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中化学高考热点临考前针对训练

更新时间:2023-10-15 01: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高中化学高考热点临考前针对训练

1.阿伏加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练习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并指出错误的原因. (1)10g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2)常温常压下,4g氦气所含有的中子数目为4NA

(3)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4)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 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5)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6)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7)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

(8)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9)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10)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11)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12)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13)23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电子数为0.5NA (14)1L2mol·L1的MgCl2溶液中

含Mg2数为2NA

(15)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16)室温下,8g甲烷含有共价

键数为2NA

(17)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18)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

(19)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20)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21)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22)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23)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练习2】10.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 t2℃300 g该物质的溶液,在温度不变时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mL,则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若将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则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为 。

2.离子反应、离子共存

【练习3】下列各种情况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A.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3+、NO3—、SO42—、Na+

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Ba2+、K+、Cl—、HCO3— C.与Al反应放出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SO42—、CO32—、Na+ D.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中:NH4+、Al3+、Ca2+、Cl—

【练习4】下列离子组能够在溶液中共存,加入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是( )

A.Na+、Fe2+、Cl、SO42

--

B.Ba2+、K+、CO32、Cl

???C.Al3+、Ca2+、Cl、NO3 D.Na+、Ba2+、NO3、HCO3

【练习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2A1+2OH+H2O=[A1(OH)4]+H2↑ B.以石墨作为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2C1+2H2O 2OH+H2↑+C12↑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2H+ 2Fe3++2H2O D.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CO2+ OH HCO32

--

--

通电 -

【练习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硫酸铝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Al2(SO4)3+3H2O

2Al(OH)3+3H2SO4

B.铜跟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4HNO3(浓)=Cu2++2NO3—+2NO2↑+2H2O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发生的电极的反应为:2H2O+O2+4e—→4OH—

D.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久置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

4Fe(OH)3

3.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离子积常数、溶解平衡

【练习7】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 =c(OH) + c(A

)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c(Na2CO3)<

c(CH3COONa)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 +2c(OH) =2c(H+) + c(CH3COOH)

D.0.1mol·L

-1

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练习8】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pH111133

A.在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①的pH减小,②的pH不变B.温度下降10℃,四种溶液的pH均不变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H)>c(OH)

【练习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该题为双选)

--

A.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c(CO32)

B.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C.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的两种醋酸溶液,若其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

D.NaA溶液的pH=8,则c(Na+)-c(A)=9.9×107

++-

【练习10】某兴趣小组利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性质,通过实验(如图所示)比较加入苹果汁和橙汁的多少来确定它们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1)你认为要得出正确结论,在实验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

A.实验时必须向两烧杯中同时滴加液体 B.淀粉—碘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必须相等

C.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等D.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2) 有两瓶pH都等于2的无色溶液:一瓶是强酸,一瓶是弱酸。为了对它们作出鉴别,某学生只用蒸馏水和pH试纸,便得出了结论,试简述其方法和结论: 。

(3)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在右框中画出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图(A是强酸,B是弱酸)。

(4)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CH3COOH

CH3COO

+H+的电离平衡。(要求写出简要操作、现象及实验能说明的问题) 。 【练习11】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见右

图。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写化学式)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为

(填字母)

A. <1 B. 4左右 C. >6

(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 (能、不能) 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 。 (4)要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还可以加入氨水,生成 [Cu(NH3)4]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Ksp FeS 6.3×10-18MnS 2.5×10-13CuS 1.3×10-36PbS 3.4×10-28HgS 6.4×10-53ZnS 1.6×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 除去它们。(选填序号)

A.NaOH B.FeS C.Na2S

【练习12】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因为可以准确测量溶液的pH而在中和滴定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探究强碱和不同酸的中和反应的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① 分别配制0.1mol/L的NaOH、HCl、CH3COOH、H3PO4溶液备用。

② 在锥形瓶中加入10mL0.1mol/L的HCl,在25.00mL碱式滴定管中加入0.1mol/L

的NaOH,连接数据采集器和pH传感器。

③ 向锥形瓶中滴入NaOH,接近估算的NaOH用量附近时,减慢滴加速度,等读数稳定后,再滴下一滴NaOH。

④存储计算机绘制的pH变化图。用0.1mol/L的CH3COOH、H3PO4溶液代替HCl

重复上述②~④。

⑤结果分析。

(1)NaOH滴定HCl、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分别如下,你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pH pH 12 10 8 6

12 10 8 6

①. ;②. ;

③. ;

(2)你认为前述的步骤中,NaOH滴定磷酸是否可行? (填“可行”、“不可行

是 ;如果不可行,你建议的简易改进方法是 (如认为可行,此空不答)。

(3)右图是改进后的NaOH滴定磷酸的pH变化曲线图,已知曲线右端NaOH已过量。

②写出磷酸的电离方程式: ; 。

【练习13】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在无机物制备和提纯以及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难溶物在水中溶解达到饱和时,即建立沉淀溶解平衡,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Ksp)。已知25℃时,Ksp(BaSO4)=1×10

-10

pH 12 10 8 6

①该图与上述两图的不同点是: ; 4

2

0 5 10 15 V(NaOH)(mL) ③你认为曲线中没有第三个突跃的可能原因是 NaOH 滴定磷酸

,Ksp(BaCO3)=1×109。

(1)将浓度均为0.1mol/L的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中c(Ba2+)= mol/L。取100mL滤液与100mL2mol/LNa2SO4的溶液混合,混合液中c(Ba2+)= mol/L。

(2)医学上进行消化系统的X射线透视时,常使用BaSO4作内服造影剂。胃酸很强(pH约为1),但服用大量BaSO4仍然是安全的,BaSO4不溶于酸的原因是(用溶解平衡原理解释)

万一误服了少量BaCO3,应尽快用大量0.5mol/LNa2SO4溶液给患者洗胃,如果忽略洗胃过程中Na2SO4溶液浓度的变化,残留在胃液中的Ba2+浓度仅为 mol/L。 (3)长期使用的锅炉需要定期除水垢,否则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水垢中含有的CaSO4,

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除去。 ①CaSO4 转化为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请分析CaSO4 转化为CaCO3的原理 。

4.电化学(新型电池、电解原理和金属腐蚀等)

【练习1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Cl、KSP(AgCl)变小

B.用两铜棒做电极,电解稀H2SO4,电解初期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Cu+H电解

2SO4 CuSO4+H2↑

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易腐蚀

D.10mL pH=12的NaOH溶液中加入pH=2的HA溶液至pH=7,所得溶液总体V≥20mL 【练习15】某学生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

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中的a 为负极,b为正极 B.不能使用NaCl溶液作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使用铁作电极 D.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

2O+2e=H2↑+2OH—

【练习16】LiFePO4电视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 FePO4+Li

放电充电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电解质为含Li

的导电固体。下

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 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增加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

+e-

=LiFePO4

【练习1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放电2O充电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练习18】某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

2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4H2O+3e–=Fe(OH)3+5OH–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K2FeO4被氧化 D.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A.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B.生活中严禁使用塑料制品,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面对金属矿物储量有限不能再生的危机,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D.工业上禁止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以应对全球能源危机

9.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周期律、周期表元素推断及性质考查

【练习39】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包括主族、0族和过渡元素

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 C.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和的3倍,X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D.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Y不一定是ⅣA族元素

【练习40】X、Y、Z三种主族元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原子核内

质子数比Y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Y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YZ3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X+>Y B.X、Y、Z均属于短周期元素

--

C.化合物XYZ的溶液具有漂白性 D.Y属于第ⅤA族元素 【练习4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A-G七种元学素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 .E、F、G形成的单质中都含有共价键 B.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半径:E>F>C>D C.B、C、D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D. A、B、E的氢化物都能跟HNO3发生化合反应

【练习42】 A、B、C、D、E、F、G、H八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A与E,B与G,D与H

分别为同一主族,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F的质子数比D多5个,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F的2倍,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八种元素中非金属所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填化学

式) ,

E、F、H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 > 。

(2)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气体与C的单质气体充分反应生成 W气体,W的结构式

由A、D两元素可以组成X、Y两种化合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Y, X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E2 D2与化合物E2H的水溶液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生成单质H的离子方程式为 。

(3)G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应用,请写出G的最高价氧化物与B的

单质

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A的单质与D的单质在KOH的浓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如果以铂为电极,则负极

电极反应式为 。 (5) 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的HD2气体和3 mol D的气体单质,一定条件下

反应后生成HD3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单质D的浓度为0.21 mol/L,则平衡时HD2的转化率为 ,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用数据列关系式不必化简)

【练习43】现有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能与其氢化物Y反应生成盐。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

(1)写出Y和D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以下同)

(2)将X和Y的水溶液充分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将B的某种单质作电极,电解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将3 mol A2和3mol C2两种气体通人容积为l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 A2(g)+ C2(g)

2C A3(g)△H= 一92.4kJ/mol。当反应达

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5/6。则此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2位)。 (5)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可连续使用和污染小等优点。右图为某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材料为石墨,BA4和氧气源源不断地通到电极上。每消耗1molBA4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4】已知a、I、e为三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粒子代码 原子粒数 粒子的电荷数 a 单核 一个单位正电荷 I 四核 0 e 双核 一个单位负电荷 物质A由a、e构成,B C D K X都是单质,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J:

(2) 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⑤:

X与A的水溶液: (4)E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10.元素化合物的核心考点:(1)钠及其化合物主要集中在Na与水反应、Na2O2

与CO2和H2O反应、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及对比实验。(2)两性元素铝、变价金属铁与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为典型代表,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3)硅与碳常与晶体结构、元素周期律、新材料、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4)卤素主要有与铁反应、电解氯化钠溶液的物质推断题,还有其性质的迁移应用,考查分析能力;氯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为基础、氯碱工业、漂白粉的应用、氟与人体健康、碘与甲状腺肿、碘化银与人工降雨。(5)硫重点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H2S和SO2的还原性,SO2的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O42-的检验,SO2和酸雨的环保。(6)氮族主要内容为氮气分子的稳定性、NH3的结构与性质、NH4+的检验、硝酸的氧化性等。

【练习45】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X+Z乙Y+Z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若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甲D.1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练习46】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后,在所得溶液

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 A B C D 溶液组成主要成分 NaHCO3 NaHCO3、Na2CO3 NaOH、Na2CO3 Na2CO3 对应图象 I Ⅱ Ⅲ Ⅳ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 = c(HCO3) c(CO32) < c(HCO3) --+-c(OH) > c(CO32) --c(Na) = c(CO32) + c(HCO3) + c(H2CO3) --【练习47】化学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起到直观、简明

易记的效果。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中错误的是( )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

CO2

C.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D.AlCl3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后

Al

元素的存在形式:

【练习48】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 。

②含a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 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练习49】氮的化合物在某些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氨和铵盐在粮食的增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水为气体)为正反应放

热的可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的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硝酸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试从原料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分析,溶解等量的金属铜用浓硝酸好,还是稀硝酸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要分析 。 (3)氮的化台物在航天航空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神舟七号飞船的外壳是一种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化硅。工业上使用

SiCl4、H2和N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航天发射时,肼(N2H4)及其衍生物常用作火箭推进剂,若以肼为燃料、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N2(g)?2O2(g)?2NO2(g)

?H??67.7kj?mol?1

N2H4(g)?O)?2(gN?)2(g ( g)2H2O?H??543kj?mol?1

写出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 (4)三聚氰胺?C3N3(NH2)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丁原料,因其含氮量高达

家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N%表示)。

某品牌奶粉中N%为l.9%,若在100g该奶粉中加人l0g三聚氰胺,则N%提高为原来的 倍(取整数)。

【练习50】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W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Ⅰ.若Z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W遇淀粉溶液变蓝,则: (1)常温下,X的颜色是 。

(2)工业上Z有多种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的一种用途 。

(3)生活中所用的Z加入了碘酸钾,过量X与Y溶液反应时可以得到一种碘酸盐,此反应

是 。 Ⅱ.若X是工业上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Z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 (

1

X

Y

是 。 (2)若用下列装置只进行Z + W=X + Y反应(夹持装置未画出):

①完成此实验有多步操作,其中三步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盐酸 c.检验气体纯度

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

②为保证实验成功,上述装置需要改进,方法是(用文字叙述) 。

(3)将 3.48 gZ加入50 mL4 mol/L的稀HNO3中充分反应,产生112 mL的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能产生沉淀。当沉淀量最多,至少需要加入2 mol/L的NaOH溶液 mL (精确到0.1)。

【练习51】已知甲、乙、丙均为常见气体,其中甲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乙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丙有刺激性气味,且一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1)实验室中可用下图A或B装置与相应的药品制得丙。 ① A中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而被不法商3

是 。

② B中分液漏斗内盛放的物质丁是 ,圆底烧瓶内的物质是

。(均填名称)

(2)工业上将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丙。下图是甲和乙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图: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丙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①将丙和CO2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是 。 ②为了验证上述晶体既不是NH4HCO3、也不是NaCl而是NaHCO3,设计实验方 案如下,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充分加热 实验现象 试管内有固体剩余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结论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若用(1)中得A制取丙,并用园底烧瓶通过排气法收集丙(标准状况),然后进行喷泉实验。当水进入到烧瓶体积得3/5时,液面不再上升,此时立即关闭止水夹,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精确到0.001)。

11.化学概念及原理

【练习5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B.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

元素

【练习53】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一定量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据,来推算一定量稀H2SO4和

NaOH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B.用沸点数据推测能否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度大小

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练习5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6kJ·mol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

-1

Al(OH)3+3H+

C.NaOH(aq)与NaHCO3(aq)反应离子方程式:HCO3+OH===CO32+H2O D.钢铁电化腐蚀时,负极反应为:Fe—2e=Fe2+

【练习55】下列有关化学史实涉及的化学观念与现代科学理论或事实相悖的是( )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学科网

B.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从而正确解释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

成物的质量为定比的关系学科网

C.1965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证明人工可以台成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学科网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本质上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学科网 【练习5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在10lkPa、25℃时,1 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 kJ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C.已知:2SO2 (g) + O2 (g)

2SO3 (g);△H =-98.3 kJ/mol。将1 mol SO2和0.5 mol O2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49.15 kJ的热量

D.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 C(石墨,s);△H<0 【练习5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HClO、SO2等物质都具有漂泊作用 B.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C.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反应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11.必修有机基础知识

【练习5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粮食酿制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闭保存,时间越久就越香醇 B.油脂水解生成氨基酸和甘油

C.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后蛋白质会析出 【练习59】下列实验能获得成的是( ) A.无水乙酸和乙醇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B.将苯逐滴滴入浓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并用沸水浴加热制取硝基苯 C.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

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Cu(OH)2溶液,加热可看到砖红色沉淀出现 【练习60】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了高分子膜材料―ETFE‖,该 材料是四氟乙烯

(CF2=CF2)与乙烯(CH2=CH2)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F2—CH2—CF2—CH2—‖的连接方法 B.合成―ETFE‖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C.CF2=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型分子 D.该材料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练习61】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 B.棉、麻、丝、毛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C.葡萄糖、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练习6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主要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主要是化学变化

B.CH2==CH—COOCH3既能够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C.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是混合物 【练习6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粮食酿酒实质上是将淀粉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乙醇;

B.浓硝酸能与苯在浓H2SO4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基苯;

C.聚氯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是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练习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化石燃料 B.乙烯、苯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练习6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叁键,还可以形成环状结构 B.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可用溴水鉴别 D.实验室仅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加热来制取乙酸乙酯

1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实验安全、操作、药品保存、物质检验、分离与提纯、控制条件的方法),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练习66】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

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学科网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学科网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学科网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学科网

【练习67】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干燥Cl2 B.②检验K2CO3中的K C.③石油的蒸馏 D.④吸收NH3

【练习6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练习69】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铜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解释 淀粉能与Cl2发生显色反应 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NO2溶于浓硝酸 一定是由于该溶液中含有SO42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学科网

【练习7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学科网 A.装置①可用于以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O B.装置②中,阳离子移向d极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 等

D.装置④能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练习7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NH3→

植物油

H2O

B.吸收C.制取氨气A.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NH3 D.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

【练习72】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

、Ba2、HCO3、SO42,现取二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AgNO3溶液有沉淀

学科网

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得澄清溶液,并收集到气体0.03 mol。上述澄清溶液冷却后,加足量BaCl2溶液,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①一定存在K ②一定存在Ba2 ③可能存在Cl ④一定存在Mg2

--

⑤一定不存在HCO3 ⑥每份溶液中含0.01 mol SO42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练习73】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

---

Ba2+、CI、SO42、CO3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l00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试验序号 试验内容 1 2 加AgNO3溶液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加足量BaCl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3 试验结果 有白色沉淀生成 收集到气体 1.12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 6.27g,第二次称量读数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为 2.33g 称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 (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

l~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 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1·L) --

(3)试确定K+是否存在? ,判断的理由是 .

【练习74】某种胃药中止酸剂为CaCO3。为测定其中CaCO3含量,某研究小组设计以下两种方案(药片中的其它成分与HCl和NaOH溶液均不反应)。请回答有关问题:

X 稀盐酸 饱和NaHCO3溶液

⑴ 方案一:用右图装置测量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的体积,计算CaCO3的含量;装置中连通管X的作用是 、 。 ⑵ 方案二:用滴定法测定,有以下几步操作:

样品 A.配制0.100mol/L HCl溶液和0.100mol/L NaOH溶液B.取一粒药片(0.100g),研碎后加入20.0mL蒸馏水

C.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mol/L NaOH溶液滴定,用去体积为VmL达到终点D.用酸式滴定管加入25.00mL 0.100mol/L HCl溶液,充分反应

①测定过程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仪器中的 (填字母)。

②现需要重复滴定4次,配制0.100mol/L HCl溶液需要选用右图所示

50 40 30 100mL 20℃ 250mL 20℃ 20 10 A B C D E

③经测定,每次消耗NaOH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13.00mL,则该胃药中CaCO3的质量分数 。④

相比,方案二的主要优点

是 。 【练习75】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中和滴定实验是以指示剂的变色来表示反应终点的到达。下表是实验室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d)记录液面刻度的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f)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g)加入适量蒸馏水;(h)加入2滴酚酞试液; (i)开始滴定,边滴边摇荡;(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l)记录液面刻度的读数;(m)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的体积为

22 mL。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用编号表

示) 。

(2)现以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 HCL溶液为例,讨论强

碱滴定强酸的情况,通过计算完成下表(已知lg2=0.3 lg5=0.7,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利用上表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滴定曲线:

(4)中和滴定过程中有好多技术问题要学会处理,如:①读数时要平视,如果初读数和末读数如下图所示。滴定液的用量为 mL。

②指示剂的选用, 在上述NaOH滴定HCl的实验中选用指示剂以 最佳,也可以用

;但不宜用

;原因

是: 。 【练习76】2008年9月,中国的三聚氰胺污染牛奶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牛奶和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它能冒充蛋白质。已知三聚氰胺中含有碳、氢、氮三

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6,为测定三聚氰胺的组成,用下列各仪器装置,在过量的氧气流中将2.52g三聚氰胺样品氧化成CO2、H2O和N2。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向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g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装置C的作用是 ;装置F中CuO的作用是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前后称得A、B两装置的质量分别增加2.64g和1.08g,则三聚氰胺分子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

(4)目前较多采用以尿素为原料,在0.1MPa下,390℃左右时,以硅胶做催化剂合成三聚氰胺。反应过程中,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试写出制备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 。

(5)按(1)的连接方法,此实验装置存在的缺点是 ,原因是

13.简单计算

【练习77】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B.1mol Zn 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配制200mL 4.6 mol·L

-1

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1

D. 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 9.2 mol·L【练习78】某同学对Cu与HNO3的反应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 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NO,验证U型管中生成的气体是NO的实验方法是: 。 ⑵ 将0.64g Cu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HNO3中,测得生成气体0.009mol(含NO、NO2和N2O4),共消耗HNO3 0.032 mol。将生成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再通入NaOH溶液中,氮氧化物被完全吸收,产物只有NaNO3和H2O。 ①计算空气中参加反应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mL。 ②计算0.009 mol 混合气体中N2O4的物质的量: 。

硫酸 化学纯(CP) (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3 质量分数:98% 14.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练习79】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C、

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E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1)A2B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2B和A2D的沸点较高者是 (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2)B形成的双原子分子里,从轨道重叠的角度来看共价键的类型有 。 (3)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B原子的轨道排布式为: 。

(4)写出C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在室温下属 晶体,每个

C紧邻 个E.已

知 C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Mg.mol-1,晶体中紧邻的C和E距离为为a cm,计算该

晶体的密度为

g·cm3(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练习80】铜合金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 l 、 + 2 等,故能形成多种铜的化合物。

(1)基态 Cu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 铜晶体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实际拥有 个铜原子;

(2)① 某+ l 价铜的配离子为[Cu(CN)4]3,与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是

(写化学式)。

②许多+l价铜的配合物溶液能吸收CO和烯烃(如C2H4、CH3CH= CH 2等), CH3CH= CH 2分子中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有 。

(3)在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先出现蓝色沉淀,最后溶解形成深蓝色的溶液。写出此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SO42的空间构型为

【练习81】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三聚氰胺:

高温 CaO+3CCaC2+CO↑ CaC2+N2

NH2CN+Ca(OH)2

高温 CaCN2+C↑ CaCN2+2H2O=

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合成三聚氰胺。

⑴ 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CaCN2中阴离子为CN22,与CN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

(填化学式),由此可以推知CN22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⑵ 尿素分子中C原子采取 杂化。尿素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其中碳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 (填字母)

A.2个σ键 B.2个π键 C.1个σ键、1个π键

OH2NNNNNH2NH2⑶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动物摄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HNONHNHO)后,

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 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⑷ CaO晶胞如右图所示,CaO晶体中Ca的配位数为 。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 3401kJ/mol、NaCl 786 kJ/mol。导致两者晶格能差

【练习8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已知B元素的原子核外2P轨道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核外成对电子总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A与B以原子个数2比3形成化合物,C、D分别与B形成化合物的原子个数比都为1:1,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2)右图所示是D元素与F(氟)元素所形成的晶体的晶胞,黑球代表F元素,白球代表D元素,则每个F粒子周围与之最近且距离相等的D粒子有 个 , D与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试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预测A元素与Cl元④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其中心原子是以 杂化。

(5)下图中 (填代号A或B)图反映1~1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其中图中 ____________(填代号①~④)代表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排在A元素的前一元素的第一电因

A

CaO晶胞

是 。

2+

○:Ca●

2+

:O2-

(4)化合物CB的熔沸点 (填―>、<、=‖ )DB的熔沸点,原因是

【练习83】第四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 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共有________种。 (2) 铂丝蘸取氯化钙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现砖红色,显色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钙受热挥发 B.氯化钙受热分解 C.钙离子中电子跃迁 D.氯离子中电子跃迁

(3) 无水硫酸铜呈白色,吸水后形成胆矾,呈蓝色。科学家通过X射线测定出胆矾的结构,其结构可用右图表示。

①胆矾晶体中除共价键、配位键及微弱的范德华力外,还存在的两种

元素 电离能 kJ·mol

?1Mn Fe 759 1561 2957

I1

I2 I3

717 1509 3248

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②铜离子形成胆矾中配位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 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右表。据表判断MnFe

2?2?和

再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84】不锈钢是由铁、铬、镍、碳及众多不同元素所组成的合金,铁是主要成分元素,铬是第一主要的合金元素。其中铬的含量不能低于11%,不然就不能生成致密氧化膜CrO3防止腐蚀。

(1) 基态碳(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2) [Cr(H2O)4Cl2]Cl·2H2O中Cr的配位数为 ;已知CrO5中Cr为+6价,则CrO5的结构式为 。

(3) 与铜属于同一周期,且未成对价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4) Fe的一种晶体如甲、乙所示,若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B图中正确的是 。

(5) 据报道,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具有超导性。 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晶体的 结构可看作由镁原子和镍原子在一起进行面心立方密堆积,试 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 。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 距离最近的镍原子有 个。

图中:碳原子用小球,

镍原子用大镁原子用大

球, 球

(6)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 ),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 Q R S T U I1 2080 500 740 580 420 I2 4000 4600 1500 1800 3100 I3 6100 6900 7700 2700 4400 I4 9400 9500 10500 11600 5900 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 和 。

②T元素最可能是 区元素。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F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T、F形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15.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练习8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6j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