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研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04 01: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调研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1年5月3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根据2011年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4月28日县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将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发展环境情况专项工作报告。为深入了解我县优化发展环境情况,4月18日至19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友、张立梅带领部分委员对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会前专题调研。调研组分组召开了部分帮办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和县效能办、发改委、工商局等11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先后赴新来城建设指挥部和汊河新城建设指挥部,了解指挥部运行情况,走访了县经济开发区和汊河经济开发区的部分企业,听取经营者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这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打造“绿色能源硅谷、商贸物流枢纽、山水休闲胜地、和谐幸福家园”的目标定位,转观念、建机制、加速度,重点建设日新月异,各项事业方兴未艾,环境面貌呈现了可喜变化。

1、创新工作机制。为有效整合资源,汇聚强大合力,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来安县城市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运作模式借鉴了“大滁城”的成功经验,建立审议决策、项目储备谋划、项目建设推进、

建设工程管理、跟踪督查督办、宣传沟通、要素综合保障等机制,实行兵团式作战,扁平化管理,指挥部设立二个多月,初步呈现出了建设手笔大、推进速度快、征地拆迁效果好和资金筹措渠道宽的良好态势。来安新城路网框架建设全面拉开,汊河新城的南京湾商贸物流项目已经市发改委批准备案,并被列入省“861”项目、省“十二五”服务业规划,今年3000亩用地指标已落实,启动区1300亩和黄牌安臵点148亩征地工作已完成。旧城改造步伐也在加快。

2、优化政务环境。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将全县具有行政许可职能的41家单位和1193个项目编制职权目录,向社会公布。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对已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坚决杜绝变相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县行政服务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流程再造”,即简化办事环节、减少申报材料、压缩承诺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县承担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公共服务项目办理职能的36个部门和单位,都成立了行政审批股室,其中已有24个单位进驻了行政服务中心,另有2个中介服务机构和1个金融部门入驻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3、提高工作效能。我县全面开展“效能建设推进年”活动,县几个班子和各地、各部门形成说了做、定了干,人人讲效能,事事讲效能的良好局面。以前存在的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中梗阻”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县行政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各部门办事流程,构建了企业注册登记“一表通”平台和基建联合审批大平台,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限,

提高了工作效率。各行政服务窗口还推出了特色服务举措,如建设部门和卫生部门的窗口,经常在下班后提供延时服务;工商部门和建设部门窗口提供预约服务;交通部门窗口施行柜员制服务。

4、加强环境监督。成立了效能督查办公室,有效整合强化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纪律部门纠风室、效能办的职能。充实力量,实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做到有案必查,环境监督力度加大。去年,我县还首次开展了对县直机关部分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和行政管理职能、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40家单位的100名重点岗位负责人监督评议,以此促进重点岗位负责人依法履职,提高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思想解放度还不够。少数干部思想不解放,发展意识不强,缺少干事创业激情,对重点工作和本职工作缺乏开拓精神,情况不熟、办法不多、能力不足。如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金融机构在抵押物评估价偏低的情况下,只肯发放评估价的50%贷款。再如园区供电网建设的思路不新,很难适应园区供电需求。还有少数工作人员在证明办理上,缺少通融。如汊河经济开发区一家船舶项目,在办理工商登记时,因缺少开发区批复的用地手续复印件,就是不允许办理,外商必须在来安留宿,在帮办单位担保次日负责递交,也不能通融办理。

2、政策要进一步明确。现在不少政策已经变化,而我们前几年制订的文件还没及时修改。如企业准入、投资强度规定、税收优惠等规范性文件要抓紧出台。落实政策方面,企业主要反映,2006年出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与今年出台的文件有冲突,要求给予半年的缓冲期。涉及到收费等事项,弹性大,影响不好。返还企业的土地出让金优惠部分,手续太烦琐,过程太长。一些企业还反映,原来对引进企业承诺的土地使用税按4元/㎡收取,按1元/㎡返还,现在税务部门要按规定收取,是否还退还1元/㎡?另外,土地使用税是办证后收取,还是供地后收取,应明确告知。佳利思公司税收优惠政策今年是否执行,水口镇已向县政府报告,希望有明确回复。调研中,一些帮办单位建议成立集中帮办服务中心,实行专业帮办、规范帮办。同时建议县里的正式文件要明确可以准入的项目和需要会商的项目,并将要求企业办理的各项手续制成一览表放入县里印制的招商手册中,便于办理各项手续。有的企业建议,设立电子显示屏,专门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

3、园区建设需进一步加快。土地供应和项目建设的矛盾较为突出。中联能源二期项目签约时,承诺项目建设三分之一时就发给土地证,约定用地260亩,土地款交了,用地手续未办下来,三、四期工程还需用地650亩,县政府批文成立新能源化工集中区,在文辉混凝土公司后面。目前,企业急需扩建,要求抓紧供地。园区功能亟待完善。入驻企业反映,园区功能不齐全,需要尽快建设一些公寓、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方便企业。园区的路、电、水、气等配套建设

亟待加快,除了经常停电外,来安经济开发区供电容量不够,用电不能保证。超林电力目前只能从中科太阳能公司临时搭线,新项目上马电力无法保障。新建的永阳变电站通电没有确切的时间,因隶属关系,县电力公司难以协调。园区原来铺设的自来水管线管径太细,水压不够,消防验收普遍通过不了。随着嘉吉公司等用水大户入驻,自来水供应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汊河自来水开户费及水价没有核定。汊河的防洪能力弱,一些排涝设备已严重老化。县经济开发区平阳河以西排水道不畅,也未做到雨污分离。开发区企业天然气开户费用过高,不能与市开发区享受同城化待遇。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管理。在交通安全方面,园区有的路口乱设摊点,交通事故隐患多。104国道相官至汊河段,交通事故频发。县经济开发区要求公交班车要尽快向园区延伸服务,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问题。汊河经济开发区要求有关部门与南京公交公司协调,希望602路公交车能够在汊河黄牌设立站点。在社会治安方面。汊河经济开发区偷盗现象严重,一些外地人流窜作案,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此外,对于在园区的施工单位,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防止拖欠工人工资,造成纠纷,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随着新来城建设步伐加快,各项工程全面铺开,有关部门的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矛盾十分突出,亟需破解人才的瓶颈难题。

水口乡镇工业集中区路网建设、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依靠镇里投入,要求县里给予适当扶持。施官工业集中区撤销后,引进的企业被叫停,善后工作需帮助协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mb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