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汽车底盘技术

更新时间:2023-04-21 03: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第四章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4.1 自动变速器概述4.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和应用1939年美国通用首先装用:机械-液力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自动变速 器;无级变速器。

4.1.2 自动变速器的优点(1) 起步平稳,能吸收、衰减振动与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 (2) 自动适应行驶阻力和发动机工况的变化,实现自动换挡,有利于提高 汽车的动力性和平均车速。 (3) 液力变矩器使传动系的动载荷减小,提高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4) 驾驶操纵简单,实现换挡自动化,有利于行车安全。 (5) 能以较低的车速稳定行驶,提高车辆在坏路上的通过性。 (6) 减少了废气污染。 缺点: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相对偏低

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3.1.3 自动变速器类型1. 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 可分为前轮驱动 前轮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后轮驱动 后轮驱动自变速器两种。 前轮驱动 后轮驱动

2007-6-10

前轮驱动自动变速器 1—液力变矩器;2—油泵;3—行星齿轮机构;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4—输入轴;5—输出轴;6—差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后轮驱动自动变速器 1—液力变矩器;2—油泵;3—输入轴;4—行星齿轮机构;5—阀体总成; 6—输出轴;7—油底壳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3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2. 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挡位数分类 可分为:2挡、3挡、4挡自动变速器等。在商用车上,大多采用5挡和6 2 3 4 挡自动变速器,一些新型轿车上也开始采用5挡和6挡自动变速器。 3. 按变矩器的类型分类 可分为:普通 普通液力变矩器式、综合 综合液力变矩器式和带闭锁离合器 带闭锁离合器的液力 普通 综合 带闭锁离合器 变矩器式自动变速器三种。 4. 按齿轮传动机构的类型分类 可分为普通齿轮式 行星齿轮式 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 普通齿轮式 行星齿轮式两种。 5. 按控制方式分类 可分为全液压 全液压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两种。 全液压 电子控制

2007-6-10

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控制过程原理图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控制过程原理图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5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6. 按工作原理分类 按工作原理不同,自动变速器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 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自动 液力自动变速器 机械自动 变速器(AMT)和无级自动变速器 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三种。 变速器 无级自动变速器 CVT传动装置结构原理 1—主动半可动锥轮; 2—行星架; 3—双行星齿轮; 4—输入轴; 5—太阳轮; 6—倒挡制动器; 7—前进挡离合器; 8—主动缸; 9—中间减速齿轮; 10—半轴; 11—从动半固定锥轮; 12—从动缸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6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4.1.4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组成由液力变矩器、辅

助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组成。 1. 液力变矩器 将发动机的动力柔型地由发动机传给辅助变速器。 2. 辅助变速器 由3-6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的行星齿轮或定轴式变速器组成。 3. 控制系统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有液压式 电液式 液压式和电液式 液压式 电液式两种。新型液力自动变 ECT)。 速器均采用了电液式控制系统,简称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T ECT

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系统的自动换挡系 统的能源 换挡 机构

换换挡范围与换挡 规律选择机构

挡 控 制 器换挡 机构

1) 系统能源 源 ) ) 换挡 系统 换挡 挡 ) 换挡 ) 换挡 能 机构 动 机构

规律选择机构

2007-6-10

自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4.2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由液力变矩器、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由液力变矩器、辅助变速器与 电液换挡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电液换挡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液力变矩器( 4.2.1 液力变矩器( HTC—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作用。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作用。 1.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液力耦合器 ) 液力变矩器由液 力偶合器演变而来, 力偶合器演变而来, 液力偶合器的基本构 件是具有若干径向平 面叶片的、 面叶片的、构成工作 腔的泵轮和涡轮。 腔的泵轮和涡轮。 液力偶合器只能等 力矩传递动力。 力矩传递动力。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9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由泵轮、 涡轮、导轮、 ( 2 )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 由泵轮 、 涡轮 、 导轮 、 导轮单向离 合器组成。 合器组成。

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由泵轮、 涡轮、导轮、 ( 2 )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 由泵轮 、 涡轮 、 导轮 、 导轮单向离 合器组成。 合器组成。

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3)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带动液力变矩器 的泵轮旋转时, 的泵轮旋转时 , 液力变矩器内 的自动变速器液一方面随泵轮 一起做圆周运动, 一起做圆周运动 , 形成旋转流 如图) (如图);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 , 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由泵轮的内侧沿泵轮叶片 向外侧流动, 绕循环圆形成涡 向外侧流动 , 绕循环 圆形成涡 如图) 流(如图) ; 实际的液流是这两个方向液 流的合成,即所谓的螺旋流 如图) (如图) , 当螺旋流由泵轮流向涡轮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时 ,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 使涡 轮旋转( 如图) 轮旋转 ( 如图 ) , 液流的动 2007-6-10 第四章 能转变成为涡轮的机械能。

能转变成为涡轮的机械能。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3)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带动液力变矩器 的泵轮旋转时, 的泵轮旋转时 , 液力变矩器内 的自动变速器液一方面随泵轮 一起做圆周运动, 一起做圆周运动 , 形成旋转流 如图) (如图);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 , 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由泵轮的内侧沿泵轮叶片 向外侧流动, 绕循环圆形成涡 向外侧流动 , 绕循环 圆形成涡 如图) 流(如图) ; 实际的液流是这两个方向液 流的合成,即所谓的螺旋流 如图) (如图) , 当螺旋流由泵轮流向涡轮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时 ,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 使涡 轮旋转( 如图) 轮旋转 ( 如图 ) , 液流的动 2007-6-10 第四章 能转变成为涡轮的机械能。 能转变成为涡轮的机械能。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涡流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3)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带动液力变矩器 的泵轮旋转时, 的泵轮旋转时 , 液力变矩器内 的自动变速器液一方面随泵轮 一起做圆周运动, 一起做圆周运动 , 形成旋转流 如图) (如图);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 , 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由泵轮的内侧沿泵轮叶片 向外侧流动, 绕循环圆形成涡 向外侧流动 , 绕循环 圆形成涡 如图) 流(如图) ; 实际的液流是这两个方向液 流的合成,即所谓的螺旋流 如图) (如图) , 当螺旋流由泵轮流向涡轮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时 ,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 使涡 轮旋转( 如图) 轮旋转 ( 如图 ) , 液流的动 2007-6-10 第四章 能转变成为涡轮的机械能。 能转变成为涡轮的机械能。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螺旋流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16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3)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带动液力变矩器 的泵轮旋转时, 的泵轮旋转时 , 液力变矩器内 的自动变速器液一方面随泵轮 一起做圆周运动, 一起做圆周运动 , 形成旋转流 如图) (如图);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 , 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由泵轮的内侧沿泵轮叶片 向外侧流动, 绕循环圆形成涡 向外侧流动 , 绕循环 圆形成涡 如图) 流(如图) ; 实际的液流是这两个方向液 流的合成,即所谓的螺旋流 如图) (如图) , 当螺旋流由泵轮流向涡轮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时 ,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 使涡 轮旋转( 如图) 轮旋转 ( 如图 ) , 液流的动 2007-6-10 第四章 能转变成为涡轮的机械能。 能转变成为涡轮的机械能。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2007-6-10

液流冲击涡轮叶片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介绍汽车底盘技术

导轮的作用:液流经过涡轮后沿循环圆流向导轮, 导轮的作用:液

流经过涡轮后沿循环圆流向导轮,当涡轮 不动或转速较低时, 由涡轮流向导轮的液流冲击导轮的正面, 不动或转速较低时 , 由涡轮流向导轮的液流冲击导轮的正面 , 此时由于单向离合器的锁止作用, 导轮不动, 此时由于单向离合器的锁止作用 , 导轮不动 , 导轮叶片使液 流的方向改变。 流的方向改变。

2007-6-10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zh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