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13 14: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距离2012年中考越来越近,为缓解考生压力,高分网小编特咨询相关专家,为考生带来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整体感知”与“粗知大意”不是同一概念。“粗知大意”一般是指阅读流程中的第一流程,即大至了解文章意思。而“整体感知”是贯穿于阅读的全过程“整体感知”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感知本文主要内容,作者主要情感(或见解),产生阅读者自己的感受;二是敏锐地感觉到体现主要内容,主要感情(或见解)的有关语句,三是发现上述语句的内在联系落实自己的感受。

2.字要规规矩矩地写,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结构匀称,字形规范。

3.解释词意应联系文章内容来具体结合某个词的词意。文章中的有些词语,往往不是它本来的意思,必须根据前后文去理解它的含义。

4.修辞是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修辞的范围很广,初中阶段要求识别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七种修辞方法。

5.阅读现代文要理解句、段、篇的关系。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一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根据各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6.理清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7.记叙文有记人的,有叙事的,也有描写景物的,人、事、物都是记叙所用的材料。记叙文里记人、叙事、状物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它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叫做文章的中心思想。

8.记叙文的表达方法,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是文章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一般都要运用这几种表达方式。

9.语言的表达能力,记叙文的语言有着它鲜明的个性,它的主要特点是具体、生动、形象。

10.说明文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证明顺序为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及逻辑顺序。

11.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12.议论文,论点是统摄全文的观点。论点的表述形式一般是明确的判断句。 13.论据为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一切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人们所认识的真理)。

14.论证的基本方法:“摆事实”与“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大多数议论文、是“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

15.阅读综合性文章的时候,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文体知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所表达的见解、主张、写作意图等,把握文章的思路。一般地说,综合性的文体包括杂文、随笔(笔记)、评论文章、散文(不是纯记事、写景的)、科技小品等。(包括文章的结构和感情展开的过程),能从语言形式入手分析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来感悟语言表达的作用和效果。

16.文言文背诵课文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

17.默写文言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而且还要能根据提示性语言写出相应的语句。 18.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 19.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20.在课外文言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21.在句子翻译中要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加上,在翻译特殊词(如名词做动词)等时候要注意翻译出来,还有一点是句子的语气必须和上面的句子保持一致。

22.写作:生活千变万化,要靠你的眼睛看,头脑想。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织锦成文,思想感情如汩汩泉水流入笔端。在文字的锤炼上,多注重细节和典型,多写具体和细微处,力求写自己的见解,切忌大而化之的空洞议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as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