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未排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8 12: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始业教育课 第 1 课时 总序第 1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学习目标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 1、 自由谈话,了解学生: 师:我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家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 师:真没想到,大家对科学这么有兴趣。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 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制定制度,选课代表: 批 注 教 学 流 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流 程 说明平时学习以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各大组科学组长和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讲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从作业、器材准备、上课、合作等方面加星) 4、做小实验,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老师非常高兴,为此我想跟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称是:在水面让蜡烛燃烧。 出示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问学生能不能做到,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教师进行演示:先把蜡烛牢固地竖立在一个空盆的底上,点燃后轻轻地往盆里倒凉水,直至与蜡烛边缘相平为止。一会儿,蜡烛的火焰就降到水面以下了(如图所示)。 基本原理:燃烧,水降温,使周边的蜡烛不能达到溶点溶化,通过蜡芯支持燃烧。 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教学 反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种子发芽实验(一) 第 1 课时 总序第 2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批 注 教学重点 教 学 流 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流 程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 反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种子发芽实验(二) 第 课时 总序第 3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批 注 教 学 流 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流 程 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教学 反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时 教 案

课题: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第 课时 总序第 4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学习目标 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设计对比实验。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批 注 教 学 流 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教 学 流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蚯蚓的选择 第 课时 总序第 5 教案 主备教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设计对比实验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批 注 教 学 流 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流 程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 课时 总序第 6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用具 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的影响? 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做一个生态瓶 第 课时 总序第 7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学习目标 生态群落。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本。 教 学 流 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改变生态瓶 第 课时 总序第 8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流 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维护生态平衡 第 课时 总序第 9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学习目标 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用具 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一单元复习 第 课时 总序第 10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名词的解释 实验结果的梳理 练习纸一张 投影仪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基础知识。 教 学 流 程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一单元复习 第 课时 总序第 11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名词的解释 实验结果的梳理 练习纸一张 投影仪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教 学 流 程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3、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 → 兔子 → 鹰 ②蔷薇 → 蚜虫 → 瓢虫 → 小鸟 ③落叶 → 蚯蚓 → 小鸟 ④水稻 → 稻螟虫 → 青蛙 → 蛇 → 老鹰 ⑤水稻 → 田鼠 → 黄鼠狼 → 老鹰 4、自然保护区。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 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我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 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四、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食物链“草 → 兔子 → 鹰”中,如果: 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 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 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 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希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一单元复习 第 课时 总序第 12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名词的解释 实验结果的梳理 练习纸一张 投影仪 五、制作生态瓶。 答:① ② ③ ④ 找一个透明的 在桶底装入一层 在桶里种上几颗 植物存活后,再 大塑料油桶,清洗 淘洗干净得沙,再 水草,在水面放一些 放入小鱼或泥鳅、螺 干净后剪掉上面一 装入大半桶自然水 浮萍。 等小动物。 部分。 域中的水。 六、实验分析。 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流 程 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光和影 第 课时 总序第 13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学习目标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探究影子的特点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教 学 流 程 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 流 程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阳光下的影子 第 课时 总序第 14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学习目标 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探究影子的特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流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光是怎样传播的 第 课时 总序第 15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 2、 光是直线传播的 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批 注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 学 流 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 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光的反射 第 课时 总序第 16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学习目标 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流 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5、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光与热 第 课时 总序第 17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学习目标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教学重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教 学 流 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教 学 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第 课时 总序第 18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学习目标 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教学重点 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2)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2) 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5、总结归纳 回顾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教学用具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流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第 课时 总序第 19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学习目标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流 程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 课时 总序第 20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学习目标 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4、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批 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教 学 流 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3)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4)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六、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七、板书设计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效能评价表 第( )小组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开始时的 水温 效果及原因 5分钟温 10分温 15分钟时的水温 20分钟时的水时的水温 钟时的水 教 学 流 改进措施及设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程 计图 教学 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二单元复习 第 课时 总序第 21 教案 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名词的解释 实验结果的梳理 练习纸一张 投影仪 批 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z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