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则规范教育月活动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9 15: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守则规范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新泽中学片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决定开展以“学规范,争当四好少年”为主题的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时间:2015年4月1日——4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一)规范升旗仪式

为进一步落实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要求规范升旗仪式的程序,做到集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静、齐”;进退场有序,队列整齐,态度认真,动作规范。

具体要求:

1、铃声响,集合好。做到快、静、齐。

2、班主任应站在班级的前面,维持好队列的秩序。课任教师站在所有班级后面,一字排开。

3、全体老师、同学在升国旗过程中应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注意聆听国旗下讲话,并始终保持肃静。

4、升旗仪式过程中,值周人员要关闭校门并做好迟到学生的登记工作。

5、按顺序轮流由各班推荐的优秀队员担任升旗手并进行国旗下讲话。

(二)强化“两操”管理

课间操、眼保健操活动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预防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广播操、眼保健操的评比制度,把“两操”纳入“先进班集体”的评比考核中。 课间操及眼操活动要求:

1、大课间时在操场活动,铃声响后迅速按班级队列站好。班主任必须在第一时间到场管理学生。

2、班主任、体育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的出操组织和队列整理工作,做到“快、静、齐”。

3、各班除值日生外,均应参加课间操活动。

4、班长和体育委员应积极协助做好队列整理工作。

5、全体同学应认真做好体操及眼保健操,要求动作规范、到位。 (三)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具备科学健康生活的基本素养。具体要求是:

1、组织学生原原本本学习、诵读、实践《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人人内容熟知、要求明确。

2、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集会等形式营造活动氛围。 3、侧重抓好“学规范、争五好”活动。

(1)文明礼貌好。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说谎话;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不打架骂人,拾金不昧,不贪图小便宜;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废弃物;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不践踏草坪,不攀树折花。

(2)学习习惯好。遵守作息时间,认真预习,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学会总结归纳,及时复习,做到日清月结;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养成爱读好书的习惯。 (3)遵纪守法好。课间参加有益活动,不高声喧哗,不追逐打闹;慎交朋友,放学按时回家,不涉足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活动与场所,不做危险的事;不吸烟,不喝酒,不参与赌博。

(4)交通行为好。遵守交通法规,不追逐,不走机动车道,不闯红灯。 (5)勤俭节约好。生活节俭,不攀比,不乱花钱;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会照顾个人生活,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发式整齐,体现学生风貌;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四、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4月1日——4月2日)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逐级细化工作内容。学校在征求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检查督促活动《方案》的实施和开展。领导小组坚持每天检查,每周评比,并将检查结果在行为规范评比栏上公布。

第二阶段(4月6日)举办启动仪式。

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动员报告,达到提高师生的认识,统一思想,产生养成教育共识。学校通过丰富的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明确活动目的、任务、措施。使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阶段(4月7日——9月16日)召开学生思想教育发动会。 学校利用校会课、班会课、午会课,学习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等准则。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从“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要求,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和处理,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阶段(4月20日——4月24日)践行活动阶段。

学校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学生都能做到“好习惯伴我行”,增强学规范、讲规范、执行规范的积极性。本阶段是实施养成教育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务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自查自纠,矫正培养。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文明小市民。

2、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发展。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书画

展览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3、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教室展报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4、各班级要利用午会、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5、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班主任要加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6、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好家长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

7、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班务日志、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五阶段(4月26日——4月30日)树立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学校将及时发现好的典型,授予“行为规范小标兵”的称号。班级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授予“行为规范示范班”、“行为规范达标班”的称号,进行弘扬宣传。在活动结束后要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中标兵和先进集体。用典型引路,促使活动向纵深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z8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