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市场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08 06:41:1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合肥腾飞职业技术学校 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简介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是由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它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其实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由此可见,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国家劳动部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方向高技能人才缺口达100万人。国家已经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方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今后几年职业技能培养的重点。加快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为何要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外,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们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针对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公司)、家电产品、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公司),网络及报纸调查涉及到长江三角洲和西南地区。既涉及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既有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见调研企业一览表(表1)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规模 数控机企业性质 床拥有量 1 广州广电林仕豪企业员工600人 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2 番禹联盛塑料五企业员工5000人 60金公司 3 深圳恒佳精密注企业员工400人 塑模具有限公司 4 珠海佳能模具公企业员工400人 司 5 南海东方塑料公企业员工200人 司 6 台港资企业 60台中、台、日(套) 合资 (套) 40台合资企业 (套) 30台日资企业 (套) 20台民营企业 (套) 台民营企业 志高制冷设备有企业员工8000人 60限公司 (套) 35台民营企业 7 广州富强塑胶有企业员工800人 限公司 (套) 15台民营企业 8 广州宏志五金电企业员工100人 器厂 (套) 20台民营企业 9 永威塑料模具公企业员工180人 司 (套) 10 广州数控设备有企业员工1700人 150台国有企业 限公司 (套)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数控机床占主导地位,而数控机是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的机电设备,它包括机械、电子、微

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由此单位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对珠三角地区人才现况与岗位进行了统计:(表2) 机电一体化人才来源 调查范从学校从社自行培围 学历状况 中专工作岗位类型 以上本科 本数控 系统 机床 招收应会 养 专科 及 均能以上 科 编程 维修 操作 届生 招聘 操作工 以下 从事 45.6% 43.1% 11.3% 2% 9% 40% 49% 30% 10% 50% 10% 珠三角地区 调研数据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89%,大专学历占15.7%,本科学历占9%,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机电设备操作、安装与维修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合肥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维修方向)发展机遇和人才需求情况:

安徽省早就提出了加快机械装备业发展,近几年机械制造业的加速发展,合肥、芜湖逐渐形成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运输及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集群、环保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三大机械产业集群,从而努力打造合肥机械制造基地,当合肥各个经济开发区建设气势如虹,呈现出良好的形势、态势和气势,带动力、辐射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为合肥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创造

了广阔的前景。因此急需技术、人才的支撑,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维修方向)发展创造了机遇,经过对合肥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海尔、合肥日立、荣事达、深圳其它订单培养企业、浙江万向集团、三一集团涟源工程机械配件基地、东莞订单培养企业等企业调查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维修方向)技能型人才在合肥市也分短缺,在未来三年内,考虑经济增长因素,本地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年需求量应保持在5000至10000人左右.我校要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加快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为合肥的机械制造产业提供合格、充足的维修人才保障。

二、中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分析

我校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发等教育的发展,加快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步伐,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从而为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

(一)行业背景分析

1、国家调整和振兴装备制造业

《国民经济与社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目前我国装备工业在总体规模上居世界第四位。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我国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重要

特征就是制造业普遍发达。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长三角主要城市都把现代制造业作为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长三角地区乃至沿海地区需要大量能够设计、生产、制造先进机电产品以及管理、使用、维修、消化国外先进机电技术与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专门技能人才。

2、安徽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

安徽的装备制造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将成为工业经济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安徽是较大的汽车零部件、机车和重型机械设备生产基地,制造业已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8年政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把发展产业集群与培育特色产业基地结合起来,重点建设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以及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能够设计、生产、制造先进机电产品的专门人才,对管理、使用、维修、消化先进机电技术与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专门人才也有大量的需求。

(二)人才需求分析

安徽省人才交流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现有制造业就业人口中,高级工以上技能型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的15%左右,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而能解决制造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更是奇缺。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已经连续多年位于用人需求榜前3名。2009年全省人才交流统计数据进一步表明,全省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自动化技术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年需求达2万多人,其中大专学历人才的需求量最大。

合肥地处安徽省中部,与“长三角”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皖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2006—2008年间我校对部分联系企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人才需求调查,得出了这些单位在2009年及今后若干年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预测,结论是喜人的,下表为学校对部分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预测统计调查表 企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每年需求量(人/年)

2009年 合肥海尔 合肥长源液压 合肥格力 宁波杜亚 106 96 21 99 2010年 120 108 40 126 2011年 2012年 135 126 58 146 158 182 72 168 上海三洋 合肥荣事达 浙江万向集团 深圳富士康集团 东莞订单培养企业 合计 39 56 25 83 32 557 45 70 28 104 40 681 62 83 36 152 67 865 83 92 54 186 91 1086 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皖江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已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因此,不论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安徽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三)职业岗位分析 1.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走访了一些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校,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机器人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

来,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分析,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2)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 3)机电设备的维修与改造; 4)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5)生产一线管理人才; 6)机电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

据09年对安徽各类制造业企业对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如下。

我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为服务面向,与安徽省及合肥市产业发展的方向相适应,与人才需求占84%的机电设备操作、制造工艺、设备维修、装配调试等生产一线岗位及销后服务岗位相对接。本专业将为合肥及整个安徽的制造装备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职业能力及专业定位

以上技术岗位复合了工业控制技术、 计算机技术、 传感检测和机械视觉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动执行技术、 机械技术、 电子技术以及机电控制系统技术等等。这要求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复合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另外,通过调研还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市场不再是单纯面向某一行业,企业性质和规模也各不相同,既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又有中外合资企业、 私营企业,有的用人单位要求学校按照其 “订单” 进行针对性培养。毕业生面向多种岗位的选择,同一企业的产品也可能多次变换,个人一生会多次转换工作岗位。这

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既要有较广的适应性,同时又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技术特点是复合型,知识特点是知识面宽,岗位特点是应用性强,就业特点是覆盖范围广、 针对性强,要求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具备今后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专业面要宽,岗位针对性要强,适应面要广,力求一专多能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具体说来,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三大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 目前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中职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我院把专业目标定位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层面而非制造层面,建立“以机械技术为基础、液压气动为辅助、电气控制为核心、重在机电设备操作”的课程体系来适应当前的技术发展,通过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实践导向的教学体系。把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课程建设实现以工作过为导向——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实训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既要有较广的适应性,同时又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技术特点是复合型,知识特点是知识面宽,岗位特点是应用性强,就业特点是覆盖范围广、 针对性强,要求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具备今后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专业面要宽,岗位针对性要强,适应面要广,力求一专多能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具体说来,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三大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 目前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中职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我院把专业目标定位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层面而非制造层面,建立“以机械技术为基础、液压气动为辅助、电气控制为核心、重在机电设备操作”的课程体系来适应当前的技术发展,通过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实践导向的教学体系。把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课程建设实现以工作过为导向——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实训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z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