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光唇鱼生物学特性与流水养殖技术

更新时间:2024-05-19 06: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云南光唇鱼生物学特性与流水养殖技术

摘要 本文阐述了云南光唇鱼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流水池塘养殖云南光唇鱼技术,包括养殖场地和流水池的要求、驯养、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以期为云南光唇鱼的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光唇鱼;生物学特性;流水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231-02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ing Water Culture Technology of 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 YU Hui-wen CHEN Jun

(Yunnan Aqua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Kunming Yunnan 650034)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 were described,and the technology of culturing 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 in flowing pond was introduced,including the breeding site and flowing water pool requirements,domestication,daily management,disease prevention etc,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

Key words 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flowing water culture technology

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又名马鱼,在云南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南盘江及其附属湖泊,20世纪60 年代以后逐渐减少,至80年代几近绝迹[1-3]。云南光唇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4]。为保护和开发好云南光唇资源,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几年实践,于2014年实现了云南光唇鱼人工繁殖,近年来在本地区和周边等地进行了云南光唇流水人工养殖。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点

云南光唇鱼体背部灰色,上侧较下侧深,腹部乳白带黄。背鳍青灰,鳍间膜黑色。其他各鳍灰黄,尾鳍下叶稍带淡红色。尾鳍基部有一界限不清的大黑斑,幼体尤为显著。幼鱼沿侧线有6~10个小黑斑,身体后段明显。须2对,较发达。 云南光唇鱼体长,侧扁,背缘轮廓弧度大于腹缘。头中等大,头高大于头宽;吻略尖,向前突出,吻端光滑,或有圆锥形小颗粒;吻皮下包,仅盖及上唇中部的基部;口下位,马蹄形,两口角间距等于或大于眼径;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尖端稍柔软,后缘具强锯齿,最长分枝鳍条小于头长或略等于胸鳍长,尾鳍叉形。鳞片中等大小,在前胸略变小。背鳍基具鳞鞘。腹鳍基外侧具发达腋鳞。侧线几乎平直。

肛门紧靠臀鳍基。 1.2 生活习性

云南光唇鱼适宜水温为5~28 ℃,最适水温为14~24 ℃,喜居清水环境。云南光唇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上层,逆水跳跃能力较强。食性为杂食偏植食性,亦可摄食配合饲料,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蚤类为食,4 cm以上可摄食丝状藻、腐烂的有机碎屑等。 1.3 繁殖生物学习性

云南光唇鱼初次性成熟年龄雄鱼为Ⅱ~Ⅲ龄,雌鱼为Ⅲ~Ⅳ龄。Ⅲ龄雄鱼大部分已成熟,

体重为100~150 g,Ⅲ龄雌鱼性腺发育,体重为120~200 g,可进行人工催产,但受精率较低,畸形率较高;Ⅳ龄雌鱼大部分性成熟,体重为200~400 g,受精率可达70%以上。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雌鱼个体显著大于雄鱼,繁殖期间雌鱼生殖孔处可见粉白色生殖突,雄鱼身体较修长,吻部具有明显的白色珠星,尾柄处手感粗糙。云南光唇鱼怀卵量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体重120~200 g怀卵量为0.3万~0.6万粒,体重400 g怀卵量1.0万~1.5万粒,体重1 kg怀卵量超过2万粒[5-6]。

云南光唇鱼在原生水体中的产卵场所大多为长满水草的清澈缓流中,昆明地区性成熟时间为4月中旬。成熟受精

卵呈黄色,比重大于水,属沉性卵,卵周隙较大,卵黄约占整个卵球直径的2/5,卵径2.0~2.7 mm。受精卵具有暂时的强黏性,受精40 min后黏性消失。

云南光唇鱼胚胎发育时间随着水温变化而有所差异,水温为16.0~18.3 ℃时,孵化出膜时间约为103 h,出膜周期5 d;水温为17.4~18.5 ℃时,孵化出膜时间约96 h,出膜周期仅2 d。初孵仔鱼呈淡黄色,平均全长约6 mm[7]。 2 流水养殖技术 2.1 养殖场地要求

?B殖云南光唇鱼的场地要求交通通讯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云南光唇鱼天然生活水质条件为:水体 pH值8.3,水温8~20 ℃,溶氧量8.2 mg/L,氨氮≤0.01 mg/L,亚硝酸盐0.005~0.010 mg/L,硫化物≤0.01mg/L。 2.2 流水池要求

水泥建造的流水池面积最小为20~50 m2,中等规格为50~200 m2。长宽比为1∶4或1∶6,池深、水深分别为1.5、1.0 m,池底要有坡降,水流速度0.2~0.5 m/s,进排水设计合理,设置独立的排污系统,有条件者还可以修建蓄水池,便于养殖鱼池的清洗和病鱼的隔离。 2.3 驯养 2.3.1 池塘准备。在投放云南光唇鱼之前清洗驯养池,然后用高锰酸钾全池泼洒消毒。池子上下两端距离进出水口5~8 m处,沿池塘长边用石棉瓦和空心砖搭建食台4个,食

台高 0.6 m,面积各为1.26 m2(1.8 m×0.7 m),食台上部作为投饲台,下部作为云南光唇鱼栖息隐蔽场所。池子消毒并晾晒3 d后注入清水,水深约0.5 m,然后在池子中上部植入金鱼藻等水草,占全池面积的1/4,模拟自然环境,供云南光唇鱼栖息躲藏,待金鱼草藻落地生根,再将池水加满至1.2 m。

2.3.2 苗种培育。①生物饵料培育。下塘前12 d,在鱼苗培育池上方池塘进行生物饵料培养,生物饵料培养池铺15 cm厚的底泥,将已发酵鸡粪3 t/hm2堆放于池底,注水80 cm。水温15 ℃时,经过10~12 d培育,池水变成绿褐色,将生物饵料注入鱼苗培育池,喂食仔鱼。②下塘及培育。当2/3以上的鱼苗平游后,于8:00―9:00将鱼苗下塘,投放鱼苗30万~45万尾/hm2 [2-3]。鱼苗下塘后即抽注饵料培育池的生物饵料供鱼苗摄食,鱼苗培育池透明度控制在50~60 cm之间,同时保持鱼苗培育池微流水状态[4-5]。微肥水培育云南光唇鱼,体长达13~15 mm,即选用统一鳗鱼粉料配合饲料进行人工配合饲料驯食。粉料加水搅拌乳化后沿池边泼洒,驯化鱼苗日投喂3次,每次投喂1 500 g/hm2;10 d后,鱼苗逐步适应鳗鱼粉料投喂,将饲料集中泼洒至食台附近[2,6]。当鱼苗全长达18~20 mm后,逐渐减少并停止抽注天然饵料,加水使池水透明度控制在80~90 cm之间,饲料改为鳗鱼粉料与鲤鱼鱼苗配合料(粉碎)混合投喂[3-5],并逐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i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