鲁达骂道:“狗东西!还敢应口!”提起拳头在眉梢旁又一拳,打得眼眶缝裂,眼珠迸出,又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出来。两边看的人都害怕鲁提辖,谁敢上前来劝?

郑屠挺不过去只好讨饶。鲁达喝道:“呸!你这个胆小鬼!若真能和俺硬到底,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 又一拳,正对着太阳穴,却似做了一堂③水陆道场∶④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达寻思道:“俺本指望教训这厮一顿,不想几拳真的打死了他。万一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撤退。”于是拔腿便走,回头还指着郑屠尸体假意骂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边骂,一边大踏步去了。

注:①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主要写鲁达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打死恶霸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

② 醋钵儿:一种用来装醋的陶制容器。

③ 水陆道场:指寺院里举行的隆重的法事活动。 ④ 磐儿、钹儿、铙儿:指各种敲击的乐器。

1、文中的“鲁提辖”就是鲁达,又被称为 (绰号)鲁智深,是梁山108条好汉之一,你还知道哪些好汉的绰号及名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因为 ,他 拳打死了郑屠,分别打在(哪些部位) 。

3、划出文中的两句反问句,并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4、文章把郑屠被打后的样子写得特别精彩,请在文中用“ ”划出有关内容。 5、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鲁达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写你的看法。

33

四语上

26家乡的桥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为带方框的字写出正确的读音

血脉、连接、搁浅、 倒影、雄纠纠、或篆或隶或楷或草、 凿就 2、写出词语意思

缀、雄纠纠、撷取、飘逸潇洒、刚劲雄健、平添 3、填空(课内课外各一个)

( )的造型 ( )的字体 ( )的夏天 ( )的风 ( )的造型 ( )的字体 ( )的夏天 ( )的风 4、照样子写词语(至少四个)

雄纠纠(ABB): 相衬相映(ABAC):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写家乡的桥多的原因的句子是 2、第三节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第四节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第五节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3、《家乡的桥》从 、 、 三方面写出了家乡的桥的感情。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雄赳赳 穿梭 飘逸潇洒 刚劲雄健 平添 凉丝丝 //造型 千姿百态 屹立 轻轻荡漾 二、第四节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先写了桥名的来源,大体有三种情况:A B C ;接着介绍了 ;最后写了与桥名有关的 ,烘托了家乡桥是意境美。 三、摘抄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句中把 比作 ,这样写 四、选做题 1、照样子写句子

例: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在街心花园里的花颜色各不相同,或 或 或 ,有的 ,有的 ,跟周围的 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 。

2、你见过什么桥,写出它的桥名、形状,写出它的特点。

的特点。又回忆了在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给自己和小伙伴们带来的无穷乐趣。表达了作者

34

四语上

27摇花船

【预习作业】 一、字词练习

1、为带□的字圈出正确的读音

允许(yún yǔn) 船舷(xián xuán) 村坊(fang fǎng) 即兴(jí jì)即兴(xīng xìng) 2、照样子写词语(至少四个)

娉娉婷婷(AABB): 娉娉婷婷(女子形态美): 串街走巷(动名动名): 3、理解词语

串街走巷(同走街串巷)、娉娉婷婷、即兴、?? 4、比一比组词

桨( ) 壮( ) 婷( ) 即( ) 核( ) 奖( ) 状( ) 亭( ) 既( ) 该( ) 二、感知课文

1、摇花船是一种 ,在每年的 举行。

2、摇花船的舅舅夸“我”皮肤 ,像 ;眼睛 ,像 ;鼻梁 ;嘴巴 ;脸蛋 。 【课后作业】 一、抄写词语

偶数 吉利 串街走巷 娉娉婷婷 即兴 // 船舷 嫦娥 西施 装扮 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本村没有公认漂亮的姑娘,( )允许到其他地方去借。 2、( )漂亮姑娘多,( )可多扎几只花船。

3、船老大( )有一副好嗓子,( )有即兴编唱山歌的能力。 三、摘录有关句子 1、有关花船样子的:

2、有关舅舅夸“我”和长得好的: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t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