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

更新时间:2023-09-19 11:52: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方面优势的相关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

优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既客观地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又使资本主义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可能迅速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因此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辩证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既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也为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准备了体制条件。辩证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发展优势,是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一环。科学地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一优势背后的历史与现实因素,深入研究上述优势产生的条件、原因,同时针对这些优势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必然矛盾作出相应分析。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体制,经济政策

当代资本主义,是指“二战”以后,以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范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能够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与合理性,并把它视为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阶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优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科学地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领先优势,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些优势的特点,深入研究上述优势的意义、成因以及它与资本主义本身的矛盾。

一、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方面优势的特点

一是生产力发展的高科技化。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获得了大发展,生产力发展呈高科技化。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带动了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许多高科技的发展。1975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问世,1977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个人计算机,完成了计算机史上的第一次革命。近20年来,西方信息产业的生产率提高了100万倍。当前,HNIX 操作系统、以太网、INTERNET、局域网等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在各个领城大显神通。电脑网络拉近了时空距离,科技的进步使生产力迅猛发展,高科技直接转化成了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当代资本主文国家,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80%。近十年来,占人口仅20%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世界总量的80%。国际贸易占全球75%以上,黄金外汇储备占国际储备的64%,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强大优势正日益显示出来。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法国的核电技术和日本的机器人技术举世闻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又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在能源技术。环境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生物工程、制造技术、交通运输技术、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紧随其后,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市场信息化、管理电脑化、工业材料复合化。这就使得劳动生产率飞速提高,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可见。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地位一时仍无法改变。

二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杜会结构调整的社会化。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更趋社会化,从而越来越多地包含了未来新社会的各种因素。一是国有资本所有制的作用大大增强。一些西欧国家的国有企业不仅控制着基础产业,而且涉及很多尖端部门和一些竞争性企业。二是普遍推动了以股权社会化为特征的股份制经济。目前,股份制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美国,占企业总数15%的股份公司的总资产已占企业总资产的80%,销售额占全国总领的90%左右。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团的、社会的、法人的各种资本所有制形式获得了充分发展。

三是合作经济的力量壮大,已成为私人经济和公有经济之间的第三大经济势力。

四是经营主体日趋国际化。现在已有4、5万家跨国公司,子公司超过28万家,雇员超过700万人。这些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贸易的50%-60%,技术贸易的60%-70%,直接投资100%。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20家跨国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了80个最穷国家国民经济产值的总和。

五是经济运行计划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财政和金融政策等经济杠杆,对社会生产进行全面调节,形成了以市场竞争和私有经济为主,但又采取国家计划干预,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混合兼容的经济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

往的无政府状态。是“管理民主化”。欧共体各国普遍实行共同决定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吸收一定比例的工会代表参加董事会,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已成为工会组织固有在企业管理中贯的不可剥夺的权利。雇主也采取各种方式来争取在企业和工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的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工人的“人格”、“尊严”,劳资双方开展对话,消除隔阂,联络感情等。通过这些活动,经济发展的集团化全球化。二战以来,使阶级矛盾暂时得到缓解和维护,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协调,使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的运行突破了国界,实现了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社会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增强,这是资本主义在当代发展优势的重要体现。

二、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方面优势的意义 首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势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使之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1997年世界经济总量前十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中国、巴西、加拿大和西班牙。这些国家,除中国和巴西外,其他全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年,按国家和地区分组的世界500强,绝大部分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占175个,日本占112个。1998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大企业500强中,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占到了94.8%。1993~ 1998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2.2%,其中,美国为3.1%;欧盟为2.0%;日本为1.1%。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美国为74335亿美元;日本为51492亿美元;德国为23646亿美元。据统计,1997年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2.3万亿美元中,欧盟占28%; 美国占27%。

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世界金融市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金融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放松金融管制;放松利率和外汇控制;允许银行、保险和证券业从分业走向混业经营;允许银行在离岸市场开展外币业务。这些改革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发展。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数百家银行的业务网点遍及全球,每天24小时经营外汇业务,构成了一个全时空的国际金融市场。

再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1980年,发达国家的货物出口比重达到世界出口总量的72.3%;进口占世界比重的74%,而这些贸易又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还相当大。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以国家贸易和国际分工为条件、世界市场为基础和国家金融为核心的。目前,资本正以巨大的规模跨国流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它们控制金融市场的优势,掌握了世界贸易的主动权,从而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了主导作用。

三、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方面优势的成因 首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先发优势。历史地看,资本主义经济最先在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相对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经济跨越。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资本原始积累对促进资本主义先发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教训,通过采取国家干预政策,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单纯的市场经济自发性调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的施行,起到了保持生产和消费的均衡、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也改变了资本主义早期所采取的残酷剥削的方式,注重研究企业管理中人的需求层次和动力结构,通过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支持工人入股等方式,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些调整也缓解了国内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运转。

另外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密切,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为有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它们在国际经济组织的优势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经济规则,并力图将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固定化、合法化;在全力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它们以不等价交换系,迅速获取最大利益;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上,它们利用资金、技术,特别是金融交易规则的优势,全方位地进行金融扩张和金融投机,在造成他国利益损失的同时使自己从中获利。

还有知识和人才积累的优势。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先导和加速作用,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又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已经上升到70%,其中教育和培训的份额占20%左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人才的培养乃至争夺,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在世界竞争格局中占据了有利地位。面对当今的知识经济浪潮,发达国家开始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通过科技、教育和生产的联合,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生产力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积累不足。

四、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优势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取得的优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就此消失,资本主义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以机器大工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是不相适应的。从长远来看,其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不仅不能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且还会使这些矛盾深化,进而导致资本主义更大的危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社会不公的程度越来越大。在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一般的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呈递减之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在增大,但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却加剧了。

二是南北差距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在国内引起两极分化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全球的两极分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解放的道路,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在限制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未能彻底打破;在流通领域,不利于南方国家的贸易规则依然存在;在金融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继续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三是资源、财富的极大浪费。当代资本主义不顾人的真实需要和生活质量,以虚假的需求实现强迫性的消费。而这种经济增长的结果,是资源和财富的浪费以及恶性消费、畸形消费的产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消耗了世界80%的原料和产品。资本主义急功近利、追逐利润的本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辩证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发展优势,是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一环。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既客观地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又使资本主义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可能迅速为社会主义所

代替。因此,我们切不可急躁冒进,重犯过去“左”的错误;其次,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大调整、大改革,这既是资产阶级在经济大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调控手段,同时这又为向新的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准备好了体制条件。我们要善于从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改革中看到未来新制度的曙光,防止在资本主义的“回光返照”中迷失自我,犯右的错误。

参考文献:

[1] 湖南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J]. 湖南经济, 2000(9):5-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ar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