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更新时间:2023-07-21 13: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监利县柳关中学 柳金红

一、积累与运用(8分)

1.(2分)下列词语字形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好(hào) 迸(bèng)溅 销声匿(lì)迹 相形见绌(chù)

B.憔悴(cuì) 阴晦(huì) 油光可鉴(jiàn) 粗制烂(làn)造

C.镶嵌(qiàn) 褶(zh )皱 黯(àn)然失色 妇嬬(rú)皆知

D.挟(xié)持 酝酿(niàng) 鳞次栉(zhì)比 吹毛求疵(cī)

2.(2分)选出下面语段中画线处没有错误的项( )

(A)迷人的田野散发着厚气息,(B)宁静的乡村隐含着耕读传家,(C)热闹的古镇彰显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神韵和魅力!(D)

3.(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广,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①文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解说事理的?

②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二、(16分)综合性学习

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被一些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遭网友涂鸦的杜甫简直“无所不能”,时而成为送水工、机枪男、骑自行车的人等;时而又变成各种动漫形象,海盗路飞、宠物小精灵、火影忍者 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落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神情严肃的杜甫画像上,撞出灵光一现的喜剧效果,也让人们再一次想起杜甫的系列经典诗作。

4.(8分)根据语段内容,补充横线上的诗句,使内容连贯。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受着“奉儒守节”的教育,铸成了他坚贞的忠君爱国思想,一展宏图,成就功名伟业是他毕生的梦想。年轻时,面对泰山,他抒发了自己“ (1) ,一览众山小”的理想;面对山河的破碎,他忧心得“白头搔更短, (2) ”;在谪迁之路上,不为自己的处境悲叹,却为“吏呼一何怒! (3) ”而痛心;面对个人仕途的坎坷,他没有选择做“ (4) ,但使愿无违”的隐者,而是如他所崇敬的好友李白一般,“长风破浪会有时, (5) ”,坚守着实现理想的信念;面对个人生活的困顿,他由己及人,心忧天下,发出了“ (6)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呐喊,其悯民之心连三百多年后以“ (7)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誉满天下的范仲淹也难出其右。杜甫崇尚的先贤是“ (8) ,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准则。

5.(3分)“杜甫很忙”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有网友由此感叹“没有被涂鸦,不能算大家”,杜甫草堂称此举是亵渎杜甫,呼吁要尊重传统文化。请你针对杜甫图片被涂鸦一事发表看法。

6.(2分)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草堂负责人称馆内的纪念活动正在筹备,杜甫图片被涂鸦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请你作为杜甫草堂的代言人来倡导大家如何尊重传统文化。

7.(3分)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校拟推出一档“名人大家谈”的节目。现请你作为嘉宾,为大家介绍一位你熟悉的名人及其经典作品。

三、(12分)古诗文阅读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2分)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这样) B.颇示己志(很) ..

C.造饮辄尽(拜访) D.兹若人之俦乎(同类) ..

9.(2分)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

B.因以为号焉 以中有足乐者 ..

C.或置酒招之 而或长烟一空 ..

D.性嗜酒,家贫 余幼时即嗜学 ..

10.(2分)把下面句中的主要停顿用“/”标示出来。

①亲旧知其如此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11.(2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2.(2分)诗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表现了他 的精神。

13.(2分)结合文章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中的“真意”是什么?

四、(10分)议论文阅读

尝试错误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 “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4.(2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5.(2分)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16.(2分)说说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17.(2分)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18.(2分)有人从错误中学习、收获,走向成功,有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结合自身感受说说你对“错误”的认识。

五、(12分)散文阅读

杨绛家的阳台

在我们这个几百户人家的小区内,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进行室内装修的,只有杨绛先生一家。

逢年过节,领导以及亲朋好友到家里看望杨先生,往往带一些鲜花盆景作为节日礼物。因屋里有暖气,花卉很快就开败凋谢了,十分可惜;室外又太冷,不能放到露天阳台上养植,杨先生就把花分送给邻居。封闭的阳台温度适宜花卉生长,能够保持较长的花期,因此家家户户都把阳台当作了花房。杨先生每次送花都要附带一番解释,并殷殷地向接受馈赠者表示谢意,好像不是她把美丽赠予了别人,而是别人帮了她很大忙。我们与杨先生住对门,所以受惠最多。

我们很为杨先生拳拳爱花之心所感动,有一次问杨先生:“为什么不把阳台封起来呢?”杨先生回答得很干脆:“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杨先生家的客厅也便是她的书房。屋子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平时,杨先生就坐在写字台前看书、写文章。杨先生已经百岁高龄了,仍然天天读书笔耕不辍。写字台对面,紧靠西墙安放着两张沙发,那是专为接待客人而设的;东、北两面,靠墙整齐地排放着书柜;南面是一溜明亮的玻璃窗,中间有门通向阳台。杨先生坐在写字台前看书或写作,疲倦了的时候,抬起头来,透过玻璃窗就能看到蓝天。如果把阳台封起来,蓝天就被阳台的封顶遮住,看不到了,只能看到对面楼房的屋顶,我家就是这种情况。

听了杨先生的回答,我们不由得后悔起来。蓝天,多么珍贵!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呢? 记得有一首致友人的诗,诗人在回忆了许多值得怀念的青春往事之后,这样写道: 是不是你也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来,望着窗外的蓝天陷入沉思?

从繁忙中抬起头来,望着蓝天沉思,这几乎是人人都有过的经历,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啊!蓝天融进了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寄托着我们的情思。可是,今天的繁忙的人们,却忽视了抬头,漠然于蓝天!

杨先生的健康与长寿,也许与她热爱蓝天有关,她在仰望蓝天的时候,排遣了烦恼,调适了心境,获得了创作的灵感。那一刻,生命一定也和蓝天融为一体,进入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阳台也叫凉台或晾台,本是为住在楼上的人不出家门就能接触到室外的阳光与空气而设计的。当初,封阳台主要是因为住房的逼仄,为了增加一点室内空间,用来存放杂物,甚至住人,这可以理解。可是后来住房面积扩大了,够用了,却仍然把阳台封闭起来,把这么一

点可以便捷地与蓝天阳光相亲的小小空间摈弃了,这无疑是阳台功能的异化。在众多人家的阳台都盖上了彩钢遮阳板,安上了乳白塑钢窗的时候,杨先生家的阳台始终无遮无拦地裸露着,看上去似乎有点荒凉,与周围环境不太协调,但它却是一个真正的阳台。这成为小区内一道迥异的风景。

同时成为风景的还有杨先生本人:坐在书房的写字台前,桌面上是一卷打开的书,或是一沓字迹密密麻麻的稿纸,头则有时侧仰着,出神地凝望着室外的蓝天。

19.(2分)文章开篇有什么特点?

21.(2分)从下面的叙述中,你能看出杨绛怎样的为人?

杨先生每次送花都要附带一番解释,并殷殷地向接受馈赠者表示感谢,好像不是她把美丽赠与了别人,而是别人帮了她很大的忙。

22.(2分)文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3.(3分)“在众多人家的阳台都盖上了彩钢遮阳板、安上了乳白色塑钢窗的时候,杨先生家的阳台始终无遮无拦地裸露着,看上去似乎有点儿荒凉,与周围环境不太协调,但它却是一个真正的阳台。”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4.(3分)你怎样理解本文的结尾?

六、(12分)小说阅读

分析题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一天,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这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还抱着个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递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说:“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拔腿而逃。”

第二个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很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就有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的都很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一个女生站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给出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他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

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的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三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太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两行泪水。

25.(2分)请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26.(2分)文中两次描写了学生的笑,有什么作用?

27.(2分)老师对书上答案的看法居然和同学们一样,反映出什么社会问题?

28.(3分)文中对几个同学的语言描写都切合人物身份或性格,试举一例谈谈。

29.(3分)小说如果在老师公布书上的答案后戛然而止,你觉得怎样?说说自己的看法。

七、(50分)作文

窗隔室内外,开窗见新景。打开一扇窗,让阳光月光照进来;打开一扇窗,让和风细雨飘进来;打开一扇窗,眼见窗外人和事;打开一扇窗,展示室内景和物……有形的房屋之窗你一定打开过,无形的心灵之窗、精神之窗、文化之窗等,你何时打开过呢?

29.请以“打开一扇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第一行的中间。

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2012年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答案

30.D

31.D

32.①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逻辑顺序 ②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33.(1)会当凌绝顶 (2)浑欲不胜簪 (3)妇啼一何苦 (4)衣沾不足惜 (5)直挂云帆济沧海 (6)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 (7)先天下之忧而忧 (8)受任于败军之际

34.示例:杜甫图片被涂鸦或许表明现在社会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和上班族借此娱乐消遣一下,释放压力。 杜甫是世界上伟大的诗人,我们应该尊重他、敬仰他,网络恶搞是不应该的。

35.示例: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 包容有尺度,娱乐有底线,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礼遇。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真善美。

36.略

37.C

38.D

10.①亲旧/知其如此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1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的理解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12.隐士 安贫乐道

13. 人亦当如飞鸟晨出夕还般返回自然,摆脱礼教的各种约束和世俗的虚伪,回到质朴的状态,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从飞鸟悟出返朴归真的人生真谛)

14.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15.不能。因为第2段写项羽,第3段写刘邦,第4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第2、3段的相照应,体现了议论文结构的严谨。

16.运用比喻论证,通俗形象地论证了成功是在错误中诞生的,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17.示例一:失败是成功之母。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

18.示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却不能正视它,下定决心改正它。 人生中错误不可避免,但有些逾越了道德与法律底线的错误我们不能犯,并不是每一个错误都有改正的机会。

19.开门见山,运用对比的方式点出杨绛家的阳台的独特之处,巧妙地设置了悬念。

21.杨绛为人谦和,不愿麻烦、惊扰别人。

22.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漠视蓝天的遗憾、惋惜之情。

23.因为只有杨绛先生家的阳台才真正起到了阳台的作用,房子的主人身在室内就能看到外面的一片蓝天。

24.结尾由杨绛家的阳台写到杨绛本人超然物外的悠闲自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杨绛先生的敬仰之情。

25. 本文通过叙写老师与学生对一道分析题的不同分析思路,展现了当前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异化。

26.小说中两次描写了学生的“大笑”,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表现了同学们潜意识中的功利思想;结构上前后照应。

27.连为人师表的老师都认为助人为乐“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可见如今的社会风气的确让人忧心。

28.示例:数学课代表,对数学计算比较敏感,所以他的回答就围绕计算男人背人挣钱的数目展开。

29.校长的话让当前的社会风气与三十年前有了对比,对比让人思考,更能深刻揭示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异化的问题。

30.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x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