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培训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12 20: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础试题2013.02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30个空,共15分)

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编制阶段)三个阶段。

3、(风)和(湍流)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 4、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500m)。

5、为了是监测数据能够准确的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的状况,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五个特性。

6、“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因子为:(CODCr)、(NH3-N)、(SO2)、(NOx)。

7、某河流断面间河段长度1.5m,断面间直线距离1m,则弯曲系数大于(1.3),可视为(弯曲河流)。

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之比,称为该河段的河流弯曲系数。可用下式表示:Ka=L/l

式中,Ka为弯曲系数;L为河段实际长度(公里);l为河段的直线长度(公里)。弯曲系数Ka值越大,河段越弯曲。河流弯曲系数大对航运及排洪不利。

河流弯曲系数>1.3时候,可以视为弯曲河流,河流弯曲系数≤1.3时候,可以视为平直河流。

8、凡对水环境质量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来源,统称水污染源。

9、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10、某挖掘机在一空旷地面挖土时测得的声功率级为98dB,距离它100m处的声压级为(50dB)。

11、根据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可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半自然生态系统)。

12、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及其它地表组成物质在外力(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24分) 1、《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不适用于(CD)

A.生活垃圾 B.工业固废 C.危废 D.尾矿 2、已颁布环境质量标准的是(ACD) A.生态 B.电磁辐射C.振动 D.地下水 3、下列属于专项规划的有:(BC)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能源规划 C.城市建设规划 D.海域规划 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简称为专项规划。

4、属于大气污染物调查内容的是(BCD)

A.70%负荷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B.满负荷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毒性较大的污染物估算其非正常排放量; D.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5、生态影响识别的对象包括:(ABC)

A.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 B.生态敏感目标 C.自然资源 D.主体工程、辅助工程

6、某建设项目中有危废需要处理,问环评报告中至少要明确委托危废处理单位的:(A)

A.危废处理资质 B.焚烧炉的烟囱高度 C.焚烧炉的处理能力 D.焚烧炉的类型

7、某点声源,距离1m处的噪声为120dB,10m处的噪声值(A) A.100dB B. 101dB C. 102dB D.103dB 8、下列不属于常规大气监测因子的是:(C)

A.TSP B. SO2 C.O3 D. CO

9、废水中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AC)

A.车间排口 B.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C.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D.排放单位排放口

10、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三重屏障”理论,填埋场污染控制的重点通常是:(ABC)

A.选址 B.防渗结构 C.渗滤液处理 D.填埋气处理 11、下列属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有(ABD) A.草原 B.森林 C.经济林 D.次生林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为(AB)阶段

A.建设期 B.运营期 C.服务期 D.服务期满后

13、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是指环保工程要与项目主体工程(ABC)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产 D.同时验收 14、根据危害性事件承受对象的差异,风险分为(ABD) A.人群风险 B.设施风险 C.建设项目风险 D.生态风险 15、下列属于常规水质因子的有(ABD) A.酚 B.COD C.LAS D.溶解氧 16、噪声4a类标准适用于(ACD)

A.高速公路 B.地铁 C.城市快速路 D.城市轻轨 三、判断题(划线部分改正,每题1分,共5分) 1、垃圾填埋场入场要求,污泥含水率小于80%方可进入。 改错:污泥含水率小于60%方可进入

2、机场噪声评价量为,一周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改错:一昼夜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标准采用一昼夜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作为评价量,用LWECPN表示。该标准是户外允许噪声级。

3、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可认为是简单地形。

改错:不含建筑物(大气导则)

4、生态影响评价三级评价范围2~8km。

改错:无行业导则的项目执行二级评价范围2~8km,三及评价范围1~2km。 有行业要求、规范或导则的执行行业标准。

5、当断面上任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相等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改错: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河流混合过程段划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

(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

(2)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机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3)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前款规定的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4)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5)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生态影响预测评价的技术要求。 1.确定生态影响的性质

2.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论,确定预测评价内容与重点

a一级评价:若工程永久性占地面积大,生态影响范围50km2以上,占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比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影响时间长或生态影响不可逆。生态影响评价应充分利用“3S”等先进技术手段,除进行单项预测外,还应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对区域性全方位的影响进行预测,预测评价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演变趋势的影响。对于直接影响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的开发建设项目,重点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进行生态影响1级评价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在工程营运后一定时间内进行生态影响的后评价;对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建设项目应充分利用水土保持方案的成果,根据工程建设分区分类情况,说明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b二级评价:占地面积中等,生态影响范围在20-50km2,对评价范围内涉及的典型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对影响范围外可能间接影响的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应分析在不利情况下对其结构、功能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预测对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变化趋势的影响。对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建设项目应利用水土保持方案的成果,简要说明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c三级评价:工程占地面积小,生态影响范围20km2以下,不涉及重要生态保护目标(珍惜濒危物种和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只需简要分析对影响范围内土地利用格局、制备等关键评价因子的影响。对处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应简要说明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3.全过程预测评价

4.重要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影响评价:(一般采用“五段论”模式) a简要介绍敏感区基本情况; b与开发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 c进行影响预测评价,并提出保护措施; d提出影响保护措施(或对策与建议); e明确敏感区主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5.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河流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原则。

当和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者近似矩形时,可采用一下布设原则: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河、中河:河宽小于50m时,在取样断面各距岸边三分之一处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取样垂线;

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处,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特大河:由于河流较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的数目不必相等,拟设有排污口一侧的取样垂线可以多设一些。

4、大气一级与二级评价工作内容的区别。 ①一级评价:Pmax≥80%,且D10%≥5km

二级评价:10%≤Pmax<80%,或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D10%<5km。 ②大气一级评价监测点不少于10个,大气二级评价监测点不少于6个。 ③大气一级评价污染源调查: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点源调查、面源调查、体源调查、线源调查等。

大气二级评价参照一级评价执行,可适当从简。

④大气一级评价地面或高空气象资料为距调查项目最近的地面或高空气象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气象资料。

大气二级评价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气象资料。

⑤大气一级评价在预测内容上比大气二级评价多出一项: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5、用指标对比法进行清洁生产评价的程序。

1、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颁布标准,可以采用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

2、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数值 3、进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

4、给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5、提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五、计算题(1题5分,2题8分,共13分)

1、某工厂主要声源冲床作业时(冲床视为无指向性电源)距离声源1m处测得的噪声级为80dB,距作业点8m处的住宅楼处测得噪声级为65dB,试求,当冲床不作业时该住宅楼处的环境背景噪声。

Lp=Lpo-201g(r/ro)-△L Lp=80-201g(8/1)-0=62dB Lp=101g[10(Lp1/10)+10(Lp2/10)] 65=101g[10(65/10)+10(Lp2/10)] Lp2=62dB

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声压级相等时,合成声压级增加3dB。 2、排气筒A和B,高度均为30m,两者之间的距离为50m,

排气筒A:燃煤量为2000kg/h,含硫率为1.5%,进入灰渣中的硫量为6kg/h,除硫率为60%,

排气筒B:燃煤量为10t/h,含硫率为1%,进入灰渣中的硫占20%,除硫率为80%,

求等效排气筒高度和SO2的排放速率。

当两个排气筒排放同一种物质,并且两个排气筒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排气筒高度之和,应以一个等效排气筒代表两个排气筒 解:排气筒A和B的高度之和30+30=60m>50m

h?12(h1?h2)=30m

22排气筒A:GA=B×S×D×2×(1-η)

=2×(2000×1.5%-6)×(1-60%)=19.2kg/h

排气筒B:GB=B×S×D×2×(1-η)

=2×10×1000×1%×(1-20%)(1-80%)=32kg/h

等效排气筒SO2的排放速率G=GA+GB=19.2+32=51.2kg/h B——燃煤量(kg/h); S——煤的含硫率;

D——可燃硫占含硫量的百分比; η——脱硫设施二氧化硫的去除率;

2——SO2/S摩尔质量比

等效排气筒的位置应位于排气筒A和排气筒B的连线上,若以排气筒A为原点,则等效排气筒的位置应距离远点为:X=a(G-GA)/G=aGB/G=50*32/51.2=31.25m

X——等效排气筒距排气筒A距离 a——排气筒A至排气筒B的距离

六、论述题(1题6分,2题12分,共18分)

1、冷轧钢厂,产生的固废有铁粉、废酸、废乳化液等,废酸送去其余厂家再利用,废化乳液送去危废处置中心

(1)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中的附件至少应有? (2)写出两种判断危废的方法

废酸销售协议、危废处理协议、危废处置中心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查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是否属于其中所列内容;

腐蚀性鉴别:当pH≥12.5或者pH≤2.0时,或者在55℃条件下对GB/T669中规定的20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时,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废物。

危废具有腐蚀性、毒性、反应性、易燃性、感染性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废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水电项目,项目上游有高产田,野生植物保护区,下游某处有一国家湿地保护区、农田、河流中有洄游性鱼类,因修建项目上游千户居民已迁移。

(1)项目涉及到的生态系统;

(2)该项目的生态评价等级,并讲述理由; (3)影响到的生态保护目标; (4)项目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1)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 (2)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划分:

1.项目建设规模,特别是占地面积(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2.项目所处区域的生态敏感程度,尤其是工程占地范围内或影响范围是否涉

及敏感保护目标;

3.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生态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

4.以造成生态影响最突出,评价等级最高的因素因子确定本工程的生态评价等级。

野生植物保护区属于特殊生态敏感区,国家湿地保护区、河流中的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农田属于一般区域。

1.因修建项目上游千户居民已迁移,因此可判断项目水库面积巨大,项目建设规模很大;

2.本项目三种生态区域均有涉及,其中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的必须做生态一级评价,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的根据项目规模大小不同,所做的生态评价可分为一、二、三级,涉及一般区域的根据项目规模大小不同,所做的生态评价可分为二、三级;

3.水电项目使用年限长,对周围敏感区影响时间长,甚至是不可逆影响,尤其是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影响范围大;

4.本项目根据生态区域不同,生态评价一二三级均有涉及,以造成生态影响最突出,评价等级最高的因素因子确定本工程的生态评价等级为一级。

(3)高产农田、野生植物保护区、国家湿地保护区、农田、河流。 (4)施工期占地,“三场一堆”的影响;原有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生物影响;施工期噪声影响;对原有自然景观或者有价值的历史遗迹的影响破坏;鱼类洄游通道的影响破坏;传染病扩散;施工期“三废”排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z0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