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更新时间:2023-09-15 06:27: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副标题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医用酒精 B. 冰水 C. 加碘食盐 D. 不锈钢 2.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aB. 两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 四个氮原子:2N2 D. 硫酸铜的化学式:CUSO4

3.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O2

A.

读到液体体积

B.

取用液体

第1页,共14页

C.

稀释浓硫酸

D.

配制氯化钠溶液

4. 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

如下。

溶液 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 白醋 红色 盐酸 红色 蔗糖水 紫色 肥皂水 绿色 石灰水 绿色 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 ) A. 蔗糖水呈中性

B. 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

C. 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 D. 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5. 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④物理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⑤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6. 化学概念间有包含、交叉等关系。下列关系表示错误的是( )

A.

B.

第2页,共14页

C.

D.

7.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有可能只含有两种溶质

B. 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C.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四种 D. 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三种

8. 某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准确测定出某混合气体中(成分:CO、CO2、H2)各组分

的质量分数。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已知:3H2 +Fe2O3 2Fe+3H2O.实验中供选用试剂:①NaOH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且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丁中依次盛装试剂①、试剂③、试剂② B. 实验时,应先打开活塞K,再用管式炉加热 C. 装置戊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D. 测得装置甲、装置丁反点前后的质量差即可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9. 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NaOH溶液。为测定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取

m2 g NaOH溶液于量热器中,加入m1 g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进行若干次实验(实验中始终保持m1+m2=50g),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溶液均匀混合后的最高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第3页,共14页

(1)图中______点表示盐酸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填标号)。 (2)计算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0. 图1所示转化关系涉及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常温下乙的水溶液

pH>7,甲、乙、丙均含有元素X,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名称为______。

(2)丙和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写出甲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1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1所示实验中,______ 先燃烧,说明______的着火点更高。

(2)图2中白磷发生燃绕,除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12. 下表为NaCl和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第4页,共14页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溶解 度/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a 48.3 51.1 54.0 56.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和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2)40℃时,在5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溶解后,还需加入______g KCl,溶液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3)a的值为______。

A.41.6 B.43.1 C.45.5 D.47.8

(4)40℃时,将各100.0g的NaCl、KCl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10.0g的水后,恢复到4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恢复到40℃时,NaCl溶液中水的质量更大 B.恢复到40℃时,NaCl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大 C.两溶液的溶质质最分数与蒸发前相等

D.若再降温到20℃,KCl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大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3. 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

Cu2(OH)2CO3].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铜绿生成的条件,并从已部分锈蚀的废铜屑中回收铜(假设不含其它杂质),实验设计如下:

(1)证明生成铜绿的条件除存在O2和H2O外,还必须有CO2.为“证明必须有CO2”需要进行以下实验中的______(填实验编号)。 (2)利用已部分锈蚀的废钢屑按照以下实验方案回收铜。

①已知铜绿受热分解为固体A、CO2和H2O,则步骤I中发生的反应类有______。 ②步骤Ⅱ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步骤Ⅱ所得钢中含有少Cu2O,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④若用CO还原16.0gCuO得到Cu和Cu2O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第5页,共1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nv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