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04 01: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1年1月12日在合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去年以来,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和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部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继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见附件一)。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均超过预期目标。初步核算,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270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7.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2和3个百分点,连续七年保持在17%以上,增速有望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财政收入476.2亿元,增长3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9.4亿元,增长4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7亿元,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亿元,增长19.8%;外贸进出口总额99.6亿美元,增长54.9%,其中出口56.3亿美元,增长26.5%;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1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118元,增长17.4%;新增就业1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7%。年初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见附件三)。

(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运行质量持续改善。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68.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2.7亿元,增长2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91户,新增367户。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八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4%,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四大件4224.2万台套,增长34.7%,家电成为我市首个千亿元产业;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加速发展,熔安动力实现量产,江汽和悦3万辆轿车顺利投产。企业运行质量稳步提高。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65.5亿元,同比增长47.7%以上;企业亏损面12.5%,为历

史最低水平;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92.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6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均完成省控目标。服务业快速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后台基地签约入驻,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汇丰银行、华夏银行、九江银行合肥分行,肥西石银村镇银行、肥东湖星村镇银行相继开业,杭州银行合肥分行获准筹建;64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筹建,其中39家开业,累计发放贷款109.2亿元;皖新传媒、皖通科技、荃银高科上市融资21.5亿元,洽洽食品、鸿路钢构、辉隆农资首发通过证监会审核批准。物流业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客货运输量较2009年增长26%,美国UPS、普洛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合肥。会展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徽商大会、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家电博览会等各类大型会展135场,举办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对接等活动。乐购、金鹰百货相继进驻,合肥包河万达广场建成开业。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7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4.2%。其中,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完成投资1010.2亿元,增长34.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上年的30.5%提高到32.9%;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

完成投资819亿元,同比增长22.2%;民间投资较为活跃,全年完成投资1823亿元,同比增长38.2%,占全社会投资的59.4%,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省“861”、市“1346”行动计划项目预计分别完成投资758.07亿元、944.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1.9%和114.7%。市里直接调度的43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京东方6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三洋洗衣机及变频电机等项目竣工投产,彩虹蓝光LED、赛维LDK、熔安重工、长安30万辆微型车、中盐红四方搬迁、大陆轮胎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进与央企合作发展成效显著。2009年签约项目已有29个项目开工建设或运营,2010年新签约合作项目27个,投资总额805亿元。全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18.9亿元。

(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江汽、合力等10家企业成为国家重点高技术企业,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市级46个,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安凯客车、三联公司等2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7家成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安全产业基地、中试科研孵化等基地竣工,世界首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开工建设。我市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国家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市、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家电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021亿元,增加值620亿元,增长40.9%,占GDP比重的22.9%,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合肥语音信息研究院、合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顺利揭牌。

(五)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三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23%以上。肥西、肥东、长丰均进入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前七名,肥西县顺利挺进全国百强县行列。县域工业实力增强,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60户,较上年增加204户;增加值达到291.8亿元,占全市比重27.7%,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油产量连续七年丰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8.3万公顷,总产量达193.5万吨,增长1.6%;畜禽养殖业较快增长,肉、蛋、奶、水产品总产量达73.2万吨,增长8.9%。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超过500家,较上年新增1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80家。伊利、现代牧业、温氏集团和黑牛公司等项目加快建设。实施“百社示范千社建设”行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24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展开。出台《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全市农用地累计流转突破1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mb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