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5: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摘要.................................................................. 3 一.绪论............................................................... 4 二.我国陶瓷产业现状.................................................. 4 三.中国陶瓷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8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日趋加大 ................................. 8 (二).长期低价导致反倾销 ........................................ 11 (三).技术含量低,科技创新不足 .................................. 13 (四).品牌意识浅薄 .............................................. 14 (五).陶瓷行业竞争无序 .......................................... 15 四.提升中国陶瓷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15

(一).规范陶瓷的生产标准 ........................................ 15 (二).陶瓷行业加快转型 .......................................... 16 (三).增加科研投入,创造核心产品 ................................ 17 (四).加强品牌意识,打造自主知名品牌 ............................ 17

(五).国家加强扶持陶瓷产业的力度 ................................ 18 五.结论.............................................................. 18 参考资料............................................................. 19 致谢................................................................. 19

中国陶瓷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中国陶瓷产业是我国出口才创汇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陶瓷出口额度在不断下滑状态之中,之所以有此种情况发生,主要原因集中在三个方面,受到国际绿色壁垒的影像,受到多国家反倾销法案的影像,受到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的影响。中国陶瓷生产企业想要拥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就一定要关注到规范陶瓷的生产标准、陶瓷行业加快转型、增加科研投入,创造核心产品、加强品牌意识,打造自主知名品牌,这样我国陶瓷出口数额才能够增加,国内陶瓷企业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国陶瓷;出口;国际竞争力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ceramic export Abstract: China's ceramic industry i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export to earn foreign exchange through the,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eramics export amount in a declining state, the reason why this happens, mainly due to concentrated in three aspects, by the imag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een barriers, by many countries' anti-dumping bill image, product technology content is low, lack of innovation effect. Ceramic production enterprise in China to have a better development, then we must be attention to standardize the ceramic production standards, the ceramic industry to speed up the restructuring, increase research investment, create core products, to strengthen brand awareness, to build their own brands, so the

amount of China's ceramic exports to increase, domestic ceramics enterprises to have a better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Key words: Chinese ceramics; expor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一.绪论

2010年之前我陶瓷出口份额极大,在世界领域中排名前三,而在2010年之后,我国陶瓷领域出口份额不断下滑,之所以有如此情况发生技术相对滞后,所生产的产品不能够达到国际环保标准被绿色壁垒所制约是根本所在,此外的影像因素来自于诸多方面,有反倾销调查的影响,科技创新不足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发生,我国陶瓷生产领域的产品出口额度不断下滑,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我国陶瓷领域企业在国际行业领域竞争中存在的不足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让我国抱住陶瓷产品出产大国的地位。 二.我国陶瓷产业现状

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原材料成本低廉,因此在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初期阶段具有着骄人的战绩,在近30多年迅猛发展中我国一度成为成为世界陶瓷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在这一阶段中我国所生产的陶瓷口量接近全球总交易量 70% ,我国出口日用瓷创汇额仅占世界总额的20% 左右。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陶瓷产业凭借产量和出口量曾经取得过骄人业绩,但是在繁华之后,紧随而来的是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缩减,此种问题在2010年之后开始展露苗头,。连续5年来陶瓷出口额度保持数据持平,2015年略有增加,整体大趋势方面出口额度处于平缓状态。多地区的陶瓷生产企业产品出口领域中陶瓷出口数额有有缓慢增长。以我国陶瓷出口大省份广东为例进行分析,能够对我国目前陶瓷出口现状了解更为详实。

2015年上半年我国陶瓷出口最大省份——广东陶瓷出口环比2014年有所增长,累计出口40.46亿美元(同比增长72.38%),占62.91%,比较上年同期提高了5.71个百分点,详见图1。

图1 2015年1~6月全国陶瓷行业累计出口额地区占比情况

从出口额同比增速看,在2015年1月份到6月份我国陶瓷主要出口地区中环比2014年江苏同比下降,其中浙江、广东、湖南陶瓷出口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达到60%以上的增长,详见图2。通过对广东陶瓷企业

图2 2015年1~6月全国陶瓷制品累计出口额主要地区同比增长情况 虽然在出口额度方面已经开始缓慢上扬,但是发展步伐要远低于2010年之前我国陶瓷领域的发展脚步。中国陶瓷产品出口1997年阶段呈现井喷趋势,目前我国陶瓷行业出口产品遍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覆盖率对比1997年前期扩大了200%。其中日用陶瓷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3成;建筑陶瓷的出口增幅最大,所占比重上升至第二位;艺术、卫生陶瓷及其他类陶瓷的出口均显

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虽然在出口覆盖范围方面增加明显,但是在出口数额方面却没有明显的提升,对比1997年我国所具有的陶瓷企业数量,2015年我国所具有的陶瓷企业已经超过了1997年12倍,以这个基数为点进行推算,可以得出我国陶瓷出产数额并没有因为陶瓷企业的增加而大量增长,虽然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但是在传统的欧美国家陶瓷销售市场上我国曾经占据的优势销售地位明显已经发生动摇。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1~6月我国陶瓷制品累计出口量205.31万吨,同比下降0.97%;累计出口64.32亿美元,同比增长56.7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9.37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出口12.9亿美元,同比增长68.77%,详见图1。

图1 2015年1~6月全国陶瓷行业月度出口额及同比

从月度出口情况看,上半年仅3月份出口略高于上年同期,其它月份都大幅高于上年水平,详见图2.

图2 2015年1~6月全国陶瓷制品行业连续三年月度出口额对比

2015年上半年我国陶瓷出口贸易国情况

2015年1-6月,在半年值周我国陶瓷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累计出口额占22.59%,同比下降13.21%,韩国、新加坡、德国、英国、日本、荷兰、加拿大、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分列2-10位,分别占3.92%、3.89%、3.85%、3.68%、3.65%、3%、2.96%、2.91%、2.85%。 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阶段我国陶瓷出产数额没有本质的提升数据,2014年阶段出现小幅度的下降,2015你那从1月份到6月份的同居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销售额度有所增长,但也紧紧是对比2014年陶瓷出口数据而言。

美国仍占据我国陶瓷出口最大贸易国位置。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1~6月我国陶瓷累计出口美国13.2亿美元(同比增长73.92%),占20.53% ,详见图1。

图1 2015年1~6月全国陶瓷行业累计出口额贸易国占比情况

图2 2015年1~6月全国陶瓷行业累计出口额主要贸易国同比增长情况 从出口增长来看,对比2014年同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进口份额下降是最为明显的,而在其他一些国家相较2014年同期基本保持持平状态,详见图2。 从2015年综合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国陶瓷出口贸易放缓,出口额普遍呈下降趋势,除了在美国市场方面整体有所上升,相对于对陶瓷产品质量更为重视的德国、韩国、荷兰、英国等国家,我国的陶瓷出口数量依然表现下滑状态,这种情况持续时间已经达到了5年,在此种状态之下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因根据出口现状查找问题形成原因,在合理对问题分析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让我国陶瓷出口额度再次提升起来。 三.中国陶瓷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日趋加大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为2001年,在此后的多年发展之中,绿色贸易壁垒对于我国陶瓷产业所造成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它对于我国陶瓷出口所造成的影响致远,已经成为了我国陶瓷想要对外进行销售必须克服的一个障碍,而且是在所有存在障碍中最大的一个。

我国陶瓷生产方面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和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较有着一定的差距,而在绿色贸易壁垒之中,对于绿色环保瓷砖生产技术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如果陶瓷产品在成品之后无法达到这样的绿色要求,那么就无法进入其他国家进行销售,这对于我国的陶瓷生产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正面的刺激作用,也是一个负面的影响。负面面严重影响在于造成产品销售滞销,正面作用在于通过绿色壁垒的条件限制,能够刺激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关注在各种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开发、投入更多的资本,这样做的好处有利于陶瓷产业在环保意识上加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好产品绿色化的同时做好生产过程中的绿色环保,不会给环境带来太大的污染。

而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无疑是需要时间以及更多的资本投入的,对于这一点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关注的相对较晚,因此在短时间内想要在绿色壁垒这一阻碍上有所突破并不容易,因此在短时间之内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销量就会受到制约,对于一些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的盈利模式陶瓷生产企业来说这样的绿色壁垒甚至是企业无法生存下去的最大障碍,对于这样的企业绿色壁垒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 早期绿色壁垒对于我国陶瓷生产造成的影响可以用措手不及来形容,最初阶段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并没有关注绿色环保的技术应用,陶瓷产品的生产标准也是按照我国设定的生产标准来进行执行的,此阶段产品在进入国际领域进行销售綦产品质量和国际产品标准有很多细化部分不符,初期没有严格绿色环保参数设定下我国陶瓷产品热卖,在欧美国家开始对绿色环保进行限定后,对我国陶瓷产品销售带来极大影响。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陶瓷产品的销售,我国陶瓷企业应该自觉遵守以及执行国际技术标准,并且按照相应的检测规定进行产品检测,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不会被国际领域的陶瓷生产标准以及检测标准打的措手不及,导致无法在行业中生存下去,只有不断的根据国际检测标准以及生产标准进行自我完善才能够适应这种国际竞争趋势,让陶瓷出口为我国创汇。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对于陶瓷产品的铅以及镉溶出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以及

要求,而在多年以来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生产的数量以及产品的利润空间,对于各种无公害的技术则并没有形成重视观念,这种状态之下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国内产业陶瓷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无疑就减少了很多。 虽然目前在我国国内部分陶瓷生产企业已经关注到了绿色技术在产品生产中的使用,不过这一部分企业相对总体陶瓷企业数量来说是相对较少的,而且在技术开发领域所投注的资本也相对有限,部分企业将技术开发寄托于政府部门,寄托于国家的相应机构,而没有在自主研发方面投入更大的举措,这对于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在欧盟国家发展具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绿色壁垒对于技术要求方面的管控越发严格,我国陶瓷出口的比重份额呈现着下滑趋势。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我国1993年陶瓷的产量在全世界是第一位的,2005年阶段全世界的建筑陶瓷数量达到了70亿平方米,而在其中有一半,也就是35亿平方米的陶瓷产品是来自于我国,在这个阶段之中多数国家在陶瓷产品的绿色技术使用方面要求的并不是非常严格,而在2005年之后各个国家,特别是欧盟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各种陶瓷制品的绿色材质更为关键,因此在技术方面掌控得更为严格,而我国的很多陶瓷企业,在进行技术转型阶段时有跟上世界陶瓷领域的脚步,这导致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在工艺方面不过关,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生产出的产品也无法达到国际既定标准,此种情况之下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份额开始受到影响。以2005年为例就很能说明问题。2005年我国所生产的陶瓷已经达到了40亿平方米,卫生洁具的陶瓷产品出口数量超过1亿件,卫浴配件超过3亿件,在日用陶瓷产品销量方面总数达到140多亿件,这些占比数据分别占全球销售数量的50%,35%,65%,全行业为我国所创造的外汇利润达到了3000亿人民币,所涉及的出口销售国家达到了111个,创汇的总额达到50亿元,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创汇新高度。但是在2005年之后随着绿色贸易壁垒所具有的影响不断加剧,我国陶瓷产品销售份额在逐渐的萎靡之中,特别是对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出口例如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逐渐的缩小的贸易数量。如果无法将这种绿色壁垒的僵局打破,那么未来我国所出产的陶瓷产品出口创汇的额度必然会持续呈现下滑情况,导致失去行业主导地

位。

(二).长期低价导致反倾销

由于我国在用工成本方面相对比较低廉在,产品原料方面价格低廉,因此在我国的陶瓷生产领域中能够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进行产品的生产,这也就促成了在国际陶瓷领域中我国所出口的陶瓷制品在价格方面低廉而在品质方面相对较为结实耐用这两个特点,促成了我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热销,而由于价格较低造成了多个国家对我国陶瓷产品确立反倾销,方案,对我国陶瓷出口进行遏制,这也是导致近年来我国陶瓷产品出口数额方面有所下滑的关键影响原因之一。

最早对我国陶瓷制品反倾销制裁的是澳大利亚,1980年澳大利亚首次对我国陶瓷制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在这个阶段之后印度、韩国、巴西、以及阿根廷等多达20多个的国家都纷纷进行了对我国陶瓷制品反倾销的调查,导致我国陶瓷制品在国外零售价格上受到了冲击。

针对我国陶瓷制品反倾销,2011年9月是最为明显的一次,也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次反倾销调差。2011年9月欧盟国家对我国所生产的陶瓷制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导致当年我国陶瓷制品在欧盟的销售总体数量下滑30%左右,此后2013年5月15日欧盟国家对于我国陶瓷餐具也作出了反倾销法案裁决,征收了13.1%到36.21%的反倾销税,而这无疑就加剧了我国陶瓷制品在欧盟国家销售的难度急剧提升,这就导致我国陶瓷制品在国际领域上进行销售时所具有的优势不断的下落、产品销售数额不断的减低。

从2012年阶段到2016年阶段欧盟国家、阿根廷、印度、墨西哥、埃及等国家分别对我国陶瓷行业中的釉面和未上釉面瓷砖,陶瓷餐具、日用陶瓷以及抛光瓷砖等陶瓷类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这让我国在国际领域上陶瓷产品的销售处于一个极为被动的局面。

2010年以后反倾销对于我国陶瓷的出口销售带来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在这个阶段之前我国大约有2000到3000家的陶瓷生产企业,在欧盟以及美国等国家进行产品的销售,而在反倾销法案采取措施之后仅仅剩下300到400家具有实力的陶瓷企业依然活跃在欧盟以及欧美国家中,这对于我国陶瓷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已经可以用危机来进行形容。

之所以我国陶瓷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出口销售过程中受到了反倾销法案的调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低价竞争所带来的后果。我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技术拓展研发方面投入的资本相对较小,关注程度也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采用低价竞争策略,例如我国所出口的日用陶瓷以及各种瓷砖产品,其价格都远远的低于其他国家所生产的陶瓷类制品产品,有些陶瓷制品的价格甚至低于欧盟本土国家陶瓷生产制品,一半,也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我国生产的陶瓷制品在国外销售时这样的低廉价格成为了反倾销调查的主要证据。

引发我国陶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低价竞争的关键原因在于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的恶性价格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具体表现为我国陶瓷生产企业互相挤压价格,争夺着相对较少的利润空间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这方面建筑陶瓷可以作为典型案例来进行分析:从2011年开始我国陶瓷产业领域中出口建筑陶瓷数量不断的飙升,初期为20亿平方米,而到了2007年已经达到了50亿平方米,2009年的出口数量达到了66亿平方米,此后2010年到2015年之间,建筑陶瓷出口数量不断飙升,但是在整个国际建筑领域中由于产能过剩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态,为了能够和在其他的国家品牌产品竞争过程中占据更大的优势,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只能将价格压得更低,我国是典型的劳动力和原料资源价格低廉国家,因此产品销售价格更低一些,也能够保持一定的利润获得,于是多个企业纷纷在海外市场进行产品的价格下调,下调次数越演越烈,这也就导致了各个国家在行业保护机制模式之下运用反倾销武器保护本国陶瓷企业。

以上提到的是主要因素,其余的一些从属因素很多,如我国所制定的出口退税政

策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陶瓷产品都享受着9%到17%的出口退税,这也就让我国陶瓷企业在国际领域中打价格战的时候更有底气。如在我国进行陶瓷出口的企业中,有众多的企业是家族式企业,虽然在产品的生产数量以至质量方面尚可,但是在企业管理模式上具有很大的问题,遇到反倾销调查的时候,很多企业采用了不积极应诉的这种态度,推脱调查,这就导致了在反倾销案例调查之中我国的众多企业不占具优势,在其中更有部分企业对于什么是反倾销根本比理解。另外一些陶瓷生产企业虽然明白应诉反倾销调查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担心在反倾销应诉的费用方面支出太多,所以干脆就不予理会。而在这方面也确实是如此,在反倾销调查大问卷的费用方面所支出的成本达到50到100万元,我国部分小型陶瓷企业虽然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不过产能方面相对较小,出口数量也较为一般,因此并不会在应诉方面支出更多的成本,所以也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而这些对于我国陶瓷领域整体迎战反倾销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三).技术含量低,科技创新不足

目前阶段我国陶瓷领域中的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在科技创新方面明显不足,科技创新不足直接导致了在未来的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段中我国企业所生产的陶瓷制品无论是在质量方面还是在绿色环保方面都无法和其他的国家相媲美,从技术的依赖程度方面2016年进行的普查来看,目前我国出口的陶瓷制品虽然在生产量方面有所提升,但是在其中的技术含量确相对较差,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在陶瓷领域之中高达37%,和我国一水之邻的日本虽然在陶瓷产量上远远不及我国,但是其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仅占5%而已。

陶瓷领域中的生产核心技术永远是衡量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生产成本的最重要参数,这样的技术掌握在其他国家的行业企业之中是不会将核心重点技术进行公开的,这种状态之下我国陶瓷生产企业一直使用落后技术进行生产、使用发达国家同行业领域淘汰技术进行产品生产,自然无法有更为优势的产品质量表现,这就会导致产品

成本追加,而产品利润获得不断减少。 (四).品牌意识浅薄

我国陶瓷生产领域在出口方面各个企业对于品牌意识相对薄弱,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国际陶瓷市场上有众多著名品牌的陶瓷产品其出产地都是我国,采用了贴牌销售的方式为这些国外的陶瓷销售商带来了品牌效果、品牌价值,获得了极大的利润,我国对这些陶瓷进行生产的企业分得的利润却非常少,部分企业虽然在多个国家都有陶瓷产品销售,但并没有形成品牌效果,这也就无法让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有更好的利润获得,造成了产品品质虽高我国陶瓷生产企业但却一直处于末流位置。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产生并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我国有着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很多陶瓷生产企业都受到了这种体制的影响,对于品牌的意识是非常淡薄的,甚至有部分的家族企业完全忽视品牌效应,也正是因为如此原因贴牌产品在国际陶瓷领域中销售的问题屡见不鲜,很多企业不懂得品牌的重要性,不知道应用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润,以至于有很多企业做了多年的陶瓷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却看不到这个品牌的名字,更没有这个企业自己的商标。 如果具有品牌效应,那么国陶瓷产品在国际舞台上的销售数额必然会有极大的提升,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根据联合国计划署所统计的调查数据表明,知名品牌陶瓷产品在国际各个国家之中的销售额度达到了整个市场的40%,但是这样的品牌企业总数量仅仅为全部企业的3%而已,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只有极少数的进入了品牌领域之中,在这方面我国的陶瓷生产企业,要集中在景德镇,而在出口创汇方面景德镇的众多企业无疑都是行业中的典范,之所以景德镇的很多陶瓷生产企业能够做到出口创汇额度高,和这些企业对于品牌的认知更为深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五).陶瓷行业竞争无序

我国众多的陶瓷出口企业并没,真正的意识到凝聚成一股力量,在国际陶瓷销售舞台上互相之间挤压、互相之间压低价格,这种做法无疑变成了一种自杀性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其他国家陶瓷生产企业在其中渔利,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为出色的发展、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那么我国陶瓷行业就不能够落入竞争无序这一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竞争循环之中不尽会让我国诸多陶瓷出口企业无法获得更多利润,更为关键的是会对我国陶瓷出口整体大趋势带来严重影响,过于低廉的价格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让消费者形成固定购买思维模式,认为中国所出品的陶瓷都是低廉价格产品,因此一旦某品牌陶瓷销售价格提升就会被消费者所放弃,一代形成这样的认知常态,我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会变的非常被动。

之所以造成我国陶瓷生产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根本原因就在于产能过剩以及在产品方面同质化严重,没有细化的市场划分,多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类别方面极为相似,生产成本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为了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开始挤压自己的国内同行,这就给国内陶瓷整个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合理的解决无序竞争是让我国陶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的关键所在。

四.提升中国陶瓷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一).规范陶瓷的生产标准

规范陶瓷的生产标准是让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首先要做到生产的陶瓷产品绿色环保,确保所生产的陶瓷产品能够达到国际检验标准,这种状态之下自然能够让产品的销量得到提升。

这样的规范化标准过程中不仅要紧跟国际陶瓷检测标准以及生产标准,而且要根据这些标准进行不断的开拓创新,避免在技术方面落后而导致国际陶瓷产品审核标准提升之后无法在第一时间应对,紧跟国际陶瓷领域技术步伐,严格对陶瓷生产标准进行把关,为了能够在陶瓷质量方面有更为出众的表现,在进行标准核定的时候不仅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更应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在产品质量方面高于国际规定陶瓷产品标准,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国际陶瓷生产标准有所提升,我国陶瓷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也不会被列入不合格行列之中。规陶瓷生产标准,能够让我国陶瓷生产企业所出品的产品在国际上拥有更好的知名度和影影响力,如此情况之下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陶瓷行业加快转型

陶瓷行业加快转型是避免同行业之间恶意竞争的一个关键方式,能够避免同质化产品过多而导致无序竞争情况的发生,虽然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之一,但绝对不是一个强国,我国目前所生产的很多陶瓷制品都为低端制品,例如一些日用品陶瓷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价格为每吨5000元,这样的利润获得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一些日用陶瓷生产企业,我国企业在陶瓷生产领域之中必须面对转型问题,在转型之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质量,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打破国际上诸多国家的贸易壁垒,我国陶瓷产业在国际舞台上才会拥有更为出色的发展。

我国陶瓷企业加快转型速度需要关注到一点,那就是在转型过程中切不可盲目我国的一些陶瓷生产企业为了能够在产品出口方面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也曾经尝试过转型,但石因为所做的转型选择盲目,生产的陶瓷产品或是因为即使方面原因或是因为市场定位不准确而并没有达成良好的销售业绩,此种状态之下企业全新上线生产线没有起到任何盈利效果反而有亏损产产生。陶瓷行业企业在进行转型的时候,一定要掌控好自己的定位,以及对产品所能够达到的销售业绩做好预估,只有在这方面详细面对才能够通过转型这种方式减少无谓的竞争,提升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在国际领域中的销售份额。

(三).增加科研投入,创造核心产品

使用国外陶瓷生产企业所淘汰的科研技术进行陶瓷产品的生产,永远也很难超越同行业其他国家的陶瓷制品,因此增强科研投入、创造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才是我国陶瓷制品能够在国际陶瓷领域中拥有更大影响的关键所在,这是产品销售额度提升的关键所在。在科研投入方面一部分靠国家增加科研研究支出,另一部分则需要各个行业企业在日常的产品科技研发之中更为重视 ,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攻关科研难题,进行全新的技术开发。

由于各个陶瓷企业所主打的产品都会有所区别,因此在对于陶瓷技术研发方面,企业自行完成拥有的效果更为出色,根据自己企业所生产陶瓷产品具有的缺陷进行全新技术的研发,能够让陶瓷生产企业所出品的产品在科技含量方面更高,高品质前提之下,通过全新技术的使用更能够让产品在生产环节上有最少成本支出,从而让企业在销售盈利方面拥有更出色表现。科研投入方面可以依靠国家力量,而在核心产品打造方面只有通过企业自身完成,通过对发达国家陶瓷生产企业演技可以发现,每个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无一不是具有着自己的核心产品,这样的核心产品最大特点是独一无二,是其他同行业企业所不能模仿的,我国陶瓷生产企业也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只有生产的出的产品具有核心技术,才能够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所生产的产品在诸多不同国家拥有好评,拥有更多的受众用户。 (四).加强品牌意识,打造自主知名品牌

加强品牌意识、打造自主知名品牌无疑是我国陶瓷企业最需要关注的一点,只有在国际上具有了知名品牌之后,才能够让产品销售数量增加,让产品所能够获得的销售利润成倍的增长,而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能够让我国陶瓷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而且能够让反倾销这种问题不再发生,这是我国陶瓷企业在国际陶瓷领域舞台上能够有出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重视打造陶瓷品牌,通过这样的品牌展示企业的产品技术以及产品质量是我国陶

瓷企业能够在未来有更好发展的关键,无论是日用陶瓷生产企业还是建筑陶瓷或是其他各种类别陶瓷生产企业都应该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例如景德镇的很多陶瓷企业在这方面就拥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在国际舞台上所具有的出色知名度让这些企业的产品一直处于热卖之中。

陶瓷生产企业在拥有了品牌力量之后,对于我国陶瓷出口格局所具有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行业中著名品牌的多少直接影像着国际不同国家消费群体对我国所生产的陶瓷产品的认知态度,国外消费者对于我国陶瓷企业整体认知态度越高,那么我国各个陶瓷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销售数额也就会越高,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五).国家加强扶持陶瓷产业的力度

能够让我国陶瓷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应加强对于国内陶瓷生产企业的扶植力度,在这方面应该做好三点,第一,调陶瓷生产企业进行治理改造,让这些企业在节能环保、生产技术方面拥有更好的发展。第二,对品牌企业进行优势扶持,无论是在贷款额度方面还是在各种优惠措施方面都做好辅助。第三,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将,对落后的劣势企业进行重组,让我国陶瓷生产企业能够更强,在国际舞台的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五.结论

目前我国陶瓷出口面对着众多的问题,对我国陶瓷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则能够找到针对的问题,对针对的问题进行解决则能够有效地增强我国所生产的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陶瓷出口是我国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为了能够让陶瓷出口创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助力就一定要关注到技术方面的突破,绿色环保生产技术的使用能够让我国陶瓷产品销售更多,而且能够让产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少,而产品的绿色化则能够突破国际绿色壁垒的审核,让陶瓷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国际上拥有更好的销售效果呈现。增强对品牌企业的扶持,淘

汰落后的产能,加大对全新技术的研发塑造品牌力量、打造品牌形象,是我国陶瓷生产企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好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资料

1. 张纯.日用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江西陶瓷.2002.(02) 2. 张兴南.十字路口上的中国陶瓷.建陶情报.2000.(12) 3. 廖慧仪.中国陶瓷业的市场形势与发展思路

4. 张纯.我国陶瓷业低价竞销成因的经济学思考.中国陶瓷工业.2003.(03) 5. 金暗.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 6.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9

7. 曾秦.我国陶瓷产品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陶瓷.2004.(06) 致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i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