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护航成长

更新时间:2024-03-17 20: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爱生命 护航成长

——小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泸西县建设小学:亢利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迫切地摆在了中小学教育面前,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孩子七岁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家长把生命中最珍贵、最有意义的另外一个生命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因此,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一)深挖教材,渗透生命意识

伴随着课改,小学教材里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内容正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素。 1.加强尊重生命的教育

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但生命的历程都很短暂。要让学生知道个体生命充满特色,而正是这些鲜明的特色,才造就了世界的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如,自然学科中的《花的构造》、《蚂蚁》等,围绕生命的产生、成长、消亡的过程,给学生介绍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教师在讲授这些科学知识的同时,可以趁热打铁地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动植物也是生命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保护它们。语文教材里的《浅水洼里的小鱼》、《翠鸟》、《路旁的橡树》等,都是关于保护动植物的故事,反映了主人公心地善良的品质。教师可以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深挖文本内涵,从认识生命的本质入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由物及人,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情感教育

要想让学生对生命充满敬畏、珍惜,就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在各科教材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情感教育素材,如:语文学科中的《她是我的朋友》、《掌声》,培养了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他人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在感受幸福的同时,学会对生命的欣赏、热爱,从而感激生命、感激父母,感激社会。这样,孩子们才能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和魅力。

3.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紧扣课文内容,深挖课文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一夜的工作》,向学生进行革命前辈廉洁奉公、忘我工作的教育;《丰碑》一文,向学生进行了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教育;《灯光》一课,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认识到新生活来之不易。只有让这些深刻的文本内涵流进学生的心田,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社会与自我实现,进一步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张扬生命。 4、培养正确的挫折观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情感脆弱,在遭遇挫折、压力、矛盾时常常不能独立面对,或是逃避,或因生理失衡而寻求不当的手段来解决。因而,教师应该利用教材中的典型范例,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正视压力,正视挫折,知难而进。如语文教材里的《向命运挑战》一课,赞颂了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时,教师除了用霍金的事例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外,还可以结合张海迪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正确认识生活,培养笑傲困难笑傲人生的乐观态度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动辄轻生的可能了。

(二)启发智慧,营造生命课堂

教育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打造生命课堂,激发生命活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 1、更新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者应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生命意识,摒弃狭隘的功利主义管理观,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良性发展为管理的最高目的。改变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的一元评价机制,广纳善言,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力争做到管理的民主化、平等化、自觉化,使学校成为师生的另一个家园,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平台。 2、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须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让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应从尊重生命开始。因为学生是生命,所以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温磬和谐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成长环境就是生命教育,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切,那么就是不教而教了。 3、改善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强化爱生意识,尊重学生人格,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实履行“减负”要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从而减少乃至杜绝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有效地防范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三)社会架桥,探索生命意义

生命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认知过程,不是靠一时的感情冲动和言语说教能完成的。儿童的情感容易被激发起来,但也容易回落。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全力配合,形成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氛围,共同担负起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责任。

1.生命教育同社会现象相结合。

随着物质发展,社会中的许多现象都在迫使我们对生命进行思考,如让我们看到异端分子对生命的无情蔑视和践踏;非典、矿难、海啸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脆弱和活着的幸福。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最生动、最真实的材料。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活生生的社会现象的讲述和分析,增强孩子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之情。 2.生命教育同实践活动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传的特殊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活动的作用。如:请交通管理员给我们作报告,讲讲交通事故对生命的无情吞噬;请消防员讲讲水火对生命的残酷毁灭;组织学生参观婴儿室、手术室等,了解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正确的生命意识。

此外,实践活动还是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一方沃土。如运动会,可以激发学生拼搏奋进的精神;文艺晚会可以让学生发挥才能,展现生命的活力;春游可以让学生感受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气息,感受世界的朝气和希望。在活动中,学生磨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发现了自我、开发了自我,

生命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学校生命教育无小事,尊重珍爱生命更关键,只有教师,学生都树立起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ad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