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故事

更新时间:2024-02-18 19:5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马云小故事:马化腾后悔未投资淘宝

马云小故事:马化腾后悔未投资淘宝

来源:创事记 发布时间:

2013-6-4

马化腾曾经有机会投资淘宝占15%股份,现在用马化腾的话说就是“悔都悔死了”。 严格的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助理陈伟写的这本《这还是马云》,并不像书店里或者机场里的那种马云传记,从马云的早期艰苦创业一直写到阿里巴巴帝国的成功,更多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笔墨,记录一些马云一些有趣的事情,甚至有时候天马行空。

不过这是一本很容易让人往下看的书,因为书里的马云更加生动,更加真实,也包括一些“大事件”背后的故事,比如轰动一时的马云光头造型、比如马云宣布不再担任CEO后和华夏同学会谈“禅让”。

更有趣的是提及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马化腾10年前曾经有机会投资淘宝占15%股份,但他一来没看懂模式,二来认为占比太少要投资就占股50%,现在用马化腾的话说就是“悔都悔死了”。不过马化腾也不必太过忧虑,腾讯身后也有一大帮悔的肠子都青了的投资

人。

回到这本书,《这还是马云》是2011年出版的《这才是马云》升级版,但第九、十、十一章及附录5是新加的内容,也是对这两年马云一些事情的梳理,能够让外界了解一个更真实的马云。

陈伟因1992年参加“杭州英语俱乐部”夜校认识老师马云,3年后马云创业英语俱乐部解散,但陈伟一直与马云保持联系。陈伟2005年8月起担任张纪中助理兼剧组制片,2008年4月担任马云助理至今。

以下为《这还是马云》新增内容部分节选:

茅台墨宝

茅台酒厂的季克良董事长是马云的老朋友,邀请马云前往已有两年了,2011年五一期间,马云带我等人穿过“千山万水”来到了传说中的茅台镇。

季董亲自全程带我们参观了酒厂和酒文化博物馆,参观快结束时看了一张桌子上放着宣纸,马云哈哈大笑,那是马云最害怕的事——留墨宝!

知道推托无望,马云“大义凛然”地写下了“天下良酒”四个字。我鼓足勇气睁开眼一看,还行!没有想象中难看。

在会议室,季董拿出他自己多年珍藏的唯一一瓶80年茅台酒给大家品尝,我折算了一下,一小盅是我一个月工资,我一共喝了3盅,感觉是又发了一次年终奖。

晚餐酒过三巡后大家聊得更随意了,季董是马云出生那年大学毕

业后来到茅台酒厂的。“虎门无犬媳”,据周围的工作人员说,季董的儿媳妇是阿里巴巴员工,来公司好多年了,我们都不知道她是谁。再怎么问季董夫妇都不肯说,说儿媳妇不让讲。多自强的同学。

晚餐结束后回宾馆,发现整个茅台镇都“笼罩”在酒香中。

宾馆的电梯不大,和我们一起来茅台酒厂的马云的另一位好朋友挤进电梯时,电梯超重,他立即退出,挪动200多斤的身体走台阶上了楼。上楼后马云拍了拍气喘吁吁的他,借着酒劲开玩笑说:“你太有自知之明了,这么小的电梯你也敢挤,你一个人乘都超重!”

马云为了应对今后“留墨宝”的尴尬,心想如果靠苦练毛笔字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见效,于是他自创了“马体”,其实就是画字。之后在公司内部的“风清扬”班上课,他讲到《孙子兵法》时写的“智信仁勇严”就很有点味道了。

天使降临

2011年7月初,我公司的吴菊萍同学为抱住从10楼掉下的小朋友妞妞,手臂粉碎性骨折,人也被砸昏过去,她和妞妞分别在不同医院抢救治疗。

马云闻讯发了一条微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孩子问:“爷爷,战争中你是英雄吗?”爷爷说:“我不是,但爷爷和一群英雄一起战斗过,共事过!”荣幸与吴同学共事7年,祝孩子和你早日康复。

马云是个特别细心的人,他让我先代表他去看望一下菊萍及在重症监护室外一直守候的妞妞的父母。

我问:“很多领导都去看望菊萍了,您为什么??”

“现在这么多记者都在现场,我去不是添乱吗?他们是报道吴菊萍的事迹还是采访我啊?等人少一点我再去。”马云说。

于是我代马云先去看望了吴菊萍一次,之后再一个“人烟稀少”的下午,我再次陪马云悄悄来到病房。

马云夸人的方法也很特别:“菊萍,你原来读书时物理一定没有学好,妞妞掉到你手上的速度至少是博尔特百米速度的两倍。陈伟物理好,如果是他早跑了。”

菊萍笑着说:“他也会接的,每个人都会接的。”

马云和吴菊萍一边聊着,我一边在病房里找到纸和笔,给吴菊萍补了一堂物理课:自由落体30米后的速度基本上是每秒25米。

“我刚从呼伦贝尔草原考察回来,那里环境保护得很好,以后要多组织员工去看看。”马云开玩笑地接着说:“好的员工夏天去,差的员工冬天去,感受过零下四五十摄氏度后,回来就会努力工作成为好员工了。”马云和吴菊萍闲聊着。

整个谈话过程吴菊萍一直笑个不停,开心的嘴都没有合上过。 妞妞的伤势要严重得多,除了骨折外,内脏几乎都有破损,命悬一线。

我按照马云的授意去给妞妞父母打气,我跟早已哭干眼泪的妞妞父母说:“妞妞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你们俩给她的,你们的坚强她一定能接受得到,只要你们不放弃,妞妞一定会挺过来,所有奇迹,因为相信才会存在??”他们俩一边哭一边不停地点头。我还转达了马云的另一层意思:如果医疗费用由问题,请务必让我们知道。

后来妞妞奇迹般挺了过来,而且当初所担心的后遗症一样也没有发生。现在我偶尔还会带妞妞一家吃个饭,每次吃饭我都要吹同样的牛,重复我当初鼓励妞妞父母的话,好像妞妞救过来全靠我,他们好像也愿意听,我以为。

禅让哲学

2013年3月10日,从2013年5月11日起他不再担任公司CEO,只保留董事局主席一职。

2013年3月22日,华夏同学会第20次会议在我们公司召开。华夏同学会中有一部分同学上过长江商学院的课,一部分上过中欧商学院的课,还有的人两边都报名学习过。于是这些互相认识的同学就自由组织,形成了今天的华夏同学会。

成员除马云外,还有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田溯宁、蒙牛乳业集团创始人牛根生、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北京汇源饮料食品公司董事长朱新礼、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柳传志等。

下午会议放在城西的淘宝网总部。马云被问到“禅让”CEO的问题时说:“要想明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做事的,是来做人的。年轻人一定会比我们干得好,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把他们找出来,我给马化腾、李彦宏等同学先探探路,除非你们想永远不退休。前几年我和冯仑等人去那个号称空气也是甜的国家不丹时讨论过想办一个民营企业大学,我觉得这个比较有意思,开导年轻人。我不做CEO

篇二:成功背后的故事

成功背后的故事

一个农民,农闲时去铁路上打零工,后成为一个临时养路工,第一次婚姻,他的老丈人是武汉铁路局的副局长,让他完成了从临时工到副局长、党委书记的飞跃。

第二次婚姻,老丈人是个军区司令,让他完成了从副局长到部长的飞跃。 第三次婚姻,他选择了一个平民的漂亮女儿,他实现了从部长到囚徒的跌落。他,就是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

她,一个平民女孩,在校期间,得到一对美国夫妇帮助出国。

两年后拆散美国夫妇,嫁给大她31岁的那个帮他的美国男人,获得绿卡后7个月离婚。

后在飞机上搭讪,成为默多克翻译,数月后拆散默多克保持了31年的婚姻,成功嫁于了世界传媒大王。

现默多克提出与她离婚,将支付她数亿美金作为分手费。她就是邓文迪。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第一,一条道只能走到黑,如果改弦更张是有跌落的危险的。 第二,婚姻可以作为跳板,无论男女。

第三,政治比金钱更不稳定。

如果屌丝成立了教派,那么,刘志军可以成为鼻祖。

如果小三成立个教派,那么,邓文迪可以成为祖师奶。

阿基米德说,给我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刘志军说,给我个老丈人,我能撬动任何官位。邓文迪说,给我个机会,我能撬开任何家庭。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中国“电力一姐”李小琳,经常挂在嘴边的:我的成功靠自己!

其实,是那一年高考她没考上,到华北电力大学读子女职工大专教育,匪夷所思地转到清华大学电机系读硕士。

在清华,她《微机原理》屡次考试不及格,周明德老先生就是不给她过,最后电机系不得不取消了这门课。

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是靠拼爹上的位,没有她爹李鹏,她连工作都找不到! 这笑话告诉我们: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了精致的包装,很多重要的事实不会告诉你的。

例如:

1、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

2、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3、王石的那些自传更不会告诉你,他的前老丈人是当年的广东省委副书记。

4、华为的任正非不会告诉你其岳父曾任四川省副省长。

5、马化腾不会告诉你他的父亲是盐田港上市公司董事,腾讯的第一笔投资来自李泽楷,李泽楷与盐田港母公司啥关系无需多说。

6、任志强不会告诉你他父亲是曾经的商业部副部长。

7、潘石屹不会告诉你他的发迹是和女富豪张欣结婚后开始的。

这些事情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真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中国!

篇三:张朝阳:马化腾听了我的故事激动做了QQ

张朝阳:马化腾听了我的故事激动做了

QQ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

2008年,我们报社做一个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专题,张朝阳作为没有原罪的互联网创富者,成为我们报道的一个典型。

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波创业者,张朝阳引领的搜狐在短时间内通过获得风险投资进而上市,完成“一夜暴富”。把私有制这样一个西方两百年来被证明是非常成熟的机制,一步到位地在互联网领域实现了,让个人获得极大财富的“一步到位模式”合法化。

2008年的张朝阳,还没有得抑郁症。那会互联网还是门户为王的时代,搜狐等门户统治者互联网。

当时张朝阳44岁,志得意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脱光上衣,做了一个施瓦辛格般秀腹肌的动作,刊登在时尚杂志封面。

“那时候,我看到漂亮女孩就愿意多说几句话,看到长相一般的女孩都懒得搭理。很多漂亮女人往我身上扑,我觉得我都可以不用结婚。那会自己真有病,太膨胀了。”张朝阳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是2013年8月的一次专访。

今天的张朝阳,刚刚从抑郁症的困扰中走出来。他不愿意过多分享得抑郁症的原因,只是笼统地归结为“恐惧”。

2008年以后,中国发放3G牌照,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搜狐在电子商务领域没有布局,移动互联网是2012年才开始发力。社交网络上,搜狐发动过微博等跟随战略,但最后败给了新浪微博。这几年,周鸿祎的360,雷军的小米等公司迅速崛起,搜狐却一直停滞不前。

门户为王的时代终结了,我想这是张朝阳最大的“恐惧”。

结束闭关复出后的张朝阳,给我最直接的感觉是对记者谦逊了很多。我问他闭关期间是否有爱情故事。这个单身汉微笑着婉拒了。而以前有记者问过同样的问题,他拂袖离席。

圈内记者都有同感的是,闭关前的张朝阳对记者十分冰冷。

大概在2010年的时候,我约了一个对张朝阳的电话采访,原定下午四点的采访,我一直在办公室等到晚上九点还没开始。一气之下我骑着摩托车回家了。路上接到张朝阳的电话,我让他过半个小时再打过来。半小时后,张朝阳并没有主动打来电话,我打过去采访的时候,张朝阳也没有就采访被推迟5个小时表现出任何歉意。采访中两个细节至今记得。一是我说你在互联网行业是个人物。他谦虚了一下说:“没有啊,丁磊也挺好的”。二是我说搜狐为什么做不大。他毫不留情批评我不懂互联网。

从年龄和对互联网行业的贡献上来看,张朝阳就像是个教父一样。在互联网行业,生于1964年的张朝阳算是老大哥,圈内只有马云跟他同岁。其他的大佬大都是70后。比如马化腾生于1971年。雷军生于1969年,周鸿祎1970年。

张朝阳说,当年他去深圳做演讲的时候,现场跟演唱会一样,马化腾就是台下的观众。“他听了我的故事超激动,回去做了QQ。”张朝阳说。

所以当后来腾讯超越搜狐之后,张朝阳一度很不服气。张朝阳登上中国首富榜单的时候,周鸿祎才刚刚从方正辞职,准备开始创业,特地去搜狐请教了半天张朝阳。如今的360,每年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搜狐的一半。

对张朝阳来说,也许多回忆一些自己创业时候的苦逼往事,会让他在后来面对超越者时,心态能平静一些,不至于陷入抑郁症的困扰。

1998年2月,搜狐将成立大会选择在一家饭店的地下室,而且新闻发布会的经费还是一家酒厂赞助了5万元。

刚创业时,张朝阳去美国融资,为了省钱,住在同学家里,不停地给各种投资人打电话。终于,一个投资人答应见面。

这个人想投资张朝阳,但有所犹豫。想让张朝阳回国把公司再做大做好一些再投钱。但又害怕张朝阳从别人那里融到钱,从而丧失投资张朝阳的机会。于是就使了一个花招。他问张朝阳是否还在跟其他投资人接洽,张朝阳当时还是个愣头青,对投资圈的这种把戏丝毫没有防备,一五一十地说还有个高盛集团的人想投资他。没想到,这个投资人私下把高盛集团的潜在投资人约出来吃饭,两人敲定都暂时不投资张朝阳,让张朝阳自己先把公司做起来,这样投资的风险就很小。

“他们串通好了。高盛的那个老头让我去他办公室,说决定不投资我了,然后告诉我电梯怎么走,让我出去。”张朝阳回忆说,那会他都绝望了,下楼后,在纽约街头,跑到电话亭给律师打电话,抓着电话不停地问“怎么办”。其实那时候张朝阳只想融几万美元而已。后来,还是自己麻省理工的老师给了他投资。

当张朝阳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我眼前总是浮现出电影《教父》三部曲里,年轻的教父维托在纽约街头打拼的那些镜头。

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教父级人物张朝阳来说,虽然已经不做江湖大哥好多年,但相信江湖中人都会记得,当年在纽约街头的那个张朝阳,以及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玩滑板的那个正能量满满的创业者。因为那时候的张朝阳,正是青春、变化、自由、开放、运气、勇气和毅力的代名词,而这些词汇,也正是互联网的魅力和精髓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3w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