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应急处置

更新时间:2024-05-31 06: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速铁路区段常用应急故障摘要

(一)、动车组在运行途中发生以下13类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时,司机发现或接到故障通知后,应立即施加最大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停车停车。 1、车体下部异音。(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方式停车) 2、车体异常晃动。 3、撞击异物。(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方式停车) 4、车辆设施侵限 5、轮对抱死。 6、轴温高。 7、制动力不足。(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方式停车) 8、受电弓故障。 9、全列牵引丢失。

10、行车监控装置异常。 11、重联装置异常。 12、火情火警。

13、TEDS系统检测到并经确认须立即停车的故障。

动车组在运行途中发生以下9种车辆设备故障时,司机应按车载信息系统的提示或随车机械师提出的限速要求,采取限速或维持运行: 1、车窗裂损。

2、司机室头车玻璃裂损。 3、主断路器故障。 4、车门故障。 5、空调故障。 6、烟火报警故障。 7、轴温传感器故障。 8、热轴预警 。

9、TEDS系统检测到并经确认须限速运行的故障

(二)、THDS系统检测动车组、客车报警应急处置【上铁辆〔2013〕393号】 一、THDS探测货车轴温及热轴预报和处置规定

货车热轴预报标准分为微热、强热、激热三级,微热跟踪,强热前方站停车,激热立即停车。微热设置为多级,预报微热时,由红外线调度员负责跟踪,如果热级有升级,按强热对待,列车调度员接到热轴信息后,应首先确定热轴列车车次;当THDS探测不到车型车号时,由机车司机根据机后辆序,核对货票,确定货车车号。具体处置如下:

1、列车调度员接到强热预报后,立即指示列车在(最近)前方站(侧线)停车;机车司机接到指示后,采用常用制动停车;若前方站为列检所在地车站,则由列检人员对预报轴位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能否继续安全运行;若前方站为非列检所在地车站时,就地甩车。

2、列车调度员接到激热预报后,要立即指示列车(立即)停车;机车司机接到指示后,

采用常用制动停车;若列车站内停车且所在站有列检的,由列检人员检查确认;若列车站内停车但所在站无列检的,进行甩车处理;若列车区间停车,则由车辆乘务员负责检查,无车辆乘务员的由机车司机判断处置,确认能否继续安全运行。

激热区间拦停处置判断标准:

(1)当轴承外圈存在新圆周磨痕、外圈破损、变形、变色(变蓝或变红)、冒烟、密封罩脱出时,机车司机要及时报告车站值班员并转报列车调度员安排列检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列车调度员立即向值班(副)主任汇报,值班(副)主任立即上台指挥处理。 根据列检人员处理后的情况汇报和运行条件(注意发布有关调度命令),及时将列车放行到前方站(或退回后方站),尽快开通区间。

(2)当轴承没有上述故障时,机车司机要及时报告车站值班员并转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向车站、司机及有关人员发布限速调度命令(路局常用行车调度命令补充用语:5201、车辆激热在区间停车后继续运行),列车限速25km/h就近运行到前方站或按不超过15km/h退回后方站,当停靠站为列检所在地的,由列检人员进行检查,当停靠站为非列检所在地的,进行甩车处理。配备红外线拦停轴承故障智能判断系统的,由机车司机使用该系统进行判断处置。

附 命令模板:5201、车辆激热在区间停车后继续运行

根据 次列车司机关于激热车辆“轴承外圈没有新圆周磨痕、外圈破损、变形、变色(变蓝或变红)、冒烟、密封罩脱出”现象的报告,准许限速25km/h运行到前方 站(限速15km/h退回后方 站)停车检查。

3、列检所在站THDS热轴报警停车的,强热、激热由红外线调度员使用录音电话将车次、编挂位置、热轴车号、热轴轴位、热轴等级、温度、温升等通知所在站列检值班员。

4、非列检所在站THDS热轴甩车的,红外线调度员将热轴车次、热轴车号、热轴轴位和甩车地点等有关信息及时通知车辆调度员,由车辆调度员通知有关车辆段派人在24小时内到达停靠站进行检查处理,并将检查结果报车辆段调度,由车辆段调度分别向路局红外线调度、车辆调度报告,红外线调度员要及时将确认结果在THDS联网系统中进行反馈。

5、由列车调度员确定热轴列车车次;当THDS探测不到车型车号时,由机车司机根据机后辆序,核对货票,确定货车车号。

6、红外线调度员对热轴预报后未中途停车检查(含一次微热)的车辆,及时通知列车最近前方停车作业列检检查确认;热轴车辆停车检查后,调阅前方三个探测站的探测信息;拦停检查无故障放行后,跟踪后续三个探测站的探测信息。

7、红外线调度员对出局的热轴车辆,及时通知接车局红外线调度员;对进局的热轴车辆,按上述流程预报。

8、由确认部门(人员)按热轴预报接收顺序将确认甩车、放行等信息逐级反馈。

二、THDS探测客车轴温及热轴预报和处置规定

1.THDS须对客车轴温进行探测,热轴报警等级分为微热、强热、激热三级。微热须跟踪,强热须通知车辆乘务员处理,激热须立即停车。微热设置多级,预报微热跟踪时,如果热级有升级须按强热处置。

2.红外线调度员负责管内运行旅客列车的THDS轴温监测,发生旅客列车客车轴温强、激热报警时,红外线调度员首先对热轴报文、波形进行分析,符合预报标准的,要立即将热轴信息传至相应的列调复示终端进行预报,列车调度员必须根据复示终端的报警显示按键进行确认。同时,红外线调度员要使用直通录音电话,用标准化用语将热轴预报内容通知列车调度员。

3.列车调度员接到客车强热预报后,须立即确定车次,并立即通知司机,并立即向值班(副)主任汇报,值班(副)主任立即上台指挥处理。司机立即通知运转车长,运转车长立即通知车辆乘务员;不设运转车长的列车,由司机直接通知车辆乘务员。车辆乘务员综合考虑车载轴温检测系统信息,确定列车是否继续运行。处理情况按通知接收相反顺序逐级反馈至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反馈红外线调度员。

4.列车调度员接到客车激热预报后,须立即确定车次,并立即通知司机和车站值班员,并立即向值班(副)主任汇报,值班(副)主任立即上台指挥处理。司机要采用常用制动立即停车,由司机立即通知运转车长,运转车长立即通知车辆乘务员;不设运转车长的列车,由司机直接通知车辆乘务员。由车辆乘务员对THDS预报的激热轴承进行确认、处理,确定列车是否继续运行。处理情况按通知接收相反顺序逐级反馈至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反馈红外线调度员。

一、THDS探测动车组轴温和热轴预报及处置规定:

1、动车组监测以车载检测系统为主,地面THDS探测为辅。

2.THDS须对动车组轴温进行探测,热轴报警等级分为微热、强热、激热三级。

3.红外线调度员负责管内运行动车组的THDS轴温监测,发生动车组热轴报警时,红外线调度员首先对热轴报文、波形进行分析,符合预报标准的,要立即将热轴信息传至相应的列调复示终端进行预报,列车调度员必须根据复示终端的报警显示按键进行确认。同时,红外线调度员要使用直通录音电话,用标准化用语将热轴预报内容通知列车调度员。

4.列车调度员接到动车组热轴预报后,须立即确定车次,并立即通知司机按动车组故障应急处置办法处置,并立即向值班(副)主任汇报,值班(副)主任立即上台指挥处理。处置结果由司机反馈给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再反馈给红外线调度员。

结合动车组轴温高一起学习:

当司机发现或得到车载轴温系统轴温高(热轴)报警或地面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热轴预报时,司机应立即采取最大常用制动方式停车,向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报告并通知随车机械师。随车机械师在办理相关手续后下车检查报警轮对齿轮箱、制动盘、联轴器、牵引电机、轴箱、轮对踏面状态,并用红外线点温计进行点温,与邻近正常车轴轴温相比较,根据实测轴温和检查情况向司机报告,司机应转报列车调度员。

1). 随车机械师确认实际轴温超温,应向司机提出限速要求。根据随车机械师要求,司机向列车调度员汇报后限速40公里/小时运行至就近车站换车,车站组织旅客换乘。

2). 随车机械师确认实际轴温正常,为车载轴温报警装置误报警时:

(1)随车机械师对车载轴温报警装置进行复位,如复位后轴温正常,动车组继续运行。(2)如复位无效,对于有红外线设备的线路(管内除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合蚌高铁、宁杭高铁、杭甬高铁外,其余线路均设置有红外线设备),由司机联系列车调度员,安排地面红外线设备加强监控,随车机械师在每个办客站下车点温,维持运行至具备更换车底条件的车站换车,车站组织旅客换乘; 对于无红外线设备的线路,随车机械师在每个办客站下车点温,如相邻两个办客站运行时间超过1小时,由司机联系列车调度员,安排在《关于动车组途中应急故障处理手册轴温报警等应急处理措施修订的通知》(运辆动车电〔2012〕2914号)规定的预设点温车站(京沪高铁蚌埠南、南京南、无锡东、上海虹桥;沪杭高铁嘉兴南;沪宁高铁常州城际场、苏州城际场)停车点温,动车组维持运行至具备更换车底条件的车站换车,车站组织旅客换乘。动车组在车站停车点温前,随车机械师应将故障轴位在前行方向的左右侧位置通知司机,由司机向列车调度员申请将动车组故障轴位置停靠在非站台侧。

(3)动车组运行途中,随车机械师应加强对误报警车厢的监控,如出现异常振动或异

音,应立即通知司机停车并下车检查。 3).随车机械师确认实际轴温及车载轴温报警装置显示正常,为地面红外线报警装置轴温探测系统误报警时,动车组列车正常运行。

(三)、旅客列车双管改单管供风应急处置 【技规 第342号】【行规 第29、127条】 双管供风旅客列车运行途中发生双管供风设备故障或用单管供风机车救援接续牵引,需改为单管供风时,双管改单管作业应在站内进行。旅客列车在区间发生故障需双管改单管供风时,由车辆乘务员通知司机向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提出在前方站停车处理的请求,并通知司机以不超过120 km/h速度运行至前方站。列车调度员发布双管改单管供风的调度命令,车辆乘务员根据调度命令在站内将客车风管路改为单管供风状态。旅客列车改为单管供风跨局运行时,由铁路总公司发布调度命令通知有关铁路局,按单管供风办理,直至终到站。

4302、旅客列车因故由双管供风改单管供风

准许 次列车在 站由双管供风调整为单管供风状态,运行至本次列车终到站。 具体要求:

1、双管改单管作业应在站内进行。如前方站因高站台原因无法实施时,车辆乘务员应通知司机,司机应报告车站值班员转报列车调度员,列车司机应掌握安全速度(最高不超过120km/h)运行至下一站后进行。运行途中车辆乘务员要加强车辆巡视,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双管供风旅客列车运行途中发生双管供风设备故障或用单管供风机车救援接续牵引时,列车调度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机车、车辆调度员,并发布双管改单管供风调度命令。该调度命令(一式二份)由车站转交车辆乘务员,车辆乘务员收到后应在其中一份调度命令上签名,并将签名的调度命令交还给车站(留存一个月)。车辆乘务员根据命令将客车风管路改为单管供风状态。

3、跨局运行时,旅客列车改为单管供风后,由机车乘务员报告车站值班员转报列车调度员,由所属区段列车调度员逐级上报,以总公司命令(机车、车辆调度)通知沿途有关铁路局转发至换挂机车所属机务段和换挂站检,按单管供风办理。

4、全列采用双管供风的旅客列车途中因故改为单管供风后,不再恢复双管供风,直至终点站。

5、采用双管供风的旅客列车因故改为单管供风后,在进行全列制动机试验前,客运乘务人员须根据车辆乘务员的通知,将设置集便装置的客车厕所锁闭,开车后启用。

6、采用单管供风的旅客列车编挂有设置集便装置的客车时,在进行全列制动机试验前,客运乘务人员须将设置集便装置的客车厕所锁闭,开车后启用。

7、“双改单”后的旅客列车以及编挂有设置集便装置的单管供风旅客列车,运行中因列车管压力下降被迫停车时,机车司机要及时与车辆乘务员联系,由车辆乘务员会同列车长查明列车管压力下降原因,确认因使用集便装置客车厕所而导致的,要及时充风,列车缓解后应尽快开车,客运乘务人员须根据情况,适当关闭厕所。

8、设置集便装置的客车应尽量安排在双管供风的列车中使用,在采用单管供风的旅客列车中编挂时,配属车辆段应发电报通知相关担当机务段,并将需关闭客车厕所的车站名称书面通知担当客运段;临时加挂或换挂的由随车车辆乘务员负责通知本列客运乘务员和本务机车司机。

(四)、THDS、TFDS、TPDS系统检测货车报警应急处置【上铁辆〔2013〕393号】【上

铁辆〔2014〕512号】

二、TFDS动态检查发现货车故障危及行车安全应急处置

1、红外线调度员接动态检车组长关于货车出现下列故障需拦停处理预报后,立即使用直通录音电话用标准化用语将拦停预报内容通知列车调度员,由列车调度员核定车次,及时安排停车、甩车。然后,红外线调度员要填写《货车安全防范系统拦停甩车通知卡》,并送达列车调度员,双方签字确认。红外线调度员还要及时将拦停预报的情况通知车辆调度,车辆调度及时安排有关车辆段派人处理故障车辆,并做好相关记录。

应拦停处理的故障有: 1.制动梁折断、脱落。

2.下拉杆脱落,圆销、开口销丢失。 3.制动梁支柱圆销、开口销丢失。 4.交叉杆折断。 5.折角塞门关闭。

6.制动缸及各风缸脱落。

7.重车地板破损影响行车安全。

8.钩尾扁销螺栓、螺母丢失,钩尾销插托、钩尾销插托螺栓丢失。

9.通过列车闸瓦插销丢失、人力制动机紧、互钩差超限故障,能够准确判定的。 10.轴承冒烟、轴承前盖丢失等其他危及行车安全的铁路货车故障。

2、列车调度员接到拦停预报后,要立即指示列车停车;机车司机接到指示后,采用常用制动停车。列车调度员须立即向值班(副)主任汇报,值班(副)主任立即上台指挥处理。

(1)若列车站内停车且所在站有列检的,由列检人员检查确认;若列车站内停车但所在站无列检的,进行甩车处理。

(2)若列车区间停车,则由车辆乘务员检查处理,无车辆乘务员的由机车司机检查处理。经检查处理可安全运行时,由机车司机及时报告车站值班员并转报列车调度员,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运行到前方站或退回本站。当停靠站设列检的,由列检人员进行检查处理;当停靠站不设列检的,进行甩车处理。经检查处理不能安全运行时,由列车调度员安排列检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三、TPDS及超偏载检测报警应急处置

1、超偏载检测装置报警等级分为:严重、一般。TPDS系统超偏载报警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超偏载检测装置的严重报警对应TPDS系统的一级报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一般报警对应TPDS系统的二级报警。

2、由红外线调度员对超偏载检测装置严重、一般报警,TPDS系统一级、二级报警货车向列车调度员预报。超偏载检测装置严重、一般报警或TPDS系统一级、二级报警时,红外线调度员立即将报警车次、编组、辆序、车型车号、检测站名称、报警时间、报警等级通过录音电话通知列车调度员,同时填写“超偏载货车通知卡”(一式二份)送至列车调度员,双方签字后分别留存。

3、TPDS系统三级超偏载报警的铁路货车,由红外线调度员负责跟踪,若报警级别有升级,按相应规定处理。

4、由列车调度员根据录音电话通知立即布置。

(1)TPDS一级报警时,应使列车在运行最近前方站停车(最近前方站为CTC无人站或到发线无法接入该列车时可顺延至下一前方站停车),并通知停车车站进行检查。车站应指派值班干部或胜任人员对报警车辆进行确认,由车站及时将检查结果电话报告列车调度员并作好记录。

①检查判断标准:对超重、偏重的车辆检查两端连接车钩中心线高度差不超标(不得大于75mm);对偏载的车辆检查车体倾斜不超标(棚车、敞车车体倾斜不大于75mm,平车装载货物无移位、装载加固无异状)的车辆可放行至前方技术站进行全面检查处理。

②经车站检查可以放行的列车,由列车调度员通知列车运行前方技术站,由车站通知货检、列检作全面检查处理;列车运行前方无技术站时,通知终到站。

③经车站检查无法放行的列车,由列车调度员安排甩车,并通知相关车务段(车站)、车辆段就近派货检(或胜任人员)、列检人员作全面检查处理。

(2)经超偏载检测装置预报严重报警、卷钢类货物一般报警、发站为局管内一般报警的车辆,应使列车在运行最近前方站停车(最近前方站为CTC无人站或到发线无法接入该列车时可顺延至下一前方站停车),并由列车调度员通知车站扣车处理。在技术站扣车的由车站通知货检、列检作全面检查处理;在途中站甩车的,由列车调度员通知相关货运中心、车辆段就近派货运、列检人员作全面检查处理。

(3)TPDS预报二级报警时,由列车调度员通知列车运行前方技术站(无技术站时通知终到站)按规定处理。

(五)、列车途中车辆燃轴、抱闸时应急处置【行规 第138条、上铁运〔2014〕481号】【上铁辆〔2014〕511号】

一、货物列车在运行途中反映车辆走行部有冒烟、着火、车轮抱死、滑行、发红,车辆剧烈振动等严重抱闸情形时,车站值班员应立即呼叫列车停车,并通知司机检查处理;货物列车在运行途中反映有零星冒火星或冒火花等一般抱闸情形时,列车调度员应及时布置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并通知司机检查处理。司机接到通知后,使用常用制动停车。在有列检人员的车站,应及时通知列检人员前往处理;无列检人员的车站,车站应指派人员协助司机检查处理。

1.检查流程和标准

(1)车辆外观检查。在列车制动机处于缓解状态下,可采用“一看”、“二蹬”、“三摸”的判断法判断真假抱闸车:一看:看人力制动机是否过紧;看制动缸活塞杆是否伸出;看车轮踏面是否有熔渣;如无上述三种情况,则不是抱闸;二蹬:在车辆制动机缓解状态下,脚蹬制动缸前水平杠杆与上拉杆圆销处,能蹬动则不是抱闸;三摸:用手背贴近抱闸车轮踏面感应温度,不烫手的不是抱闸。

检查人力制动机是否拧紧;车轮踏面是否有熔渣;在列车制动机处于缓解状态下检查制动缸活塞杆是否伸出;如无上述三种情况,则不是抱闸。

(2)车辆制动机试验。由司机配合车站人员(列检人员)判断车辆制动机作用是否良好:在列车主管充至定压后,将机车制动机自阀手柄置常用制动位减压100kPa,车辆须发生制动作用;再置运转位充风缓解,如车辆制动机在规定的1min内缓解完毕,则可以判定车辆制动机作用良好,不是抱闸。

2.经检查确认是车辆抱闸,司机(列检人员)应关闭车辆截断塞门,排尽副风缸余风,确认制动缸活塞推杆已退回和轮对踏面擦伤、缺损不过限后,可报告列车继续运行。但列车自动制动机关门车的编挂位置不得违反《技规》的规定,必要时调整顺位或甩车处理。

3.经检查确认不是车辆抱闸,司机(车站人员、列检人员)应将处理情况报告车站值班员,转报列车调度员列车可继续运行;同时,列车调度员通知前方站跟踪观察列车运行情况,如发现车辆仍有抱闸现象时,应使列车停车后作关门或甩车处理。

4.停于区间的列车,不能准确判断是否抱闸时,应关闭车辆截断塞门,排尽副风缸余风,确认缓解后,限速60km/h运行至前方站处置。

二、旅客列车运行途中反映车辆走行部有冒烟、冒火星、车轮发红等抱闸情形时,车站值班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呼叫列车停车。司机接到通知后,使用常用制动停车,并通知车辆乘务员检查处理。列车调度员得到上述旅客列车抱闸情形的汇报后,立即布置列车停车,并通知车辆乘务员检查处理。

1.经检查确认为抱闸且符合关门条件的,进行关门排风处理,按规定速度运行。 2.关门车编挂位置或数量不符合规定的,按以下要求办理(列车停在车站的,就地处理):

(1)关门车位于列车最后一位的,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或调整编组。

(2)关门车为2辆及以上时,车辆乘务员要计算每百吨列车重量的换算闸瓦压力,根据闸瓦压力提出限速要求,列车按限速要求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或甩车。

3.车辆乘务员要及时将检查处理结果经司机转报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

三、列车运行中,发现车辆燃轴时,使列车停车。由司机会同车辆乘务员,无车辆乘务员的由司机检查处理。此时,对燃轴的车辆,严禁泼水、撒砂或使用灭火器。

四、对途中抱闸或燃轴的车辆,当列车到达有列检作业场的车站时,应由司机通知接车的列检人员。对抱闸车辆,由列检人员和司机共同进行试验。

五、信息处置及流程

1、货物列车在运行途中反映车辆抱闸,经列检人员或司机会同车站检查确认后需甩车时,由车站填写“抱闸车辆原始处理记录单”(见附件1),处理人员签字后,交列检人员,车辆段留存。无列检人员的车站,交车辆段指派到车站处理车辆抱闸的列检人员。

2、对甩下车辆,车辆段应及时指派列检人员到车站处理车辆抱闸,取得“抱闸车辆原始处理记录单”后,会同车站人员共同检查确认。

车站应积极配合车辆部门,有条件的应安排机车在站内对车辆进行试风检查(站内无条件安排试风的抱闸车辆,应回送至就近列检作业场),确认制动机性能,检查车辆外观状态,填写“抱闸车辆处理记录单”。此单由列检人员携带并负责填写,双方签字确认后连同车站交给的“抱闸车辆原始处理记录单”一起留存车辆段备查。

3、对关门放行的车辆,到达有列检作业的车站时,应由司机通知接车的列检人员,并配合列检人员进行车辆制动机试验,由列检人员负责填写“抱闸车辆处理记录单”,双方签字确认后留存车辆段备查。

4、车辆段在抱闸车辆(包括关门放行的车辆)检查、确认完成后,及时将情况报路局调度所车辆调度,并于每月3日前,对上月本段管内发生的抱闸车辆预报、检查、处理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书面报车辆处和安监室。

5、货物列车在运行途中反映车辆抱闸,经停车检查确认后属“假抱闸车”的信息,由路局调度所车辆调度会同值班主任负责收集,每月进行汇总后报车辆、运输处和安监室。

(六)、机车、车辆擦伤钢轨应急处置【行规 第128条】

1.列车运行途中,机车乘务员使用紧急制动停车、列车分离或不明原因产生紧急制动及列车启动发生空转时,司机应立即将停车或空转的地点向就近车站值班员报告并作好记录;车站值班员接到报告后应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并立即转报列车调度员通知后续列车注意运行,通知工务部门进行检查确认。

2.动车组发生轴抱死故障,随车机械师应立即通知动车组司机,司机应采取停车措施,立即将停车地点向就近车站值班员报告并作好记录;车站值班员接到报告后应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立即转报列车调度员并通知后续列车注意运行,通知工务部门

进行检查确认。

3.工务部门现场检查后,应将检查情况登记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如需列车限速运行或封锁停用时,列车调度员应按规定发布调度命令。

4.本务机车入库后,司机应向退勤机车调度员汇报,并加强对轮箍踏面等机车走行部的检查,发现损伤及时报修。

(七)、普速铁路区段列车占用丢失应急处置【上铁运〔2014〕481号】【运调技术电[2013]2633号】【铁总运【2014】27号】

一、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接到列车司机在区间或站内非正常停车的报告后,应立即在车站控制台、CTC/TDCS上确认列车位置,确认该列车是否发生列车占用丢失。

二、自动闭塞区段,CTC/TDCS区间列车占用丢失报警、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发现或得到区间列车占用丢失信息时,应立即通知(通知不到时,由列车调度员指派相关站通知)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司机立即停车,不再向该区间放行后续列车,联系占用丢失的列车司机,询问列车位置及现场情况。车站值班员还应立即通知关系区间邻站车站值班员,由发车端车站值班员通知电务人员进行处理,并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因车站未设电务信号工区、故障地点与信号工区管界不符等原因,根据电务人员申请可在邻站办理登记)。

三、电务人员对故障进行检查处理。故障恢复时,电务人员对车站值班员登记的故障信息进行销记“经检查电务设备正常,恢复正常使用”,列车调度员根据电务人员的销记,亲自或通过车站值班员通知有关列车司机恢复正常行车。

列车占用丢失故障暂时无法恢复,占用丢失的列车运行无异常,具备放行列车条件时,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按照电务人员登记的行车限制条件放行列车。对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列车调度员确认列车至前方站间空闲后,亲自或通知车站值班员组织列车逐列恢复运行,指示后列恢复运行前必须确认前列已完整到达前方站。司机按信号显示运行,逐列运行至前方站。区间空闲后,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根据电务人员登记组织行车。

对于在区间运行异常的单机还需在前方站扣停进行检查,确认隐患消除或不影响运行安全后方可放行。

四、列车司机接到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次司机停车,运行前方占用丢失”的通知后,应采取措施实施制动停车;在未得到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次司机恢复运行,运行前方站间区间空闲”的通知前不得动车。

五、遇站内股道列车占用丢失报警、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发现或得到站内列车占用丢失信息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故障区段,联系司机询问列车位置和现场情况,通知电务部门处理并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经电务部门检查处理后,按照电务部门登记的行车限制条件组织行车。

(八)、普速铁路区段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应急处置【上铁运〔2014〕481号】【铁总运电〔2014〕10号】

一、区间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通过信号机故障时的处置

1.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发现及得到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或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信息时,应立即通知(通知不到时,由列车调度员指派相关站通知)区间内已进入故障地点及后续的列车司机停车,不再向该区间放行后续列车。车站值班员还应立即通知关系区间邻站车站值班员,由发车端车站值班员通知电务、工务人员进行处理(对通过信号机灯光熄灭时不再通知工务人员进行处理),并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

2.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或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暂时无法恢复,在得到工务部门线路设备正常使用的签认后(通过信号机灯光熄灭时除外)和电务部门登记的行车限制条件,发车端车站值班员方可逐列组织已进入该区间的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前列未到达前方站,不得通知后续列车恢复运行。

3.在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消除前,如自动闭塞区间内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或一个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仅设一架通过信号机的区间除外),后方站一律按站间组织行车(设备管理单位办理登记时按登记条件办理行车)。按站间组织行车时,列车必须在故障闭塞分区通过信号机前停车等候2min,以遇到阻碍能随时停车的速度,最高不超过20km/h运行到次一通过信号机(进站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运行,司机应加强瞭望,在停车等候同时,必须与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联系,如确认前方闭塞分区内有列车时,不得进入。

4.司机接到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关于“××次司机停车,运行前方设备故障”的通知后,应采取措施实施制动停车,在未得到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 “××次司机恢复运行,运行前方站间区间空闲”的通知前不得动车。

二、站内轨道电路非列车占用红光带时的处置按《行规》有关规定办理。 三、当电务部门确认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处所信号联锁及区间设备正常,仅是CTC/TDCS终端显示错误时,应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轨道电路红光带CTC/TDCS终端显示错误,信号联锁及区间设备正常”。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根据电务登记通知工务不再进行检查处理,恢复正常组织行车。电务部门故障处理完毕后,恢复CTC/TDCS设备正常使用。

(九)、普速铁路车辆故障应急处置【行规 第131条】

一、车站值班员接到或发现列车因制动梁脱落、列车有异响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司机停车,并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通知车站值班干部、相关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和管辖地区公安派出所指挥室值班民警等有关人员。列车调度员立即向值班主任报告,值班主任应立即转报路局应急调度台。

二、列车停车后车站值班员指派助理值班员查看了解轨枕上有无刮痕,如有刮痕时,助理值班员应逐辆检查制动梁是否脱落,如是制动梁脱落,用铁丝吊起制动梁后,将故障车辆摘车处理。如未发现刮枕木痕迹和未发现有危及人身、行车安全时,车站值班员向列车调度员汇报,列车可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当发现闸瓦托脱落时,应报告列车调度员并作摘车处理。

(十)、普速铁路线路断轨、晃车时应急处置【调规 58条】 (一)、当接到发生线路断轨(含钢轨夹板折断,本条下同)、线路晃车的报告后,禁止向该区间(地段)放行列车。如后行列车已进入区间,立即布置车站值班员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将线路断轨、线路晃车的地点通知本区间内续行列车就地停车做好防护,禁止通过该地点,并告知相邻车站。

(二)、列车调度员应立即通知工务调度员及工务人员前往处理,并督促相关工务段领导前往协助处理。

(三)、根据现场工务部门要求,不能放行列车时,发布封锁区间(站内线路)的调度命令;需限速运行时,向相关车站(含CTCS-2级区段的列控中心)及司机发布限速调度命令。

(十一)、普速铁路车站信号、联锁设备故障(失效)时应急处置【技规 第315条】【行规 第65、66、68、95条】

全站联锁失效时,双线区间的四、五等中间站,上、下行各固定一股线路办理接发列车;

单线区间的四、五等中间站固定二股线路办理接发列车;三等及其以上的车站应根据作业、人员等情况确定是否采用固定进路的办法。无法采用固定进路的车站应制定配置双岗等安全措施以确保非正常接发列车进路的安全。

局部联锁失效时,通过控制台准备的进路,车站值班员应通过控制台确认道岔位置正确并锁闭,对现场人工准备的进路(包括防护道岔)车站值班员要逐个听取道岔开通位置的汇报,并按规定加锁、紧固且对失去表示的道岔单独锁闭后方准办理接发列车。

列车调度员接到车站联锁失效的报告后,应向值班主任报告。此时,列车调度员应坚持安全第一、精心安排列车运行计划,对固定进路的车站不得安排列车交叉进路和甩挂作业、双线区间的车站不办理列车待避作业,在非正常接发列车的车站尽量安排列车通过。

经工、电登记签认线路能正常使用,车站确认进路准备妥当具备接发列车条件后: (一)、接车:列车调度员向涉及的车站及相关列车司机发布采用引导接车的调度命令(联锁未失效时道岔有表示,可办理机械引导接车;否则改按人工引导接车)。

(二)、发车:

1、自动闭塞区段出站信号机故障时,车站使用绿色许可证开车。如果从监督器上不能确认第一个闭塞分区空闲时,车站应发给司机书面通知(附件8),司机以在瞭望距离内能随时停车的速度,最高不超过20 km/h,运行到第一架通过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执行。

2、仅设一架通过信号机的自动闭塞区间,当通过信号机发生故障时;或未设通过信号机的自动闭塞区间,当出站信号机和监督器均发生故障时;自动站间闭塞区间、半自动闭塞区间出站信号机不能开放时,须经设备管理部门检查确认,在电务部门停用基本闭塞的登记后,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

(十二)、普速铁路全站停电时接发列车应急处置【技规 311、359条,行规 65、66、68条】

(一)、自动闭塞区段车站全站停电时处置办法

1、区间自动闭塞未停电时,接车改人工引导;发车改绿色许可证。

2、区间自动闭塞也停电时,接车改人工引导,有关区间改电话闭塞法行车;向涉及区间两端车站及相关列车司机发布停止基本闭塞法改电话闭塞法行车的调度命令。

0301、停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

因 ,自接令时( 次列车到 站)起, 站至 站间 行线停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

(二)、自动站间闭塞区段车站停电时处置办法

1、接车改人工引导,相邻区间改电话闭塞法行车;向涉及区间两端车站及相关列车司机、运转车长发布停止基本闭塞法改电话闭塞法行车的调度命令。

2、恢复供电后,根据车站值班员申请,确认区间空闲后,向区间两端站发布准许使用总辅助按钮办理设备复原的调度命令。

(三)、半自动闭塞区段车站停电时处置办法

1、接车改人工引导,相邻区间改电话闭塞法行车;向涉及区间两端车站及相关列车司机、运转车长发布停止基本闭塞法改电话闭塞法行车的调度命令。

2、恢复供电后,根据车站值班员申请,确认区间空闲后,向区间两端站发布准许使用故障按钮办理闭塞机复原的调度命令。

(四)引导接车或进站信号机恢复正常接车均需发布相关调度命令。

(十三)、普速铁路接触网跳闸重合闸失败应急处置【行规 第163条】【上铁供发(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9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