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名区县小升初语文毕业试卷10套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7:42:5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答…………要…………不…………内…………线…………订…………装………………………

龙湾区六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9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duàn liàn fěi cuì chú chuāng shū jí j iàn wēi zhī zhù

( ) ( ) ( ) ( ) ( )(二)在括号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3分)

1.多数铺.(pū pù)户在正.(zhēng zhèng )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 2.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

(pēn pèn)香的烤鹅…… 3.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chéng shèng)名宠坏的人。

(三)查字典,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

1.“兜”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画 。 2.根据语境选择“兜”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口袋一类的东西:裤~儿|~儿布。②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用毛巾~着|船帆~风。招揽:~售。③承担或包下来:没关系,有问题我~着。④绕:~抄|~圈子。(1)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

(2)水流很急,我们必须兜圈子绕路,从北面的浅滩上过去。( ) (3)他告诉我说:“别担心别人会怎么对你,有什么事儿我兜着。”( ) (四)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5分)

实事求( ) ( )兵( )政 无( )有( )各( )己见 ( )灯( )彩 革( )鼎( )(五)在括号里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1.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 2.“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 3.“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 )

(六)判断题。(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的括号内打上“√”,错的打“×”)(4分)

1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1.“解救人质、审阅作业、彩排节目、捐赠礼物”这些词语的搭配都是合适的。( ) 2.《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

( )

3.“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句中的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 ( ) 4.“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中作者借豆子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痛惜。 ( ) (七)给下面的句子排序。(4分)

( ①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

就会止步不前。

( )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 ⑥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八)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19分) 1.根据提示填空。(7分)

(1)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用“ ”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

(2)唐代诗人韩愈曾说:“ , ?”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了困惑不要紧,可以想办法解决,而读书就是解决困惑的最好方式之一。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描写的是我国传统佳节 时的情景,诗句“玉颗珊珊下月轮, ”中的“玉颗”指的是“ ”。描写我国的传统佳节的诗句还有很多,如“ ”等。

2.按课文填空,完成练习。(9分)

(1)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 见,这算又 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

这段话出自 (作者)写的《匆匆》。从中,我感受到 。

2

(2)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让我明白共产党员正确对待批评的目的就是 。 3.综合性学习。(3分)

难忘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六年来,一定有一些人或事,让你印象深刻,感动至深。下面的诗句表达了对不同人物的赞美,请你从中选用一句(可填写序号),或用自己积累的诗句,为身边的某个人点赞(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点赞卡 所用诗句: 点赞理由: 二、阅读。(21分) (一)文言文阅读。(7分)

虎求①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③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④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注释】①求:寻求,寻找。②长:同“掌”,掌管。③逆:违抗。④走:跑,逃跑。 1.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汝”的意思是 ;本则寓言中与“汝”意思相同的一个字是 。(2分) 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3.读了这个故事,你是如何评价狐狸的?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3

4.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成语“ ”的由来。(1分)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巴学园的“试胆量”游戏

①校长对大家说:“要是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哪位同学愿意当鬼呀?请举手!”于是立刻就有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

②当天傍晚,大家都在学校里集合以后,那些装鬼的小朋友带上按照各自想象亲手做成的鬼衣服到九品佛寺院里藏起来了。临走时口里还嚷着:“你们等着挨吓吧……”

③剩下来的三十几名同学,便每五人分成一组,稍错开点时间,陆续从学校出发,到九品佛寺院和坟地里转一圈,然后再回到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借用校长的解释就是:“这次‘试胆量’游戏,就是看你们胆大到什么程度。如果谁半路上害怕了,尽可以回来,没关系的。”

④大家都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走出了校门。又过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轮到了小豆豆她们那个小组。同学们心里都在嘀咕:“虽然老师说过,不到九品佛寺院里鬼是不会出来的,但那鬼可千万不要在半路上出现呀……”

⑤她们哆哆嗦嗦地一步挨一步地走着,好不容易蹭到了能看见哼哈二将的寺院门口。尽管天上有月亮,夜幕下的寺院看上去还是一团漆黑。小豆豆在心里盘算着,那鬼保准在坟地等着呢,还是回去为妙。其他同学呢?稍有风吹草动,她们就“哎呀”一声大喊起来;脚下一踩上什么软绵绵的东西,马上就嚷:“鬼来啦!”到最后,甚至害怕得连手拉手的伙伴也怀疑成“该不是鬼吧”。“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组里不知是谁带着哭声喊道。此刻,小豆豆暗自庆幸:“ 。”

⑥回到学校一看,前面的几组也都回来了,大家这才明白,因为害怕,几乎都没有到坟地去。

⑦过了一会儿,一个头上缠着白布的男孩被一位老师从门外领进来了,嘴里还“呜呜”地哭着。这个男孩是装鬼的,一直蹲在坟地里等着大家,可是等了好半天也没见一个人影,他自己却渐渐地害怕起来,终于哭着从坟地里跑出来。不多会儿,又有一个“鬼”和一个男孩哭着回来了。原来是装鬼的这个男孩看到有人走入坟地,正想跳出去叫一声:“我是鬼!”结果却刚好和跑进来的那个孩子撞了个满怀,两个人都吓了一大跳,再加上撞得很疼,就“呜呜”地哭着一起跑回来了。大家都觉得这事怪有意思的,同时又因为恐惧心理已一扫而光,便哈哈地笑了起来。就在这时,用报纸套在头上装鬼的右田同学回来了,口里还在抱怨大家:“太不像话啦!我还一直在等你们哪!”说完,他便咯吱咯吱地挠起了被蚊子叮得发痒的胳膊和大腿。

⑧看到这情景,不知谁说了一句:“鬼还怕蚊子咬呢!”

⑨听到这句话,大家哄地笑开了。五年级班主任丸山老师说:“好了,我干脆把

4

剩下的‘鬼’都带回来吧!”

⑩丸山老师说着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工夫,就把那些“鬼”全都带回来了,他们有的正惴惴不安地在路灯下东张西望,有的由于害怕已经跑回家去了。

从这天夜里以后,巴学园的学生们再也不怕鬼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那鬼自己也吓得胆战心惊呢!

(选自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 (1)形容杂乱而细碎的声音。( )

(2)一下子就扫除干净,比喻做事干净利索、速度快。( )

2.文中说“好不容易蹭到了能看见哼哈二将的寺院门”,从“蹭”可以看出( )(1分)

A.同学们被哼哈二将吓着了,所以走得慢。 B.同学们走得非常累,所以步子迈得很小。 C.同学们不太喜欢这个游戏,走得不情愿。 D.同学们害怕突然遇到鬼,走得小心翼翼。

3.读第⑤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豆豆会暗自庆幸什么呢?写在文中横线上。(2分) 4.“试胆量”游戏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又怎样呢?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出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5.短文的第①段提到“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而到第⑦段具体写到了其中的一些人哭着回来的样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6.巴学园的校长用“试胆量”游戏来教育学生,联系全文及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觉得这样的办法有哪些好处?(3分)

三、习作。(30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朋友,有的人会与动物、植物为友,有的人会与父母、师长为友,还有的人会与书籍、音乐为友……请以“与 为友”为题,写一件事。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书写工整,格式正确,不少于400字。

5

6

参考答案

一、(一)锻炼 翡翠 橱窗 书籍 见微 知著 (二)1.pù zhēng 2.pèn 3.shèng (三)1.儿 九 2.(1)② (2)④ (3)③ (四)是 精 简 独 偶 抒 张 结 故 新 (五)1.闻名遐迩 2.戏弄 3.粗鲁 (六)1.× 2.√ 3.× 4.√ (七)①⑤③②④⑥

(八)1.(1)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2)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3)中秋节 殿前拾得露华新 桂花 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1)过去 跨过 飞去 溜走 闪过 朱自清 时间去来的匆匆,稍纵即逝 (2)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一)1.你 子 2.百兽见到它们都纷纷吓跑了。 3.狐狸很狡猾,诡计多端。 4.狐假虎威

(二)1.(1)叽叽喳喳 (2)一扫而光 2.D 3.太好了,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是这样想的 4.校长组织学生们夜里到九品佛寺院和坟地进行“试胆量”游戏。可是,不当鬼的同学都吓得跑回来了,当鬼的同学有的因为害怕也回来了,有的则跑回家了。经过这件事,同学们再也不怕鬼了。 5.作者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体现了学生们的心理变化,由一开始的兴奋到后来害怕得跑回来。

7

………………………题…………答…………要…………不…………内…………线…………订……………装……………………

鹿城区六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识字写字(38分)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瑰.(guī )丽 戛.(gá)然而止 B.弓缴.(zhuó) 一铺.(pū)暖炕 C.蜷.(juǎn)缩 处.(chù)理 D.摩.(mā)平 转.(zhuǎn)椅 2.下列四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炒粟子 专心志致 独出新裁 B.书籍 张灯结采 落慌而逃 C.幅度 蜂拥而至 坐无虚席 D.橱窗 万像更新 发愤图强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园无此声 无缘无故. B.通国之善.弈者也 能歌善.舞 C.送鲍浩然之.浙东 惊弓之.鸟 D.孰为汝多知.乎 见微知.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B.小明犯了错误总爱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几句。 C.小小年纪的他,已经会四国语言了,真是令人张口结舌....

。 D.动物园的老虎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已不再是森林里那威风凛凛的“万兽之王”了。 5.下面这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怎样对待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各类问题呢 这次 我们就围绕 科技发展是利大 还是弊大 举行一场辩论会 A.: , “ , ”? 。 B.: , 《 , 》, 。 C.? , “ , ”, 。 C.? , 《 , 》, 。 (二)判断题。(5分)

6.“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学得很像。 ( )7.“即使上面的石块有多重,小草也要从下面钻出来。”这句话没有语病。( )8.“答应了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与“答应了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这两句话意思一样。 ( )

8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他还写了《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 ( ) 10.《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这样的写法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 ) (三)看拼音,写词语。(12分)

duàn liàn cán kù dǐng shèng sī kōng jiàn guàn ( ) ( ) ( ) ( ) jiǎo bàn róu zhòu chén āi shí shì qiú shì ( ) ( ) ( ) ( ) téng:欢( ) ( )抄 瓜( ) ( )痛 (四)古诗积累。(7分)

11.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 12.我劝天公重抖擞, 。(《己亥杂诗》)

13.天下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全面,正所谓“ ,天下物无全美。”亦不可因为一两件小事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

14.唐代的王昌龄曾经在芙蓉楼对他即将回乡的好友辛渐说“ , ”,以此来表明自己为官的正直清廉。 15.烟花三月,漫步在柳浪闻莺,看到彩蝶在花间嬉闹,听到黄莺在枝头唱歌,我情不自禁吟诵道: , 。柳浪闻莺,名副其实啊!

(五)观察下面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6.某校学生图书馆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图书数目(册) 完好无损 20000 损坏较轻 25000 损坏较重 40000 损坏严重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① ②

二、阅 读(32分)

(六)课内阅读。(7分)

17.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此不为 乎?(《两小儿辩日》) 18.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 ,被初阳

9

了。(《匆匆》)

19.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服务》) (七)阅读《Wi-Fi信号是如何工作的》,完成第20-24题。(12分)

越来越多的餐馆、咖啡馆开始提供Wi-Fi服务,但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Wi-Fi的工作原理。

Wi-Fi与无线电信号非常相似,都借助波传输数据。这些波拥有不同的频率、振幅和周期,传输距离在60-90米之间。

如何区分无线电信号和Wi-Fi呢?实际上,区分这一点并不难,因为二者的频率存在差异。Wi-Fi的频率为2.4吉赫或者5吉赫,无线电信号在88兆赫或108兆赫之间,Wi-Fi的频率远高于无线电频率。

Wi-Fi信号每秒可传输1300兆位,足以在喝一杯咖啡的功夫传输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快速度,实际网络下载速度在每秒5兆位到20兆位之间或者更高,具体取决于服务提供商。

Wi-Fi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厨房里的微波炉、无绳电话与Wi-Fi处在相同频率,如果Wi-Fi周围存在这些设备,Wi-Fi连接便会受到干扰。地基的混凝土板、墙壁甚至于水都能影响Wi-Fi连接。所以,Wi-Fi信号差的时候通常换个地方,远离巨大的水泥柱或者靠近Wi-Fi路由器便可增强信号。

笔记本电脑怎样与Wi-Fi联网呢?笔记本电脑中的天线读取信号,确定波长,搜寻任何安全加密,提示你输入密码,输入密码后便可绿灯放行了。使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搜寻Wi-Fi信号的过程非常简单,而且在很多公共场所Wi-Fi都是免费的。

Wi-Fi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正不断在我们的生活中流行起来。

(摘自《北京日报》,有改动)

20.Wi-Fi是用什么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呢?请把文中相关语句摘抄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端正、匀称、整洁。(1分)

21.除了Wi-Fi的数据传输的方式,文章还向我们介绍了Wi-Fi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述。(4分)

(1)Wi-Fi 数据传输方式 ;(2)Wi-Fi ; (3)Wi-Fi ;(4)Wi-Fi ; (5)Wi-Fi 。

22.根据短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4分)

10

(1)Wi-Fi信号差的时候,只要换个地方,便可增强信号。 ( ) (2)我们应尽量避免把手机放厨房,因为Wi-Fi信号容易受厨房内微波炉等设备干扰。

( )

(3)Wi-Fi信号每秒可传输1300兆位,日常生活中,我们足以在喝一杯咖啡的功夫传输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电影。 ( ) (4)我的房间离Wi-Fi路由器100米,可以很好地接收到Wi-Fi信号。 ( )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下列哪些说明方法?( )(1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24.Wi-Fi有哪些显而易见的优势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陈述。(至少两点)(2分)

(八)阅读《网兜与大鱼》,完成第25-29题。(13分)

网兜与大鱼

①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回忆起40多年前儿时的一段经历时,动情地说道:“千万不要小瞧一个人在童年时所受的实践教训,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②1935年的一天,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上,11岁的小吉米跟着几个小玩伴,来到路边的一个鱼摊前玩。

③摊主是位60多岁的老人,路人只要花上2美分就能从老人手中租来一个网兜,然后用它去捞鱼缸里的鱼。3分钟内,不管捞上来多少条鱼,都能免费带走。

④吉米觉得这个捞鱼的游戏非常有趣,便交了2美分,向老人租来了一个网兜,心想自己一定能捞到一条大鱼。计时开始,吉米迅速地把网兜插入鱼缸,瞄准一条大鱼便网了过去,成功地将它兜住了。吉米兴奋不已,飞快地提起网兜,可让他没料到,就在鱼儿快要被捞出水面的一刹那,网兜突然破了,那条大鱼随即跑掉了。

⑤吉米大感遗憾,但他觉得这纯属意外,于是又交了钱,重新租了另一个网兜,他又网到了一条大鱼,可在出水时,网兜又破了。

⑥“您的网兜不结实,根本承受不住鱼的重量,您这是在行骗!”吉米生气地对老人嚷道,“快把4美分退给我!”

⑦“真是这样吗?”面对吉米的指责,老人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回应道,“让我用网兜捞一条上来给你看看吧。”说完,老人便操起一个网兜,成功地从鱼缸中捞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来,只是它是一条小鱼,还不及吉米之前所捞的鱼的1/3大。“天呀,”吉米惊呼道,“这么小的鱼,也算吗?”“难道小鱼不是鱼吗?”老人反问道,“我又没说不能捞小鱼,是你贪心,一直想着非要捞大鱼呀!”

11

⑧老人接着继续说道:“很多人在捞鱼的时候和你一样,只将注意力放在大鱼身上,丝毫不考虑手中的网兜够不够结实,能不能承受住鱼的重量,因此十有八九都是徒劳一场。孩子,想捞大鱼,想干大事,固然好,但你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呀!”

⑨说完,老人将钱又还给了吉米。

2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地点的转移 B.时间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D.事物的几个方面

26.“‘天呀,’吉米惊呼道,‘这么小的鱼,也算吗?’”吉米惊呼的原因是( )(2分)

A.佩服摊主捞到了鱼。 B.后悔自己没想到捞小鱼。 C.认为摊主捞到了小鱼不足为道。 D.对于摊主的行骗手段表示愤慨。 27.吉米捞不到鱼最重要的一项原因是( )(2分) A.捞鱼的网兜太不结实 B.吉米一心只想捞大鱼 C.吉米上了摊主的当 D.吉米不懂得量力而行

28.文章第④⑤自然段中先后两次描写网破的细节。试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与妙处。(3分)

29.品读文章结尾。(4分)

(1)读故事的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2)你认为老人最后该不该把4美分还给吉米?为什么?联系文章内容,阐述理由。(2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我的心事

成长的过程,谁都难免会有些心事。或许是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始终萦绕心间;或许是一次误会,一时难以排解;或许是自己的某个失误,给亲友带来麻烦……请选其中一桩心事,以“我的心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要求:把心事写具体,有真情实感。

12

13

参考答案

一、(一)1.B 2.A 3.B 4.D 5.C (二)6.× 7.× 8.× 9.√ 10.√

(三)锻炼 残酷 鼎盛 司空见惯 搅拌 揉皱 尘埃 实事求是 腾 誊 藤 疼 (四)11.松间沙路净无泥 12.不拘一格降人才 13.甘瓜苦蒂 14.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5.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16.①该校图书馆中80%的图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②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二、(六)17.如探汤 近者热而远者凉 18.轻烟 吹散 薄雾 蒸融 19.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七)20.Wi-Fi与无线电信号非常相似,都借助波传输数据。 21.与无线电信号的区分方式 传输速度 易受到干扰的因素 连接的方法 22.(1)× (2)√ (3)× (4)× 23.AD 24.①传输速度快;②连接方法简单;③许多公共场所都有,方便且免费。

(八)25.C 26.C 27.D 28.两次描写网破的细节,突出表明了吉米两次捞鱼网都破了这件事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情理之中的结果,这两次描写与后面摊主老人用同样的网但是捞到了鱼的事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点明吉米捞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我们要懂得量力而行。

29.(1)示例:我体会到了老人的善良,同时,从这件事中,我懂得了做事要量力而行,要先掂量自己的实力的道理。

(2)示例:应该。因为老人虽然向吉米解释了他捞不到鱼的原因,并告诉他凡事都要量力而行,不能贪心的道理,但小吉米并不一定能听懂并接受,当老人将钱还给他,才会加深小吉米对这件事的印象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明白那个道理并受益匪浅。

14

………………………题…………答…………要…………不…………内…………线…………订…………装………………………

瓯海区六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项目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3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uàn liàn

分别在即,我们( )往日的欢乐,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校园中留下了 qín miǎn róng yù

我们( )的身影;校史上记载着我们的一项项( )。我们如奔腾的 jùn mǎ xióng yīng ( ),踏平坎坷,像展翅的( ),搏击长空。因为我们,可爱的校园shēng jī bó bó wàn xiàng gēng xīn ( ),( ),此刻,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彼 zhēn zhì

此送上( )的祝福,去谱写新的乐章。

二、补充成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在序号上打“√”。(3分) 1.负.( )请罪 ①背在身上。 ②遭受。 ③失败。 ④背弃。 2.( )高望.重 ①观看。 ②希望,盼望。 ③有名望的。 ④探望。 3.无( )无故. ①过去的。 ②原因。 ③老朋友。 ④死亡。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5分) 1.下列四组词中,带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掺.(chān)和 蒜.(suàn)瓣 B.匪.(fěi)徒 哄.(hōng)堂大笑 C.转.(zhuàn)椅 憧.(chōng)憬 D.振兴.(xìng)中华 养尊处.(chǔ)优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句子中两个“之”的意思分别是( )

A.他,指前一个人/它,指天鹅 B.指弈秋的教导/他,指前一个人 C.指弈秋的教导/它,指天鹅 D.他,指前一个人/指弈秋的教导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精彩的——演绎 B.豁达的——性格 C.婀娜的——舞姿 D.坚强的——目光

4.“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这句诗描绘月、梅融为一体的意

15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眷恋 勤勉 荣誉 骏马 雄鹰 生机勃勃 万象更新 真挚 二、1.荆 ① 2.德 ③ 3.缘 ②

三、1.D 2.C 3.D 4.B 5.B C A 6.B 7.A

四、1.漫卷诗书喜欲狂 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2.消灭他 打不败他 自信心 3.逃去如飞 千门万户 就比泰山还重 就比鸿毛还轻

五、1.①将“沉着地答题”和“认真地审题”调换位置。 ②“成果”改为“成绩”。 第二部分

一、1.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 2., , “ ” 3.锲而不舍 4.只要你见微知著……就能发现真理。 5.司空见惯的现象 本质或真理 6.(1)× (2)√(3)√

二、1.④老师笑谈“残腿” 尊敬 ⑥课讲得极感染人 热爱 ⑦让学生述说心得 感激 刻画了一个对生活乐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形象。 2.语言 动作 3.因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快乐以及对生活充满爱与追求深深地影响了“我”,启迪了“我”。 4.B A 示例:那每点一次头都能给学生带来一次启发 5.不是 而是 6.B 7.理想的风筝

21

………………………题…………答…………要…………不…………内…………线…………订…………装………………………

苍南县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发展检测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项目 工整书写 基础积累 阅读运用 真情习作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认真答题、细心检查,切勿漏做题目。

工整书写(8分)

1.卷面书写:认真书写,字迹端正,卷面整洁。(5分)

2.抄写句子:用楷书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行款整齐、美观。(3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基础积累(37分)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画“√”。(2分)

附和.(hè hé) 自(做 作)自受 瘦削.

(xiāo xuē) 乱(蓬蓬 篷篷) 二、看拼音,写词语。(6分)

yǔ zhòng xīn cháng shū jí

老师常常( )地教育我们:(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

yín sòng qīng tīng zī yǎng

学生要多( )经典,( )文字的声音,让阅读( )我们的生命。 三、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发愤图强、精兵减政、卓有成效、脍炙人口”这几个成语中没有错别字。( ) 2.《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 ) 3.《手指》一文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显得有趣而意味深长。 ( ) 4.“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反问,表达了诗人悲愤的心情。 ( )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微风 。(请仿照前面的写法将句子补充完整)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请用上环境描写突出考场的安静)

考场上静极了,

22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请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补写句子)

小学的生活令人难忘: ; 。 五、用修改符号改错。(病句2处,错字、标点各1处,4分)

苍南县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聚居着汉族、回族、畲族等少数民族。这里平原地区河道蜜布,古树、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产。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 ;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 。

2.“只有那些 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人,镭射线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 ,逐渐变得 ,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 ,要看到光明,要提高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 ,喜爱它 ,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同样是演讲稿,《为人民服务》语言朴实而严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语言 。

4.在小学阶段,我积累了许多有关描写离别的诗句,如“洛阳亲友如相问, ”。在这即将离别之际,我还想用诗句“ , ”来表达和同学之间的离情别意。

阅读运用(40分) (一)(3+2+2+2=9分)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是对老人 (A.外貌B.动作C.神态)的描写,从中我读出了 。

2.“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23

A.老人将海鸥训练得很听话。 B.老人与海鸥十分亲密,配合非常完美。 C.海鸥飞得杂乱无章。 D.海鸥上下翻飞,争抢食物十分激烈。 3.“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把句中的“扫”改成“啄”好吗?为什么?

4.这两段话仿佛是两幅画,如果给它们取个题目我们可以取:喂海鸥、 。

(二)(3+2+2+4+4=15分)

巴西咖啡的浓香举世闻名,可是它意想不到地跟非洲的杀人蜂有关,而杀人蜂的毒刺令所有人闻风丧胆。

在南美洲的巴西,1956年,科学家从非洲引进了几十只杀人蜂,这些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场灾难降临到整个巴西。

蜂群飞进巴西的丛林,与当地的蜜蜂交配,繁殖出比非洲杀人蜂更凶猛的新一代蜂种,并迅速繁衍到十亿只。几十年来,杀人蜂制造了无数灾难。蜂群常常①自.天而降,②深入到城市街道袭击行人,至今已有③上千人因被这种蜂刺螫而死亡。 ..........

巴西政府和人民曾采取各种方法消灭杀人蜂,但收效甚微。

后来,人们发现杀人蜂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杀人蜂惊人的产蜜能力,使巴西的养蜂人因此摆脱了贫困,巴西也一跃成为世界四大产蜜国之一。

1.“闻风丧胆”的“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用部首查字法查 字部。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2.摘录描写杀人蜂给巴西带来灾难的句子。 ...............

3.文中标出了三处加点的词句,请任意选择一处写批注。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短文中“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指的是( )

A.从非洲引进杀人蜂。 B.杀人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 C.杀人蜂与当地的蜜蜂交配。 D.杀人蜂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短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我们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趋利避害。

24

B.不管什么物种,只要危害到人,就要坚决消灭。 C.我们可以任意引进外来物种。

D.只要有利益,我们可以不管事物坏的一面。

5.从短文看,杀人蜂具有 、毒性强、 的特点。

(三)无知者无畏(5+2+2+2+2+3=16分)

①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②青年很有数学天赋,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③“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自言自语着。

④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⑤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

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这道难题了!

⑥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⑦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

⑧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作业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⑨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

25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⑩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1.联系短文内容选择最正确的答案。

(1)下面三个句子该放在文中什么位置?请选择序号填在横线上。 A.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 B.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做起来。 C.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2)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的原因是( )(多选) A.做了一个通宵也没做出题目。 B.做出了导师没做出的题目。 C.感觉辜负了导师的栽培。 D.没有在两个小时内完成题目。

2.第②段中“这项特殊作业”指 3.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中“竟然”所传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第一处表示: ,第二处表示:

4.发挥想象,通过神态、动作等描写把第⑤段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写出来。 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5.第⑨段青年说的话令人深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下来。

6.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真情习作(35分)

上文中导师接过青年作业的那一刻,他惊呆了。生活中我们常常经历“那一刻”,“那一刻”或许是让人欢欣鼓舞的,“那一刻”或许是让人深深懊恼的,“那一刻”或许是惊心动魄的。请回忆你亲身经历的独属于你的“那一刻”,写一篇习作,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能写出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不少于400字。如能用上一些学过的如“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将会加分哦。 题目:那一刻:

26

27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

一、hè 作 xuē 蓬蓬

二、语重心长 书籍 吟诵 倾听 滋养 三、1.× 2.√ 3.√ 4.√

四、1.抚摸我的脸颊 2.舞动的笔尖在试卷上发出沙沙的声音,监考老师来回的步子也衬托得格外响亮。 3.操场上有如此激烈的比赛 课堂上有这样精彩的教学 五、去掉“汉族”;把“特产”改为“特色”;“蜜”改为“密”;“人家”后的“、”改为“……”。

六、1.化作春泥更护花 芬芳清香 生命的奥秘 2.勇敢镇定 悄悄地隐退 眼花耳鸣 浑身乏力 3.成绩 我们的勇气 清风的气息 拂过水面的声音 优美而细腻 4.一片冰心在玉壶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阅读运用

(一)1.B 老人喂海鸥动作的娴熟与小心翼翼 2.B 3.不好。因为“扫”更形象贴切地写出了海鸥吃食“快”的特点,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 4.唤海鸥

(二)1.W 门 指杀人蜂的毒刺让人极其害怕 2.杀人蜂常常自天而降,深入到城市街道袭击行人,至今已有上千人因被这种蜂刺螫而死亡。 3.示例:“上千人”表明已有很多人因杀人蜂的袭击而死亡,表现了杀人蜂的危害巨大。 4.(1)B (2)A 5.繁殖快 产蜜能力强

(三)1.(1)C B A (2)CD 2.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3.高斯为自己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做出难题而自责、懊恼。 导师为高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出难题而感到震惊。 4.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这道题目,眉头紧锁,时而把手放在下巴下忖度,时而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比来比去。 5.人们总是容易思维定势,认为两千多年都没有人能解决的问题,自己也肯定解决不了,甚至都不动脑筋就被难题本身所吓倒。 6.一个青年仅花了一个晚上做出了连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没能解出的千年数学难题。

28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瑞安市语文学习质量期末检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项目 得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总分 【卷首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同学们,请用你的细心、智慧,认真地完成这份答卷吧!它可是你六年来的圆满体现哦,更是你初中生活的良好开端。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

第一部分 工整书写爱汉字(5分)

1.整份答卷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分)

2.把下面的诗句抄到方格里,做到行款整齐,不写错别字。(3分)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第二部分 夯实基础重积累(35分)

▲词语大比拼(15分)

一、我会读:下面各组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附和(hè) 游弋(gē) 挽留(wǎn) 浣溪沙(huàn) ....B.奇葩(pā) 榛子(zhēn) 粗犷(guǎng) 卓越(zhuó) ....C.区域(yù) 杂拌(bàn) 房椽(chuán) 戛然而止(gā) ....D.眷恋(quàn) 抽噎(yè) 撇撇嘴(piě) 载歌载舞(zài ) ....二、我会写。(4分)

在六年zhuó yǒu chéng xiào( )的语文学习中,在中外作家yōu y(ǎ )的文字里,我们领略了很多bié chū xīn cái( )的文化艺术,明白了很多shēn’ào( )的人生道理。

三、我会用:先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再根据语境选词运用。(8分) 1.舍本逐末:①草木的根 ②事物的根源 ③本来 ④量词 ( ) .2.集思广益:①市场 ②书 ③上下集 ④集合;聚集 ( ) .3.张灯结彩:①凝聚 ②系 ③坚固耐用 ④口吃结巴 ( ) .4.精益求精:①好处 ②更加 ③增加 ④满出 ( ) .

29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工夫,就显得( )了。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要把集体的事情办好,必须做到群策群力,( )。 ▲句段小天地(5分)

四、填在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填序号)(2分)

明明下棋连输两局,第三局,他暗下决心:“ ” ①这盘我难道还会输吗? ②这盘我非赢了他不可! ③这盘我不会再输了!

五、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3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② ▲课文风景线(15分) 六、填空或默写。(15分)

1.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 2.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 ,变成一条条 ,她变成了科学史上 。

3.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名句: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表达对手足相残无比痛心的:“ , ”;表现诗人高风亮节的,如《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全不怕, ”。我还懂得了“ ,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道理。

4.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中华智慧的代表 ;《水浒传》中出谋划策,带领大家智取生辰纲的“智多星” 。这两部小说和《 》《 》合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5.请为自己的朋友写一段毕业赠言,要求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30

第三部分 静心阅读比能力(30分)

七、完成课内阅读。(15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

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该语段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 ,我还读过他的作品 。(填一文章名或一书名)(2分)

2.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表示很冷和很暖的词: 、 。(2分) 3.文中画横线句子里的“终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4.联系语境,将下面4个词按小女孩心情变化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4分)

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

① ② ③ ④

5.用“ ”画出表示小女孩幻想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练习。(2分)

作者将小女孩的现实处境与幻象中的生活形成 ,更衬托了小女孩 ,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 。(3分) 八、完成课外阅读。(15分)

明亮的眼睛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是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①。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②。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

31

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③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④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震耳欲聋: 循循善诱: 2.短文围绕“父亲为小群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两件事,请概括出来。(每件事不多于15个字。4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3.文中四处写到“眼睛”,对它们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处“眼睛”指父亲帮助小群感受、了解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

B.第二处“眼睛”指父亲想让小群既具有感受、了解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

C.第三处“眼睛”指另一个像父亲一样能给自己帮助与鼓励的人。 D.第四处“眼睛”指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4.结合自己的感受完成填空。(2+3=5分)

这是一位 却 的父亲!我想对失明的小群说:

第四部分 快乐习作抒真情(30分)

九、作文。(30分)

题目:感动

提示: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的确,有时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种神情……也会让我们的心一阵阵感动。请选择一件事,以“感动”为题,通过对环境,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把场景具体地描述下来,把你的真情实感展现出来,让我们为你的感动而感动。字数不少于400。

32

33

参考答案

一、B

二、卓有成效 优雅 别出心裁 深奥

三、1.② 2.④ 3.② 4.② 舍本逐末 集思广益 四、② 五、D

六、1.轻烟 蒸融 2.计量单位“居里” 科学定律 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3.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要留清白在人间 操千曲而后晓声 4.诸葛亮 吴用 西游记 红楼梦 5.我们的友谊就像酿酒,岁月只会让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浓,分别是暂时的,友谊是永恒的。

七、1.安徒生 《海的女儿》 2.冻僵 暖烘烘 3.不能。因为“终于”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抽火柴的那种犹豫的心情。 4.①犹豫 ②惊喜 ③满足 ④失望 5.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鲜明对比 不幸的遭遇 深切同情

八、1.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启发。 2.父亲教小群认识什么是水。 父亲为小群解说颜色。 3.C 4.慈爱 双目失明 你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他同样双目失明,但是默默隐埋真相,像正常人一样传达对你的关爱,做你的眼睛。我相信,你也能像你父亲那样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勇气。

34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平阳县小学毕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送自己一份满意的新年礼物吧! 一、书写。(10%)

1.本卷要求书写端正,卷面整洁。5%

2.请将下面句子抄写在方格里,书写工整、行款整齐。5%

生活已张开臂膀迎向我,我已做好准备,准备开创明天的美好生活。 生 活 已 张 开 臂 膀 迎 向 我 ,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二、基础积累。(35%) 3.读拼音,写汉字。4%

yí yí jié ji é

挪( ) 怀( ) ( )然不同 张灯( )彩 4.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6%

“向前走”是一种生命cháng tài( ),走过suì yuè( )的四季,我们一路向前走;穿过历史的chén yān( ),我们的民族向前走。总有一种力量jī lì( )我们向前走。“走”不仅强调jiǎo tà shí dì( ),也蕴含沉甸甸的zé rèn( )和力量。 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2%

(1)“通过提练,我们发现了隐藏在这种植物体内独有的元素。”句中错字为( ),改为( )。

(2)“名胜古迹”一词中“胜”可以解释为( )。

(3)“粗糙”的反义词是( ),“追根求源”的近义词是( )。

(4)居里夫人的美丽( )在于容貌,( )在于心灵和人格。(填写关联词语) (5)“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6)《灯光》由现在的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这种写作方法称为( )。

35

(7)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我们阅读过他的作品《 》。 (8)“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

6.按课文内容填空。13%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 )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里,没有声音,也没有( )。

(2)《为人民服务》是( )于1944年9月8日在( )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提出了:我们这个队伍( )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 )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通国”可解释为( )。“孰为汝多知乎”中的“孰”可解释为( )。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朝伟大诗人( )。“白日放歌( ),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一词在诗中指( )。这句诗具体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三、阅读理解。(25%)

(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

36

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7.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 然后用 、 和 三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结构完整。4% 8.读句子,回答问题。6%

(1)文中加点的“差不多”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

(2)“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一俗语,形象表达了 的精神。2% (3)“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按收获由 排列,让我们感受到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2%

(二)奇妙的经历

在一个古塔高处,有一个工场,是一个陶艺工场,放满了一桶一桶彩色的釉(yòu)、辘轳(lù lu)和窑(yáo ),当然还有陶土。窗边放着一个大木桶,有一个重重的盖子,陶土就放在里面。深深地藏在桶子的底部,有一团最老的陶土压在角落。他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被触摸,因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天,重重的盖子都会被掀开,许多手会伸进来,快速地挖走一袋或一团陶土。小陶土会听到人们忙碌工作时愉快的声音。

“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呢?”他想知道。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陶土在木桶的黑暗中,失去了希望。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他们的老师来到工场。许许多多小手伸进桶子里。小陶土是最后一块被选中的,他总算出来了!“这是我的大好机会!”他在光线中眯着眼睛想。

有个男孩把他放在辘轳上,用最快的速度转动。“好好玩啊!”小陶土想。辘轳一边转,男孩一边试着把陶土拉起来。小陶土觉得很兴奋,因为自己将要变成一样东西!男孩试着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把陶土拍成一个圆圆的球。

“清洁时间到了。”老师说。工场里充满孩子擦拭清洗的声音,到处都是湿乎乎的。男孩把陶土丢在窗边,急忙跑到朋友那里。过了一会儿,工场空荡荡的,房间既安静又黑暗。小陶土非常恐惧,他不只想念湿润的木桶,他也知道自己有危险。“完了!完了!”他想。“我只能待在这里干掉,直到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他坐在窗边,窗子开着,他不能动弹,觉得身上的水分在一点一点流失。既是

37

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他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他硬到几乎没办法思考,只知道自己满是绝望。然而,在小陶土的深处,还剩下一小滴水分,小陶土不愿让它流失。

“下雨吧。”他想。 “来点水吧。”他叹息。

“求求你。”干渴绝望的他最后挤出了这句话。

一片浮云同情小陶土的遭遇,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

有声音传进工场里。

“糟糕!不好了。”有个女人说。她是常常来这个工场的陶匠。

“有人把窗子开了整个周末!我们要好好清理烂摊子了。我去找抹布,你先拿些陶土做做。”她对女儿说。

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

“看起来这小陶土最合适不过。”她说。

很快的,她就把陶土搓揉成各种好看的形状。对小陶土来说,小女孩手指头带来的感觉舒服极了。

小女孩一边做一边想,有目标地动手搓揉。小陶土感觉被揉成一个圆圆的、中空的形状。又捏了几下,他就有了手把。

“妈妈,妈妈!”孩子喊,“我做了一个杯子!”

“太棒了!”她的妈妈说,“把他放在架子上,他会被放进窑里烧。然后,你可以上你喜欢颜色的釉料。”

没多久,小杯子就可以去新家了。现在,他住在厨房的架子上,在其他杯子、碟子和马克杯旁边。他们都很不一样,有些真的很漂亮。

“吃早餐啦!”妈妈叫道,同时把新杯子放在桌上,倒满热巧克力。

小女孩轻轻地拿起他,他多么喜欢自己圆润线条的新造型。他是多么称职啊! 小杯子得意地坐起来,他说:“终于——我成为一样东西了。” 9.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2% ( )雨水使陶土湿润和柔软。 ( )女孩将陶土做成一个杯子。 ( )陶土在木桶里。

38

( )男孩试着用陶土做成一个碗。 ( )陶土快要干硬了。

10.故事开始时,小陶土有什么愿望?2%

11.为什么小陶土后来能从木桶里出来?( )1%

A.其他陶土全被用光了。 B.他在其他的陶土上面。 C.男孩特别喜欢小陶土,所以选了他。 D.老师叫男孩使用那一团陶土。 12.男孩离开陶艺工场后,小陶土的心情如何?( )1% A.满意 B.害怕 C.生气 D.得意

13.小陶土在窗边躺了很久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对小陶土来说,为什么这件事那么奇妙?4%

14.以下哪一句话告诉你,小女孩知道她想做出什么?( )1%

A.“小女孩手指头带来的感觉舒服极了。” B.“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 C.“小女孩轻轻地拿起他。” D.“她有目标地动手搓揉。” 15.故事的作者把小陶土当作一个人来写。作者这样做,是要让你想象什么?( )1% A.雨中的感觉。 B.小陶土的感觉。 C.捏陶土的感觉。 D.制造一样东西的感觉。 16.你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3%

四、习作表达。(30%) 17.题目:小事不小

提示:小事往往包含着智慧、道理;小事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真可谓“小事不小”。你在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小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一篇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轻轻提醒你:(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文章不少于400字。 ........

39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j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