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虚词

更新时间:2023-03-08 07:01:1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①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1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译文: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文言文虚词“而”字表修饰,还是表承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的难点。那么是不是它们没有规律可循呢?事实通过大量的例句,还是可以找到它们的细微区别的。 ①、表承接关系的“而”多用于复句中,连接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两个动作。 例如:①先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用尺子度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他)就把尺子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这是由两个独立完整的单句组成的复句,两个复句间有明显的关联词“先”,后面省略了与“先”相照应的相关关联词“后”或“然后”。这句话陈述两件事:度其足,置之其坐。两件事有先后的承接关系。“而”字放在两个有先后关系的单句之间,将两个单句连接起来,就叫表承接。事实这两个单句组成的这个复句是承接复句。 ②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这句话的意思是:庄宗(先)接过箭,(然后)把它藏在庙里。“庄宗受”后省略了宾语“之”,句子已完整独立。“藏之于庙”。承前省了主语“庄宗”和介词“以”,但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单句,两个意义完整的单句共同组成一个一重复句。从语意上看,两件事、两个动作“受”和“藏”,虽然没有关联词,但有先后的逻辑关系。两个单句组成一个承接复句,“而”字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叫表承接。

②、表修饰的“而”多用于单句,连接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且前一个动词作后一谓语动词的状语

表承接关系的“而”用于复句,而且两件事或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而”却是用在单句的状语与谓语间的连接,如果连接状语是动词,作状语的动词与作谓语的动词发生的动作行为是同时进行。 例如:①窥镜而自视,又弗如甚。

译文:(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

“窥镜而自视”,它是一个单句。主干是:“邹忌看自己”。这里的“窥镜”是对着镜子看,对着镜子时就能看到自己。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应该是同时发生,且对着镜子看是看自己的方式,作“自视”的方式状语。这里的语意,不能说“窥镜”,看镜子,“自视”,然后看自己。生活的实际是看镜子时已经看到人了,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无先后关系。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以”相当于“而”,这是一个单句,主干是:余与四人入。“余与四人”作主语,“入”作谓语。“拥火”修饰“入”作“入”的方式状语。“拥火”这个动作与“入”是同时发生。没有先后关系。我们不能说,拥火这个动作完成后,再进去。这两个动作是连动的。 总之,“而”表修饰或表承接的区别是:

“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表承接,如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作状语,表修饰。 ③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如果“而”前后的两个动词表示的动作是前后相继的,也就是说,后一个动作发生的时候,前一个动作自动结束,那么,这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披草而坐。”《劝学》:“登高而招。”先“披草”,然后坐下,坐下后,就不需要再“披草”了;先登上高处,然后向远处招手,招手的时候已登上高处,就不需要再“登”了。因此,这两个句子中的“而”都表承接。

2

二、如果“而”前的动作与“而”后的动作相伴而生,一辅一主,共始共终,那么这个“而”就表示修饰关系。如《劝学》:“吾尝跂而望矣。”这里的“跂”和“望”、是同时发生的,以“望”为中心语意,以“跂”为伴随状态,因此,这个“而”表修饰。 7、表示因果关系。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但我也后悔跟他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种游览的乐趣。 8、表示目的关系,

【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②这段时间学校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译文:耐心地久立远视,(来)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

(二)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译文:老婆婆常对我说:“某个地方,你的母亲就站在那里。“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译文:(溺死的人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而已】相当于“罢了”。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译文: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我虽然卑下愚蠢,知道这不可以,何况聪明人呢。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3

②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译文: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译文: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3、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杀一老卒,何甲也?(《段太尉逸事状》) 译文:杀一个老兵,为什么要披戴盔甲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新妇车在前,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译文:焦仲卿的马走在前面,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怎么会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 (三)固定结构: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以)逃跑了五十步的人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 2、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现在(我们)出来,没有告辞,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呢?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译文: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译文: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里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其是之乎?(《报任安书》) 译文: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 译文:壮美哟!山川是如此的险要。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不译。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文:挺拔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6、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译文:多么辽阔(的样子)呀,船儿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解释

4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师说》)

译文: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乎:对)(《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译文: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 2、表条件、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只”“仅”等。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译文: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才进去(见项王)。”

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译文: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译文:现在士大夫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译文: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是天意。 (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5.其】 (一)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译文: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去教他们的儿子。 ②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译文:它的格局形式跟过去稍有不同。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其闻到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他懂得道理固然也在我之前。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译文: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

5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译文:给你三支箭,你可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译文: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译文:难道是真没有千里马吗?还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译文:如果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译文: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何其】译为“怎么”,“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译文: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例①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并且你说的话也不对。 ②且臣少仕朝,历职郎署。(《陈情表》)

译文: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译文: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 2.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译文:臣死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我推辞呢!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译文: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 3.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译文:希望母亲的寿命能向南山的巨石一样长,身体健康又强壮。 (二)用作副词。

6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译文: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译文: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二)用作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译文:你进去上前去祝寿,祝贺完毕之后,请求舞剑 ②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③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三)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译文:今天如果休了她我就以后终身不再娶了 复音词“若夫”“至若”。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表示转换,再说,至于。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文: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译文: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士兵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3.“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侯嬴(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4.“所十以”表原因:??的原因; 表凭借、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靠来”等。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三)复音词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被人们称作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译文: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 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译文: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译文: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译文: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为了什么人开花繁生!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给他敲了一下缻。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怎样应付这件事呢

②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译文:这番话只能对有见识的人说,对俗人就难说了。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译文: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译文: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

8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而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译文: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译文: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译文: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文:盘旋婉转,屈曲回环,像蜂房,如水涡(精致套连),挺拔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11、以

(一)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娘以指扣门扉(《项脊轩志》) 译: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译:时间长了,能凭借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译:在南面攻取了百越的地面,把那里设置为桂林郡和象郡。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译文:在八月十三日这天,在刑场上被害。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译文: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译: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9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译: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译:估计大王的军队足够用来抵挡项王吗? ②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译:用节俭来戒掉奢侈。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译文: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5、表修饰关系,译为“地”或不译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译: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三)助词

1、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译:违背我的心意让我心中煎熬。

2、跟“上、下、东、西、外”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或范围上的限制。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译文: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译文: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四)动词:以为、认为、作为、用,任用。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译文: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复音词

1、 以为,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文:老虎看到它是一个庞然大物,认为是神灵。 2、\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译: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并且嘲笑李勃的鄙陋。

3、有以、无以:“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12、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10

2.依靠,凭借。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5.因为,由于。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译文: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三)动词 1.沿袭,继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译文:继承祖上的事业,沿袭既定的政策。

13【于】 介词

1、介词,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

2、介词,“在······方面”“从······中” 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3、介词,由于,在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译文: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在于贪玩。 4、介词,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5、介词,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您又受赵王宠幸。

6、介词,与,跟,同,或者不译。 ①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燕王想跟您结交。 7、介词,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译文:孔子说:“残酷的政令比猛虎还凶暴。”

11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例:①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译文:我爷爷死在捕蛇抵赋这差事上,我父亲死在这差事上。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译文: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14.与】yǔ、yù、yú

(一)介词

1、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译文: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 2、给,替。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译文: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 3、比,和······比较。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译文: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 (二)连词和,跟,同。

①客亦知水与月乎。《赤壁赋》 译文:你也知道水和月的道理吗?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译文: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不明智。 3、参与,参加,yù。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译文:骞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参加,参与。

(四)通假。通“欤”,yú,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恐怕该要责备你吧!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译文:刘邦说:“他和你的年龄,谁大谁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不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译文: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12

【15、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译文: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译文: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语气。

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译文: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 4、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译文: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回去吧。 5、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译文: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16、则】

(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译文: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译文: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译文:那些人家不是死绝了就是迁走了。 (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17者

(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13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译文: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译文:他说这些话时,神情很悲伤。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译文: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译文: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译文: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此。

①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译文: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译文: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个人的心。 2、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文: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②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译文: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三)动词,到??去

①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译文: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z.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