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在苏浙皖边牺牲人数考

更新时间:2023-09-01 18:14: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四军在苏浙皖边区牺牲人数初探

章志敏

1943年底新四军进入苏浙皖边区后,十六旅及苏浙军区部队在苏南、郎广、浙西地区与日伪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巩固和扩大了苏浙皖边抗日革命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重大牺牲。从1944年1月到1945年10月新四军北撤,到底有多少新四军指战员为革命的胜利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为缅怀先烈,深化新四军研究,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笔者广泛搜集、整理资料,初步梳理出新四军及地方抗日武装在苏浙皖边区的牺牲人数,以就教于各位地方党史专家。

一、1944年新四军第十六旅部队及地方抗日武装的牺牲情况

1945年1月22日十六旅在《苏南报》上刊登1944年战绩,指出全年十六旅指战员伤625名(其中干部48人),牺牲392名(其中干部23名)。(《新四军十六旅司令部发表1944年战绩》,《浙西抗日根据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2-73页)这一年,十六旅进行几次较为著名的战斗、战役,详细牺牲情况如下:

1.杭村战斗中牺牲20余人。“杭村之战,只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歼灭日军70余名,伪军100余名,缴获九二步兵炮一门,战马数匹和大量的枪支弹药。 我军 20多名同志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老虎团威震大江南北》,长征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第131页)。

2.长兴战役中牺牲4人。据1944年9月10日《解放日报》中《京杭国道上——新四军攻入长兴城》一文,“ 新四军 自八月二十三日晚起, 对敌伪展开全线攻势 攻入京杭国道上之长兴县城,克服长兴附近敌伪据点十三处,收复国土一千五百余平方里 我军仅牺牲四人,负伤二十余人”。(《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册》,1985年内部发行,第80页)

3.周城战役中牺牲不详。1944年10月22日下午6时至10月24日下午2时,新四军第十六旅四十八团向溧阳周城、南渡、梅渚日伪据点发起攻势作战,并取得攻克周城战斗的胜利,但相关党史资料未提及此次战役中的牺牲情况和人数。(《老虎团威震大江南北》第137-140页;《新四军与苏南抗日根据地》,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编,第91页)。但此次作战规模较大,新四军有一定人数的伤亡是有极大可能的。

4.泗安战役中伤亡20余人。据1944年12月30日《解放日报》中《苏南新四军攻克长兴泗安镇》一文,12月14日晚,新四军冒雪攻击泗安镇,战斗历时13个小时,摧毁大小碉堡22座,歼敌两个营,毙伤伪军中校团副徐炎以下20名,俘伪营长吴国钧以下400余名 我伤亡排以下指战员20余人。(《浙西抗日根据地》,第56-57页)

5.牛头山青岘岭战斗中牺牲10余人。1944年12月2日,国民党军队越过宣长公路向我根据地进犯,新四军奋起自卫。根据新四军老战士肖洛整理的《牛头山青岘岭反顽战斗概况》一文,“此次反顽战斗,从十二月二日至四日止,为时三昼夜 我伤连长以下六十余人,亡副营长严成志以下十余人,耗弹万余发”。(《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册》,第45-46页)

另外,这一期间还有部分非战斗减员。如在根据地建设过程中,部分同志或积劳成疾,或缺医少药而为革命献身。(见新四军老战士张心宜、程铿《回忆十六旅军工生产的组建与发展》,《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册》,第113页)因此,1944年新四军在苏浙皖边的战斗及根据地建设中,为革命而牺牲指战员及地方党政干部可能要超过400人。

二、1945年2月至6月,新四军在浙西的牺牲情况

这一期间,刚刚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贯彻党中央的向东南沿海发展以配合盟军登陆的部署,执行南下和西进任务,但遭遇国民党军队多次阻挠和进攻,新四军被迫奋起自卫,先

后进行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根据粟裕回忆文章《向苏浙敌后发展和天目山战役》,“在三次作战中, 我军共阵亡504人,伤1600余人。”(《浙西抗日根据地》,第273页)

三次战役期间,新登战役中的牺牲较大。5月29日新四军发起新登战役,6月2日晚占领新登县城(今属富阳县)。3日,双方反复争夺要点,激战1夜。4日,新四军撤离新登。此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2200余人,新四军指战员伤700余人,牺牲252人,包括第1纵队第1支队队长刘别生。(《浙西抗日根据地》,第266页;《老虎团威震大江南北》,第164页;)。

三、1945年7月至9月下旬,苏浙军区部队举行战略大反攻期间可能牺牲50人至100人。

1. 溧高战役牺牲2人以上。1945年8月7日,苏浙军区部队在高淳地区发动攻势作战,攻克13处据点,歼伪一千余人。此战役有一定规模,但相关文献未提及新四军伤亡情况。(据《“进军南京英勇歼敌”——记白马桥战斗》,《老虎团威震大江南北》,第132页;《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册》,第124页)8月15日,苏浙军区一纵队一支队在饶惠谭支队长、颜伏副支队长率领下,在溧水白马桥、张家岗地段与日伪军作战,曾牺牲一名营长和一名教导员。(《老虎团威震大江南北》,第196页)

2.宜兴战役中牺牲1人以上。9月初,苏浙军区三队发起宜兴战役,守城日伪拒降。在追击弃城逃跑的日伪军过程中,一位战士在刺死6个日军后英勇牺牲。(张鉴安:《苏浙军区部队的对日反攻作战》,《浙西抗日根据地》,第355页)。

3.双林战斗中牺牲10余人。9月13日,苏浙军区第十支队奉命发起双林战斗,但守城伪军利用有利工事和强大火力,新四军在当晚攻城中受挫,牺牲10余人。(张鉴安:《苏浙军区部队的对日反攻作战》,《浙西抗日根据地》,第356页)

4.攻打湖州城过程中牺牲10人。大反攻开始后,吴兴支部、武德支队等地方武装成功攻克湖州城外围据点后(其中的目山伏击战中,据老同志回忆,伤亡几十名战士),准备“相机占领湖州城”。某日晚,地方武装进入湖州城区,与暂住湖州的大批日军遭遇,发生激战,部队遭到伤亡,但详细人数不清。(《浙西抗日根据地》,第357页)

四、1945年10月,新四军苏浙军区北撤途中的“中安”号轮船沉没事件。10月15日,四纵机关、特务营和地方干部最后一批乘“中安”号轮北渡,不幸轮船沉没,纵队政委韦一平和苏浙军区政治部秘书长王绍杰等800余人遇难。(《浙西抗日根据地》,第23页)

综上所述,1944年1月至1945年10月新四军在苏浙皖边区牺牲人员有史料记载的约1700余人。由于战争时期的特殊性,现存文献史料对每次战斗的牺牲情况有不少遗漏,尤其是非战斗减员的牺牲情况则遗漏更多。故参考部分老战士的回忆录,估计这一时期新四军在苏浙皖边牺牲的人数应在2000人左右。(作者单位: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uw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