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6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8:29:1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兴隆县第三小学 年级上学期 学科教学共案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例9 课 型 新 授 教学目标 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包括知识、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能力、非智力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因素及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教育等方面)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重点、难点和关键 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计算器 第 7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授课时间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 63.79÷5.2= 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2.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 6÷11= 7÷11= 8÷11= 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四个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的整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不变,第一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整数部分有变化而且数位相同。因数有几位数,积的整数部分就有几个2,小数部分就有几个1,再根据规律试着写出后两题的积。 1

兴隆县第三小学 年级上学期 学科教学共案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 利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的整数部分就有5个几,小数部分万分位是O,其余的数都是9的那个倍数。 3.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最后用计算器验算。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 1.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 2.观察得到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结果。 作业: 一、先用计算器计算前面3题,仔细观察,再试着写出后面的得数。(保留6位小数) 1÷7= 2÷7= 3÷7= 4÷7= 5÷7= 6÷7= 二、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计算器:省时、省力、精确 个 性 反 馈: 重点写: 本节课的重点我觉得应该放在探索规律上,而不是用计算器计算,所以本节课前我将课上需要的数据提前计算出来,课上把重点落在探索规律上。 我觉得这样处理是正确的,只是后面就缺少一个验证的环节。 本节课的练习处理存在的问题:练习部分就赶着进度,学生交流显得不够充分。有几个难点部分,处理得不够细致。例如:课件上的这个练习题: 1234.5679×9 =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 1234.5679×54=

2

兴隆县第三小学 年级上学期 学科教学共案 1234.5679×72= 学生在做这个练习时,在1234.5679×54= 不假思索的的就填上了44444.4444,没有认真观察规律。 改进设想:1、调控好前两个环节的节奏,使后面的练习部分时间充裕一些。2、让学生交流有个思维过程的展示。同时给学生同桌交流思考过程的时间。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lt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