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三学期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4-04-07 09: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1 课程基本信息

表4-1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课程总学时/学期总108/36 学时 必修(田径和篮球);选修,任选其一(羽毛球、先修课程 足球和太极拳);其它(体育理论、体质测定) 修订人 修订日期 2015年8月25日 审定人 审定日期 后续课程 无 期总学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 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分/学6/2 综合教学团队 00GB0114 4.2 课程性质与任务

4.2.1课程性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其

1 / 25

任务是:

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生理)

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监测方法)

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方法)

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心理)

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品德)

4.3 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4.3.1知识目标(编号A1)

A1、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A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4.3.2能力目标(编号B1)

B1、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B2、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4.3.3素质目标(编号C1)

C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4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表4-2

序号

教学任务或项目 教学内容(编号) 理论实践 2 / 25

知识目标 1 必修(田径) A1、A2 技能目标 B1、 B2 素质目标 C1 学时 学时 2 34 2 必修(篮球) 选修,任选其一(羽A1、A2 B1、 B2 C1 2 34 3 毛球、足球和太极拳) 其它(体育理论、体A1、A2 B1、 B2 C1 2 34 4 质测定) A1、A2 B1、 B2 C1 0 8 合计 6 110 4.5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方案

表4-3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体育与健康

课程编号 00GB01总学时 14 课程目标

学习目标: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3、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4、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5、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课程内容

学习内容:

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体育知识面和体育修养,在对体育的认识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3 / 25

108 编制时间 2015.8 编制人 丁剑锋

2、体育实践:

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足球、武术-24式太极拳等,根据学情,教师力求做到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觉性,使学生终生受益。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5 学习情境6 学习情境7 学习情境8 学习情境9 学习情境10 学习情境11 学习情境12 学习情境13 学习情境14 学习情境15 学习情境16 学习情境17 学习情境18 学习情境19 学习情境20 学习情境21 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本门课程中是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实践部分占大多数。 教学方法:

4 / 25

田径——协调、素质 田径——短跑 田径——中长跑 田径——理论 篮球基础 篮球传、投、运 篮球进攻、防守 羽毛球基础 羽毛球发球技术 羽毛球步法 羽毛球比赛、考试 足球课的介绍,体能训练 运球 踢球、停球 其他技术的学习 考试 太极拳(一) 太极拳(二) 太极拳(三) 太极拳复习、考试 其它(体育理论、体质测定)

1、 理论方面:

现代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此方法能通过图、文、影、音等多角度、较全面的讲授理论知识。

讲授法,通过教师个体的提炼和组织,个性化的讲授内容。 提问法,根据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

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使教学内容更好的植入学生的知识库中去。

案例法,通过各种案例或结合自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接受内容。 2、 实践方面: (一)指导法

①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 ②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③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④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

⑤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 (二)练习法

①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②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③综合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一类练习方法。 ④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

⑤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 ⑥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实施场所:

田径场 篮球场 礼堂 排球场 羽毛球场、多媒体、体质测定中心 课程考核方式:

5 / 25

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考试采取随堂考试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技能、技术动作、知识等的掌握情况。 课程教学资源: 1. 教学资料准备 (1)教材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由徐骏主编,中国出版集体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6 (2)参考书

《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 (3)其他

几年来教师编写的多媒体课件。 2. 实训条件

为了保障本门课的正常运行,对器材设备的要求如下;

(1)本课程需要田径场1块、篮球场8块、羽毛球场15块以及各种器材设备等,满足学生正常上课要求。

(2)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训练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学院教学场地若干。 学生能力要求:

1. 具有健康的身体体魄、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 2. 具有体育理论基础知识;

3. 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4. 具有查阅行业相关资料、分析判断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师能力要求:

本课程需要熟悉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等专业领域的双师型教师各1名。

4.5.1 田径——协调、素质情境设计方案

表4-4 田径——协学习情境编号 1 学习情境名称 调、素质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6 / 25

学时数 2

1. 田径的基础知识

2. 走、跑、跳、投等技术技能

学习目标

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的自主课外田径健身锻炼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内容 1.协调性练习及素质训练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地、辅助器材等。

4.5.2田径——短跑情境设计方案

表4-5 田径——短学习情境编号 2 学习情境名称 跑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田径的基础知识

2.走、跑、跳、投等技术技能

学习目标

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的自主课外田径健身锻炼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内容 1.短跑——蹲踞式起跑技术教学 2.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教学 3.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 4.短跑——后程冲刺跑技术教学 5.短跑——弯道跑技术教学 6.短跑——接力跑技术 7.短跑——50米全程跑练习 8.50短跑测试

学时数 14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7 / 25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地、辅助器材等。

4.5.3田径——中长跑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6 田径——中学习情境编号 3 学习情境名称 长跑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田径的基础知识

2.走、跑、跳、投等技术技能

学习目标

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的自主课外田径健身锻炼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内容 1.中长跑——素质训练 2.中长跑——站立式起跑技术教学 3.中长跑——途中跑技术及呼气方法教学 4.中长跑——后程冲刺跑技术教学 5.中长跑——男子1千米女子8百米全程跑练习 6.男子1千米女子8百米中长跑随堂测试 2课时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学时数 12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地、辅助器材等。

4.5.4田径——理论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7 田径——理学习情境编号 4 学习情境名称 论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8 / 25

学时数 2

3. 田径的基础知识

4. 走、跑、跳、投等技术技能

学习目标

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的自主课外田径健身锻炼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内容 1.理论课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辅助器材等。

4.5.5篮球基础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8

学习情境编号 5 学习情境名称 篮球基础 学时数 4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篮球知识的学习 2. 篮球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基本规则和裁判法,较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作风和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习内容 1.篮球基本技术知识介绍;原地球性练习 2.基本姿势、移动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篮球场、篮球、辅助器材等。

4.5.6篮球传、投、运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9

学习情境编号 6 学习情境名称 篮球传、投、运 学时数 16 学习任务

9 / 25

教学项目

1. 篮球知识的学习 2. 篮球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基本规则和裁判法,较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作风和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习内容 1.原地高、低运球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3.双手胸前传接球 4.单手肩上传球 5.双手胸前投篮 6.反弹传球 7.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 8.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篮球场、篮球、辅助器材等。

4.5.7篮球进攻、防守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10

学习情境编号 7 学习情境名称 篮球进攻、防守 学时数 14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篮球知识的学习 2. 篮球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基本规则和裁判法,较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作风和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10 / 25

学习内容 1.原地持球同侧步、交叉步突破 2.传切配合、掩护配合 3.教学比赛 4.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5.理论: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6.教学比赛 7.考试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篮球场、篮球、辅助器材等。

4.5.8羽毛球基础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11

学习情境编号 8 学习情境名称 羽毛球基础 学时数 2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羽毛球知识的学习 2. 羽毛球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以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击球、杀球、裁判法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知识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为终身体育提供指导与帮助。

学习内容 1.初步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站位和2握拍方法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羽毛球场、球拍、羽毛球、辅助器材等。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4.5.9羽毛球发球技术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12

11 / 25

学习情境编号 9 学习情境名称 羽毛球发球技术 学时数 16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羽毛球知识的学习 2. 羽毛球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以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击球、杀球、裁判法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知识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为终身体育提供指导与帮助。

学习内容 1.初步掌握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2.学习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3.学习正手发网前球技术 4.介绍正手发平快球技术 5.学习反手发网前球技术 6.学习放网前球技术 7.学习正手吊球技术 8.学习挑后场高球技术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羽毛球场、球拍、羽毛球、辅助器材等。

4.5.10羽毛球步法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13

学习情境编号 10 学习情境名称 羽毛球步法 学时数 4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羽毛球知识的学习 2. 羽毛球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以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击球、杀球、裁判法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知识点。通过教

12 / 25

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为终身体育提供指导与帮助。

学习内容 1.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步法 2.复习羽毛球的基本步法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羽毛球场、球拍、羽毛球、辅助器材等。

4.5.11羽毛球比赛、考试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14

羽毛球比赛、考学习情境编号 11 学习情境名称 试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羽毛球知识的学习 2. 羽毛球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以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击球、杀球、裁判法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知识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为终身体育提供指导与帮助。

学习内容 1.了解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及我国的发展 2.了解羽毛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及组织比赛 12.教学比赛 3.教学比赛 4.复习所学内容(一) 5.复习(二)素质 6.考试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13 / 25

学时数 12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教材、课件、羽毛球场、球拍、羽毛球、辅助器材等。

4.5.12足球课的介绍,体能训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 4-15

足球课的介绍,学习情境编号 12 学习情境名称 学时数 2 体能训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足球知识的学习

2. 足球技能技术的训练、战术的学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足球的发展史和现行状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足球技战术的水平,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习内容 1.足球课的介绍,体能训练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4.5.13足球运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 4-16

学习情境编号 13 学习情境名称 足球运球 学时数 8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足球知识的学习

2. 足球技能技术的训练、战术的学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足球的发展史和现行状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足球技战术的水平,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习内容 1.脚内侧踢、停球技术 2.脚背正面运球技术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14 / 25

3.脚背外侧运球技术 4.脚背内侧运球技术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4.5.14足球踢、停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 4-17

学习情境编号 14 学习情境名称 足球踢、停球 学时数 12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足球知识的学习

2. 足球技能技术的训练、战术的学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足球的发展史和现行状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足球技战术的水平,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习内容 1.颠球技术 2.接球技术 3.脚内侧接球、传球技术 4.脚背正面踢球 5.脚背外侧踢球 6.脚背内侧踢球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4.5.15足球其他技术学习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 4-18

学习情境编号 15 学习情境名称 足球其他技术学习 学时数 12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5 / 25

1. 足球知识的学习

2. 足球技能技术的训练、战术的学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足球的发展史和现行状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足球技战术的水平,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习内容 1.学习头顶球技术 2.学习射门技术 3.守门员技术 4.裁判员知识 5.教学比赛 6.教学比赛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4.5.16足球考试学习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 4-19

学习情境编号 16 学习情境名称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足球知识的学习

2. 足球技能技术的训练、战术的学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足球的发展史和现行状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足球技战术的水平,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习内容 1.考试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考试 学时数 2

16 / 25

4.5.17太极拳(一)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20

学习情境编号 17 学习情境名称 太极拳(一) 学时数 10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武术知识的学习 2. 太极拳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性与攻防含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提高技术的同时培养健康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学习内容 1.太极拳文化,起势和野马分鬃 2.白鹤晾翅和搂膝拗步 3.手挥琵琶和倒卷肱 4.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5.左右揽雀尾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篮球场 礼堂 排球场 羽毛球场。

4.5.18太极拳(二)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 4-21

学习情境编号 18 学习情境名称 太极拳(二) 学时数 10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武术知识的学习 2. 太极拳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性与攻防含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提高技术的同时培养健康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学习内容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17 / 25

1.单边和云手 2.单边和高步探马 3.右蹬脚和双峰贯耳 4.转身左蹬脚和左右下势独立 5.左右穿梭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篮球场 礼堂 排球场 羽毛球场。

4.5.19太极拳(三)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22

学习情境编号 19 学习情境名称 太极拳(三) 学时数 10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武术知识的学习 2. 太极拳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性与攻防含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提高技术的同时培养健康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学习内容 1.全面的复习前面的内容 2.海底针 3.闪通臂 4.转身搬拦捶 5.如封似闭 6.十字手和收势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篮球场 礼堂 排球场 羽毛球场。

4.5.20太极拳复习、考试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4-23

18 / 25

学习情境编号 20 学习情境名称 太极拳复习、考试 学时数 4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武术知识的学习 2. 太极拳技能技术的训练

学习目标

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性与攻防含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提高技术的同时培养健康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学习内容 1.复习全套动作 2.考试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田径场 篮球场 礼堂 排球场 羽毛球场。

4.5.21体育理论、体质测定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表 4-24

体育理论、体质测学习情境编号 21 学习情境名称 定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2. 体质的测定。

学习目标

掌握各科类项目的基本知识、锻炼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良好的学习竞赛规则和提高自身体育知识量,正确认识体质测定的目的任务及意义,从而为“健康体育”、“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内容 1.田径、健美操、武术 2.篮球、足球、排球 3.羽毛球、乒乓球

学时数 8 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9 / 25

4.体质测定和有关“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综合理论知识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多媒体、体质测定中心、教案。

4.6 教学基本条件

4.6.1师资要求

本课程需要熟悉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等专业领域的双师型教师各1名。 4.6.2场地设备要求

本课程需要田径场1块、篮球场8块、羽毛球场15块以及各种器材设备等,满足学生正常上课要求。 4.6.3实训场所要求

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训练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学院教学场地若干。

4.7 课程实施建议

4.7.1课程模式建议

本课程应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训练、学习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的教学模式。 4.7.2教学建议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1)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

①《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学生年龄阶段身心发育规律、学习规律、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制定教学计划是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检验,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按期完成的工作之一。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由教师个体完成,在体育教研室内协调完善,接受学校主管部门监督,在教学实践中适度灵活处理。

按计划实施教学是搞好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制定课时计划,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

②保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落实,增进学生对健康及运动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在保证“健康第一”的前提下自主锻炼身体,对“健康教育”教学提出

20 / 25

具体的要求。

(2)建立保证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一般规定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身体练习是主要学习手段,从体育知识学习到体能增强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提高都应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或达到。

①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制度,对学生到课情况要进行如实统计,教师应提前到岗候课,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应提前请示学校主管部门并做出妥善的安排。

②上课和下课应按队列要求集合整队,上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按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变化。每节课自主活动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严格规范体育课堂常规要求。

③师生应穿着运动服装进行体育活动,在冬夏季节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解决。 ④在教研室协调的基础上有规律的使用场地器材,尽量减少因场地安排不当对教学形成的相互干扰。定期检查、维护场地,加强安全措施,避免事故伤害,适时补充体育器材。

⑤强调教师仪表、教态对学生和学习过程的影响,做到学生面前不吸烟,不接打手机,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避免在上课时与学生发生冲突。

⑥一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64学时),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68学时)。必修课内容包括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太极拳)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专长,结合必选和任选内容,制定个人的教学进度;保健培训主要针对部分身体特殊学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正常的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每周选择一次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运动处方式的授课。我们采取课堂授课、知识讲座和技能训练三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知识和学习空间。

(3)建立根据《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保证项目教学安全顺利进行的专项规定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学习规律,建立在身体练习基础上的体育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各项目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积累经验,并在教学过程中约定成俗。

①各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法。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身体、器材、天气的原因都潜在着事故倾向。因此,教师要提前引起注意和防范。

21 / 25

②教师应掌握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合理安排具体项目学习中体能发展与技术掌握的关系及时间安排顺序。

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学生参与指导或帮助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应措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重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受教学规律、学生条件和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教师要能动的把握这些规律和条件,改变单以学生兴趣为转移的教学过程,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逐步消除教学的随意性,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受益。

①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反馈,定期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施行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计划(尤其是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

②积极参加各级在职培训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加深对教学中各方面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中的把握能力。每人都要有在职学习或参加培训的计划,学院和教研室应拓宽学习和培训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和各方面资源为教师业务研究和提高创造条件。

③认真对待学习评价。在教学计划中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方法,按计划进行,消除学习评价的随意性和老师说了算的弊端。学习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的,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提倡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的操作,以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

④积极参加各级学术交流。提倡教到老学到老的研究风气,积极参加各级业务交流活动,以参加省市级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主,锻炼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形成以业务研究为荣的良好氛围。

(5)注重实际数据的统计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教学数据的快速统计和资料的存储以及快速查询成为现实,教师要充分学习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尤其注重对真实数据的统计、存贮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利用,反对数据统计中的虚假作风和纸上谈兵的不良倾向。

①学习评价数据的积累和统计。

②为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意识进行的数据积累和统计。

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测试数据的积累和统计等。 4.7.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22 / 25

本课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组织形式多样、纪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所以它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

(1)指导法

①语言法②直观法③分组教学法 ④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⑤情感激励法 (2)练习法

①游戏练习②比赛练习法③综合练习法④循环练习法⑤重复练习法⑥变换练习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理解分析和反应到并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身体技能上。 (3)其他

根据教学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平时的体育授课中应介绍一些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体育项目及名人人物动态。

4.8 考核与评价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必修课程之一,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严格执行我院体育课程考核办法,要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作出公正、准确、全面的考核与评定。 4.8.1考核内容

(1)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考查。 (2)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定。

(3)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 4.8.2考核评分方法

(1)各学期考试项目分配与占体育总成绩百分比:(见:附表)

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考核,必须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表 4-25

序号 1 2 考核项目 出勤情况 课堂表现 行表现(其他加分) 23 / 25

考核项目内容 每节课对学生出勤进行检查 在课堂或实训现场学习态度的举所占比例 15% 15% 备注 考勤等学习过程 课堂提问

3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技术评定、能力达标) 合计 70% 100% 1~2项 总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 (2)采用百分制评分办法

(3)平时考勤中:学生旷课者每次扣10分,用●表示;因事、病等不到课者每次扣5分(公假除外),用○表示;因迟到、早退、见习以及不按规定着运动服装者每次扣3分,用Θ?Θ表示。因公丧假每次扣1分用⊕表示,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设平时成绩奖罚分制度,分值5~10分,但本期最终总分不得超过100分。符合下列a~d条件者可或奖励分数。

①无旷课、迟到、早退,(出全勤)奖励5分。 ②学习成绩在原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奖励5分。

③学习态度认真努力,早操课外锻炼积极、满勤者,奖励5分。 ④本班体育委员工作认真负责,奖励5分。

⑤凡学习态度不认真,并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者,视其情形扣减5~10分。 ⑥学生每学期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含三分之一,包括病、事假)、旷课六分之一者不予评定本期成绩。

⑦凡成绩不及格者,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办理。 ⑧保健课、选修课、均按以上标准执行。

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由体育教研室向学院有关部门报送。(详细办法,另附) 4.8.3注意事项

(1)每学期开学初各任课教师向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及评分方法,以便学生加强锻炼,争取优良成绩。

(2)考试应严肃认真,严格遵守各项考试制度。因病、因公办理缓考的须持病假条或公假证明经体育教师签字报教务处、系部经批准后办理缓考手续,否则一律按旷考处理。缓考期限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缓考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同。无故缺考的学生,不予考试,按不及格处理。

(3)每学期内单项“不及格”者,在期末体育课结束前,可进行一次补考。期末总评“不及格”者,应在下学期三周内完成补考。

(4)身体异常及病、弱学生由本人持医生证明并写出也面申请,任课教师推荐,

24 / 25

经教务处系部批准后,可上体育保健课。

(5)院运动代表队队员上体育训练课、体育课的成绩由各代表队教练员根据其运动成绩及训练表现评定。各代表队教练员在每学期教学课结束后,应及时按规定填报所带队员体育课考试成绩,每学年按规定回班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

4.9 课程教学资源

4.9.1教材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由徐骏主编,中国出版集体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6. 4.9.2参考书

《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 4.9.3其他

几年来教师编写的多媒体课件。

4.10 有关说明

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本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而制订的。

25 /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ba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