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满意度

更新时间:2024-05-10 03: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如何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满意度

【摘要】众所周知,消防工作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消防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始终牢记服务人民是公安消防部队的价值追求,做到执法为民,使人民群众满意是消防工作的最高标准和永恒目标,也是公安消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消防工作 人民群众 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期待、新要求。尤其是在当下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消防工作实际谈谈作者本人的看法。

一、影响消防部队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

(一)是消防部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宗旨意识淡薄。消防部队内部存在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消防队伍的职业道德、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少数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出现了一些群众不满意的不正之风,影响了消防监督执法的社会公信力和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是消防部队仍有少数干部执法不规范,执法为民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损害了消防队部队形象。近几年来,通过“执法为民”、“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党风廉政建设”等专题教育,消防部队在执法为民的观念上总体上

是好的,但良莠不齐。少数执法人员执法思想不端正,不按规定执法、不按程序执法、随意执法等现象比较易见。执法质量不高,执法效果不优,更有甚者,极个别人在办案过程中徇私枉法,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使得群众满意度不高,对消防部队的误解加深,影响了消防部队的公信力。

(三)是消防宣传力度不够,成效有限,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由于消防宣传力度不够,深度不够,渠道单一、覆盖面窄且宣传成效有限,导致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和消防工作的认知和认同程度有限,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消防部队的职能、职责、工作性质以及先进典型知之甚少。

(四)是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提出更多新期待、新要求。一部分群众把消防部队当作“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只要有诉求就必须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结果。在灭火救援和社会救助中,人民群众不仅认为消防部队要“救得了”,而且要“救得好”,无论火有多大都能立即扑灭,不管什么险情都能立即排除。而一旦希望和诉求无法及时实现或存在差距,有的群众就不能理解,消极的看法和负面的效应就会产生。

(五)是人民群众对消防法律法规不慎了解,对消防工作产生误解。部分群众对消防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消防部门的执法程序了解不多,特别是对审核、验收等防火监督执法工作中消防部门采取的整治和处罚措施等有关规定不够了解,对消防部门依法开展的消防监督执法等工作产生误解,因此影响了对消防部队的满意度。

二、提升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和对策

(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消防部队的根本宗旨和永远不变的承诺,消防官兵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文明的执法方式,热情的服务态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树立公安消防部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着力提高灭火救援能力。提高灭火救援能力,是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强化岗位练兵。以打造“消防铁军”为目标,在抓好基本体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开展实战演练,提高消防部队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二是要锤炼官兵志强如钢、百折不挠的战斗意志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战斗作风,重点培养官兵面对重大灭火救援现场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心理素质,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

(三)树立服务于民、执法为民、勤政为民意识。要始终牢固树立服务于民、执法为民、勤政为民的意识,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满意度。一是要树立服务于民的意识。要赢得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满意度,首先要树立服务于民的意识,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只要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情,只要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有需求,我们都要把它做

实、做好。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和开门评警活动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只要我们心中装着百姓,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点滴小事,人民群众心中就会有我们的地位,就会真正地拥护和支持我们。二是要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消防监督执法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满意度。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律规范,既要文明执法、又要规范执法,做到检查程序合法、规范。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从人民群众的安全着想,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确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坚决杜绝执法中的随意执法、滥用职权及吃、拿、卡、要等不良风气,一旦接到群众举报大队将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保证执法人员的廉洁公正,维护消防的良好形象。三是要树立勤政廉政为民的意识。消防部队担负着防火、灭火和社会抢险救援的重大责任使命。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经得起任何艰险考验、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忠诚队伍,是一支有坚强战斗力、屡立奇功的英雄队伍。但由于公安消防部队又有着较大的特殊性,既是法律的执行者,又是党规党纪的维护者,经费上的来源特殊,人事任免上的特殊,加上部队驻地环境的复杂性等特点,很容易使一些不正之风滋生蔓延。为此,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安消防部队少数干部在消防执法工作中以权谋私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努力树立勤政廉政为民的意识。身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执法者无时不在受到“糖衣炮弹”的诱惑,受到“关系”的影响。要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就必须要注重廉政建

设,在廉政建设上定好位,做到勤政廉政为民。一方面,执法人员要注重自我约束,时刻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另一方面,要注重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尤其是要抓好对行政审批、建审验收、自由裁量等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树立消防部队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当前正在开展的消防执法监督“问廉制”建设,正是监督行政执法行为的一项有效举措。通过开展执法监督“问廉制”工作,进一步完善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机制,规范消防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大力实施消防执法问廉制“回访”制度,定期或随机对消防监督员的执法情况开展“回访”,倾听人民群众和当事人的意见,及时消除误会,解开疙瘩,化解纠纷和矛盾。

(四)全力加强消防宣传工作,扩大舆论影响力。“消防工作宣传系于一半”,消防工作的好坏,需要人民群众的了解和评价;消防工作的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而争取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则需要消防部队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宣传。一是加强政府层面宣传与沟通。新《消防法》提出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原则。因此,消防部队作为政府领导下的一个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要加强请示、汇报,引起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要利用消防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宣传,及时汇报辖区消防安全形势与消防部队履职尽责情况,不断提升消防工作在党委政府心目中的地位。二是加强对被监管单位宣传与沟通,充分发挥指

导督促作用。要大力加强宣传沟通工作,让被监管场所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消防安全就是没有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向被监管场所解释消防工作的规范和程序,不能因为我们的沟通不足出现对消防工作有关口多、程序烦、效率低的误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企事业单位自防自救的能力,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2010年,全国消防部队开展为期三年的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强化单位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正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的一大有力举措。三是要做好媒体层面的宣传沟通。一方面要加强消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消防职能的认知。加大警务公开力度,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增强执法过程的透明度,增强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信任感。另一方面要借助地方宣传部门、网络和主流媒体等平台,加强与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大力宣传消防部队执法为民、勤政廉政、救援尖兵等先进典型,使消防部队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增进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理性认识。四是要特别重视网络、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介的舆论引导和宣传。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公民表达民意的首选。网民在互联网上关注国计民生、表达民主诉求、发表个人观点、渲泄内心世界的趋势越来越炽热。通过开通微博,进行网络传播与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消防部队的职能、性质、工作程序,了解各项消防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形成全面共同关注消防的良好氛

围。

此外,要想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满意度,还要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增加执法透明度。消防办事窗口人员在接待群众办事时要文明、礼貌、热情、耐心。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对于群众不明白的问题细心解释,对群众遇到的难题提出处理意见,真正从群众的利益出发,采取换位思考,将群众利益时刻记于心间,坚决改变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作风。

消防部队要想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要始终围绕“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安消防队伍”这一目标,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的事业必将蒸蒸日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