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试卷A

更新时间:2024-04-25 20: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2010(一)学期期末考试

《成本会计学》期末试题(A)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

A.是有一定差别的 B.是完全一致的 C.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D.是完全不同的 2.设置“待摊费用”科目的目的是( )。

A. 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线 B.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线 C.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线 D. 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线 3.“厂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应按( )设置专栏。

A.成本项目 B.费用项目 C.生产车间 D.产品名称

4.用月标准工资除以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日工资时,全年平均每月的工作日数为( )天。

A.30 B.20.83 C.21.17 D.25.5

5.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是( )。

A.直接分配法 B.一次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6.产品的“三包”损失,应计入( )科目。

A.“废品损失”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 7.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 A.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B.在产品的数量 C.完工产品的数量 D.废品的数量 8.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和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分批法 B.分步法 C.分类法 D.品种法

9.成本还原分配率是用本月产成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费用除以( )。 A. 本月所产半成品各成本项目 B.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合计 C. 上月所产半成品各成本项目 D. 上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合计 10.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因素有( )。

A.产品的规格和种类 B.产品产量 C.产品质量 D.产品单位成本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成本核算贯穿与成本会计的全过程,对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2.月末,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制造费用”账户应该没有余额。( ) 3.对本期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是一种事后分析。( )

4.内部成本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已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 )

5.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材料的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都属于材料的成本差异,可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核算。( )

6.实行标准成本制度与定额成本制度,对于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是相同的。( ) 7.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实际费用与定额费用之间的差额。( ) 8.等级品可与联产品不一样,它不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 9.在分步法下成本计算的步骤与生产过程的步骤口径一致。( ) 10.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比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程序简单。( )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是( )。

A. 可以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 B. 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C.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可以降低各项间接费用 E.还成为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条件 2.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下,企业应设置的明细账这主要有( )。

A. 基本生产明细账 B. 产品成本计算单 C.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D. 制造费用明细账 E.厂部基本生产明细账 3. 计算应付职工薪酬的原始凭证主要有( )。

A.考勤簿 B.产量记录 C.工作班产量记录 D.工作通知单 E.工序进程单 4.工业企业的生产,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 )。

A.大量生产 B. 成批生产 C. 单件生产 D.单步骤生产 E.多步骤生产 5.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是( )。

A. 事先制定产品各项标准成本 B. 事先完善各项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C. 事中对比成本的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 D. 事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E. 事后揭示各项成本差异 .

四、名词解释(1和2小题各3分,3和4小题各2分,共10分) 1、产品成本

2、辅助生产

3、分批法

4、连环替代法

五、计算填表分录题(1小题10分,2和3小题各15分,共40分)

1.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经过三个工序加工,其各工序的工时定额依次如下:24小时,30小时和6小时。该企业在2008年11月初的在产品成本为:原材料5500元,职工薪酬3070元,制造费用2242元。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37590元,职工薪酬12930元,制造费用9758元。月末A产品完工2086台,各工序的在产品分别为:200台,400台和120台。A产品的原材料是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的。

要求:(1)计算并填列在产品约当产量表。(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填列A产品成本计算单。

约当产量计算表 单位:元 工序 1 2 3 合计

A产品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费用合计 产量 完工产量 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转出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完工率(%) 盘存数 约当产量的计算(台) 2、某企业制造A产品经过二个步骤加工完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但管理上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且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或产成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资料如下:

(1)根据生产记录,各生产步骤生产量的投入、完成、转移的情况。 摘要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成本项目 原材料(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 计 3100 4280 2570 9950 月初在产品数量 80 60 本月投产数量 380 410 转移下步骤数量 410 完工入库数量 430 月末在产品数量 50 40 本月生产费用 第一步骤 368500 31000 12800 412300 25800 26300 52100 第步骤 完工程度 90% 60% (2)各生产步骤的费用及其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如下: 期初在产品成本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4237 2500 3700 10437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列该企业二个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一步骤A半成品成本计算单

完工数量: 件 2009年12月31日 单位:元 成 本 项 目 原 材 料 直 接人工 制 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 单位成本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合 计

第二步骤A产品成本计算单

完工数量: 件 2009年12月31日 单位:元 成 本 项 目 半 成 品 直 接人工 制 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 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合 计

3.某企业有供电、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服务,本月直接发生费用:供电车间为25,088元,供水车间为11,935元,其劳务供应情况如下表:

受 益 单 位 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 基本生产:一车间 二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合 计

16,000 150,000 63,000 1,500 230,500 供电数量(度) 供水数量(吨) 27,000 11,000 30,000 600 68,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法填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根据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2009年8月31日 单位:元 项 目 (1)基本生产成本 一车间 二车间 (2)管理费用 (3)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按计划价分配金额合计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其中:直接发生费用 分配转入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供水车间 计划0.18元/吨 单位成本 供应数量 分配金额 供电车间 计划0.20元/度 单位成本 供应数量 分配金额 金额合计 六、成本分析题(本题共20分)

某企业2009年12月份产品生产的资料如下:

1、本月全部产品计划产量:A12件、B12件、C6件。实际产量:A10件、B16件、C6件。经查明,产量变动是生产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的调整。

2、本月A、B产品所耗原材料因价格上涨,新的产品单位成本升高1500元。针对这一情况,车间会同技术部门研究并采取了节约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 3、本月份全部产品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如下表: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

单位:某企业 2009年12月 单位:元 产品 名称 计量单位 实单位成本 际 产上年实本年 本期 量 际平均 计划 实际 10 16 — — — 2000 4000 — 2050 3900 — 5700 — 2030 3800 — 5400 — 总成本 按上实际均单成本算 20000 64000 84000 — — 年平位计按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20500 62400 82900 34200 117100 本期实际成本 可比产品: A B 小计 不可比产品: C 全部产 件 件 20300 60800 81100 32400 113500 件 6 —

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2010(一)学期期末考试

《成本会计学》期末试题(B)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

A.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

C.车间主任的工资 D.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用 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4、月末制造费用分配后,“制造费用”科目一般应无余额,但在采用( )时,“制造费用”科目才有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机器工时比例法 C.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D. 生产工时比例法 5、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如果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则应具备的条件是( )。

A.月末在产品数量较稳定 B.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C.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 D.定额管理好 6、定额法是为了( )而采用的。

A.加强成本的定额管理 B.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C.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 D.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7、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 )。

A.主要方法 B.重要方法 C.最基本方法 D.最一般方法 8、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

A.产成品成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C.各步骤产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D.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9、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 )。

A.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B.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

C.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工作 D.不能简便合理地解决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分配问题 10、可比产品是指( ),有完整的成本资料可进行比较的产品。

A. 国内正式生产过 B.试制过 C. 企业曾经试制过 D.企业曾经正式生产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与马克思的纯粹C+V理论成本的经济内涵是一致的。( ) 2.月末,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制造费用”账户应该没有余额。( ) 3.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半成品成本是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

4.在代数分配法下,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的费用是本车间发生的费用加上其他车间分进来的费用。( )

5.可修复废品就是技术上可以修复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就是技术上不可修复的废品。( ) 6.发出材料时,其材料成本差异,不管是超支还是节约,均应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转出。( )

7.选择成本的计算对象只要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就可以了。( )

8.在分批法下,完工产品的成本是按月组织进行的,在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月份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

9.逐步结转分步法下进行成本还原的次数与其计算成本的生产步骤数相等。( ) 10.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必须与品种法等基本方法结合使用。( )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題2分,共10分)

1.下列应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项目是( )。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津贴和补贴 D.病假工资 E.生活困难补助 2.与“停工损失”科目借方的对应科目可能是( )。

A.“原材料” B.“应付职工薪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E.“生产成本” 3.在以下的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步法进行成本计算的有( )。

A.冶金企业 B.纺织企业 C.造纸企业 D.化工企业 E.发电企业 4.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方法一般有( )。

A.限额法 B.顺序法 C.切割法 D.盘存法 E.分类法 5。企业编制的成本报表有( )。

A.商品产品成本表 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C.制造费用明细表 D.产品成本计算表 E.管理费用明细表

四、名词解释:(1和2小题各3分;3和4小题各2分;共10分) 1.交互分配法

2.标准成本制度

3.联产品

4.定额法下,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

五、计算填表分录题(1小题10分,2和3小题各15分,共40分)

1.某企业某月份生产甲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乙产品80件,甲产品全年计划产量为1900件,乙产品为1300件。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5小时,乙产品的工时定额为4小时,该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4550元。该企业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64239元。 要求:(1)按定额工时比例法,计算填列该月份制造费用分配表。

(2)按预定分配率法,计算填列该月份制造费用分配表。

制造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分配对象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制造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分配对象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2.某工厂运输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且互相提供劳务。某年7月供水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为7000元,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为6000元。该两车间提供的劳务情况如下: 使用单位 供水(吨) 机修(工时) 供水车间 机修车间 基本生产一车间 基本生产二车间 管理部门 - 600 2000 1000 3400 320 - 800 1600 280 分配标准 分配率 分配金额 分配标准 分配率 分配金额 要求:根据上列资料,用一次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项目 交互分配: 供水车间 机修车间 小计 对外分配: 供水车间 机修车间 小计 合计 待分配费用 劳务供应量 受益部门 供水 车间 机修 车间 第一生产车间 第二生产车间 管理 部门 分配金额

3、某企业生产A产品,分两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第一步骤开始时一次投入,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两个步骤的完工产品份额与广义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均采用定额比例法。第以步骤原材料成本,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两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其2009年3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两个步骤的定额资料: 生产步骤 月初在产品 原材料工时 费用(元) 11011 7020 912 本月投入 原材料工时 费用(元) 36989 单件定额 原材料工时 费用(元) 5.61 产成品 产量(公斤) 4000 4000 总定额 原材料工时 费用(元) 36000 22440 4860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合 计 23580 9 5244 1.215 4000 (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第一步骤 33640 原材料 6032 直接人工 3596 670 11020 制造费用 2320 426 7424 合计 11948 1096 52084 生费用 第二步骤 4788 2604 7392 (3)本月A产品完工4000公斤。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产品成本并填入成本计算单。

第一步骤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09年3月31日 单位:元 项 目 产成品产量(公斤) 原材料费用(元) 定额 定额 实际 工时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合 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A产品成本汇总计算单 2009年3月31日 单位:元 步骤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合计 单位成本 产成品产量 原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第二步骤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09年3月31日 单位:元 项 目 产成品产量(公斤) 原材料费用(元) 定额 定额 实际 工时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合 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六、成本分析题(本题共20分)

某企业2009年12月份产品生产的资料如下: 1.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见下页。

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1800元,计划降低率3.75%。

3.产值成本率计划数为60元/百元,商品产值本月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02000元。 要求:1.计算和填列商品产品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各种可比、不可比产品及其合计); 2.分析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和产值成本率的完成情况; 3.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

单位:某企业 2009年12月 单位:元 产品 名称 计量单位 实单位成本 际 产上年实本年 本期 量 际平均 计划 实际 30 35 — 700 900 — 690 850 — 400 — 680 830 — 460 — 总成本 按上实际均单成本算 — — 年平位计按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本期实际成本 可比产品: A B 小计 不可比产品: C 全部产品合计

件 件 件 20 — — —

成本会计学B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D 2. A 3.C 4.A 5.B 6. A 7. C 8.C 9. .B 10. 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 2.BC 3.ABCD 4.ACD 5.ABCE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交互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进行两次分配,即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

门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以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及交互分配后的劳务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收益单位进行分配。 2。标准成本制度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计算成本,能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

3。联产品是指使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几种产品,并且这些产品都

是企业主要产品。

4。定额法下,产品实际成本=定额成本+(或-)定额差异+(或-)定额变动

五、计算填表分录题(1小题10分,2和3小题各15分,共60分) 1、

制造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分配对象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制造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分配对象 甲产品 分配标准 1900×5=9500 分配率 分配金额 41515 分配标准 300×5=1500 80×4=320 1820 2.5 分配率 3750 800 4550 分配金额 乙产品 合计 1300×4=5200 14700 4.37 22724 64239

2. 辅助生产分配表 单位:元 项目 交互分配: 供水车间 机修车间 小计 对外分配: 供水车间 机修车间 小计 合计 待分配费用 7000 6000 13000 7040 5960 13000 劳务供应量 7000 3000 - 6400 2680 - 分配率 1 2 - 1.1 2.2 - 受益部门 供水 车间 640 640 机修 车间 600 600 第一生产车间 第二生产车间 管理 部门 分配金额 600 640 1240 7040 5960 13000 14240 2200 1779 3979 3979 1100 3558 4658 4658 3740 623 4363 4363 640 600 借:辅-供水 640 -机修 600 借:制造费用-第一 3979 贷:辅----供水 640 -第二 4658

----机修 600 管理费用 4363

贷:辅-供水 7040 -机修 5960

3、

第一步骤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08年8月31日 单位:元 项 目 产成品产量(公斤) 4000 原材料费用(元) 定额 定额 实际 工时 11011 36989 48000 36000 12000 6032 33640 39672 0.8265 29754 9918 7020 23540 30600 22440 8160 直接 人工 3596 11020 14616 0.4777 制造 费用 2320 7424 9744 0.3184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合 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11948 52084 64032 10719.59 7144.90 47618.49 3896.41 2599.10 16413.51

第二步骤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08年8月31日 单位:元 项 目 产成品产量(公斤) 4000 原材料费用(元) 定额 定额 实际 工时 912 5244 6156 4880 1296 直接 人工 670 4788 5498 0.8866 制造 费用 426 2604 3030 0.4922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合 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1096 7392 8488 4308.88 2392.09 6700.97 1149.12 637.91 1787.03 A产品成本汇总计算单

2008年8月31日 单位:元 步骤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合计 单位成本 产成品产量 4000 4000 4000 原材料 29754 29754 7.44 直接人工 10719.59 4308.88 15028.47 3.76 制造费用 7144.90 2392.09 9536.99 2.38 成本合计 47618.49 6700.69 54319.46 13.58 六。成本分析题(本题20分) 1. 表格填列如下: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

单位:某企业 2009年12月 单位:元 产品 名称 计量单位 实单位成本 际 产上年实本年 本期 量 际平均 计划 实际 30 35 700 900 690 850 680 830 总成本 按上实际均单成本算 21000 31500 年平位计按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20700 29750 本期实际成本 可比产品: A B 件 件 20400 29050 小计 不可比产品: C 全部产品合计 — — — 400 — — 460 — 52500 — 52500 50450 8000 58450 49450 9200 58650 件 20 — — — 2.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58650-58450=200(超支) 200/58450×100%=0.34%(超支)

产值成本率计划数为60元/百元,实际数为:58650/58450×100=57.5(元/百元) 上述计算表明,本月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但是,本月商品产值也大;从产值成本率分析看,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是好的。总成本超支主要是C产品(不可比产品)超支造成的,而可比产品的成本都是降低的。应进一步分析查明不可比产品超支与可比产品降低的原因。

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计划降低额1800元 计划降低率3.75%

实际降低额3050元 实际降低率5.8095%

分析对象:降低额3050-1800=1250(元) 5.8095%-3.75%=2.0595% 采用连环替代法确定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1)单位成本变动影响:50450-49450=1000(元) 1000/52500×100%=1.9048%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影响:2.0595%-1.9048%=0.1547% 52500×0.1547%=81.22(元) 3)产品产量变动影响:1250-(1000+81.22)=168.78(元)

可比产品成本超计划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由单位成本的降低产生的,成绩应当肯定,应进一步查明原因,总结经验,发扬成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q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