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3-10-06 0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6年电视剧内容审查中发现并纠正的问题及案例

1、题材选择不当。

有的电视剧详细描写国家某些专门工作领域不宜表现的敏感问题,容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某20集电视剧已由某省局审查通过,在地面频道播出时,由于涉及国家地震预测预报等敏感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质疑。国家地震局致函广电总局,指出该剧剧情偏离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实际和历史事实,对该领域工作水平和工作程序的反映严重失真,容易误导观众,有损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形象。要求总局停播该剧,对涉及地震预测预报及不符合工作实际的内容进行修改,在做出重大修改前不再播出。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紧急调审该剧,针对有关内容提出6大原则意见和8条修改建议,并将意见通知有关省局,责其督导制作机构认真修改。总局还商请有关部门委派专家,指导制作机构修改该剧。几经修改,该剧改变了剧名,将涉及敏感问题的内容大幅删改,主题由原先探讨和表现地震预测预报问题,转变为表现几对年青人在地震前后的生活与爱情。国家地震局审查该剧后,认为所涉专业敏感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同意恢复播出。有的电视剧集中描写女性犯罪或女性群体的不健康、不合法生活状态。某电视剧对各种女性犯罪案件进行集中展示,在盗窃、抢劫、绑架、诈骗、贩毒、卖淫等形形色色的案件里,犯罪主体都是女性,各个年龄段和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女性,采取各种各样的做案方式不择手段地牟取不义之财,在该剧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社会影响很不好。还有的电视剧,以一些没有正当合法职业的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讲述她们的生活和情感故事。剧中往往少不了婚前、婚外性行为和未婚先孕、非婚生子等情节,消极因素较多,其主题和内容都不符合电视的大众媒体定位,很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批评。有的剧情不符合国情和社会制度。某合拍剧本讲述东南亚某私人侦探社三位私家侦探的工作生活和爱情经历,全剧围绕私家侦探办案来展开情节。由于私人侦探在我国不属于合法行业,该剧内容明显不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法律,因而不同意合拍立项。

2、政治倾向有问题。

有的电视剧过多过细地表现历次政治运动和左的政治环境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一些描写人物命运的长篇电视剧,剧情往往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将人物命运与历次政治运动紧密联系,集中表现剧中人物在“反右”、“大跃进”、“文革”等政治运动和左的政治环境中的不幸遭遇和人性扭曲,主题消极、基调灰暗,在新旧社会的对比描写中客观上产生新社会不如旧社会的效果。某描写西南某少数民族生活的电视剧,详细表现解放后各种“破旧立新”活动及“文革”等运动给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带来的冲击和磨难,解放前他们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解放军工作队到来后,他们被强制改变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受尽折磨甚至家破人亡。这样的悲惨遭遇,很容易给人造成今不如昔的感觉。有的境外剧宣扬错误观点,内容消极,导向错误。某境外剧表现南京大屠杀前后,国民党地下特工与侵华日军斗争的故事,同时展现南京一个商人家族在战争中逃亡破败的曲折经历,以所谓“人性论”的艺术角度来展现抗日烽火中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该剧主人公民族意识模糊、不辨大是大非,片面歌颂国民党特工在抗战中的作用,并通过大量生活细节竭力表现侵华日军头目充满人情、人性的一面。其政治导向和思想导向存在严重问题。有的电视剧集中表现非进步、非正义社会力量的“正义”行动,造成颂扬、美化非正义社会力量的客观效果。有些电视剧创作者片面理解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抛开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和各种积极的社会成分,在电视剧中集中而单纯地表现某些早已被公众意识定位为非正义力量的人物或人群的“英勇抗日”行动。如描写土匪、特务、流氓以及黑帮抗日活动的电视剧。某抗日题材电视剧,试图表现东北人民的自发抗日活动,但由于描写土匪帮派之间因抢夺地盘、粮食和女人而争斗、撕杀的内容过多,致使抗日主题被冲淡和弱化,导致严重的主题偏差。大量的土匪帮派争斗情节和随处可闻的土匪“黑话”,使人感觉该剧只是在表现土匪抗日。在总局审委会指导下,该剧进行了多次修改,将正面人物原来的土匪身份改为出身武术世家的抗匪队员,较好地纠正了原先的主题偏

差。

3、价值导向存在偏差。

有的电视剧过分渲染爱情至上,宣扬为捍卫“爱情”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的极端行为。某22集电视剧,讲述一位原本相信世上有真爱的机关干部在意外发现其深爱的妻子有婚外情后,产生报复心理,并千方百计蓄谋杀死其情敌的故事。这部剧存在着严重的导向问题:一是过分渲染爱情至上。主人公丁某为了捍卫“爱情”,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刑满出狱后仍不思悔改,想方设法继续杀人直至得逞。二是该剧对女性和爱情的否定贯穿始终,给人这个世界上女性无一人可信赖的感觉。三是剧中存在大量对偷盗、抢劫、密谋买凶杀人及杀人细节的全程刻画,有教唆之嫌,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制作方按照总局审查意见进行了多次删改,具体失当内容大多已删去,但由于该剧内容紧紧围绕情杀展开,总体架构已无法改变,基调较为消极、灰暗,总局终审意见将该剧按涉案题材处理,限制在规定时段播出。有的电视剧大量展现问题少年的庸俗言行和思维方式,误导未成年人。某20集电视剧表现一群中学生因上网成瘾变成行为放荡、言语粗鄙、弃学出走的“另类群体”,而一个“野外生存训练营”以奇特的训练方式在半个月内使这群孩子“改邪归正”。全剧以荒诞不经的情节刻意倒置是非、美丑、善恶、荣辱的观念,大量展现问题少男少女们的各种庸俗低级言行和离经叛道思维方式。不仅没有揭示“网瘾”这一社会问题造成的恶果,反而对青少年有教唆之嫌。某21集境外剧,讲述一个不合格的护校毕业生为追求一个女医生而留在医院工作,由于专业技术不过关,连连闯祸、惹事,由此在医院引出一幕幕荒诞闹剧。该剧剧名取“南丁格尔”的谐音为“男丁格尔”,但全剧与南丁格尔的精神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剧中整个医院风气不正,从院长到女护士人人不务正业、只顾谈情说爱。全剧充斥粗俗语言和不健康情节,主题无积极意义,内容低俗不健康,经审查不同意引进。

4、违背史实或渲染民族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

最近总局电视剧司接到有关部门来函,要求立即停拍以晚清回族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马新贻被刺事件是清朝四大奇案中惟一的政治案,其中既有政治斗争,也有民族斗争,由于政治背景及其他原因,其案当时即被某些人移花接木,变为民间情杀和仇杀。马氏家族及其后裔认为,如此记载马新贻被害过程是不客观、不公正的,百年来对此一直极为反感。这个事例再次提醒我们,为维护团结稳定、防患于未然,不要在电视剧中描写和表现此类历史事件。某历史题材电视剧,以明末清初清朝统治者强制关内百姓剃发蓄辫为背景讲述故事,渲染清初统治者的残暴无情,通过“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具体情节,展现百姓如何深受其苦。这样细致地展示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和冲突,容易挑起并激化民族矛盾。不少以明末清初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都有大量“清妖”、“清狗”、“鞑子”等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5、审美取向明显失当甚至趋向“审丑”。

有的家庭伦理剧集中表现非常态甚至变态的情感关系。某21集电视剧,讲述一对“非常夫妻”的无性婚姻内幕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感情纠葛。该剧试图通过对医务人员的爱情、事业和家庭生活的描写,唤起人们对医疗改革、婚姻家庭、养老助老等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但该剧将“非常夫妻”的结合设计成强奸犯与受害者的结合,强奸犯严某被描写成性格孤僻但医术高超,不受贿赂、不近女色、不畏权贵的优秀外科医生,对其自始至终既没有道德批判,也没有法律制裁。这样表现存在明显的主题偏差和导向错误。该剧对许多丑恶现象进行过细、过多、过长的描写,对社会有负面影响。如不法商人教唆逼迫其前妻以色相腐蚀干部等情节。该剧的主要正面角色却犯有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这样的形象塑造也不合理、不妥当。按照总局审查意见,该剧修改了严某的身份,由原先的强奸犯变为因被歹徒打昏而未能及时营救受害人的目击者,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故事主线,纠正了主题偏差和导向错误。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

6、艺术水准低劣。

我们在审查中也发现不少电视剧制作非常粗糙,全剧胡编滥造、漏洞百出、白字连篇,导演、表演、拍摄、剪辑手法十分业余,整体格调低下,剧情庸俗无聊。对此类制作水准极端低下的电视剧,我们要研究切合实际的限制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cg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