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科学密卷押题(六)

更新时间:2023-11-02 22: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实验探究题

23.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图l实!验,用

一条没有弾性的细绳吊着一个实心铁球制成.单摆,将一滑块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刚好在 悬点 O的正下方,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小球挪到a点静止释放,打到滑块上, 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1。 步骤二:将滑块摆放到原处,将小球挪到b点静止释放,打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 动的距离 S2。

步骤三:换一等体积的实心铝球,将铝球那到b点静止释放,打到摆放在原处的滑块上,记 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3 (提示: 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

(1)如果在步骤一中,滑块运动到了滑槽的末端之外,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 解决的办法是:

(2)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3)为了让质量不同的甲、乙两球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让两球都从b点滚下,而是设计了如图2装置,只要每次让两球压缩弹簧到同样的形变程度后自然释放即可.不考虑各种能量损耗,该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为了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资料】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或水蒸气变蓝色,空气中有水蒸气。

【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向甲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和无 水硫酸铜,向乙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向丙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并使试管内的试剂充分混合。

无水乙酸

无水乙酸 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固体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甲 乙 丙

【实验反思】

(1)实验前,小旭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不严谨的地方, 你认为应当对实验作哪些改进?。

(2)实验时,经过改进后,通过实验中现象,表明无水乙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 产生了水。

(3)实验时,甲、乙实验设计目的是:。

四、分析计算题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释放速率表示)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甲所示,CO2缓冲液能使装置内CO2浓度保持不变)。

第32题图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图中E点时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3)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1 天中的点。

(4)与B相比,A点呼吸作用是减弱的,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4.小明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如图)

实验 I:①取研碎后的石灰石8克放入大烧杯,然后取足量稀盐酸放入小烧杯,置于电子天平上

测出裝置与药品总质量为76克。 ②将小烧布中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装置与药品总质量质量为73.8克。

③整理相美数据, 计算出石次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2:先速接好装置,再检査裝置的气密性,然后向烧瓶内装入研碎后的石灰石8克药品,最后将10毫升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 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

时间/min 注射器读数/ml 1 2 85.0 3 88.0 4 89.0 5 89.5 6 89.8 7 89.9 8 990.0 21世纪教育网 10 90.0 60.0 90.0

(1)实验I中判断石灰石中 CaC0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2反应的过程中, 产生气体快慢的变化趋势是。 (3)结合实验2

中数据,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石石灰石石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取2克/升)

5..如图是某饮水器的原理图.饮水器的容器内有密封绝缘的电热丝R1和热敏电阻Rx,只要水面到达如图所示的位置,接触开关S1就会导通.继电器开关S2的作用是当饮水器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能自动切断加热电路.

(1)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饮水器内的水实际加热到90℃就自动切断了加热电路,为了使

水能在加热至沸腾后才能自动切断加热电路,可将滑动变阻R2的滑片向

调节.

(2)已知定植电阻R1和热敏电阻RX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是图乙中A、B、C中的两条的哪条

(3)为了方便判断饮水机是否加热,将热敏电阻换成“5V,25W”的指示灯,当R的滑动触片在中间时指示灯消耗的功率为正常工作时功率的1% ,请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多少

28.(1)小球的质量、小球的速度;(2)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都为υ0;(3)同时降低小球下落的高度。

27.(1)对试管加塞子;(2)甲、乙装置不变蓝,而丙中出现蓝色;(3)排除丙中出现蓝色现象,是由于无水乙酸或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4)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也放出热量

32.(1)光照强度(2分);(2)中午气温过高,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2分)(3)G(或18)(2分);(4)A点时刻温度较低(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o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