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10-16 12: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内燃机: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气缸内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爆发产生动力的装置。

发动机: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现代汽车大多使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上止点TDC:活塞顶部距离曲轴中心旋转最远的极限位置。 下止点BDC:活塞顶部距离曲轴中心旋转最近的极限位置。 活塞行程S:活塞上下止点间的距离。

曲柄半径R: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之间的距离 气缸工作容积V h :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发动机排量VL: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燃烧室容积Vc: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气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空间的容积 。

气缸总容积Va :活塞位于下止点时,其顶部与汽缸盖之间的容积。

工作循环: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过程。 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

负荷: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

压缩比ε: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

比称为压缩比。

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汽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用来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指示功:工质在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指示功。指示功率: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指示比油耗: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通常以每千瓦小时的耗油量表示。指示热效率:内燃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燃料热量的比值。

有效指标: 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的指标,他评价整机性能好坏。也包括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有效比油耗: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有效热效率:发动机有效功与所消耗燃料热量的比值。

升功率: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Pme与活塞平均速度Cm的乘积。比质量:发动机干质量G与标定功率的比值。比容积:发动机外廓体积与标定功率的比值 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功或功率小于其气缸内气体膨胀所作出的功或功率,两者之差称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的比值。

2

自然通风: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直接导入大气中的通风方式(柴) 强制通风: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燃烧(汽)。

3

活塞头部:指最下面一道活塞环槽到活塞顶之间的部分 活塞裙部:从油环槽下端面起至活塞最下端的部分,它包括装活塞销的销座孔。

扭曲环:在矩形环的内圆上边缘或外圆下边缘切去一部分,使断面呈不对称形状,

连杆盖:连杆大头分开可取下的部分, 连杆轴瓦:连杆大头孔内的瓦片式滑动轴承。 发火间隔角:以曲轴转角表示的各缸发火的间隔时间 曲轴的扭转振动:曲轴各曲拐的转动比飞轮时快时慢的现象

4

充气效率: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气质量与在进气状态(压力、温度)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气质量的比值。 气门椎角:气门锥面与气门顶面之间的夹角。

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配气相位图。

气门重叠角:两个气门同时开启时间相当的曲轴转角。 气门间隙:气门完全关闭(凸轮的凸起部分不顶挺柱)时,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挺柱之间的间隙。

5

馏程:从温度方面反映汽油的蒸发性,即汽油形成混合气的能力。 饱和蒸汽压:某一温度下,液体及其蒸汽处于汽液两相平衡状态时,其蒸汽的分压力。

可燃混合气:燃油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根据燃烧要求,其浓度在一定范围之内。

过量空气系数 fa :气缸内的实际空气量与喷入气缸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空燃比 a :每次工作循环充入气缸的空气量与燃油量的质量比。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在电子系统控制下,受压力作用,燃油通过喷油器的喷射,供给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6

凝点是指柴油失去流动性开始凝固时的温度。

冷滤点则是指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在l min内柴油开始不能流过过滤器20mL时的最高温度。

分泵:带有一幅柱塞偶件的泵油机构,数目与气缸数相等 油量调节机构——根据柴油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相应改变喷油泵的供油量。 7

燃烧室壁面附近区域的混合气不能燃烧现象称为缸壁激冷效应。 发动机燃烧室缝隙中混合气不能燃烧的现象称为缝隙效应 EGR: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

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 8

合成机油是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润滑剂。

喷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向气缸喷油至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 供油提前角:喷油泵开始向喷油器供油至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 最佳喷油提前角: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情况下,能获得最大功率和最低油耗的喷油提前角。 10

正常燃烧过程:唯一地由火花定时点火开始,火焰前锋以正常速度传播到整个燃烧室。

着火延迟期:从点火开始到火焰核心形成的时间或曲轴转角。 明显燃烧期:从火焰核心形成开始,到气缸内出现最高压力的时间或曲轴转角。

缓燃期:从最高燃烧压力到出现最高燃烧温度所占用的曲轴转角。

后燃期:从最高燃烧压力出现到燃烧基本燃烧完的时间或曲轴转角。

点火提前角:从火花塞跳火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 喷油提前角:从喷油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

火焰前锋:在均质混合气中,当火焰中心形成之后,火焰向四周传播,形成一个近似球面的火焰层。

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相对于未燃混合气向前推进的速度 爆燃:当火花塞点火后,正常火焰传来之前,末端混合气即自燃并迅速燃烧,产生爆炸性冲击波和尖锐的金属敲击声。 表面点火: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绝缘体或零件表面炽热的沉积物等)点燃混合气。 后火:在火花塞不跳火时,混合气仍能着火,并且形成的火焰前锋仍以正常火焰传播速度向未燃气体推进的表面点火。 早火(早燃):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炽热表面就点燃混合气的表面点火。

涡流:进气过程中形成绕气缸轴线的气流运动 滚流: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直于气缸轴线气流运动 挤流:压缩过程后期形成的径向或横向气流运动 紊流:气缸内形成的无规则的气流运动

11

发动机特性: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情况及运转情况而变化的关系。

发动机的外特性:当汽油机节气门完全开启(或者柴油机喷油泵在最大供油量时)的速度特性。

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一定时,发动机经济性指标随负荷的变化关系。

转速特性:发动机负荷一定时,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随转速的变

化关系

调整特性:发动机随调整情况而变化的关系 性能特性:发动机随运转情况而变化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l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