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与管理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

更新时间:2023-08-15 16:21: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ICS:

分类号:

备案号:

DB51

安全社区建设与管理基本规范

(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安全设区建设 ........................................................................ 4

5 安全社区管理 ....................................................................... 10

附 录A .............................................................................. 16

附 录B .............................................................................. 17

附 录C .............................................................................. 23

附 录D .............................................................................. 29

I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I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引 言

本标准的制定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的安全社区准则的技术内容、国际劳工组

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 2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 9001—2006)、《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社区现场

评定指标》(暂行)的通知》(中安健协文字〔2010〕12号)中相关条款内容的要求。

本标准旨在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基层基础工作,明确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和流程,

帮助社区预防事故与伤害并促进安全,改善社区安全状况,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水平,持

续改进安全绩效,促进安全社区建设规范、有序开展。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有规定的,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III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安全社区建设与管理基本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四川省安全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AQ/T 9001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事故与伤害风险的状态。

3.2

社区 community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3

安全社区 safe community

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

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3.4

安全社区类型 safe community type

因社区的行政区划、生产生活方式等不同而对安全社区所做的分类。

以街道办事处为基本单元进行建设的为城市型安全社区;

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进行建设的为农村型安全社区;

以县级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建设的为园区型安全社区;

以企业为基本单元进行建设的为企业型安全社区(此处企业是指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系统相对独立、

1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2014

完整且同时具有自主管理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家属住宅区的企业);

以上述四种类型以外的社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建设的均为其它型安全社区。

3.5

安全促进 safe promotion

为了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通过策划、组织和活动向人群提供必须的保障条件的过程。

3.6

安全促进项目 safe promotion project

实施安全促进这一过程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在于执行社区安全计划,实现社区安全管理目标和风险

控制目标。

3.7

伤害 injury

人体急性暴露于某种能量下,其量或速率超过身体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3.8

事故 accident

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9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与伤害的情况。

3.10

危险源 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11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12

事故隐患 accident potential

可导致事故与伤害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及管理上的缺陷。

3.13

风险 risk

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14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2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3.15

绩效 performance

基于安全目标,与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控制相关活动的可测量结果。

3.16

目标 objectives

社区在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目的。

3.17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为了改进安全总体绩效,社区持续不断地加强事故与伤害预防工作的过程。

3.18

工作场所安全 workplace safety

用以描述以确保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的相关政策和程序。包括符合政府制定标准的危险识

别和危险控制,以及持续的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针对工作场所的性质不同,工作场所安全所涵盖的范围会有所不同,但电气安全、消防安全、跌落防护、急救常识、人机工学、电动工具和设备的

安全使用、职业健康、个人防护设备、基本化学品安全等是工作场所安全中常见的内容。

3.19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

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

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0

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 “three simultaneity” work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与

主体工程进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其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建

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3.21

社区安全文化 community safety culture

被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3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2014

4 安全设区建设

4.1 安全社区建设总体要求

社区应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安办牵头、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倡导“安全健

康和谐”的理念,遵循“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进行建设。

社区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标准的相关要求,做好日常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按照项

目引领的工作思路,通过策划实施促进项目,持续解决社区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

4.1.1 组织保障:落实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保证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实施。

4.1.2 措施保障:制定安全社区建设实施规划、实施方案、年度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以及工作制度,

保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4.1.3 人员保障: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保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4.1.4 经费保障:落实安全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保证安全社区建设顺利开展。

4.2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4.2.1 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

4.2.1.1 安全社区建设机构

安全社区的建设机构包括安全社区的建设领导机构及其工作机构。

4.2.1.1.1 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

整合社区内、外各方面资源,成立跨部门合作的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涵盖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

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确保安全社区建设的有效实施和

运行。

4.2.1.1.2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机构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机构,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专

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等,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

4.2.1.2 安全社区建设机构的主要职责

4.2.1.2.1 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a) 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工作;

b) 组织制定体现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和计划;

c) 组织落实各类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

d) 整合社区内、外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并确保能够顺利开展事故与伤害预防和

4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安全促进工作;

e) 组织评审社区安全绩效;

f) 为持续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

4.2.1.2.2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a) 协调、检查、督导、推进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工作开展。

b) 负责社区内外各单位的联络和协调。

c) 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社区建设进度及相关档案管理等。

d) 为维护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

e) 建立评估考核制度,对安全社区工作的开展进行细化评估。

f) 建立辖区伤害监测制度,对采集的事故与伤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g) 结合安全社区工作开展情况与伤害监测结果,对社区安全进行综合评估。

h) 定期上报综合评估考核结果及建议改进方案。

4.2.2 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社区应建立事故和伤害预防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包括:

a) 建立社区内、外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组织间的有效协商机制和合作伙伴关系;

b) 建立社区内、外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

保事故和伤害预防信息的有效沟通;

c) 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全员参与率;

d) 积极组织参与辖区内外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和安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

e) 组织社区成员以不同形式广泛参与各类安全促进活动。

4.2.3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4.2.3.1 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

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4.2.3.2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内容应包括:

a) 适用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执行情况;

b) 事故与伤害数据分析;

c) 各类场所、环境、设施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也包括源于辖区外,能够对辖区

内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d) 各类人员的安全需求, 尤其是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的安全

5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2014

需求;

e) 社区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f) 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故与伤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4.2.3.3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是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应定期或根据情况变化及

时进行评审和更新。

4.2.4 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

4.2.4.1 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制定安全目标,包括不同层次、不同项目

的工作目标以及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且应有明确的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目

标。

4.2.4.2 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

根据目标要求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计划应:

a) 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和环境状况;

b) 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或公众关注的安全问题;

c) 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地实施。

4.2.5 安全促进项目

4.2.5.1 为了实现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社区在开展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应组织实施多

种形式的安全促进项目。安全促进项目的策划要针对社区存在的特定问题,有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项

目结构完整。

4.2.5.2 安全促进项目的制定与实施应分别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重点关注高危人群、高风

险环境和弱势群体,并重点考虑下列内容:

a) 交通安全。主要关注人、车、路、环境、管理等方面,包括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行人的安全,

标志、标识、警示等。

b) 消防安全。主要关注消防通道、消防器材、消防队伍及制度建设,标牌、标示、警告标志,易

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源等方面。重点防范家庭火灾、居民区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火灾、

森林火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火灾等。

c) 工作场所安全。主要关注特种设备安全、职业病危害、建筑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

民工安全等方面。包括新改扩建项目是否进行了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方面的“三同时”工作;生产

经营单位是否按照当地政府要求的进度、比例完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否按照安全隐患排查

6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治理体系和常态化机制建设要求开展工作等。

d) 公共场所安全。主要关注火灾、爆炸、踩踏、食物中毒、公共设施安全、群体性事件等方面。

e) 社会治安。主要关注社会治安网络体系、农村治安、城镇治安、黄赌毒、偷盗、暴力等方面。

f) 食品、药品安全。主要关注食品、药品经营企业是否证照齐全,是否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

药品等方面。

g) 家居安全。主要关注火灾、触电、煤气中毒、防盗、家庭暴力等方面,关注居民是否具备急救

和逃生技能等。

h) 老年人安全。主要关注家居安全、跌倒预防、病患关爱、心理健康等方面。

i) 儿童安全。主要关注交通安全、家居安全、户外安全、食品安全、玩具安全、留守儿童心理健

康等方面。

j) 学校安全。主要关注学校食宿安全、学生交通安全、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校园暴力、网络安

全、心理健康等方面。

k) 体育运动安全。主要关注体育用品安全、体育器械安全、运动场地安全和运动方式安全等方面。

l) 涉水安全。主要关注是否有江河塘库堰渠等涉水区域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提示及警示标志等

方面。

m) 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主要关注应急避难场所、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环境污染、气象

灾害等方面。

4.2.5.3 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

a) 实施该项目的目的、对象、形式及方法;

b) 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c) 项目所需资源的配置和实施的时间进度表;

d) 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与验证方法及标准。

4.2.6 宣传教育与培训

4.2.6.1 社区应有安全教育培训设施,经常开展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宣传教育

与培训活动应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安全意识与能力要求制定相应的方案,以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防

范事故与伤害的能力。

4.2.6.2 宣传教育与培训方案应:

a) 与事故和伤害预防的目标及计划内容一致;

b) 充分利用社会和社区资源;

7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2014

c) 立足全员宣传和培训,突出对事故与伤害预防知识的培训和对重点人群的专门培训。

d) 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的职责、能力、文化程度以及安全需求;

e) 采取适宜的方式,并规定预期效果及检验方法;

4.2.6.3 社区应依据相关规定,组织或要求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开展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职

业健康教育。

4.2.7 应急预案和响应

4.2.7.1 社区应针对辖区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然事

件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响应措施。

4.2.7.2 社区应按标准、要求或预案规定配备了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完好。

4.2.7.3 整合并合理运用辖区资源,建立了专职或兼职的应急队伍。

4.2.7.4 社区应落实预防措施和具体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减少或消除

事故、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做到:

a) 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涉险人员安全;

b) 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响应措施;

c) 组织现场及周围相关人员疏散;

d) 组织现场急救和医疗救援。

4.2.7.5 社区成员应具有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4.2.8 监测与监督

4.2.8.1 社区应有专职或兼职安全监督机构,并认真履行职责。

4.2.8.2 社区应制定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安全监测与监督方法,监测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的

实现情况。建立社区内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和居民的公众监督以及媒体

监督机制,形成共建社区和共管社区的氛围。

4.2.8.3 安全监测与监督内容应包括:

a) 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的实现情况;

b) 安全促进计划与项目的实施效果;

c) 重点场所、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状况;

d) 高危人群与高风险环境的管理情况;

e) 相关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情况;

f) 社区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情况;

8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g) 工作、居住和活动环境中危险有害因素的监测;

h) 全员参与度及其效果;

i) 事故、伤害、事件及不符合的调查。

4.2.8.4 监测与监督结果应形成文件,且事故与伤害数据的监测结果能够按要求如实报告相关主管部

门并及时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4.2.9 事故与伤害记录

4.2.9.1 社区应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明确事故与伤害信息收集渠道,为实现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4.2.9.2 伤害记录(包括人群伤害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绩效分析、预防与纠正措施及策划安全

促进项目等方面。

4.2.9.3 事故与伤害记录应能提供以下信息:

a) 事故与伤害发生的基本情况;

b) 伤害方式及部位;

c) 伤害发生的原因;

d) 伤害类别、严重程度等;

e) 受伤害患者的医疗结果;

f) 受伤害患者的医疗费用等。

4.2.9.4 事故与伤害记录应实事求是,五年内记录应保存完好,具有可追溯性且便于查阅。

4.2.10 安全社区建设档案

4.2.10.1 社区应建立规范、齐全的安全社区建设档案,将建设过程的信息予以保持,包括:

a) 组织机构、目标、计划等相关文件;

b) 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关键岗位的职责;

c) 社区重点控制的危险源,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的信息;

d) 安全促进项目方案;

e)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作业指导书和其他文件;

f) 安全社区建设活动的过程记录。包括:建设活动的过程、效果记录;安全检查和监测与监督的

记录等。

4.2.10.2 社区范围内的相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社区建设档案。

4.2.10.3 安全社区建设档案的形式包括文字(书面或电子文挡)、图片和音像资料等。

4.2.10.4 社区应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档案的管理办法,明确档案分级、分类、使用、保存和处置要求。

9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2014

4.2.11 预防与纠正措施

4.2.11.1 社区应针对安全监测与监督、事故、伤害、事件及不符合的调查,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并予

以实施。对预防与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应予以跟踪,确保:

a) 不符合项已经得到纠正;

b) 已消除了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

c) 纠正措施的效果已达到计划要求;

d) 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能防止同类不符合的产生。

4.2.11.2 社区应对社区内部条件的变化(如场所、设施及设备变化、人群结构变化等)和外部条件的

变化(如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技术更新等)对社区安全的影响应及时进行评价,并采取适当的纠正与

预防措施。

4.2.12 评审与持续改进

4.2.12.1 社区应制定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和安全绩效评审方法,并定期进行评审,为持续不断地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提供依据。评审内容应包括:

a) 安全目标和计划;

b) 安全促进项目及其实施过程;

c) 安全社区建设效果。

d) 确定应持续进行或应调整的计划和项目;

e) 为新一轮安全促进计划和项目提供信息。

4.2.12.2 评审结果应能够反映安全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并用于指导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

4.2.12.3 社区应持续改进安全绩效,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促进社区内所有人

员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

5 安全社区管理

5.1 安全社区管理机构

5.1.1 备案评定机构

四川省安全社区的备案评定机构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确定,负责四川省安全社

区的备案、现场评定等工作。

5.1.2 综合管理机构

四川省安全社区的综合管理机构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确定,负责协调、管理四

10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川省安全社区的相关工作,组织综合评定。

5.1.3 发证授牌机构

经综合评定合格的建设单位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发放“四川省安全社区”证书,并

授予牌匾。

5.2 安全社区的备案

5.2.1 已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单位,应当在启动之后及时做好备案工作。

安全社区建设启动形式主要包括:印发文件,召开会议,举行启动仪式等。

5.2.2 备案应提交的材料

a) 按要求填写《“四川省安全社区”备案表》(见附录A)。

b) 具有长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相关

文件。

c) 召开会议、举行启动仪式等的相关图片资料。

5.2.3 “四川省安全社区”备案程序

a) 安全社区建设正式启动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备案评定机构发送备案材料电子版本进行备

案。

b) 备案评定机构在收到备案材料电子版本10个工作日内,指导建设单位对不符合要求的备案材

料进行修改。

C) 建设单位备案材料修改并符合要求后,应及时提交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至备案评定机构。

d) 建设单位提交备案材料纸质文档日期,不应超过正式启动日期后的30天;超过时间者,启动

时间以邮寄备案表当日邮局戳日往前推30天。

e) 备案评定机构定期向综合管理机构提交备案工作数据。

5.3 安全社区评定与授牌

安全社区评定管理程序分为评定申请、材料初审、现场评定、综合评定。

5.3.1 评定申请与材料初审

5.3.1.1 认真开展了安全社区建设,经自评合格并符合申请评定基本条件的建设单位,可向备案评定

机构提出评定申请。

5.3.1.2 申请“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要求

11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2014

5.3.1.2.1 申请评定基本条件:

a) 按照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规范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一年以上;

b) 县(区)级安全监管局组织建设单位按照《“四川省安全社区”现场评定指标赋分表》(见附录C)

的要求进行了初评且合格,初评结果报告需加盖地市(州)级安全监管局公章;

c) 以县(区)级行政辖区为建设单位申请整体评定“四川省安全社区”的,其所属街道乡镇应有60%

以上通过“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

d) 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成员组织实施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辖区内生产

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一般从业人员100%受到培

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

e) 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保护措施、

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相关备案资料齐全;

f) 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进度、达标比例符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

g) 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进行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h) 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健全了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并按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应急预案等“五

落实”要求开展治理;政府或部门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督查,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

i) 有效地预防、减少了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下达的

考核控制指标以内,各类事故与伤害指标有持续降低的趋势。

5.3.1.2.2 凡已备案“四川省安全社区”并符合申请评定基本条件的社区,按要求填写《“四川省安全

社区”评定申请书》(见附录B),经所在地县(区)级安全监管局审核同意,并经地(市、州)级安全

监管局出具推荐意见后,向备案评定机构递交评定申请和工作报告等相关材料。备案评定机构在20个

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审。

5.3.1.2.3 材料初审通过后,备案评定机构在2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评定组进行现场评定。

材料初审未通过的,备案评定机构将其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建设单位

完成整改后再重新提出评定申请。

5.3.1.2.4 建设单位提交评定申请的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a) 《“四川省安区社区”评定申请书》;

b)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报告;

c) 安全社区建设启动时间证明材料;

12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d) 加盖了市(州)级安全监管局公章的初评结果报告;

e) 社区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话、网址、电子信箱和联系人等。

5.3.1.2.5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报告一式三份,其他书面材料一式一份,电子版一份,寄送至备案评定

机构。

5.3.2 现场评定

5.3.2.1 备案评定机构组织专家评定组对材料初审通过的建设单位进行现场评定。现场评定结束后10

个工作日内,专家评定组出具现场评定报告,上报综合管理机构,并将现场评定意见反馈至申请单位。

5.3.2.2 现场评定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对现场评定的质量控制负全面责任。现场评定组由3-5人组成,

组长需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安全专家或具有丰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5.3.2.3 现场评定组职责:

a) 编制现场评定计划和评定工作文件;

b) 组织实施现场评定;

c) 协调现场评定有关事宜;

d) 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e) 根据现场评定情况反馈现场评定意见。

5.3.2.4 编制评定计划。评定计划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目的与任务、评定依据、评定人员、日

程安排等。评定计划应在评定前通知申请方并应得到申请方确认。

5.3.2.5 编制评定工作文件。评定工作文件是评定组实施评定和确保评定质量的依据。评定工作文件

通常包括:现场评定指标赋分表(见附录C)、会议记录、调查问卷、指标评定汇总表(见附录D)等。

5.3.2.6 现场评定人员的条件:

a)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社区评定程序和评定标准;

b) 具有安全管理或安全社区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c) 有较丰富的安全社区工作经验或经历;

d) 与申请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

e) 属于四川省安全社区专家库成员。

5.3.2.7 现场评定人员职责:

a) 全过程参加现场评定工作;

b) 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情况和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c) 准确记录评定工作情况,对现场评定提出评定意见;

13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2014

d) 客观公正、严谨务实、清廉自律、遵守保密规定。

5.3.2.8 现场评定程序:

a) 现场评定主要程序包括首次会议、现场查验和末次会议。

b) 首次会议:介绍现场评定安排和评定方法、安全社区建设过程、安全促进项目计划与实施;

c) 现场查验:通过查阅、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安全社区建设情况,查验建设单位是否按照

安全社区建设规范开展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查验建设单位工作报告与现场工作是否相符,查验建设单

位档案资料是否真实,验证安全促进项目效果;

d) 末次会议:与被评定方沟通,通报专家组现场查验的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5.3.3 综合评定与授牌

5.3.3.1 现场评定组完成现场评定工作任务后,在10个工作日内向备案评定机构提交评定工作报告。

5.3.3.2 评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a) 评定的过程;

b) 评定的项目与方法;

c) 材料初审与现场评定情况、随机调查和指标评定结论;

d) 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

e) 评定结论性意见。

5.3.3.3 备案评定机构收到现场评定组的评定工作报告后,召开专家联席会议,对评定工作报告进行

复核。对评分在120分(含120分)及以上,且各二级指标均不为0分的申请单位,上报至综合管理机

构进行综合评定。对评分在总分90分(含90分)及以上,且各二级指标均不为0分的申请单位,给予

三个月整改时间,整改完成后再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上报综合管理机构进行综合评定。评分不足90

分的,不予上报。

5.3.3.4 综合管理机构收到备案评定机构的评定工作报告后,在20个工作日内按相关规定进行综合评

定,作出综合评定结论。综合评定结论为“合格”的社区,通过此次评审。综合评定结论为“不合格”

的社区,给予三个月整改时间,整改完成后再进行综合评定。

5.3.3.5 经综合管理机构综合评定合格的社区,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颁发“四川省安全

社区”证书,并授予牌匾。

5.4 证后管理

5.4.1 获得“四川省安全社区”称号的社区,应按照持续改进要求做好持续建设和证后管理工作。

14

四川省 安全社区 地方标准 征集意见稿

DB51/T ××××—2014

5.4.2 获得“四川省安区社区”称号的社区每年1月30日之前向评定管理机构递交年度工作报告,工

作报告内容包括上年度安全促进工作情况和本年度持续改进计划。

5.4.3 “四川省安全社区”称号保持时间为三年。期满三个月前应该重新向备案评定机构提出复评申

请。复评工作参照授牌前的评定程序和要求执行。

5.4.4 备案评定机构可根据工作实际,对“四川省安全社区”称号保持时间内的社区开展随机抽验。

抽验工作参照授牌前的评定程序和要求执行。

5.4.5 四川省安区社区的撤销

5.4.5.1 复评或抽验不合格以及逾期未提出复评申请的社区,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撤销

其称号;

5.4.5.2 连续两年未提交工作报告和情况说明的或者期间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或社会影响重大的

事件的社区,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撤销其称号;

5.4.5.3 撤销称号的社区,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收回证书和牌匾,由四川省人民政府

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将撤销情况通报至该社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5.4.6 对评定或评定管理工作有异议的社区,可向综合管理机构反映。对处理结果仍有异议的,可向

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诉。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ax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