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背诵(打印版)

更新时间:2023-10-16 12: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悦考网www.yuetest.com

中国教育史

1.西周的教育制度: ① “学在官府”;

② 国学和乡学:国学分大学和小学;乡学分闾塾、党庠、州序、乡校等,学习内容为“乡三物”,由大司徒负责;

③ 大学与小学:天子设大学称辟雍;诸侯设大学称“泮宫”; ④ 家庭教育:7岁开始分男女进行教学。

2.“六艺”教育:

① 礼的作用:明确等级关系,强化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② 乐的作用:是一切艺术教育的总称,包括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 ③ 礼乐的关系:“礼”是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道德精神修养; ④ 射御:军事技能训练; ⑤ 书数:小学的学习内容;《史蒥篇》是西周的小学文字教学用书。

3.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① 私学兴起的原因: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导致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官学衰败;士阶级的崛起,养士之风盛行;

② 私学兴起的意义: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③ 百家争鸣对教育的作用:“百家争鸣”必然推动教育实践的活跃、教育思想的繁荣、教育理论的发展。

5.齐国的稷下学宫:

6.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7.孟轲的教育思想:

①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四善端”(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恭敬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教育的作用在于“求放心”; ②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③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④ 道德修养的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已; ⑤ 教学方法: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

8.荀况的教育思想: ① “六经传人”、先秦儒家学派之集大成者; ② “性恶论”:“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性伪之合”说明教育的可能性,教育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③ 以“大儒”为培养目标: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层次为“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在于培养“圣人”,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 ④ 以儒经为教学内容:以《礼》为重点;

⑤ “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出“虚一而静”的学习心理状态;

1

悦考网www.yuetest.com

⑥ 论教师:维护教师尊严和学术统一,“天地君亲师”的观点即出自《荀子·礼论》。提出对教师的要求为“尊严有惮,耄艾有信,诵说不陵不犯,知微而论”。

9. 墨家的教育思想:

①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 ②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③ 以“兼士”为培养目标:兼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④ 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 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⑤ 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

10.道家的教育思想:

①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不言之教”; ② “逍遥”的人格理想; ③ 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11.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①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人性利己说”出自荀子的性恶论,法家认为不用进行道德教育,只需进行法律教育;

② 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③ 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12.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① 《大学》:《礼记》里一篇是儒家学者讨论大学教育的一篇篇论文。对大学的教育目的、任务、途径作

了一个总的概括,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三纲领”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② 《中庸》:《礼记》中的一篇,教育哲学论文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

道之谓教”;教育方法“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实质就是强调内心修养以及外在努力学习合二为一;最高的道德准则为“中庸”;学习的过程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 ③ 《学记》:《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谓之“小成”,九年谓之“大成”;其中一三五七九年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视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考察内容为学生的德行和道艺;

3)教育教学的原则:豫时孙摩(未发先豫、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相长;

④ 《乐记》:《礼记》中的一篇,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

13.“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即设五经博士(前136年)、建立博士弟子制(前124年)、以儒术取士(察

举制度,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举秀才、孝廉)、视学制度。

14.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代太学建立,汉代太学教师称为博士,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初为个别教学,后因人数增多改为集体授课,称“大都授”,主讲教师称“都讲”。考核方式称为“设科射策”。

2

悦考网www.yuetest.com

15.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16.郡国学:创于景帝末年,受“文翁兴学”推动,设在郡国的称为“学”,设在县的称为“校”,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落(“聚”)的称为“序”。汉元帝时期设五经百石卒史。

17.察举制度:始于汉高祖。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察举正式成为一种制度。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18.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①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② 论人性与教育作用——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

③ 论道德教育: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因为它是董仲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1)道德教育的内容——“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2)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① 正谊明道

②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③ 强勉行道 ④ 必仁且智 ⑤ 明于性情。

19.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①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唯物论者,代表作《论衡》;

② 人性论和教育作用: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人的善恶在于教育,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鸿儒、文人、通人、儒生和文吏; ③ 论学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

20.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① 西晋的国子学: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立,反映了教育的等级,开官学分士庶的先例; ② 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南朝宋文帝(438年)下令在京师开设“四馆”(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四学),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南朝宋明帝(470年)设总明观,设祭酒,置玄、史、文、儒四科。

21.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①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重振儒术,兼重佛道;

② 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隋文帝设立了国子寺,隋炀帝大业三年改称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总管学校,首次设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长官; ③ 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 1)中央官学:唐朝“六学一馆”(太学、国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弘文馆、崇文馆); 2)地方官学。长史负责地方官学事务。

22.私学:唐朝明文鼓励设立私学,以私学和家学的形式传授每一种专门的学术。

3

悦考网www.yuetest.com

23.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① 建立了中央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制度; ② 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③ 教学内容的丰富,扩大了知识范围; ④ 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的多样化; ⑤ 教育的等级性增强。

24.科举制度建立:

①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隋炀帝大业三年定十科举人,即科举制度的开始; ② 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1)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省试-吏部试; 2)考生来源为生徒和乡贡;

3)科举考试的科目为,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定期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学、童子科等。其中经常举行的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秀才六科; 4)科举考试的方法为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③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积极作用为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向学的风气;冲击了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错误思想;

2)消极影响为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败坏学校和社会风气,贪污受贿之风盛行。

④ 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多年,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教学内容,也就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给下层人们以从政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盾。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科举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政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其消极作用主要是: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25.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①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详细论述了儿童家庭教育和士大夫教育;

② 论士大夫教育:从人性论方面(性三品说)论述了士大夫阶级受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知识教育,认为教育目标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内容应包括德与艺两方面。主张五经是必读典籍; ③ 论家庭教育:及早施教、慈与严相结合、均爱原则、重视语言和道德教育。

26.韩愈的教育思想 :

①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性为恶性。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极积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味内发挥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决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

② 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③ 论尊师重道: 1)“学者必有师”、“学无常师”;

4

悦考网www.yuetest.com

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反映了教师的工作基本职责; 3)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

① 宋代:

1)扩大科举名额;

2)确定“三年一贡举(三年一试); 3)殿试成为定制;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② 元代:名族歧视严重,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 ③ 明代:确立八股取士的制度,标志着科举制度开始走向衰败; ④ 清代:与明代基本相同,科举考试日益僵化、衰落。

2.宋代“兴文教”政策:

① 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② “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③ 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3.北宋三次兴学:

① “庆历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即:

1)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2)改革科举考试;

3)创建太学,将“苏湖教法”引进太学; ② “熙宁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即: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2)恢复和发展县地方官学;

3)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 4)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③ “崇宁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即:

1)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2)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3)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4)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5)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尤以第三次兴学为甚。这三次兴学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4.“三舍法”

“三舍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一种对太学的改革措施。

具体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太学者,经考试合格入外舍肄业;外舍生、内舍生再接受生舍考试,并参酌平时行艺,逐次升入内舍、上舍肄业;根据上舍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行艺决定授官或者参加殿试、礼部试。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l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