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更新时间:2023-04-04 18: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赶考精神 2017 最新心得体会【1】

68 年前的 3 月 23 日, 党中央离开西柏坡, 动身前往北京, 毛泽东主席面对全党发出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 谨慎、 不骄、 不躁的作风,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在启程前, 他告诫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 68 年弹指一挥间, 面对“赶考” 这一历史课题, 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了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赶考路” 上的各种困难, 在经历重重考验中逐步孕育、 产生与形成了光辉灿烂、 永不磨灭的“赶考精神” , 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新形势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 赶考远未结束。 始终保持“赶考” 的精神状态, 牢记“赶考”使命担当,把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是新时期下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在 2016 年 1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针对加强党的领导, 首次明确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核心意识、 看齐意识” 。 “四个意识” 既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 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凝练形成的治党管党宝贵经验, 也是新形势新任务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根本保障。 弘扬“赶考精神” 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 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拼搏, 考出好的成绩。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赶考远未结束” 的谆谆告诫, 就是要在新时期继续大力弘扬“赶考精神” , 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回应历史和人民对实现民族复兴、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强烈期盼, 凝心聚力, 担当进取。

赶考精神 2017 最新心得体会【2】

“进京赶考” 理念源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 和黄毛窑洞对话。 1949 年 3 月 23 日上午, 毛泽东同志等中央领导乘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上车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 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同时也是“赶考” 精神形成的重要时间点。

正是凭借这“赶考” 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多年来,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成为深受人民拥戴的执政党。 在新形势下, 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集中整饬党风, 严厉惩治腐败,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巩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保证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人民群众就是共产党人的“主考官” , 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一份子, 我们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做到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充分相信群众, 紧紧依靠群众, 自觉深入群众, 特别是现在的扶贫工作,更是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去,让人民群众满意,才能考出高分、 赢得满分。

党的事业无止境, “进京赶考” 无穷期。 作为一名党员, 只有始终保持“进京赶考” 的精神状态, 把每次“考试” 当成新的起点,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旺盛的斗志迎接新的“考试” , 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 绝不“违规作弊” , 用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形象、 永葆党的先进性, 在“赶考” 中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hi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