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读”最美

更新时间:2023-03-08 08:59:1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我眼里“读”最美

——在新课标下对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姓名: 牟淑霞

在我眼里“读”最美

——在新课标下对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阅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构建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传承着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新课程,有如在东风中舞动的面面彩旗,向我们招展着种种语文阅读教学。北有窦桂梅的深度语文,南有王崧舟的诗化语文,苏派名师孙双金的情智语文,还有诸如魅力语文、对话语文、绿色语文。琳琳种种,在五彩斑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两年的农村小学,不可能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定位在哪一方面,也不可能独创出一支奇葩,更不可能有什么出色成形的经验可以介绍。那么,我就打算实实在在地说说在平时教学中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认识。

一、用多种形式,引导入情入境地读

爱恩格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成长。如何培养呢?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教学实践和反复小结,我们得出这样一个体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热爱读书,产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运用读的方法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方法配合朗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读书中,一是可以结合生活的体验,边读书边想象课文讲述的画面。如《草原》描写的那样: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迎客时马

驰车随、襟飘带舞、欢声笑语的场景;联欢时喝茶敬酒的热闹场面。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朗读,展开丰富的想象,脑海中所呈现出“美丽草原”的景象,仿佛把自己也带进了草原。二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如《冬阳.童年.骆驼队》,首先应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唤起他们读书的欲望。看到这个课题,学生会觉得很特别,很有兴趣,想到冬天的太阳,高大的骆驼,这和童年有什么关系呢?于是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接着应指导学生品赏朗读,感悟语言,以此来领会文章的真情实感。你不能很随意地要求学生就那么随意地去读,读后应问他,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会哑口无言,或是词不达意,这样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还是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应让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想象当时的情境,围绕着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哪几个片段,这几个片段都是围绕着什么来写的,只有这样入情入境地读,才能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情感。三是应浏览、默读、朗读相结合,拿过一篇课文,可以先浏览一下,了解一下文章的大意,然后再通过通过默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最后应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当然教学中你也可以先默读、再浏览,或先朗读再默读??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教法,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一般来说现在的语文课本中都有略读课文,对于这些略读课文,还不能真的只是略读了,还应从浏览、默读、朗读这几个环节入手,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了编者、作者编写这篇课文的心血。

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可能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获得多元的个性化解读。正如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但笔者认为“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他决不是张三或李四。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决不能舍弃其本真而求其次。比如我在教学《观潮》一文时,指导学生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的颤动起来。”这一句时,本应要求学生读得很有气势,可很多学生读的结果是把那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的气势也荡然无存了。因此,我认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切不可任意让学生怎样想就怎样读,教师的主导地位绝不可丧失。

三、和作者对话,倾听文本心灵之响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

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的读,充分的读,用心的读,用心去感悟。教学《鸟的天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它们各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说的话,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指那棵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是作者亲眼所见的,不需要加引号。又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是怎样牺牲的?在烈火中他为什么能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从邱少云的外表句子和插图想象:烈火熊熊,浓烟滚滚,邱少云怒目圆睁,咬紧牙关,顽强地坚持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体会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吃透文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文本,抓住重点难点,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四、从课文引路,向课外之延伸扩展

在保证课堂上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外,教师还要注意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语文教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起到一种样板或路标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让其大量阅读,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大量的阅读只能在课外。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如,学了《长征》一诗后,我和学生一起搜集有关长征的诗歌、故事、小说等资料,然后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从中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利用晨会班会时间让其进行系统的阅读,从而巩固了课堂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在学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以后,我趁热打铁,适时的向学生推荐了四大名著,并鼓动大家借阅或购买名著,并抽出时间举行“品三国”“说水浒”“话西游”等专题讲座。此外,我还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进行名言警句积累,开展成语接龙、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渐浓,渐渐的他们对文字、对书籍有了亲近甚至迷恋的感觉。相对广泛的阅读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美妙的感觉,普遍感到阅读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实践证明,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要讲好课,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热爱阅读的热情。看一位语文教师高不高明,不能单纯的看她的学生能不能考高分,还应看她有没有培养学生对母语的兴趣和感情。如果她的学生都非常热爱语文、热爱阅读,那么她毫无疑问就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课堂上,教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配合、民主、愉悦的氛围,变苦学为乐学、趣学。“你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了不起的进步”“相信你能行”“你会读好的”“你读得真甜美”等友情传递,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和睦气氛,和谐学习。在语文教学改革风生水起,花样翻新的今天,我们只有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读,生读,师读,才能铸造那摩天大厦。否则,都将成为只可远观,不可近玩焉的空中阁楼。刘勰曾经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好些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才是语文阅读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7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