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教练谈F3A飞行篇(14)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3 11:4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杨教练谈F3A飞行篇(14)

作者:

来源:《航空模型》2013年第09期

8月12日~27日,“2013年世界无线电遥控模型特技飞行锦标赛”将在南非举行,令众多F3A爱好者特别关注。在前文中,笔者曾提到2013年F3A世锦赛,运动员须在预赛飞P-13动作,半决赛飞F-13动作,决赛飞未知动作(在比赛前一天或当天公布)。之后笔者又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P-13动作及与其相似的A-12动作的操纵技巧。相对于P-13和A-12动作,F-13动作在国内比赛中出现的机会比较少,仅在全国锦标赛F3A项目的决赛用到这套动作。不过作为国际级大赛的决赛入场券,相信不少模友挑战过这套动作。在此结合自己的几次飞行经验,对F-13动作做一简单介绍。 F-13动作整体审读

在飞一套F3A动作时,操纵手首先要审读并分析其动作图。从F-13动作图(图1)可以看出,整套动作非常注重中线位置分动作的图形性。全套动作共17个分动作,其中第1、第3、第5、第7、第9、第11、第13、第15、第17动作都必须在中线位置完成。而这9个中线动作里仅第5、第9、第17动作是航线动作,其余全是图形动作。F-13的边线动作比较简单,难一点的动作都集中在中线图形动作上。而其中笔者认为最难的,是第3、第7、第11和第13动作。

F-13难点动作剖析 ——“圆筋斗”伴4个“半滚”

F-13的第3动作是“圆筋斗”伴4个“半滚”,最难把握的有2点:怎么使“圆筋斗”轨迹尽可能是一个完美的圆;如何飞好“圆筋斗”里的“侧飞”姿态。

从第3动作的图例可以看到,模型飞机进入该动作时的姿态是“倒飞”,且在“圆筋斗”的每个1/4周上都须做一次“半滚”。这里可先用一“横(水平线)”一“竖(垂直线)”先将“圆筋斗”均分为4份,然后再添2条“斜杆(45°线)”将其均分为8份,如此均等分线呈“米”字形且与“圆筋斗”有8个交点(图2)。在这8个点上,模型飞机的姿态依次是“倒飞(进入点)-侧飞(45°方向)-垂直下降-侧飞(45°方向)-正飞-侧飞(45°方向)-垂直爬升-侧飞(45°方向)-倒飞(改出点)”。

裁判在评分时,主要看这8个点的摆放位置和模型飞机在这些点上的姿态(图3)。如果8个点的位置和姿态都对了,再观察飞行轨迹是不是一个标准圆。日常训练时,建议模友先练习动作中8个点的准确卡位。只要均等分点码放到位、模型飞机姿态正确,就能飞出这个动作来。至于轨迹圆不圆,则是更细致的训练了。有些模友可能会问,是不是将“圆筋斗”分得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细,就越能保证飞行轨迹是个标准圆。其实不然,实际飞行时,“圆筋斗”的分割极限就是8份。如将圆分成16份的话,每隔22.5°就需有一个等分点,而操纵手无法把握22.5°的位置。因此在掌握好这8个点位置和模型姿态的情况下,完善这一分动作的方法应是:控制好模型飞机的速度,使各点间衔接均匀、飞行轨迹比较光滑。 F-13难点动作剖析

——“水平8字”伴2个“横滚”

F-13的第7动作是“水平8字”伴2个“横滚”。与第3动作类似,做好这个动作的要点是把握好8个点的位置以及模型飞机在这些点上的姿态。

“水平8字”的图形轨迹是一个“8”字形,而“8”字轨迹一般也要均分为8份,其中2个“圆筋斗”的交点就是一个均等分点(图4)。具体到这个动作,模型飞机须“正飞”进入。其姿态依次是“正飞(进入点)-侧飞-倒飞-侧飞-正飞-侧飞-倒飞-侧飞-正飞(改出点)”。只要这几个点的位置和姿态到位(图5),就能飞出该动作来。

如果遇到侧风,那么当风从飞行空域往操纵位吹时,“水平8字”的位置要往外(飞行空域)放。同理当风从操纵位往飞行空域吹时,就一定要把“水平8字”往里(操纵位)放。因为在这个动作里,“8”字的一部分需要往里(操纵位)做。所以当风从操纵位往飞行空域吹时,若不将“8”字往里做的话,操纵手就很难把握远处模型飞机的位置和姿态了。此外,最好让第7动作的进入点和改出点在同一位置,模型飞机从哪里进入就从哪里改出。 F-13难点动作剖析

——“半圆筋斗”接2周半“螺旋”接2个“1/4滚”

F-13的第11动作是“半圆筋斗”接2周半“螺旋”接2个“1/4滚”。它是整套动作里编排较为复杂、操纵难度偏大的一个分动作。在这个分动作中,模型飞机“正飞”进入,过中线后先拉起做“半圆筋斗”,然后进入2周半“螺旋”,最后接2个“1/4滚”(图6)。

细心的模友在看动作图例时会发现,在“半圆筋斗”之前、“半圆筋斗”和2周半“螺旋”之间各有一小段直线(图7)。而这2小段直线正是这个动作的关键,但处理的方法各有不同。“半圆筋斗”之前的一小段直线,表明模型飞机在进入第11动作后先飞一小段直航线至过中线位置,再拉起做一个“半圆筋斗”。“半圆筋斗”和2周半“螺旋”之间的这一小段直线非常短,可能会被模友在无意中忽略。不过仔细分析后大家会发现,这一小段直线是必然存在的,且并不要求操纵手将这段直线“飞”出来。推荐的操纵方法是,在做完“半圆筋斗”、模型飞机姿态改平的瞬间立即收油门。那么动作图里用虚线表示的一小段直航线该如何体现?因为模型飞机在从“半圆筋斗”平飞改出时仍有速度,且必须在速度减为零的瞬间进入“螺旋”,所以从收油门到减速至零的时间内,它其实已经往前“滑”了一段。也就是说,第二段直线是“滑”而不是“飞”出来的。这也是第二段直线画得特别短的原因(图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y2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