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更新时间:2023-03-08 09:15:3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宁波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报批稿)

宁波市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第二条 规划原则 第三条 规划目标 第四条 规划依据 第五条 规划范围 第六条 规划期限 第七条 规划定位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要素评价 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现状评价 第八条 水资源 第九条 土地资源 第十条 森林资源 第十一条 生物资源 第十二条 矿产资源 第十三条 旅游资源 第十四条 环境状况 第十五条 自然灾害 第二节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第十六条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第十七条 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第十八条 酸雨敏感性评价 第十九条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第二十条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第三节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第二十一条 多样性维持与生境保护重要性评价 第二十二条 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

1

第二十三条 水源涵养与饮用水源重要性评价 第二十四条 营养物质保持重要性评价 第二十五条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第三章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规划 第一节禁止准入区

第二十六条 英雄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A01) 第二十七条 保国寺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小区(Ⅰ3-10205A02)

第二十八条 十字路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A01)

第二十九条 镇海招宝山海防遗址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11A01) 第三十条 新路岙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06A01) 第三十一条 瑞岩寺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06A02)

第三十二条 皎口—周公宅—溪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Ⅲ-20212A01)

第三十三条 天童森林公园与三溪浦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12A01)

第三十四条 横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12A02) 第三十五条 梅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12A03) 第三十六条 阿育王寺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12A04) 第二节 限制准入区

第三十七条 江北城镇与农业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B01) 第三十八条 镇海九龙湖风景旅游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B01) 第三十九条 镇海九龙平原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B02) 第四十条 镇海东部农业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11B01) 第四十一条 镇海码头港口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11B02)

第四十二条 北仑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旅游与农业综合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06B01)

第四十三条 大榭岛生态保障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2-20206B01) 第四十四条 梅山岛生态农业与保障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2-20206B02) 第四十五条 鄞州中部平原城镇与农业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2

(Ⅰ3-10212B01)

第四十六条 鄞州西部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与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Ⅲ1-20212B01)

第四十七条 鄞州东部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风景旅游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12B01)

第三节 重点准入区

第四十八条 宁波市江北投资创业中心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C01)和江北区西部工业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C03)

第四十九条 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江北)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C02)和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骆驼)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C01)

第五十条 宁波市化学工业南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11C01)、宁波市化学工业北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11C02)

第五十一条 镇海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11C03) 第五十二条 镇海骆驼城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11C04)

第五十三条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下邵工业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06C01)

第五十四条 北仑霞浦城镇和台塑石化工业园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06C02)

第五十五条 北仑机械及物流园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06C03) 第五十六条 春晓工业园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06C04)

第五十七条 北仑白峰镇北部沿海港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06C05) 第五十八条 郭巨工业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06C06) 第五十九条 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2-20206C01) 第六十条 北仑梅山岛生态工业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2-20206C03) 第六十一条 鄞州新城-鄞州投资创业中心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2C01) 第六十二条 宁波望春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2C02) 第六十三条 鄞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2C03)

第六十四条 鄞州滨海投资创业中心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12C01) 第四节 优化准入区

第六十五条 海曙区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3D01)、江东区城市生

3

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4D02)和江北区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D03) 第六十六条 慈城古镇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D01) 第六十七条 庄市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D01) 第六十八条 九龙湖镇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D02) 第六十九条 招宝山和蛟川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11D01) 第七十条 潍浦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11D02)

第七十一条 小港城镇、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功能优化区(V 1-10206D01)

第七十二条 新碘、大碘城镇和宁波保税区生态环境功能优化区(V 1-10206D02)

第七十三条 柴桥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优化区(V 1-10206D03) 第七十四条 春晓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 1-10206D04)

第七十五条 下应-邱隘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2D02) 第七十六条 高桥镇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2D08) 第七十七条 鄞东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第七十八条 鄞东南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第七十九条 鄞南片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第八十条 鄞西南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第八十一条 鄞西片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第八十二条 东钱湖旅游服务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1D01)

第八十三条 宁波市国家高新科技园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2D01) 第四章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八十四条 总量控制原则 第八十五条 总量控制目标 第八十六条 总量控制指标分配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八十七条 确立规划的基础地位 第八十八条 强化规划实施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完善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第九十条 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保障

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功能区为依据、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总量控制为手段,按照新形势下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三个转变”的要求,从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功能的角度,划定优化准入区、重点准入区、限制准入区和禁止准入区,明确各区域的生态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和产业准入要求;实现对有限的环境资源进行有效调控,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第二条 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加快对受破坏地区的治理和恢复。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使区域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2)统筹发展、注重协调的原则

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着眼于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通过设置环境准入门槛,控制和改善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行为,达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各区域实际出发,根据其资源与生态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合理规划,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总量控制目标、产业准入条件和环境保护措施。

(4)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国家和省规划的细化与落实,应突出可操作、易实践的特点,满足环境管理方式转变的需要,为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区域发展的内部区位结构今后一个时期还将变迁,功能区规划要预测这种变化趋势,体现一定的前瞻性。 (5)与其他规划相协调、衔接的原则

在注重与上一级规划相协调的同时,做好与其它相关规划尤其是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衔接工作,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三条 规划目标

5

根据宁波市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开发程度、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划定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找出制约各功能小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提出污染物总量削减计划与主要措施,明确限制性产业与相关行业的环保准入门槛和不合理产业的调整方向,以及环保执法和区域环境管理的重点。 第四条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函[2003]53号);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

《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 《宁波市余姚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 《宁波市甬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6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 《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规划》;

《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第五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和鄞州区等6个行政区,总面积为2560km2,其中海域面积469.6km2。 第六条 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2005年; 规划近期:2006-2010年; 展望远期:2011-2020年。 第七条 规划定位

本规划是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控制的指导性规划。各地、各部门应该依据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严格准入条件,实施总量控制,实现对有限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要素评价

宁波市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北濒杭州湾,南依象山港,西靠四明山,与舟山群岛唇齿相依。区域内有6个行政区、6个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大榭经济开发区、宁波高新区、宁波高教园区、宁波保税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24个乡镇、36个街道办事处,拥有户籍人口213.42万人。宁波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466.5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4万元。

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现状评价

第八条 水资源

宁波市区地处沿海,雨量充沛,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自然降雨,可用水资源总量为19.88亿m3,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为83.06万m3/km2,在全省属中等水平,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大大低于全省平均2100m3的水平。区内有供应城区饮用水的大中型水库2座,供应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有7座水库。

但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需要大力加强节水工作和中水回用的实施。

7

第九条 土地资源

宁波市区土地资源主要由山地丘陵、水网和滨海平原等构成,可利用土地中建设用地的比例较高。

但是,随着近几年投资力度加大,新建项目急剧增加,用地量大幅增长。在严格管理土地、从紧控制建设用地的背景下,控制指标与实际需求矛盾突出,农保田保护压力加大;重点发展的石化、能源、钢铁、非金属制品和造纸等占地大而单位面积产出不高,中小规模企业偏多、建设用地闲置、集约用地不够,工业用地效率仍有待提高;对滩涂的开发利用将受到严格限制,可供开发整理的土地数量明显减少。 第十条 森林资源

宁波市区主要森林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地带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已十分稀少,鄞州天童、北仑瑞岩寺等森林公园阔叶林原始群落类型恢复较好。区内古树名木较多。鄞州天童寺有一千多年的唐柏,宁波段堂吴家村官庄等地有千年古樟。

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酸雨灾害的持续发展,使得森林资源的结构退化,病虫害频繁发生。 第十一条 生物资源

区内野生动物属东洋界动物区系,分布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和近海动物群。陆、水生动物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逐步深入,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在逐步缩小,由于水质、大气污染和酸雨灾害,生境质量也在逐渐降低。 第十二条 矿产资源

区内均为矿(化)点,开发利用价值低。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其中建筑石料、石材(梅园石)储量较大,质量优,是宁波的优势矿种,开发利用潜力大。

但是,由于石材开采,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容易形成岩体崩落、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周边的生产生活留下了潜在的隐患。 第十三条 旅游资源

宁波市区旅游资源丰富。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县,在历史各朝各代历经变革。长久的历史文化留给了宁波市众多的文化遗产,如天一阁、庆

8

安会馆、鼓楼、天封塔、东钱湖石刻群、天宁寺塔、保国寺、天童寺、阿育王寺、镇海口海防遗址、它山堰、月湖等文化遗产,据统计,散布于宁波市区的优良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189个,普通的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671个。

但是,部分旅游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饮用水源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应当增加公众监督,防止开发对公共资源和设施形成危害或负面影响。 第十四条 环境状况

区内整体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酸雨污染依然严重;主要饮用水源水质普遍达标,甬江水系各支流水质良好,平原河网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普遍较低;近岸海域无机氮、无机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问题仍比较突出;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得到控制;固体废物处理水平不断提高;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主要问题:一是存量工业中落后生产力比重大,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二是工业重型化将可能加剧环境污染;三是工业布局高度集中,区域环境问题将更为凸现;四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将进一步削弱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五是现代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六是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压力将会增加。 第十五条 自然灾害

由于宁波所处纬度常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加之倚山靠海,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各地天气多变,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相对频繁。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连阴雨、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冰雹、雷雨大风、霜冻、寒潮等。 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在市区范围没有分布,镇海区的潍浦镇、江北区的保国寺、大榭岛、白峰镇、新路水库、鄞州区的天童等地区属于中易发区。但是,由于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市区地面沉降区面积达191.25km2,沉降速度9.9mm/年。

第二节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第十六条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宁波市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极强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鄞州东西部的山区,北仑山区和江北区及镇海的山区部分,大榭岛和梅山岛的部分丘陵也分布有极敏感的区域,平原地区为一般敏感区域。 第十七条 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宁波市区地土地盐渍化敏感性主要为两类,分布于平原地区的中度敏感区和

9

分布于山区的一般敏感区。 第十八条 酸雨敏感性评价

宁波市区的酸雨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皎口水库的上游山区部分,鄞州西部山区属于高度敏感区,鄞州东部山区的横溪镇和塘溪镇的山区部分属于高度敏感区,北仑区的小港街道、大硖街道、霞浦街道、柴桥街道和春晓镇西部的山区部分属于高度敏感区。

第十九条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宁波市区地质灾害极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横溪镇和塘溪镇的山区、新路岙水库上游集雨区以及北仑区和鄞州区交接的山区、大榭岛周边的几个小岛、保国寺周围山体、九龙大道以北的山体。其余山区部分属于高度敏感区,平原地区属于一般敏感区。

第二十条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根据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酸雨敏感性评价和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的结果,将单因子进行叠加后得出,北仑山区的新路岙水库上游集雨区、横溪水库和梅溪水库上游的集雨区、皎口水库上游与余姚的鹿亭乡交接区域为高度敏感区,江北区的保国寺附近山区和镇海游浦街道与慈溪市交接的山区零散分布着高度敏感区。其余山区部分为中度敏感区,平原地区为不敏感区。

第三节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第二十一条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境保护重要性评价

宁波市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极重要的地区主要分布于皎口水库、三溪浦水库、新路岙水库、瑞岩寺水库、横溪水库、梅溪水库、镇海西部水库片区的上游集雨区以及鄞州区西部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其余的山区部分属于高度重要区,平原的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中度重要和一般重要区。 第二十二条 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

宁波市区土壤保持的极重要区域主要分布于皎口水库(周公宅水库)的上游区域,其余山区部分主要属于高度重要区域,平原地区属于中度或一般重要。 第二十三条 水源涵养与饮用水源重要性评价

根据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用途的水源地分布,宁波市区的水源涵养和饮用水源极重要类型分布于皎口水库、周公宅水库、溪下水库、横溪水库、梅溪水库、三溪浦水库、新路岙水库、瑞岩寺水库、英雄水库和十字路水库的上游部分集雨区,

10

东钱湖、毛力水库、三圣殿水库、小洞桥水库和郎家坪水库上游的部分区域属于水源涵养的高度重要区。其他山区属于水源涵养的中度重要区域。 第二十四条 营养物质保持重要性评价

宁波市区营养物质保持重要性极重要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鄞州区西部山区的饮用水源地上游、鄞州区东部和北仑南部山区的水源地上游,其次为平原水网的两岸地带。

第二十五条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宁波市区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皎口水库和溪下水库、三溪浦水库、横溪水库、梅溪水库、新路岙水库和十字路水库上游的集雨区,其余的山区部分属于生态服务功能高度重要的地区,平原地区属于一般重要地区。

第三章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规划

第一节 禁止准入区

宁波市区范围内,共有2个供应宁波城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皎口水库、周公宅水库)、7个供应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十字路水库、三溪浦水库、横溪水库、梅溪水库、溪下水库、英雄水库、新路岙水库)、2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天童森林公园和瑞岩寺森林公园)、5座名胜古迹(天童寺、瑞岩寺、阿育王寺、保国寺和镇海招宝山海防遗址)。根据规划原则和要求,共划分了11个禁止准入区,总面积为308.34 km2。

第二十六条 英雄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A01) (1)小区基本特征

英雄水库是江北区主要水利工程之一,总库容为985.28万m3,担负着慈江灌区10万余亩农田灌溉、防洪和慈城自来水厂供水任务,水库现已运行了30多年。水质指标中总磷符合III类,高锰酸盐指数符合II类,其余指标符合I类。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13.78km2。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控制目标为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可能对水源涵养或水质有影响的项目建设活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在近期规划期内逐步进行“关、迁、停”。

11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库上游的生活污水在近期规划期内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管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第二十七条 保国寺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小区(Ⅰ3-10205A02) (1)小区基本特征

保国寺位于江北区洪塘镇北的灵山山腹中,它依山而筑,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是“营造法式”的实物教材。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也是欣赏自然胜景之地。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0.75km2。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科学研究,同时适当发展历史和宗教文化的观光旅游。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建设活动。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控制游人生活垃圾的污染;严格控制在区域周边山体开采石料。

第二十八条 十字路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A01) (1)小区基本特征

十字路水库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总库容2300万m3,工程设计取水量2030m3, 实际取水量1400m3。目前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污染。水质基本达到或者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为9.36km2。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控制目标为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可能对水源涵养或水质有影响的项目建设活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在近期规划期内依法进行“关、迁、停”。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库上游的生活污水在近期规划期内实现处理后达标后排放;加强水源涵养

12

林建设;加强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管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第二十九条 镇海招宝山海防遗址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11A01) (1)小区基本特征

招宝山海防遗址位于镇海城区东北三里之甬江口北岸,为近代的镇海关隘、甬江咽喉、海防要塞,是宁波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0.21km2。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在保护历史海防遗址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业,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建设活动。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控制游人生活垃圾的污染。

第三十条 新路岙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06A01) (1)小区基本特征

新路岙水库位于北仑区,属于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其水质指标中,总氮为Ⅳ类,溶解氧、高锰酸盐和氨氮为II类,其余指标为I类。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而积24.51km。。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库水质控制目标为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可能对水源涵养或水质有影响的项目建设活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在近期规划期内依法进行“关、迁、停”。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库上游的生活污水在近期规划期内实现处理后达标后排放;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管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第三十一条 瑞岩寺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Ⅴ1-10206A02) (1)小区基本特征

北仑瑞岩寺森林公园位于太白山、东搬山和九峰山交接的深山密林处,总面

13

积960公顷,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区内有植物700多种,多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各类野生动物(兔、獐、香狸、松鼠、野鸡等)达十种以上,各类鸟雀近2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为瑞岩寺一带所特有,有三条小溪汇入1400余亩瑞岩寺水库,形成了近300万m3的“高峡平湖”。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为4.62km2。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境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瑞岩寺水库水质控制目标为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可能对森林公园保护和镇海棘螈二级保护动物生境保护有影响的项目建设活动。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旅游管理,降低旅游形成的污染影响。

第三十二条 皎口一周公宅一溪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Ⅲ1-20212A01)

(1)小区基本特征

皎口水库位于鄞州区境内,总库容1.198亿m3,集雨区跨越鄞州区和余姚市, 总面积259km2,水库上游现有3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8060人。水库水体中总磷和硝酸盐指标符合III类,其余指标都达到I类。周公宅水库位于皎口水库汇流的大皎溪上,集雨面积132km2,总库容1.118亿m3,水库上游有8个村庄,共计5271人,有17家企业。溪下水库位于鄞州区姚江支流庄家溪上,集雨面积29.9km2,总库容2838万m3,水库水体中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符合II类。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为132.33km2。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控制目标为I至II类,大气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可能对水源涵养或水质有影响的项目建设活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在近期规划期内依法进行“关、迁、停”。

14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皎口水库上游4个行政村和15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将在2008年年底前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清运系统建设;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地封、造、补、抚、管相结合;加强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管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控,严格监督和管理水库内鱼类放养规模,强化水库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

第三十三条 天童森林公园与三溪浦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2A01) (1)小区基本特征

始建于公元300年的天童寺为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三溪浦水库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库容3340万m3,正常库容2450万m3,集雨面积51k m3,水库上游有5个村庄,人口总量6838人,企业50家。水库水质指标中,总磷为III类,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为II类,其余指标为I类。水库上游的天童森林公园原生植被较好,是华东地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宁波市郊旅游热点之一,年接待游客约40多万人次。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l-10212A01)面积为48.79k m3。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持,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等功能。三溪浦水库水质控制目标为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天童森林公园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一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可能对水源涵养或水质有影响的项目建设活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在近期规划期内依法进行“关、迁、停”。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森林公园核心保护区的管理,限制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将旅游设施建在森林公园核心保护区以外。

三溪浦水库上游的生活污水在近期规划期内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水源涵养林种植和建设;加强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管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第三十四条 横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2A02) (1)小区基本特征

15

横溪水库是鄞州区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3975万m3,向横溪镇和姜山镇的4家水厂供水。水库上游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上游有4个村庄,8436人,企业11家,以紧固件加工为主。水质中总磷和硝酸盐氮指标符合III类,粪大肠菌群符合II类,其余指标均符合I类。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为38.31k m3。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控制目标为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可能对水源涵养或水质有影响的项目建设活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在近期内依法进行“关、停、迁”。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中水回用、沉淀物外用的处理办法,对企业污染物进行处理;库区生活污水采用生态化的净化方案,污水集中处理后,抽水上山,灌溉竹林自然净化;水库上游的生活污水在近期规划期内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管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第三十五条 梅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2A03) (1)小区基本特征

梅溪水库水流源于梅岭牛泥岗,总库容2656.4万m3,正常库容2043万m3,是塘溪镇、咸祥镇、瞻岐镇大约8万人的主要生活用水供应源。水库上游有3个村庄,5310人,企业20家。水库水质指标中总氮为Ⅳ类,总磷为III类,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为II类,其余指标为I类。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为35.04k m3。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控制目标为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可能对水源涵养或水质有影响的项目建设活动;严格控制现有企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强度,确保水库水质安全。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6

水库上游的生活污水在近期规划期内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农业和经济林果业要严格管理农药和化肥施用,推广农林科学管理方法,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水库上游居民区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的设施并安全处理;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对坡耕地进行还草还林治理。

第三十六条 阿育王寺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2A04) (1)小区基本特征

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的阿育王寺保存众多的珍贵文物,尤其是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而闻名中外。阿育王寺在我国佛教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寺内外的国家级保护树种和树龄100年以上古树的总数为150株以上。其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0.64km3。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宗教和文化的观光旅游。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进行一切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建设活动。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控制游人生活垃圾的污染。

第二节 限制准入区

宁波市区共划分了11个限制准入区,总面积1327.32km2。大体分为三个类型:一是丘陵山区型。包括北仑山区、鄞州区东部和西部的山区、镇海区九龙湖风景旅游区,总面积902.80km2,主要以保护为主,限制准入开发,禁止毁林开荒、开山采矿的破坏性开发。二是平原综合型。包括鄞州中部河网平原地区、江北城镇区、九龙平原区、镇海东部和镇海码头港口区,总面积398.08km2,主要以保护基本农田为主,限制准入各类环境破坏性的开发活动。三是岛屿型。包括大榭岛上丘陵区、梅山岛上的平原和丘陵区,总面积26.44km2,主要以山体保护和绿化建设为主,禁止破坏性开发。

第三十七条 江北城镇与农业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B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包括洪塘街道、庄桥街道的部分区域和慈城镇,总面积为

17

83.81lkm2。区内农田景观破碎相对较轻,农田面积较大。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规模大幅度下降,现代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格局日趋明显。

主要问题:农业和养殖面源污染严重,地表水水质较差。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有2家重点企业,2005年CODcr排量为800kg,氨氮排量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生态功能缓冲区,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农业和都市型休闲农业发展。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560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技术工艺,加强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鼓励和引导乡村分散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行排污集中收集和处理。 积极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加强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的管理,降低面源污染。 加强河道两岸的生态廊道建设,建设道路绿化带,降低水土流失。 第三十八条 镇海九龙湖风景旅游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B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30.88km2。小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区北部的达蓬山上有佛迹寺、佛迹洞、秦渡庵、千人坛、方腊寨、求仙亭等人文胜迹。旅游区内还有文种桥、净圆寺、小洞岙唐代青瓷窑址等景点。

主要存在问题:开山导致的山林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境保护、生态旅游服务,促进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和氨氮的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18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鼓励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生态旅游项目。限制毁林开荒等破坏性开发。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集中收集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染物,并进行有效处理,有效降低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

加强对采石场的管理,禁止新开采石场,限制现有采石场的规模发展,维护景观生态服务功能的完整性;积极开展采石场的植被恢复,充分利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优势,降低废弃采石场的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第三十九条 镇海九龙平原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B02)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包含九龙湖镇的山前平原区、骆驼街道和庄市街道的部分地区,总面积24.62km2。主要问题:公路的大量建设和私营中小企业在农村的发展,使得农田景观生态系统严重破碎化,河网水质污染较严重。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生态功能缓冲区,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农业和都市型休闲农业发展。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Ⅳ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和氨氮的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配置,鼓励和引导乡村分散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行排污集中收集和处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技术工艺,加强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

积极推进生态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管网

19

的建设;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加强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的管理,降低面源污染。加强河道两岸的生态廊道的建设,降低水土流失。 第四十条 镇海东部农业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1B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包含潞浦街道和蛟川街道的部分区域,总面积为68.53km2。主要问题:农田生态系统严重破碎化,河网水质污染较严重。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有3家重点企业,2005年CODcr排量为26510kg,氨氮排量为2450 kg。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生态功能缓冲区,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农业和都市型休闲农业发展。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Ⅳ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2345kg,氨氮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配置,鼓励和引导乡村分散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行排污集中收集和处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技术工艺,加强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

积极推进生态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配套处理设施或收集管网的建设;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加强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的管理,降低面源污染。

加强河道两岸的生态廊道的建设,建设道路绿化带,降低水土流失。 第四十一条 镇海码头港口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1B02)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紧邻镇海后海塘,是宁波现代综合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9.25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有重点企业15家,2005年CODcr排量为154456kg,氨氮排量为1151kg。

20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码头港口和仓储物流。海域水质控制目标为四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三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123565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l151kg。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 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货物储运管理,降低和消除各类原材料或中间产品材料的撒漏事件;建立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防止发生重大化学危险品的事故灾难。

第四十二条 北仑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旅游与农业综合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B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主要包含北仑区范围内的山区部分和北仑西南部甬江南岸到山前的部分平原区,总面积为292.82km2。区内原始植被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草丛等次生植被以及人工引种植被。区内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如戚家山、金鸡山、瑞岩山、太白山和九峰山风景旅游度假区。

主要问题:部分山麓存在采石作业,造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由于毗邻区内有众多的重化工企业和电厂等,使区内酸雨灾害严重,pH平均值小于4.7,酸雨发生频率大于70%。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有3家重点企业,2005年CODcr排量为365kg,没有氨氮排放。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保护、生态旅游服务,促进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建设。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256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

21

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发展水产生态养殖,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近期规划时间段内,“关、迁”’三类工业;在远期规划期内,二类工业逐步向工业园区转移,基本实现工业企业的工业园区规模化。

严格控制农保田的非农开发,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比例;畜禽养殖要规模化管理,加强排污的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推广农村生活排污的简易处理设施,对成片自然村,集中收集和处理。采用低能耗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新工艺,通过厌氧/好氧完成有机物降解及脱氮,然后利用人工土壤生态系统进一步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山前平原地区严格控制二三产业的开发规模,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禁止新开采石场,限制现有采石场的发展规模,积极开展采石场的植被恢复,维护景观生态服务功能的完整性,降低废弃采石场的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鼓励山区林业发展,推进林分结构多样化,坡降较大的非宜农地,限制开发,己开发的要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旅游开发中,禁止破坏生态环境。滨海地区要限制湿地围垦和破坏性开发,保护湿地生境。

第四十三条 大榭岛生态保障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2-20206B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包括大榭岛上的主要丘陵区,总面积为12.11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调节岛上微气候,保持岛上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生境保护。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和氨氮的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一切以破坏森林植被为代价的建设开发活动。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2

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绿化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持岛上生物多样性。加强山丘采石行为管理,防止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第四十四条 梅山岛生态农业与保障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2-20206B02)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包括梅山岛上散布的山丘及其包围的中部平原部分,总面积为14.33km2。梅山岛作为北仑区唯一未开发的地带,工业稀少,污染影响小。岛内拥有万亩海水养殖基地、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和万亩滩涂养殖基地,是北仑区的主要菜蔬供应基地。海岛自成特色,可开发的旅游项目众多。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调节岛上微气候,保持岛上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生境保护。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和氨氮的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一切以破坏森林植被为代价的建设开发活动。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持岛上生物多样性。加强山体地质灾害监测和采石活动的管理,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绿化建设,防止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的威胁。景观生态建设通过占用补偿和土地置换等手段,基本保持基本农田数量平衡、质量不降低。

第四十五条 鄞州中部平原城镇与农业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2B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介于鄞州区各工业园区、城镇综合区与鄞州东西部的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之间,总面积为211.87km2。由于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较高,使得本小区景观生态破碎化程度较高。水质污染严重,多为劣V类水。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都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23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生态功能缓冲区,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和氨氮的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技术工艺,加强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鼓励和引导乡村分散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行排污集中收集和处理。 积极推进生态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配套处理设施或收集管网的建设;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加强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的管理,降低面源污染。

加强河道两岸的生态廊道的建设,建设道路绿化带,降低水土流失。 第四十六条 鄞州西部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与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Ⅲ1-20212B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包括横街镇、鄞江镇、章水镇和龙观乡的部分区域,总面积218.63km2。区内有诸多自然风景区、历史文化遗产遗迹和革命历史遗迹。农特产品有“章水浙贝”、茶叶、银杏果、吊红、香榧子等。

主要问题:山区平原交接地带,存在大量的正在使用或己废弃的采石场。工业企业布局混乱,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上需要进行调整。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有1家重点企业,2005年CODcr排量为5481kg,氨氮排量为1780kg。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控制目标为3837kg,氨氮控制目标1780kg。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

24

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推广生态无公害的绿色农业管理,降低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强度,提倡使用有机肥;畜禽养殖要规模化管理,加强排污的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推广农村生活排污的简易处理设施,对成片自然村,集中收集和处理。采用低能耗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新工艺,通过厌氧/好氧完成有机物降解及脱氮,然后利用人工土壤生态系统进一步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禁止新开采石场,限制现有采石场的规模发展,维护景观生态服务功能的完整性;积极开展采石场的植被恢复,充分利用藤本植物优轧降低废弃采石场的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加强封山育林,鼓励山区林业发展,推进林分结构多样化,坡降较大的非宜农地,限制开发,已开发的要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旅游开发中,禁止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十七条 鄞州东部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风景旅游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2B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主要包括瞻岐镇、咸祥镇和塘溪镇以及五乡镇、云龙镇、东钱湖旅游风景区、横溪镇的部分地区(不含禁止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总面积360.47km2。其中绝大多数是丘陵山区,东部有部分滨海盐田等,西部有很少的山前平原。区内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西部的山前平原和东部的滨海地区。

主要问题:虽然乡镇民营企业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布局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上仍为粗放型,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物排放无序;小区内存在大量的正在使用或已废弃的采石场。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的排放量都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和氨氮的总量控制目标都为零。

25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依靠产品特色,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发展水产生态养殖,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近期规划时间段内,“关、迁”三类工业;在远期规划期内,二类工业逐步向工业园区转移,基本实现工业企业的工业园区规模化。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比例;畜禽养殖要规模化管理,加强排污的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推广农村生活排污的简易处理设施,对成片自然村,集中收集和处理。采用低能耗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新工艺,通过厌氧/好氧完成有机物降解及脱氮,然后利用人工土壤生态系统进一步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山前平原地区严格控制二三产业的开发规模,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禁止新开采石场,限制现有采石场的规模发展,积极开展采石场的植被恢复,维护景观生态服务功能的完整性。

鼓励山区林业发展,推进林分结构多样化,坡降较大的非宜农地,限制开发,已开发的要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旅游开发中,禁止破坏生态环境。滨海地区要限制湿地围垦和破坏性开发,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三节 重点准入区

宁波市区共划分了20个重点准入区,总面积346.93km2。大体分为3个类型:一是开发建设成型工业园区,包括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区、宁波市化学工业园区、浙江镇海经济开发区、宁波市大榭开发区、宁波望春工业园区、宁波市江北投资创业中心,总面积110.62km2,这些开发区包括国家级的、省级和市级的各类工业园区,园区产业侧重点各有不同,对宁波市经济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开发建设未成型工业园区,主要包括江北西部工业区、北仑台塑石化工业园区、北仑机械物流园区、下邵工业园区、春晓工业园区、白峰镇北部沿海港区、郭巨工业园区、梅山岛生态工业园区、鄞州工业园区、鄞州滨海投资创业中心,总面积135.04km2,这些开发区已经规划,或者正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但还未完全建成,产业结构需要在引进企业的类型上进行控制,最终使得园区内产

26

业结构和产业空间格局得到优化。三是新城建设或郊区重点建设区,总面积101.27km2,包括镇海区的骆驼新城区和鄞州新城区,由于鄞州投资创业中心和鄞 州新城区连成一体,因此作为一体进行规划。

第四十八条 宁波市江北投资创业中心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C01)和江北区西部工业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C03) (1)小区基本特征

宁波市江北投资创业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宁波市十大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已建成4.2km2的A、B二区和C区一期,集聚了81家企业,前来投资的有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塑机、扬声器、汽车零部件、空调及配件为主的精密机械、电子等优势产业。其小区总面积为7.33km2。

江北区西部工业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位于慈城镇西南方,紧邻通往杭州湾大桥的高速通道,其小区总面积为9.99km2。目前正处于开发初期。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这两个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宁波市江北投资创业中心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和江北区西部工业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功能定位都为传统工业提升区。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为140500kg和150572kg,氨氮控制目标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坚持“用水量大的不上、耗能高的不上、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不上”,将目标锁定在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大、对环境污染小的质量效益型、资源再生型项目上,重点发展精密机械和电子等优势产业。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完善工业区集中供热设施和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必须经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严禁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内河。

加强用水管理,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高

27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结合排污类型,种植能够降解降低污染的植物,增强区域污染的环境自净能力。 第四十九条 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江北)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05C02)和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骆驼)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1C01) (1)小区基本特征

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江北)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位于宁波市中心城区北部,面积为14.65km2,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骆驼)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位于宁波市中心城区东北,面积为10.82km2。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区是宁波市区十大重点工业园区之一。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江北、骆驼生态功能小区分别有重点企业1家和4家,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江北)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和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骆驼)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功能定位均为机电类产品的工业生产。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为147100kg、144400kg,氨氮控制目标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业,建成高效、集约、生态型特色机电工业园区。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完善工业区集中供热设施和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必须经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严禁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内河。

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排污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结合排污类型,种植能够降解降低污染的植物,增强区域污染的环境自净能力。

第五十条 宁波市化学工业南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1C01)、宁波市化 学工业北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1C02) (1)小区基本特征

28

宁波化学工业区是宁波市区十大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其南区面积为22.5km2,北区面积为8.15km2。区内现有镇海炼化,LG甬兴等特大型石化企业,即将建设的80万吨(一期)乙烯项目,可为整个化工区提供丰富的石油化工原料,将发展成为华东乃至全国的重要石化基地。

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南区有重点企业9家,2005年CODcr排量为192798kg,氨氮排量为15379kg;北区有重点企业9家,2005年CODcr排量为127935kg,氨氮排量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宁波市化学工业南区和北区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化工产品生产。海水水质控制目标为四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三类。CODcr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为766358kg、573522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15379kg、127935kg。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加强化工产业的中间产品和废弃物之间的产业链结,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循环经济型化工园区。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快化工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和配套管网建设。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必须自行处理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化工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镇海海域。

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簇群化发展”战略,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排污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建立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防止发生重大化学危险品的事实灾难。 第五十一条 镇海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1C03)

(1)小区基本特征

镇海经济开发区分精密机械园区和电子高科技园区。精密机械工业园已开发3km2,已有台湾、日本、印尼、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家机械行业企业落户;电子高科技园区是与挪威合作开发的园区,目前已经有挪威的大有电子、中国台湾的金慰电子、协畅精密电子等一大批电子元器件企业落户。其小区总面积为5.68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有重点企业2家,2005年CODcr排

29

量为2300kg,氨氮排量为200kg。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发展建设精密机械园、电子高科技园。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V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124760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200kg。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完善工业区集中供热设施和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必须经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严禁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内河。

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排污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 度回收利用。

第五十二条 镇海骆驼城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11C04) (1)小区基本特征

骆驼街道地处宁绍平原,位于甬江之北。东临蛟川街道,南接庄市街道,西 接江北区的慈城镇,西北毗九龙湖镇,北邻游浦镇。其小区总面积为17.86km2。 主要问题:河网水质污染较严重。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有5家重点工业企业,2005年CODcr排量为13380kg,氨氮排量为650kg。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围绕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区,重点发展居民居住区、商贸、餐饮、物流和休闲等第三产业服物业。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V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818013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650kg。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

30

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占用农保田的开发建设项目要根据相关国土政策审批。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关停《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本)要求淘汰的项目,坚决关停小化工、小建材、小食品企业。完善提高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充分运用收费、价格、地价、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执行严格的“区域限批”政策,达到产业结构和布局上的优化目标。

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批与管理监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必须由替代削减方案,建立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审请和核定制度。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污水收集管网的铺设,实施雨污分流。企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严禁未经处理直排内河。加强生活垃圾和其他污染物、废弃物的处理和整治。

完善绿地生态和道路绿化建设,提高城区植被覆盖率,加强内河水网的水质监测和管理,保证河网水流的正常循环,运用土壤生物工程方法进行河流河岸的修复,推广使用渗透性强的砖体铺设道路,孔砖铺设河岸,促进河网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第五十三条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下邵工业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C01) (1)小区基本特征

规划中的下邵工业园区位于陈山以东,东到通途路,南到宁波绕城高速公路。目前还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启动。其小区总面积为10.91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有重点企业2家,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要功能。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250000kg,氨氮控制目标为现状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

31

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鼓励发展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大、对环境污染小的质量效益型生产能力,重点培育环保型、资源节约型、及投入产出效益高的高新科技产业。占用农保田的开发建设项目要根据相关国土政策审批。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建立完善的企业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园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企业多层产品链的现代化工业区。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岩西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可自行处理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工业区污水管网,经小港或岩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北仑海域。 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排污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对周边景观和水文背景、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第五十四条 北仑霞浦城镇和台塑石化工业园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C02) (1)小区基本特征

霞浦街道位于北仑港畔,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是北仑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带,现有500万以上规模企业32家,初步形成了以石化、冶金、机械、汽配、服装为主的产品体系;台塑石化专区是台塑集团参照台湾麦寥工业园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的大型石化基地,紧邻石化专区南面规划的80公顷霞浦精细化工园区,规划引进石化下游加工项目,目前己落户企业30多家。其小区总面积为27.57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有重点企业2家,2005年CODcr排量为378412kg,氨氮排量为1980kg。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街道城区:发展居住、商贸、餐饮和休闲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工业区:根据规划,加强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以烯烃、芳烃为原料的精细化工、石化下游加工项目。本小区的环境保护目标以保护海域水质为主,水质控制目标为四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1599816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1980kg。

32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加强化工产业的中间产品和废弃物之间的产业链结,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循环经济型化工园区。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不突破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园区化工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把台塑石化专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大对专区及整个区域的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力度。

把好项目引进关。加强对专区关键补链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完善产业和产业结构提升,注重择商选资和绿色招商,积极引导进区企业的配套衔接,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工业链。特别是要推进园区产业循环式组合,积级运用优惠政策吸引废物综合利用企业落户园区,最终形成“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

积级开展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工作,推进以总量控制为目标的先进生产工艺,处理技术和废水回用技术等,大力推进节能、节水(中水回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同时实施循环式生产,从设计、生产、消费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可再生资源。

完善环保配套设施,加大污水管网覆盖区域,工艺污水及生活污水必须经废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入海排放;加快建设工业固废处置站和垃圾焚烧站,对专区内企业固废和垃圾进行统一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第五十五条 北仑机械及物流园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C03) (1)小区基本特征

规划中的北仑机械及物流园区位于宁波市保税南区以南,目前正在开发中,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其小区总面积为7.88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发展建设机械制造与物流仓储产业。地表水水

33

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107000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现状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及现代物流仓储业。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建立完善的企业准入制度,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完善园区环境管理与污废处理制度,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加快建设工业区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大污水管网覆盖区域,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必须自行处理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工业区污水管网,经小港或岩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北仑海域。

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排污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对周边景观和水文背景、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第五十六条 春晓工业园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C04) (1)小区基本特征

春晓工业园以再造一个开发区为目标,在计划进区的近60个项目中,以光电产业、新材料、现代物流、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项目为主,全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并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环境评估和审批。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总面积为20.57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环保型、资源节约型、高新技术型及投入产出效益高的高新科技园,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区。环境保护目标以保护海域水质为主,水质控制目标为一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260000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现状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

34

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重点发展光电产业、新材料、现代物流、精密机械、电子信息产业。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按总量控制目标编制确定园区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把春晓工业园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大对整个区域的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力度。

企业审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清洁生产工艺推广和实施,促进形成多重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模式产业园区。建立排污口设置的审批制度,排污口的设置和建设,应充分论证其对周围养殖海域、育苗场、取水口和旅游景观等的影响。

加快春晓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可自行处理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工业区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北仑海域。

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排污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项目建设与保护保留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对周边景观和水文背景、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第五十七条 北仑白峰镇北部沿海港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C05)

(1)小区基本特征

白峰镇位于北仑区境东北部,地处穿山半岛,西接柴桥镇,南与梅山乡隔港相望,北濒穿山港与大榭开发区为邻,可开发利用港口和岸线资源丰富。其小区总面积为11.85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有重点企业1家,2005年CODcr,排量为88984kg,氨氮排量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港口码头与仓储物流及临港型工业。环境保护目标以保护海域水质为主,水质控制目标为四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166984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重点发展港口码头与仓储物流及临港

35

型工业。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建立完善的企业准入制度,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完善港区环境管理与污废处理制度,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严禁向海域倾倒废物。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可自行处理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工业区污水管网,经岩东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北仑海域。

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项目建设与保护保留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对周边景观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第五十八条 郭巨工业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C06)

(1)小区基本特征

本小区原为郭巨镇的城区、农田和水产养殖场。郭巨原城镇区计划拆迁,规划为工业区,发展港口和临港型工业。其小区总面积7.87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2005年CODcr和氨氮排量均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临港工业、港口建设和物流仓储业。环境保护目标以保护海域水质为主,水质控制目标为一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72000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发展港口和临港型工业。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注重加强产业类型控制,保护象山港区海水水质。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关停《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本)要求淘汰的项目。充分运用收费、价格、地价、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执行

36

严格的“区域限批”政策,达到产业结构和布局上的优化目标。

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批与管理监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必须由替代削减方案。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污水管网与处理设施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收集管网,禁止直排入海。 第五十九条 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2-20206C01) (1)小区基本特征

宁波大榭开发区创立于1993年3月,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备,现代化港区和临港能源石化基地的框架已经形成,形成了能源中转、临港石化、港口物流等三大主导产业。其小区总面积为21.37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有重点企业5家,2005年CODcr,排量为360000kg,氨氮排量为280kg。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以港口为龙头,以工业为基础,以出口加工、内外贸易、仓储运输为支柱,第三产业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世界一流港口经济贸易区。环境保护目标以保护海域水质为主,水质控制目标为四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310000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280kg。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重点发展能源中转、临港石化和港口物流业。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快大榭污水处理厂扩建和配套管网建设,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可自行处理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开发区污水管网,经大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大榭海域。

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排污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37

建立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防止发生重大化学危险品的事故灾难。 第六十条 北仑梅山岛生态工业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2-20206C03) (1)小区基本特征

梅山岛岸线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22.5km,水深3~22m,其中汀嘴港最深处22m,能够能够停泊超大油轮和第五、六代集装箱轮,具有建设深水码头的天然条件。可建造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7座,可装卸集装箱1000万标箱,是宁波仅存的未开发的集装箱深水岸线区,也是宁波港最终达到2000万标箱规模的重要依托。其小区总面积16.27km2。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2005年CODcr,排量为10239kg,氨氮排量为零。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以保税港区功能为主导,金融贸易功能为辅助,服务功能为配套,具备生产要素聚散、重要物资中转等功能的国家重要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环境保护目标以保护海域水质为主,水质控制目标为一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338239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零。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受水土资源严重短缺的影响,要求梅山岛的开发,应禁止高耗低效高污染的产业布置,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重点发展进出口贸易、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和涉外中介服务,并推广循环型工艺。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区内各企业的废水可自行处理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一类污染物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工业区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要求深海排放。

企业审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建立排污口设置的审批制度,排污口的设置和建设,应充分论证其对周围养殖海域、育苗场、取水口和旅游景观等的影响。

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排污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38

港城开发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绿色廊道的预留和建设,完善绿地生态和道路绿化建设,提高港城植被覆盖率,运用土壤生物工程方法进行海岸的修复,促进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第六十一条 鄞州新城-鄞州投资创业中心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3-10212C01) (1)小区基本特征

本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包括鄞州石碶街道、钟公庙街道、下应街道、邱隘镇、以及云龙镇西北和姜山镇东北的部分区域,其小区总面积83.41km2。区内的石碶街道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工业主要有服装、纺织、机械、化工、造纸等乡镇集体企业和宁波市的部分工业企业。钟公庙片区鄞县大道以北部分为原镇区,以南主要为耕地,工业企业以化工、建材为主,布局相对集中,多沿奉化江分布。钟公庙以东鄞州新城区核心地段主要分为行政区、宁波高新科技园区明州园、宁波市高等教育园区南区、商贸生活区四大重点功能区。下应街道工业基础扎实,形成了以汽车配件、五金工具、机械电子、服装绣品、化工化肥、电讯元件、印刷包装等行业格局为主的工业结构。

在鄞西北渡有一个饮用水取水口,共有2.5km的保护范围,上游2km,河岸东南至奉化江,西北到甬临公路以北500m。

主要问题:河网沿途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导致河网水质污染严重。根据2005年环境统计数据,本小区共有重点企业18家,其中含隶属江东区的2家,2005年CODcr,排量为4377925kg,氨氮排量为33 862kg。 (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

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浙江省的高教副中心和宁波市的生态宜居城区。鄞州新城区在《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处于南部都市区,是宁波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地区,近期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远期目标城市化率到达100%,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完全建成。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为2049060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33862kg。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重点发展物流及金融、商贸、信息、科技、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d4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