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

更新时间:2023-03-08 10:19:2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标题:中国婚姻习俗的演变

------主要以两汉、近现代婚姻习俗为例

摘要:结婚,是人生之大事,也是男女感情的升华。由于婚姻与家庭和睦、血脉承继、社 会安定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有关婚姻的仪礼、风俗也就特别繁多。婚姻仪礼不仅可以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与风俗习惯,而且也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涉及到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门学科,也同婚姻史和家族史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它们是中华民俗风情园中的奇葩,从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民族的婚姻习俗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关键词:婚姻形态、一夫一妻制、两汉帝室婚姻、近现代婚姻 正文:

一、人类婚姻形态的发展历史

(一)乱婚制

在原始群早起,原始人类是杂乱的两性关系,没有固定的配偶,不能构成任何家庭,史称“乱婚制”或“杂婚制”。

(二)血缘婚制

在原始群的后期,人们排斥了父辈与女辈、母辈与子辈的两性关系,但不排除同胞兄弟和姐妹之间的性关系,即一群男人与一群同辈的女人的性关系。它构成了人类最早的一种家族制形式,史称“血缘婚制”。这是人类最早的婚姻习俗。

(三)族外婚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类逐渐认识到了近血缘的两性所生的孩子不健康,会影响到族群的发展,所以逐渐排除了本群体自婚的习俗,即一个族群(氏族)的一群同辈男人,与另一族群(氏族)的同辈的一群女人发生性关系,兄弟共妻,姊妹共夫。这种族外婚习俗的出现,形成了氏族。共夫、共妻的族外婚制下,南区女家或男居女家,所生育的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只好都留在母亲的氏族内,氏系以母系计。女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处于支配地位,故称为“母系氏族公社”。

(四)对偶婚制

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共夫、共妻的群婚形态中,逐渐出现了女人的多夫中有一主夫、男人的多妻中有一主妻的现象,即长期的、较为稳定的性伙伴,史称“对偶婚”。

(五)一夫一妻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新生产工具的出现,男人在生产领域中的作用愈来愈大。但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却都是留在女人的氏族中,属于木樨十足的共有财产。长期对偶婚所生的孩子,必然是知其母也知其父,但父亲所创造的财富又不能由自己得孩子所继承。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发展,这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办法,就是女人到男人的氏族中去,形成稳定的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的出现,使母系氏族公社瓦解,妻子从夫而居,世系以男性计。一夫一妻所构成的小型的生产生活单位就是家庭,最初的家庭是隶属于父系大家族的。忧郁男人是财产的所有者,女人依靠男人而生活。因此,所谓的一夫一妻主要是针对女人而言的,以确保男人血统的纯粹,而男人多妻则会社会的习俗和制度所允许。

在男人居于主导地位的财产私有制社会中,男人取得女人为妻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下聘礼“明媒正娶”,这是一种“买卖婚”;二是抢掠,以暴力夺取,即所谓“抢婚”。由于这两种方式得到的女人,都是男人家的财产。所以,如果男人先死,其妻可以由其兄弟甚至其他妻子所剩的儿孙来继承,即所谓“转房婚”或“收继婚”。①

二、两汉帝室婚姻的变迁

(一)两汉帝室婚姻的变迁阶段

两汉帝室婚姻的变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汉高祖到汉武帝中后期,这一时期帝王纳妃大多数不论贵贱,不重贞操。第二阶段为武帝后期到西汉末,其特点是帝王选妃的范围在缩小,限于功臣、贵族、豪强家族之中。婚姻缔结时的等级性与统治阶级的联姻之风交织在一起。第三阶段为整个东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式建立了遴选后妃制度,帝王越来越重视后妃的家庭地位及本人的素质。这三个阶段中,帝室婚姻缔结时的等级性呈现出越来越加深的趋势,并最终开启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婚姻制。 (二)两汉帝室婚姻变迁的原因

第一,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西汉政权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个体小农经济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它的影响下,婚姻极具开放性和积极性,等级观念淡薄。随着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严重,直至东汉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最终形成,这就要求婚姻中婚配的两户经济地位上要相匹配。

第二,政治及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西汉时期选拔官吏主要依据“尊贤尚功”的原则,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三位一体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学与选官制度的结合,至西汉后期族第逐渐被列为举荐的标准,东汉选官从政更是注重门第的高低。不同的选举原则影响着两汉帝室婚姻。

第三,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汉初奉行黄老思想,“清静无为”“放任自流”,这使西汉前期的婚姻风尚比较开放。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纲常学说得到充分的发展。东汉建国以后,儒家经典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礼制趋向完备。③

三、近现代婚姻的变迁

(一)近现代婚姻思想的变化

封建时代,婚姻大事中当事人缺乏自主权, 父母双方或媒人对婚姻起决定性作用。包括婚礼前的一些仪式,比如从择偶到筹备正式婚礼的所有环节, 都是由双方家长包办,婚姻当事人反而不能参与。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封建礼教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剧烈的变革, 近百年来婚姻礼俗文化的变迁正是这种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反映。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各地民情的不同和人类思想的解放,由于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观念的普及, 青年男女在配偶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权,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现象已荡然无存;女性地位的上升与文明的开化,也使得很多女性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完成了从被男性追求到主动寻觅幸福的转变。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婚礼,是指结婚典礼,即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程序。总体说来,婚俗文化的演变为一对男女由媒妁之言到自然相识,从相亲到自由恋爱的趋势,婚礼则由一个繁文缛节变得喜气盈盈,更加简单。②

(二)婚俗形式的变化------婚礼形式由繁化简 (1)婚礼仪式的变化

现代的婚礼大多数都在酒店中举行,由婚礼策划公司来策划迎娶以及结婚的仪式,司仪主持整个结婚仪式,从新娘出场到新娘新郎交换新婚戒指都是由司仪宣布开始的。而且现在很多婚礼中都可以听到宾客要求新郎亲吻新娘的呼喝声,这反映的社会的进步。当然,也有许多新人会举办一些别具一格的婚礼,例如仿照古代新人大婚的场景,拜天拜地拜父母;或者直接到教堂中举办。

(2)迎娶工具的变化

在古代新人结婚都是由新郎用轿子去新娘家里接新娘然后拜堂成亲。新中国成立后就不在用花轿迎娶新娘子了。农村用拖拉机,城市里用自行车。而改革开放以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方便快捷的汽车,而且一般都是车队,还要绑上车花。与此同时也有的年轻人选择用自行车或三轮车甚至马车等交通工具,追求个性。

(3)婚礼服饰的变化

20 世纪20 年代-40 年代,主要表现为女中男西或男中女西两种形式。要么是新娘上袄下裙、新郎西装革履,要么就是新郎长袍马褂,新娘西式婚纱。60 年代的中国女子在婚礼上流行碎花小翻领衬衫,新郎则是穿中山装。文革时期,新郎新娘则以穿红卫兵服装戴红卫兵袖章为荣。而今,婚礼服的中西并存也日趋流行。白色的婚纱虽然是现代婚礼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成为婚礼服最典型的代表,但是很多人在婚礼上仍然兼顾民族的婚礼服饰。现代婚礼庆典中新娘起码会选择两套服装,一套白色婚纱,一套红色中式旗袍。

四、结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婚姻是家庭的支架。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 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④婚俗作为一种社会活方式,必然带有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的深深烙印, 而当社会发生变革时,其影响也必然反映到婚姻礼仪上来。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当今婚俗已经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而无论婚嫁民俗如何演变, 幸福一直是所有人永恒的追求。因此婚礼本质上还是一种人们美好祝福的寄托与表达,需要夫妻双方的坦诚相待、无私奉献与相濡以沫。

五、参考文献

①中外民俗 杨英杰 南开大学出版社

②文化学刊 周丹迪 岳书法 2012年1月第1期 ③高颖飞 两汉帝室婚姻述论 郑州大学.2002

④姚舞艳 民国时期江浙沪地区的婚俗状况研究(1912-1949)[D].扬州大学,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0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