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更新时间:2024-04-12 16: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元素、原子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 (2)恩格斯、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与意义: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运动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 3、时间与空间

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时间)

第 1 页 共 93 页

和广延性(空间),称之为四维时空。 4、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 (1)时—空关系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区别)

(2)时—空关系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区别)

时空的特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宇宙的层次及其存在时间

(2)无机界和有机界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3)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从古猿到人的进化

(2)劳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 (3)劳动及其对人的塑造

劳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变换的过程 意识、语言、心理都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制造工具是人类劳动的标志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劳动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分工、产品交换关系等)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 2 页 共 93 页

1、劳动的具体和历史的体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地理环境指指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影响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等,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时并存”并相互作用,但人口不起决定作用,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着;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1、自然历史过程与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2、从物质到意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1)物质的普遍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人的意识

所以,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第 3 页 共 93 页

(2)语言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 (3)人脑的形成和完善 4、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的区别 (1)形象感觉与抽象概念的区别 (2)有无自我意识的区别 (3)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3)动物大脑属性与人脑属性?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结构

2、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人类所特有) 3、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意识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2)意识的主观差别与客观根源 (3)意识的主观特征与客观基础 三、意识的结构与功能

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1)知:主要指认识 (2)情:情感,感受或评价 (3)意:意志

2、意识活动的层次划分

(1)从活动主体分: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 (2)从自觉性程度分:潜意识与显意识

第 4 页 共 93 页

(3)从意识的发展分: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 (4)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分: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能动创造性

(3)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本质:对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 2、思维过程信息化的五个步骤 3、“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1)无意识的机械、物理过程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没有能动创造能力 (4)模拟不是思维本身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同一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1、客观世界的多领域性、多层次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大爆炸”理论提供的宇宙起源的证据

3、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的演化:非平衡热力学、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 4、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5、多样性和同源性的辩证关系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1、物质形态层次性的划分: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划分不同的层次 2、演化过程中新层次的出现

第 5 页 共 93 页

3、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

(1)结构的不均衡性:核心和非核心的构成 (2)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等共同特征

(3)有序态的维持都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引力、磁力、强力、弱力 4、同构性具有不同的构成模式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观点:多样性的统一性 2、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二元论的对立:精神还是物质,或者二者

3、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辩证的统一性,即差异性、丰富性和物象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性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石

5、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的丰富内容与深刻意义? 2、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是什么? 3、如何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第 6 页 共 93 页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1、哲学史上关于“实践”的主要观点 (1)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2)康德关于“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区分 (3)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 (4)黑格尔的“实践理念” (5)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念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三种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定义: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1)物质活动和对象性活动

(2)对象性活动的含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直接现实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1、“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因此,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1)从生存的前提看: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3)从人的本质看:社会存在物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第 7 页 共 93 页

3、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根本的活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2)社会交往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以观察、实验、探索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实践活动规律实质上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实践活动,但这个规律对主体活动的直接制约不同于自然规律对自然运动的直接制约,其特点在于,整个过程都必须通过精神活动尤其是理性活动的机制起作用。 1、从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功能来看,理性首先是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以指导实践的理性。活动的结果总是首先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活动之前。 2、理性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制约着人的实践能力。

3、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必须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反映主体的意志和需要的理性,这一理性具有三个特点:

(1)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的是主体的意志、需求、能力、道德原则和伦理水平等内容;

(2)从追求的方向上看,它追求的是客体的应然性;

(3)从活动方式上看,它主要是以信念、计划、方案等方式使理性目的在感性世界中实现出来。

4、评价理性:体现了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和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的统一,是平衡主客体关系的理性。

反映客体规律的理性、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以及体现二者统一的评价理性,构成了实践活动的理性结构。

5、实践活动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实践的内在结构或实践的社会结构)

第 8 页 共 93 页

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1、实践的主体

(1)主体和客体的划分

(2)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主体的能力结构 (1)人本身的自然力

(2)智力、智慧因素:知识和经验 (3)精神动力因素:意志和情感 3、主体的社会结构 (1)个人主体 (2)集团主体 (3)社会主体 (4)人类主体 4、实践的客体

(1)定义: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2)客体的形成

(3)历史范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5、客体的基本形式 (1)自然形式

(2)社会形式(社会结构、社会关系) (3)精神形式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第 9 页 共 93 页

1、连接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工具、手段、程序和方法 (1)人类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2)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在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2)这种相互作用的实质: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 3、主体对象化(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1)主体对象化 (2)客体非对象化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1、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1)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2)目的包含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结合)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1)手段是人的过去活动与未来活动的统一 (2)实践过程的双重否定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1)效果评价 (2)效能评价

第 10 页 共 93 页

(3)效率评价 (4)反馈调节实践 4、实践活动的机能 (1)继承机能 (2)选择机能 (3)自我革新机能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何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

2、何谓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3、两个世界的区别 (1)异质性

(2)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4、两个世界的联系 (1)内容上的同构性 (2)运动规律的同一性 (3)相互转化性

5、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实践活动中 (2)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3)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与途径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第 11 页 共 93 页

(1)含义:

自在世界:既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3)区别:与人的活动的不可分性

2、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在实践中,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

(1)内在尺度的运用

(2)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1)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存在

(3)实践推进世界的二重化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实践创造人类世界

2、人化自然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3、确立实践世界观意义何在

(1)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第 12 页 共 93 页

(2)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3)并未否定自然界的本原性及其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

4、新世界观的实质: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对立的神话,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类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思考题:

1、简要分析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2、为什么说实践具有世界观意义?

第 13 页 共 93 页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意识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的这种整体性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结构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社会制度本质上是人们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社会历史观 (1)神学历史观:目的论、宿命论

(2)唯心主义历史观:动机,绝对理念、绝对理性、绝对精神 (3)自然主义历史观:自然条件,人的自然属性。

把人类社会神化、精神化、自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社会的实践本质

(1)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意识(物质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由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

第 14 页 共 93 页

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社会发展(社会关系变化以及社会结构变迁)有没有外在动力? 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4)唯物史观的基石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社会的整体化、有机化就是通过生产方式对社会内部结构的规范来实现的。

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2、圣西门、孔德、斯宾塞的有关思想

运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社会达尔文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石。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政治、思想、血缘、伦理、法律),同时存在相互依存、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社会有机体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 15 页 共 93 页

(1)实践和交往活动是成因 (2)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个体自我意识、社会自我意识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物质生产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两种生产。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必须进行的活动,其规模、程度和形式等都受到生产状况、历史条件的制约。

交往的三种基本形式(层面):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在这三种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构成了人们之间基本的社会关系。

交往活动产生于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在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只需要、只允许某些特定的交往形式作为自己的社会形式,这就需要交稿交往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经济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社会政治制度,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文化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特定的意识形态体系,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三者都根源于生产实践。

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是社会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过程自觉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

第 16 页 共 93 页

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一、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总体 1、生产力的定义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2、基本构成要素

(1)劳动对象:自然物和人工物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辅助性资料、自动化系统 (3)劳动者:经验、劳动技能、知识和智力 3、科学技术——智能性要素:区别于实体性要素。 4、生产力的特性 (1)属人性

(2)社会性:分工和协作的社会组织方式 (3)客观性 (4)历史性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物质和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1、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

(1)从静态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构成。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

第 17 页 共 93 页

(2)从动态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总之,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2、生产关系源于物质生产过程

(1)客观性:物质联系(物质的社会关系) (2)历史性:五种生产关系(五种社会经济形态) 3、社会经济结构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4、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5、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

(1)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如果不通过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2)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列宁的阶级定义

2、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的客观标准。 3、阶级、等级和阶层

(1)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层的含义

4、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1)剩余产品、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2)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3)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第 18 页 共 93 页

5、阶级结构:两大基本阶级的对立统一是“骨架”。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1、政治结构的定义: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又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结构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 3、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1、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从人群共同体中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从历史上看,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又和社会职能的分化紧密相联。

(1)“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2)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 上述两者交织进行。 2、国家的三个特征:

其一、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 其二、一种特殊权力机关的设立; 其三、征收赋税。

3、国家的起源和特征表明,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

第 19 页 共 93 页

级统治的工具。 4、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即国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 (1)对内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2)对外的职能 5、国体与政体

6、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国家。 7、国家的消亡:

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国家与社会走向同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这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其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文化:广义与狭义。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仅包括与精神生产有关的观念形态。 一、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文化结构又被称为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社会观念结构:意识形态的有机系统 1、社会意识的定义

2、社会意识的发生与意识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意识。 3、社会意识与人类社会

第 20 页 共 93 页

4、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 5、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 (1)艺术 (2)道德

(3)政治法律思想 (4)宗教 (5)哲学

2、区分意识形态的依据

(1)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 (2)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形式不同 (3)同经济结构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 (4)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 (5)历史发展过程的前途 3、社会意识诸形态的相互联系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1、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1)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2)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对经济结构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文化结构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人

第 21 页 共 93 页

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1)反映社会存在 (2)维护或批判现实 (3)调节社会和人的活动 (4)创新功能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1、传统与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立统一 “中国式的现代化”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第 22 页 共 93 页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人的个体存在即个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社会关系及其传统的的作用下实现的过程。人的个体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是彼此依赖的。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但这种社会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的社会性活动中后天获得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3、在人的个体发生中,自然的遗传程序和社会的遗传程度起着基础性和原发性的作用。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1、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不是苍白的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人们的现实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2、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特定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成为个人的现实性的重要内容。

(1)对象的现实性乃是个人的现实性的外在方面。

(2)个人的现实性首先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现实性,包括特定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现实性。同时,也是时间的现实性。

(3)需要从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来理解制约和支撑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性。

(4)需要从个人、群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人的现实性。

(5)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更重要的、更根本的是个人本身的现实性。

第 23 页 共 93 页

(6)个人作为现实的人不仅在于“现有”,而且也在于“应有”,是现有和应有的对立统一.

(7)“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8)承认社会的现实性和新生个人的现实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前提性的意义。

三、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

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现实的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和特性。 1、人的个性首先表现为个体的唯一性

2、人的个性的形成即人的个性化,同时也是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3、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构成人的个性的基本内核。 4、个性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综合作用的总和: (1)生物遗传的素质

(2)社会因素(环境、条件、规范和规则) (3)个性的心理和社会的内核――“自我”

5、与人的社会性相统一的个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规定的人在社会中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即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一、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

第 24 页 共 93 页

现的对于社会的意义。

人的社会价值在各个层次上表现出来,如: 潜在的价值;角色价值;创造价值; 二、人的个人价值

人的个人价值即个人的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意义。

人的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丰富多彩的人性内涵决定了人的个人价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1、首先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肯定; 2、参加实践活动的需要; 3、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

4、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人的个人价值总是与人的社会价值相联系,并且事实上是从属于社会价值的,孤立的、绝对的个人和个人价值是不存在的。

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纯粹内省式的心理修养过程,而是一个实践过程国。“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

个人的自我的存在,个人的自尊自爱和自我完善,与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归宿。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节 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人创造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个代人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社会财富和社会交往形式等的总和,是人能够作为人而

第 25 页 共 93 页

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人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双向生产和双向创造的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1、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

马克思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在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3、主体即人本身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本身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相应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上述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因素。

4、人类生命的生产,总是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全面地看,不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力,而是人们所达到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力、人的生命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 物质的社会关系不断采取新形式,表现为人类历史的演化和发展。 5、人类意识的发展形成了社会的精神生产和再生产。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和物质的社会关系的历史,人还有意识,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四个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或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6、人类社会是历史形成的,合乎规律地演化和发展着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

第 26 页 共 93 页

会关系中,物质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日常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是自发地进行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人们意识到这种变化的必然性,并知道这种变化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时,就会有意识地干预这种变化的的进程,并自觉地以群体、阶层、阶级、民族、国家等为主体来推动这种变化,这时,社会关系的变革或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人们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包括社会关系的继承和创新,不是为了这些社会关系本身,而是为了创造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7、社会关系影响人的个性特征的形成。

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在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个性特征。人的需要与利益、理想与目标、知识与能力等,都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发生和发展的。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性

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具体的人性中,是人性中的实质性的内容。现实的人作为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是具体的社会的人。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人性。具体的人性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同时也表现为历史性。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人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即社会的人。离开了具体的人性,人的社会性,就无从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 27 页 共 93 页

(1)人的自然属性 (2)社会关系的总和

(3)现实性(感性活动的存在、实践存在)

3、人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了人的社会联系即社会本质。

4、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

“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 28 页 共 93 页

第五章 联系与发展

第一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与辩证法是高度统一的,使辩证法成为“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1、辩证法的历史形态 (1)朴素辩证法 (2)唯心主义辩证法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1)看待世界的方式:全面、联系和孤立、片面 (2)看待世界的方式: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 (3)矛盾是动力和不承认矛盾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是一幅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图景。唯物辩证法就是对这幅辩证图景的理论再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普遍联系的含义:事物、现象、过程及事物、现象、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特点: 客观性

第 29 页 共 93 页

普遍性

现实具体性:中介、差别、条件 2、普遍联系中的系统

(1)从“实物中心论”到“系统中心论” (2)系统是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

(3)系统论观察和分析事物具有一系列特点:相关性特点、整体性特点、有序性特点、模型化特点。

(4)理论意义:显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深刻性和具体性,给辩证法的具体化提供了范例。

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1、普遍联系的多样性:物与物的关系和“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自在之物”之间的关系,“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包括物与物的关系,但不等同,它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去理解,就不能把现存事物看作永久不变的存在状态,而应该把现存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环节。 2、“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客体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的客观事物。

第二,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既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性的、变化发展的。

第三,在“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客体也以主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 三、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1、运动、变化、发展

第 30 页 共 93 页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三者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

运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变化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和趋向,事物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演变;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性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的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有方向的运动。 2、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转化。 3、事物变化的多向性。

4、发展是事物变化的多向性与总体方向前进性的统一。

承认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就必然要承认新陈代谢是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以上升性为总体特征的。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这是发展的本质。 5、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

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伟大前途的东西。新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第一,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旧事物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已

第 31 页 共 93 页

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二,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阶级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由于普遍联系形成的相互作用,引起世界的运动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新联系,因而运动发展又是普遍联系多样化高级化的原因。世界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互为因果性,表明物质世界的运动过程是“自己决定自己”的过程,由此而产生了唯物辩证法的决定论。

一、反映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1、决定论

(1)定义:是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具有因果联系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

(2)目的论与非决定论 2、决定论的历史形态 (1)古代决定论 (2)机械决定论 (3)统计决定论

(4)辩证决定论:确认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制约性和规定性,并科学地揭

第 32 页 共 93 页

示了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3、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形式之一,是决定论的逻辑依据。

原因:指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或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1)因果联系的特点

原因和结果与时间顺序有直接联系。 原因和结果是必然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原因与结果的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a.一因多果。一因多果是指一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

b.同因异果。所谓同因异果是指,同一原因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条件下,会引起不同的结果。这是一因多果的一种特殊表现。

c.一果多因。一果多因是指一种结果是由许多同时起作用原因引起的。 d.同果异因。

(3)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内在依据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 4、必然性与偶然性:对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深化。

第 33 页 共 93 页

(1)什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

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有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种出现,也可以那现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产生的原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对立面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处于一事物发展过程中,二者不可分割。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种种偶然性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必然的东西,没有纯粹的偶然性。

其二,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必然性不一定永远是必然性,而偶然性不一定永远是偶然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不能把它们看死了。

在一定条件下,非本质的因素由于自身的积累和条件的改变会转化为本质的因素,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不确定的、偶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必然的联系; 本质的因素也会因自身的演化和条件的改变不再有根本性的意义,由这种因

第 34 页 共 93 页

素所决定的确定的、必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偶然的东西。

事物由于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失去其存在的根据,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转化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形: ①在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转化。 ②同一现象在不同的关系或过程中的转化。 (3)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与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的有力武器。

第二,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第三,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二、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1、规律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运动,使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2、规律的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规律的实现是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揭示的是可能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 对现实性的理解:

(1)什么是现实性: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 (2)现实性与规律性、必然性的内在联系

第 35 页 共 93 页

质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特征。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理解一切现在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1、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中的自相矛盾,是叙述的矛盾。

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是生活本身的矛盾,它揭示的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矛盾就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或者说,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首先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其次又表现为互相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的多样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在不同的事物中有不同的情况,而且在同一矛盾的展开过

第 41 页 共 93 页

程中也不尽相同。但这都只是矛盾斗争性的差别问题,而不是有无问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两种相反的属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又是同一中的对立。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和源泉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际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量变和质变两个过程分别加以考虑。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事物变成他事物。 4、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条件性;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其无条件性,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5、矛盾转化: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统一的综合范畴。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第 42 页 共 93 页

1、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但矛盾却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差异、对立、对抗、转化就是表达矛盾不同发展阶段的概念。

2、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为此,就要研究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要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 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表现为:其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其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方所取代;其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后达到“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

3、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方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又体现为“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矛盾论与系统论

系统论全面揭示了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

第 43 页 共 93 页

系统论不仅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而且与辩证法的矛盾论有着密切联系。 但矛盾论与系统论又是相互区别的。矛盾论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世界的,它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的联系的内容,指明了囊括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系统论揭示的只是联系的一种形式,即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矛盾运动。系统论也毕竟不是哲学,不能用系统论取代矛盾论。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过程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的完整过程。 一、肯定与否定 1、肯定与否定:

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扬弃”。

特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实质所在。 3、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1)用批判的和革命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2)反对绝对化。

(3)认识事物发展总体趋势与具体道路,反对历史循环论与历史直线论。 二、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第 44 页 共 93 页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因而是一种上升、前进的运动,从表现形态和发展态势上看,表现为近似螺旋的曲线。其特点是(1)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2)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3)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三、“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

1、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或者说,是实践观中的应有之义。实践的这种客观的、实在的否定性活动,是人类一切否定性活动,即批判性、革命性活动的源泉。 2、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同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紧密相联的。

3、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正是由于否定性辩证法的推动和创造,使世界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就是过程”。

辩证法过程论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没有抽象的事物;二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三是指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或一个部分。 思考题:

1、如果理解“适度原则”?

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为什么说否定性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联系和发展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自在的过程与自为的过程。自然运动是自在过程,社会运动是自为过程。历史规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了解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关系,是全面把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第 45 页 共 93 页

一、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自然运动的发展形式是的自在形式,社会运动的发展形式是自为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自发的、盲目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从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界诸因素盲目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而历史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的变换的过程中。

第三,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历史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现,它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才能实现。

第四,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的表现为动力学规律,历史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第 46 页 共 93 页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两个归结”

“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关系。”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关系与思想关系,不仅得出了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的结论,而且可从中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为了说明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不仅应当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还应当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物质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样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重大分歧之一在于是不是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必然承认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一个整体,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内,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B: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推动作用。 B:阻碍作用。

第 47 页 共 93 页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基本的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人类历史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形成了五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来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4、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1)一方面是因为任何社会发展的其他目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人的主体能力)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2)对“生产力标准”要全面、准确理解: 生产力是根本标准但不是惟一标准;

“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 “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

(3)确立生产力标准,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第 48 页 共 93 页

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包括服务的的方向、方式和任务三个方面。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产生的原因。是:(1)新的上层建筑在刚刚形成时,不可能尽善尽美,而存在不完善之处,这样就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2)无论是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还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都要经过许多具体环节,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中间环节的众多和人自身的局限性都会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3)经济基础虽相对于生产力具有稳定性,但也会发生阶段性和局部性变化,上层建筑如不能及时变化,也会导致矛盾发生。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二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通过矛盾的解决再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前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四、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1、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斗争。除原始社会外,到目前为止的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 49 页 共 93 页

社会有机系统的内在矛盾,它必然要通过人的历史活动表现出来。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以来,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并主要地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

3、阶级斗争是消灭阶级的必经途径。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节 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历史规律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一、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 1、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是指科学概念(范式)、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发生了质变与明显的断裂,其具体表现是传统知识、理论与方法发生了重大危机,一系列发现导致新概念、理论方法的建立。技术革命则意味着劳动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技巧发生了质变。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其次,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再次,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通过改变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 4、科学技术革命与“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既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科学技术革命席卷全球,迅速改变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引起了

第 50 页 共 9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z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