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中澳合作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图

更新时间:2024-03-08 21: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中澳合作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24年华中大学生物系,1953年成立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1995年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辛勤耕耘,学院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学院。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1400余人,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丹麦、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学术组织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院办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班”三个本科专业,是国家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环境科学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植物学、动物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也可招收培养农药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实验室”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学”和“动物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生物科学” 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子生物学(双语)”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植物学”、“动物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教学论”5门课程获批湖北省精品课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业教师76人,教授26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5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楚天学者”讲座教授、“桂苑名师”等近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达85%以上,基本形成以高级职称为主体、学缘结构显著改善、年龄结构渐趋合理、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协作和创新精神不断增强的师资队伍。学院一直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始终贯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生物学师资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开发的专业人才。

近几年来,学院在教育部修购资金项目、“211”工程学科建设经费和学校各类事业经费的资助下,办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各类仪器设备总值为4900多万元,4125件(套),拥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毛细管电泳仪、膜片钳、近红外扫描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等一批先进的生物仪器设备,搭建了优良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重要支撑;建有全国一流的生物标本馆,馆藏动植物标本20余万号;学院还是湖北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基地,湖北省和武汉市青少年科普基地。

近5年,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6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专项、“973”项目、“863”项目、“973”前期项目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28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50多部,获奖成果、鉴定成果及专利26项,为学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专业编号:495 专业代码:071002 一、专业简介

生物技术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非师范专业,其前身是于1995年建立的生物化学专业,1998年经国家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后更名为生物技术专业。本专业分医学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基础生物技术等方向,具有价值3000多万的教学设备硬件资源,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办学格局。本专业秉承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行“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十分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在教学中积极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并重视营造活跃的专业学术氛围,与欧美多国高校、科研机构、国际学术组织,以及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经常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结合课外丰富的科研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本专业的省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均已开设了教学网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本专业已获批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进行国际合作办学,中澳合作班的特色是“面向国际、面向前沿、面向市场”,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引领学科前沿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中澳合作培养班的学生将有机会到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进行学习,也有机会在国内接受外方教师的教学,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同时授予华中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学位证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

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掌握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教育、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时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优质生源。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判断的能力;

2.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人文社科基本素质; 3.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4.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5.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2

6.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主要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研究方案、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校外专家讲座、生物制药工艺及技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方案等。

五、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2+2模式:第一、二年的课程在我校完成,第三、四年的课程在澳大利亚斯

威本科技大学完成;4+0模式:四年的课程均在我校完成)

3

六、课程学分分布表(2+2模式)

学期 课类 一 二 6 12 / / 18 三 5 3 7 3 18 四 7 2 9 / 18 五 5 / 2 3 10 六 6 / / 3 9 七 / / / 3 3 八 / / / / / 总计 38 26 18 12 94 百分比 40 28 19 13 100 公共教育平台必修 9 通识课程平台必修 9 专业课程平台必修 通识教育平台选修 小 计 / / 18

七、课程计划表(2+2模式)

课程 类别 开课学期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3 3 学时分配表 学分 授 实 课 课 验 外 1 1 1 1 1 3 1 1 1 1 1 1 1 1 1 1 26 26 26 26 26 48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 / / / 8 8 8 8 周学时 2 2 2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考试双学方式 位课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 / / / /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先行课 35000013 英语阅读(普通类) 35000014 35000015 35000016 35000017 34000021 公共教育平台 必修课 35000025 英语写作(学术类) 35000024 35000026 35000027 33002100 33003100 英语听力(学术类) 英语口语(学术类) 英语词汇语法2(普通类) 大学体育2▲ 大学体育3▲ 33001100 英语写作(普通类) 英语听力(普通类) 英语口语(普通类) 英语词汇语法1(普通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8 / / / / / / / / / / / / / 8 8 8 8 8 / / 8 8 大学体育1▲ 35000023 英语阅读(学术类)◇ 35000033 英语高级阅读◇ 35000034 英语高级写作◇ 4

35000035 英语高级听力◇ 35000036 33004100 35000043 35000044 35000045 35000046 44420004 英语高级口语◇ 大学体育4▲ 英语阅读(高等学术类) 英语写作(高等学术类) 英语听力(高等学术类) 英语口语(高等学术类) 生物技术专业英语★ 3 3 4 4 4 4 4 4 5 5 6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1 1 1 1 1 1 1 2 2 3 6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48 48 32 16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 / / / / / / / / / / / /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8 8 / 8 8 8 8 16 16 24 48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1 4 1 3 1 3 1 3 1 4 1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000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4000023 34000025 31002031 44411001 21310002 21310003 21310004 21310005 通识课程平台 21310006 必21310007 修课 21310009 21310010 21310011 21310012 21310013 21310014 21310015 分析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 普通物理学 普通物理学实验 微生物学(The microbial world)★▲ 微生物学实验 213100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数学C▲ 生物技术专业导论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实验▲ 植物学▲ 植物学实验▲ 动物学▲ 动物学实验▲ 分析化学▲ 21310004 1 21310004 3 5

21310034 生物技术概念(Concepts of biotechnology)★▲ 4 2 32 / 16 2 21310004 3 / 人文与艺体选类 任意选修,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其中人文与艺体类、社会科学类不少于4个学分,其余学分建议选取本专业的选修课学分。学生修取的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学分和在辅修专业所修取的课程学分可按要求冲抵通识教育平台修社会科学类 课 自然科学类 选修课程学分。 21310021 生物化学(Introduction to Biochemistry)★▲ 3 3 3 3 4 4 4 4 4 4 5 4 3 1 2 1 2 1 2 1 2 1 2 2 48 / 32 / 32 / 32 / 32 / 32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 24 / 16 / 16 / 16 / 16 / 16 16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1310004 1 21310004 3 21310004 1 21310004 3 21310004 1 21310004 3 21310004 1 21310004 3 21310004 1 21310004 3 21310004 1 21310012 2 21310004 1 21310004 3 21310004 1 21310004 3 21310004 2 21310004 3 / / / / / / / / / / / / / / / / / / 21310022 21310023 21310024 必21310025 修21310026 课 专业课程平台 21310028 44424026 44410001 选44420010 修44420012 课 44420013 44424026 44422017 备注:

21310016 21310017 21310032 21310033 生物化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实验 遗传学 遗传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 结构生物学 生物统计学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 病毒学 生物仪器分析及使用原理 4 4 4 4 4 4 2 1 1 1 1 1 32 16 16 16 16 16 / / / / / / 16 8 8 8 8 8 2 2 2 2 2 2 细胞工程 毒理学 1. 带有▲为SUT可与CCNU相应课程互换学分的课程,△为全英文课程,★号的课程由外籍教师到华中师范大学来授课。每届具体△、★课程会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2. 选择“2+2”模式的学生须在后两年于斯威本科技大学(SUT)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相

6

关的教学活动。(注:以下课程可能会随着斯威本科技大学培养方案的调整做出调整)

方向1:Biotechnology/BioMolecular Science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ICT10007 Introduction to eScience BIO10003 Concepts of Biotechnology COM20002 Communication for Scientists BIO20002 The Microbial World BCH2001 Biochemistry of Genes and proteins BIO20001 Microbes in the Environment CHE20006 Analytical and Forensic Chemistry BCH30003 Advanced Biochemistry NPS30002 Research Skills in Science BIO30004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BCH30002 Research Project in Bio-molecular Science + 5 Electives

方向2: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ICT10007 Introduction to eScience COM20002 Communication for Scientists BIO20002 The Microbial World BIO20001 Microbes in the Environment PEH20006 Water Science CHE20006 Analytical and Forensic Chemistry ENV30001 Environmental Biology ENV1000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30002 Research Project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H20005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NPS30002 Research Skills in Science + 5 Electives

7

八、课程学分分布表(4+0模式)

类别 课类 学期 一 二 6 12 / / / / 18 三 5 3 7 / / 3 18 四 7 2 9 11 2 / 20 五 5 / 3 15 4 4 16 六 6 / 3 12 2 5 16 七 / / / / / / / 八 / / / / / / / 总计 38 26 22 38 8 12 106 百分比 35.8 24.5 20.8 7.5 11.3 100 公共教育平台必修 9 通识课程平台必修 9 学 专业课程平台必修 / / / / 18 专业课计划开设 程平台分 选修 学生应修 通识教育平台选修 小 计

九、课程计划表(4+0模式)

课程 类别 开课学期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学时分配表 学分 授 实 课 课 验 外 1 1 1 1 1 3 1 1 1 1 1 1 1 1 26 26 26 26 26 48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 / / / 8 8 8 8 周学时 2 2 2 2 2 3 2 2 2 2 2 2 2 2 考试双学方式 位课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先行课 35000013 英语阅读(普通类) 35000014 35000015 35000016 35000017 公共教育平台 34000021 33001100 英语写作(普通类) 英语听力(普通类) 英语口语(普通类) 英语词汇语法1(普通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8 8 8 8 8 / / 大学体育1 35000023 英语阅读(学术类)◇ 35000025 英语写作(学术类) 35000024 35000026 35000027 33002100 33003100

英语听力(学术类) 英语口语(学术类) 英语词汇语法2(普通类) 大学体育2 大学体育3

35000033 英语高级阅读◇ 35000034 英语高级写作◇ 35000035 英语高级听力◇ 35000036 33004100 35000043 35000044 35000045 35000046 44420004 34000022 34000023 34000025 31002031 44411001 21310002 21310003 21310004 21310005 21310006 21310007 3 3 3 3 4 4 4 4 4 4 5 5 6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4 1 1 1 1 1 1 1 1 1 2 2 3 6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48 48 32 16 32 / 32 / 32 / 32 / 32 / 32 0 32 / 32 / / / / / / / / / / / / / / /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8 8 8 8 / 8 8 8 8 8 16 24 48 16 8 16 / 16 / 16 / 16 / 16 / 16 0 16 / 16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英语高级口语◇ 大学体育4 英语阅读(高等学术类) 英语写作(高等学术类) 英语听力(高等学术类) 英语口语(高等学术类) 生物技术专业英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数学C 生物技术专业导论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实验 植物学 植物学实验 动物学 动物学实验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 普通物理学 普通物理学实验 微生物学(The microbial world)1 / 1 / 1 3 1 4 1 3 1 3 1 3 1 4 1 3 1 3 3 / / / / / / / / / / / / / / / / / 通识课程平台 必21310008 修21310009 课 21310010 21310011 21310012 21310013 21310014 21310015 21310034 ★ 微生物学实验 生物技术概念(Concepts of biotechnology)★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人文与艺体选课 类 任意选修,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其中人文与艺体类、社会科学类不少于4个学分,其余学分建议选取本专业的选修课学分。学生修取的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学分和在辅修专业所修取的课程学分可按要求冲抵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学分。 自然科学类 修社会科学类 9

21310021 生物化学(Introduction to Biochemistry)★ 3 3 3 3 4 4 4 4 4 4 5 5 3 1 2 1 2 1 2 1 2 1 2 1 48 / 32 / 32 / 32 / 32 / 32 /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24 / 16 / 16 / 16 / 16 / 16 /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1 3 1 3 1 3 1 3 1 3 1 3 / / / / / / / / / / / / 21310022 21310023 21310024 21310025 生物化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实验 遗传学 遗传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实验 生物分子科学研究方案(Research project in Bio-molecular Science)★ 必修课 21310026 21310016 21310017 21310032 21310033 21310028 21310029 21310046 6 3 / 96 / 8 21310004 3 / 44424026 44420001 结构生物学 生物统计学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 病毒学 生物仪器分析及使用原理 细胞工程 毒理学 科学研究技巧(Research Skills in Science)★ 4 4 4 4 4 4 4 5 2 2 1 1 1 1 1 2 32 32 16 16 16 16 16 32 / / / / / / / / 16 16 8 8 8 8 8 16 2 2 2 2 2 2 2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1 3 1 3 2 3 / / / / / / / / 专业课程平台 44420010 44420012 44420013 44424026 44422017 44420034 44424005 环境微生物学(Microbes in the environment)★ 5 5 5 5 5 5 5 5 5 5 2 1 1 1 2 1 1 2 1 1 32 16 16 16 32 / 16 32 16 16 / / / / / 32 / / / / 16 8 8 8 16 / 8 16 8 8 2 2 2 2 2 2 2 2 2 2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3 3 3 3 1 3 1 2 3 2 / / / / / / / / / / 44424015 药品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 新药研究思路与方法 环境监测及评估技术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实验 酶工程 生物信息学 药品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 基因工程 基因和蛋白质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of genes and proteins)★ 选44424016 修44424002 课 44423018 44423019 44424020 44420023 44410001 44424027 44422001 6 2 32 / 16 2 21310004 1 / 44424026 44420025 21323028 21323029

环境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校外专家讲座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实验 6 6 6 6 2 2 2 1 32 32 32 / / / / 32 16 16 / 2 4 2 2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21310004 1 3 3 3 10

/ / / /

44424030 生物制药工艺与技术 6 1 16 / 8 2 21310004 3 / 备注:

1. 带有△为全英文课程,★号的课程由外籍教师到华中师范大学来授课。每届具体△、★课程会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十、实践实验教学环节 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动物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普通物理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课内实验课程 细胞生物学实验 遗传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生态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实验 生物技术研究方案 发育生物学实验 神经生物学实验 专业实习 专业见习 毕业论文(设计)

学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1 1 8 2 8 十一、社群教育平台

“4+0”模式的学生必须获得至少3个,最多5个社群教育平台学分。“2+2”模式的学生在社群教育平台学分上无硬性要求。可获得社群教育平台学分的项目如下:

1.参加科研项目训练:参加A、B类项目并按时结项获2学分;参加C类项目并按时结项获0.5学分。

11

2.获得省部级以上与专业相关的奖项:获得国家级一等奖计5学分、获得国家级二等奖计4学分、获得国家级三等奖计3学分;获得省部级一等奖计4学分、获得省部级二等奖计3学分、获得省部级三等奖计2学分。

3.获得校级与专业相关的奖项:获得一等奖计2学分、获得二等奖计1学分、获得三等奖计0.5学分

4.公开发表与专业相关的论文:以第一、二、三、四、五作者发表SCI论文分别计5学分、4学分、3学分、2学分、1学分;专业核心期刊第一作者计3学分、第二作者计2学分、第三作者计1学分;其他专业期刊第一作者计2学分、第二作者计1学分。

5.获得专利、发明:获得专利、发明者计3学分。

6.获取专业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计2学分;计算机三级计2学分、计算机二级计1学分;英语六级证书计1学分;心理咨询师二级计3学分、心理咨询师三级计1学分;英语达到赴国外大学留学要求并顺利出国留学计3学分。

7.参加教师课题组:参加教师课题组活动长达两年,经教师写出肯定性评价,可获得2学分。

十二、说明

1. 本专业“2+2”模式和“4+0”模式前两年的课程设置一致。 2.本专业分医学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基础生物技术方向。

(1)选择“2+2”模式的学生,具体修读方向以外方培养方案为主,其专业选修课总学分无硬性要求。

(2)选择“4+0”模式的学生,可以选择以上三个方向中的一个作为主修方向,其中,

医学生物技术含新药研究思路与方法、生物制药工艺与技术、药品和食品检验检疫技术、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课程;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含环境生物学、毒理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监测及评估技术等课程;基础生物技术方向建议选修生物统计学、生物

信息学、项目研究技巧、基因和蛋白质生物化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高等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校外专家讲座等课程。

3. 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学分为12个。其中人文与艺体类、社会科学类不少于4个学分,其余学分建议选取本专业的选修课学分。学生修取的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学分和在辅修专业所修取的课程学分可按要求冲抵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学分。学生不得选取与本专业已开设课程相同或近似的课程。其中:

(1)选择“2+2”模式的学生在前两年须至少获得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学分3个;剩下的9个学分可以以国外修读的相关课程学分冲抵,也可以通过选修华中师范大学的网络课堂获得。

(2)选择“4+0”模式的学生须至少获得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学分12个。 4. 学分规定与要求:

(1)本专业“2+2”模式学生在前两年应取得公共教育平台必修课27学分,通识课程

12

平台必修课26学分,专业课程平台必修课16学分;后两年应取得公共教育平台必修课11学分(通过网络学习获得),专业课程平台必修课2学分,四年国内总共不低于94学分的课程总学分。

(2)本专业“4+0”模式学生应取得公共教育平台必修课38学分,通识课程平台必修课26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22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社群教育平台选修课3分。四年内总共不低于109学分的课程总学分。

5. 本专业学生需到生物技术企业或研究单位进行专业技术实习一学期,成绩合格后方可毕业;

6. 本专业毕业要求:

(1)选择“2+2”模式的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课程学分达到94学分,完成相应的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外语考试成绩符合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要求或通过雅思考试,并达到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华中师范大学和斯威本科技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和华中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2)选择“4+0”模式的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课程学分达到109学分,完成所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外语考试成绩等符合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符合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6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