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起专)《劳动关系管理》17级春学生第

更新时间:2024-05-10 08: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5、BDBDA 6-10、AAABC 11-15、BDCCB 16-20、DDCBA 21-25、BABAD 26-30、CCCBA

31、ABCDE ABCDE AC ABCDE ABC 36、ACDE ABCE BDE ABCDE BCD 41、ABCE ABDE ADE ABCDE ABCDE 46、ABCDE ABDE ABC

49、1、何谓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对组织有何作用?

组织认同感: 是员工对其组织的认同程度,包括三个部分: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作用:(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工作岗位;(2)有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出色;(3)有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和贯彻执行组织的政策;(4)有认同感的员工能充分地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50、4、简析群体决策的利与弊。

(1)优点: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增加观点的多样性;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加合法性;(2)缺点: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 51、7、简述组织老化的标志及克服组织老化的对策。 (1)标志:机构臃肿;反应迟钝;文山会海;模式僵化。

(2)对策:定期审议;破格行为;走动管理;越级建议;人员平移;灵活用工;组建团队。 52、6、何谓冲突?处理冲突的应用策略有哪些?

(1)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由于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情感而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紧张状态。(或者说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2)应用策略有:运用竞争;运用合作;运用回避;运用迁就;运用折衷。 53、5、简析人际关系的作用。

(1)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2)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3)人际关系还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54、2、简述影响事业生涯选择的因素。

影响因素:(1)首先要受个人条件的影响;(2)要受到父母的影响;(3)要受到朋友、同辈群体的影响;(4)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5)学校教育对职业选择也有直接影响。 55、3、何谓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 影响因素:(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的性别构成;(5)外部威胁;(6)群体以前的成功经验。 56、3、试述领导权力的分配和运用。

(1)领导权力的分配,是指领导权力分配的形式与方法。一般有两种基本的分配方式:确定等级层次后的结构权力分配方式和划

分配方式。领导权分配在领导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权威;体现领导者的用

坚持可以下原则: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层次分明、权责明确原则;分配适度、系统优化原则;因事设人、量才授权原则。

(2)正确使用领导权力,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求:第一,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运用法定权力一定

权;第二,正确使用非权力性影响力。各种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57、1、管理者应该怎样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1)表明管理者真诚关心员工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改善工作,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鼓励员工;(5)与员工一起设置目标。 58、2、小道消息的特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减少小道消息的消极影响?

(1)特点:首先,它不受管理层控制;其次,多数组织员工认为它比高级管理层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靠;第三,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利益。

(2)目标:建构和缓解焦虑;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把群体成员甚至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体;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和权力。

(3)建议: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公开解释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行为;强调目前决策和未来计划积极方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一面;公开讨论事情可能出现的最差结局。

59、4、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有何区别与联系?

(1)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第一,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强化刺激和控制行为,求得行为的改造;运用“强化”以改造行为一般有四种方式。A)正强化,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在企业管理中称为奖酬;B)负强化,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员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按要求方式行事;C)自然消退,取消正强化,对员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D)惩罚,以某种带有强制性的威胁性的结果,如批评、降职、罚款、开除等来创造令人不快甚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的令人愉悦的条件,以表示对某一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消除该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2)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人的需要、理解和认识等心理因素对激励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属于认知学派。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对认知的心理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对行为结果及其反作用说明得不够。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建立帮助管理者能采取可以操作的激励措施,因而受到欢迎。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与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并不矛盾,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是在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基础上的发展运用。

60、5、何谓组织文化?试分析组织文化的特性和所包含的内容。

(1)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特性:阶级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个体性;历史连续性;创新性。

(3)内容: (1)组织目标或宗旨,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2)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3)作风及传统习惯,为达到组织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观念服务;(4)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确保组织文化的贯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v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