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4-01-21 19: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各项建设而预先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施的过程。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所做的天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它可以广义地理解为设计城市,即对城市各种物质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技术手段有别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讲究二维,讲分区;城市设计讲究三维,讲整合。 2.法定规划与非法定规划

法定规划(formal planning)与非法定规划(non-statutory planning)的根本界限在于规划的法律地位。法定规划是指法律和强制性技术法规、国家部委所要求编制的规划及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赋予法律效力的规划,主要包括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实施性发展规划。非法定规划是指不是法律规定的,不具有法律地位,也没有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的规划,它是各级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及其他机构为了处理城市发展中随时出现的新问题而组织编制的,不能纳入现行法定框架的规划,如战略性发展规划、概念规划等。 3.竖向规划(vertical planning)

竖向规划是指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竖向规划的方法有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4.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

概念规划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种类型,尤其注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空间总体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等重大问题,强调对全局的把握,是涉及空间、经济、环境、生态,乃至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城市与区域规划(顾朝林)。 5.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远景规划是城市扩展到稳定阶段的城市发展结构安排,它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过程,从而进行战略性的空间、环境结构布局,以指导城市总体规划。

6.城市规划纲要(Master Planning Outline)

城市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确立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结合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立城市化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规划纲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其成果以文字为主,辅以必要的城市发展示意性图纸。 7.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public facilities)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它是以公共利益和设施的可公共使用为基本特性,并且公共设施的设置,不因其所有权属的性质、服务对象与范围的大小而影响其公共性。城市公共设施一般包含有建筑、场地、绿地及附属设备等。按使用性质分类,城市公共设施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服务、邮政电信、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大专院校及科研设计、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文物古迹类等;按服务范围分为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类。

8.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是政府、政党或其他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当下的社会需求,平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并执行的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包括法律、法规、法令、计划、规划、指示、报告、建议文件等)。它是政策主体对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一种权威性分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对政策创立、政策执行、政策调整、政策监控、政策评优、政策终止等若干环节。 9.一书两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工程必须呈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permission notes for location)、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land use permit)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uilding permit)三个基本环节,通常称为“一书两证”。 10.法定图则

法定图则是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和分区规划的要求编制的,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和城市设计等方面做出的详细规定。法定图则强化了城市规划的法制精神,增强了公众对城市规划的了解和参与。 11. Communicative Planning 即沟通规划或交往型规划。“沟通”表现出一个比交互协商更广泛和更一般性的人际关系概念,它希望包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进入到一种真正的对话和论辩之中,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而不存在工具性的、支配或控制性的关系,沟通规划理论是基于规划的有效实施及民主参与式规划理想的激励而提出的,它为整个空间规划的民主发展指引了一个明确方向。其主要的局限在于规划实体维度的缺失、对权力的忽视以及与新自由主义的纠葛等方面。 12. Collaborative Planning

即协作性规划,由Henley提出,用来描述参与者在表达其相互利益的行动上达成一致的过程。其理论来源是沟通行为理论、制度主义社会学以及结构的行为理论。协作规划是一条能通往共享空间内之共存的道路,将规划视为一个互动的过程,视为一个管制活动,希望维护和提高场所和地域的品质。

13.行政区划(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唯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有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心;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以及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行政区名称等。 14.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体系的基本构成: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城乡规划行政体系、城乡规划工作体系。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是城乡规划体系的核心,主要由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范等部分构成;城乡规划行政体系是指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权限的分配行政组织的架构以及行政过程的整体,可以分为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城乡规划工作体系是指围绕着城乡规划工作和行为的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可以分为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和实施管理体系。 15.区域城市(Regional City)

区域城市是城市和郊区经过发展逐渐融合成为有多个核心的网络,根据彼得?卡尔索普的理论,区域城市的空间构成根据形态可分成四类:中心、特定区、保护区和通路。

16.全球城市/世界城市(Global City/World City)

世界城市是指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具有全球协调和控制功能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其国际功能主要取决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世界城市是全球政治、商业、人才、文化和娱乐中心,分为核心国家主城、核心国家辅城、边缘国家主城和边缘国家辅城四个等级序列。弗里德曼在1986年发表的《世界城市假说》中提出了世界城市的七个指标,分别为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以及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等。 17.数字城市(Digital City)

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综合信息系统,广义可理解为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城市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 18.信息城市(Information City)

信息城市没有统一的标准,普遍的看法是,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是信息产业,就业人口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是信息产业,城市中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基于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支持,这样的城市可称为信息城市。它有很多形式,如控制论城市、超地域城市等,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而提出的一种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M.卡斯特尔斯构造了“发展的信息模式”,认为获得信息空间的进入权和对信息空间结点的控制权是成为世界城市的关键,并指出所谓的世界城市就是他所指的信息城市。 19.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生态城市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结构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栖境。它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活动新的空间组织形式。生态城市的核心特征主要有生态型、自律性、正向演替性、可持续性、理想性。生态城市包括自然地理(时空层次)、社会功能层次和文化意识等三个层次的内容,是城市生态化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20.宜居城市(Livable City)

宜居城市,就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其落脚点是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和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判别标准主要有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居住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和公共安全度等。

21.簇群城市(Cluster City)

簇群城市是由Smithson夫妇于1954年提出的一种极富后现代特征的新城市形态概念,这种城市的发展充分体现了TEAM10关于流动、生长、变化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多层人行系统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为骨架,成线形多触角地向外伸长蔓延。这种城市布局既能保持现代城市功能的需要,又能重新获得昔日传统城市的自然气息。 22.拼贴城市(Collage City)

“拼贴城市”的主要提出者是美国学者罗威?科勒,该理论认为城市的生长、发展应该是由具有不同功能的部分拼贴而成。它反对现代城市规划按照功能划分区域,割断文脉和文化多样性的做法,认为未来城市规划设计应参考17世纪的罗马,采用多元内容的拼合方式,构成城市的丰富内涵,城市结构的矛盾统一组合(拼贴)类型,如简单-复杂,私人-公共,创新-传统等,这些对立因素的统一是使得城市具有生气的基础。

23.紧凑城市(Compact City)

紧凑城市理论是针对西方城市郊区蔓延和边缘城市无效性等问题而提出的,其积极倡导者是欧共体(CE)。该理论认为紧凑的城市形态可以有效遏制城市蔓延,保护郊区开敞空间,减少能源消耗,并为人们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主张采用高密度、多样化、功能混合和公交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紧凑城市最重要的触角是城市建成区、人的环境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该理论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4.绿色城市(Green City)

绿色城市是一种基于可持续性与和谐理念的城市设计理论,其目标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生态与绿色文明,绿色城市拥有清洁的空气和水、干净的街道和公园,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绿色城市有自我复原的能力,和环境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比较低。绿色城市同时鼓励绿色行为,比如鼓励人们使用污染相对较少的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城市应该是无论从当地还是从世界范围来评估都能得到高分的城市。换句话说,在享受当地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时,一个城市的居民也要避免给其他地区的居民带来负的外部性。绿色城市的规划建设要做到保护生态,以人为本,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5.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26.网络城市(Network City) 网络城市或称城市网络化,是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显然,城市网络化的出现和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网络城市常被用来形容多中心城市区域,其主要特征包括多节点性、水平联系、经济利益外部性、协调与合作等,它代表了城市生活分析的一种模式和一套逻辑方法论工具。 27.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y)

可持续城市以节约资源、提高技术、改善环境等为主要手段,以经济发展、财富增值、社会进步和生态安全为目标,维持城市系统内外的资源、环境、信息、物流的和谐一致,在满足城市当前发展需求和正确评估城市未来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城市空间功能、结构、规模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非持续性到可持续性的有序动态过程。相对于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城市发展模式,可持续城市更注重城市空间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和协调性。 28.理想城市(Ideal City) 维特鲁威承继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和有关城市的论述,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他在《建筑十书》中对城址选择、城市形态、规划布局等作了论述并提出理想城市方案。阿尔贝蒂在他的“论建筑”一书中设计的理想城市追求城市路网的几何构图,街道由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在城市中心布置教堂、王宫和城堡。 29.卫星城(Satellite Town)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郊区及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单元,但同时它又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由于其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造成子母城之间的交通压力,难以真正疏解大城市。“卫星城”理论由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发展而来,并经历了附属型(卧城)、半独立型(卫星城)和独立型(新城)等发展阶段。

30.后福特城市(Flexible City)

后福特城市或称柔性城市,它是“本地化经济”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产物。该理论认为城市不是一个相互交叉的部门集聚的地域,而是一个统一的巨型“柔性综合体”系统,里面的要素和子系统相互作用与联系,组成一个柔性投入与产出的地域。 31.健康城市(Healthy City) 健康城市是指一个由健康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应该能改善其环境,扩大其资源,使城市局面能互相支持,以发挥最大的潜能(WHO1994)。健康城市应具有清洁美丽居住安全的城市环境和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能为所有城市居民提供食物、饮用水、住房等生活必需品等特征。 32.霍华德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中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它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其实质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田园城市”布局: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形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立工厂、仓库。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第一座“田园城市”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的莱彻沃斯。 33.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

1922年柯布西埃发表“明日的城市”规划方案,该城市采用现代化的几何构图形式,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具体内容包括:300万人口的城市;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片绿地;外围是环形居住带,60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最外层是居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这一思想的代表作是巴黎城市中心区改建设计,即优埃森规划。 34.柯布西埃的“光辉城市”(Radiant City) “光辉城市”规划方案发表于1931年,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该方案的内涵包括: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修建高密度的高层建筑和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来解决;形成“花园中的城市”,而不是霍华德的“城市中的花园”式的“田园城市”。“光辉城市”的代表作是20世纪50年代的昌迪加尔规划。该方案体现的城市集中主义思想,对以后的城市建设有深远影响。 35.新城(Newtown)

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其规模比第一代(卧城)、第二代(半独立的)卫星城扩大,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形成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反磁力中心),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新城”实质上是一种新的规划形式。 36.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概念于1979年由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场所”不仅具有实体空间的形态,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意义,当空间中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与人的活动及所在的地域特定条件发生联系时,也就获得了某种文脉意义,空间也即成为场所。从根本上看,场所精神是人们对世界和自己存在于世的本真认识的浓缩和体现,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或者说是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7.赖特的“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

“广亩城市”设想是美国建筑师赖特于1932年发表的《正在消失中的城市》中提出的,它是以小汽车作为通勤工具来支撑的美国式低密度蔓延、极度分散的城市发展模式。广亩城市理论认为,现代城市不能代表和象征人类的愿望,也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是一种反民主机制,需要将其取消(尤其是取消大城市)。该理论强调居住单元的相互独立,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是一种富人生活形态的反映,它完全摒弃了传统城市的所有结构特征,强调真正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实际上是对城市的否定,是一种“没有城市的城市”。“广亩城市”思想直接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中产阶级的郊区化运动。 38.玛塔的“线形城市”(Linear City)

“线形城市”是西班牙工程师索利亚?玛塔希望寻找到一个城市与自然始终可以保持亲密的接触,而不受其规模影响的新型模式于1882年提出的。在这个城市中,各种空间要素紧靠着一条高速度、高运量的交通轴线聚集并无限地向两端延展。线形城市由6条平行的功能区构成:交通区、工业区、开敞空间、居住和公共建筑、公园和运动场、农业区。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是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整个城市由铁路和干道串连在一起,组成一条连绵不断的长条形建筑地带形态。线形城市限制城市宽度,不限制其长度。该理论对以后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39.戈涅的“工业城市”(Industrial City)

法国建筑师戈涅于1901年提出了“工业城市”思想,这一设想的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其基本思路是将城市的各个功能部分,按照其使用的需要和不同的环境要求,进行分区并严格地按照某种秩序运行。在城市空间的组织中,它更注重各类设施本身的要求和与外界的相互关系,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是“工业城市”最突出的特征,该理论对后来L.柯布西埃的集中主义城市、《雅典宪章》中的城市功能分区思想等都有重要影响,对于解决当时城市中工业居住混杂而带来的种种弊病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40.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

“邻里单位”理论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其基本内容包括规模尺度、边界、开敞空间、机构设施的位置、邻里商业服务和内部道路系统等,该理论是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网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核心思想是以一所小学所服务的范围形成组织居住社区单元的基本单位,其中设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道路系统、绿化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生活不受机动车交通的影响。“邻里单位”理论的出发点是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它较早地从理论上以居住地域作为基础的构成单元,是以完备基本生活环境和强调社区生活为主旨的一种居住用地组织方式。 41.经济基础理论(Economic base theory)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是从出口基础理论发展而来的,该理论揭示了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即城市(或地区)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为城市(或地区)之外的地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根据这一理论,在城市经济中,所有产业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基础产业和服务性产业。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不仅能比较圆满地解释城市的发展机制,预测和规划城市未来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城市职能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42.城市用地选择

城市用地选择是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对城市用地的具体位置和用地范围进行鉴别与选定的活动。对新建城市即为选定城址,对老城市则是确定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城市用地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城市的功能组织和城市规划布局形态,同时对建设的工程经济和城市的运营管理都有一定影响。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建设现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以及文化遗存等。

43.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是指综合城市各项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用性程度。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正确选择与合理组织城市用地提供依据。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包括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以及用地经济评价,用地适用性评定将城市用地分为三类,即适宜修建用地(一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工程措施的用地(二类用地)和不适宜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 44.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organic decentralization)理论由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42年发表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提出,该理论是为了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将城市分解成一个既统一又分散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形成相对半独立单元,并用绿化地带隔离开来,以高速交通相联系。简言之,即将城市各种功能适当集中,并将这些集中点做有机疏散。该理论被认为是“化整为零”的城市思想,对二战后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建旧城以及城市向郊区疏散扩展有重要影响。 45.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

新区域主义是以生产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区域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开始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与旧区域主义相比,新区域主义所关注的内容和要求实现的目标不断增加,空间效益集约,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社会与文化网络的交流和平衡等都是其关注的重要内容,并且强调区域发展与规划中的社会多极化,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互动,强调非政府组织应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区域主义是目前影响西方区域发展与规划的主流思想。 46.雅典宪章(the Charter of Athens)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学会(CIAM)在雅典会议(主题为“功能城市”)上提出了一个现代建筑运动有关城市及城市规划问题思考的纲领性文件,即雅典宪章,并将其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雅典宪章》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雅典宪章》最为突出的内容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而且对以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 47.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 of Machu Picchu)

《马丘比丘宪章》是1977年在秘鲁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所签署的文件,认为《雅典宪章》的一些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马丘比丘宪章》是一个在新背景下以新的思想方法体系,来指导现代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是对《雅典宪章》的补充、发展和提升。《马丘比丘宪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强调城市与城市建筑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注重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48.田园城市与广亩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限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广亩城市是以小汽车作为通勤工具来支撑的美国式低密度蔓延,极度分散的城市发展模式。从社会组织方式上看,田园城市是一种“公司城”思想,试图建立起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而广亩城市则是“个人”的城市,强调居住单元的相互独立,它只是一种富人生活形态的反映。从城市特性看,田园城市是一种折中方案;而广亩城市则完全抛弃了传统城市的所有结构特征,强调真正融入自然乡土环境之中。从对后世影响看,田园城市模式导致了后来西方国家的新城运动;而广亩城市则成为后来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

49.田园城市与卫星城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限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郊区及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单元。卫星城只是与田园城市形似而已,它并不像田园城市那样谋求通过一个适度规模、协调共生的城镇群体来取代特大城市的发展道路,而是主张以发展与中心城市体量悬殊、承担局部功能的卫星城,来继续推进大城市的发展,更没有触及田园城市中关于社会改革方面的实质。

50.点轴开发理论(pale-axis development theory)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所谓的点轴开发模式,即沿着重点开发轴线配置一些新的增长极,或对轴线地带原有增长中心(城市)进行重点开发,使其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地带。该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是发展中地区或经济密集区采取的一种经济开发的空间组织形式。

51.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ication) 城市美化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中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趋势,为恢复城市中心由于工业化的破坏性发展而失去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视觉美与和谐生活而进行的景观改造活动。城市美化运动以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造为标志,它综合了对城市空间和建筑进行美化的各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城市得到全面推广。该运动大概盛行了40年,二战后基本退去。从实际效果看,这个运动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它被认为是“特权阶层为自己在真空中做的规划”,对解决城市的要害问题帮助甚小。

52.旧城改建与城市更新

旧城改建(urban redevelopment)是指对城市建成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城市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包括对城市建成区的保护、利用、充实和更新四个方面。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为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redevelopment)、整建(rehabitation)及保留维护(conservation)三种。 53.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 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是指在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用地结构前提下,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不断挖掘土地潜力,适当提高土地开发强度,逐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益,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使城市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预期目标。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核心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它是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标志。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与环境、城市区域空间发展、城市经济模式、城市人口与规模、土地使用制度与市场等。 54.门槛理论(threshold theory)

门槛理论最初由波兰学者鲍?马利什研究城市空间增长时提出的对城镇与工业区发展规模进行经济论证及其基本建设投资进行计量分析的一种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投资之间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而是跳跃式的。该理论认为城镇和工业区发展至一定阶段,常出现妨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这些因素决定着城镇发展规模和人口容量限度。城镇发展达到限度以前,只需按比例花费扩建投资,而为克服某一限制因素,突破其限度,则需突增一次跳跃式巨额投资,才能扩大城镇容纳能力,这种限度称为城镇发展“门槛”。

55.人居环境科学(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人居环境科学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在传统的城乡建设各学科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综合性学科群,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文化和工程技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它所考虑的是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与城市问题。 56.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

新区开发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外围进行集中成片的开发建设,内容包括各类经济技术区的开发建设、居住区的开发建设和新工矿区的开发建设。旧区改建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进行的各项经济、社会、文化设施等的建设活动和旧住宅区的改建。旧区改建的概念包含对旧区保护、利用、充实和更新四个方面。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57.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

循环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概念最初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提出。 58.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寻求解释城镇的相对规模和空间格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理论的开拓者是克里斯泰勒和廖什。克氏中心地理论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等级、规模、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基于均质平原和经济人的理论假设,基本要点包括:形成一套呈三角形分布的中心地等级体系,不同等级中心地有不同大小的六边形市场区;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和市场区一级一级相嵌套,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所包括;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分别满足市场组织最合理、运输效率最高和行政管理最方便等。 59.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由J?R?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关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的理论,其理论依据是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区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该理论认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集聚必然在区域中形成一定的核心区(结节区),而每一核心区均有一个影响区(边缘区),核心区作为空间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一方面从边缘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革新,另一方面这一革新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而不同层次的结节性区域都不可能不受到外部的影响,任一区域一方面是更高层次核心的边缘区,另一方面又是较低层次区域的核心区,不同层次结节区域的上下套接,形成一种等级扩散传播网络。 60.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或简单的定义为“以某一类功能为主的国土区域”。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应考虑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聚集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多种因素。我国的四类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61.主体功能区划

主体功能区划是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不同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我国的四类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62.增长极核理论(Growth Pole Strategy)

增长极核理论是现代区域发展组织理论中理论解释较为完备、实际运用十分广泛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这一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者佩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后经赫希曼、鲍得威尔、汉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和扩充成熟起来的。该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经济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它的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集中了大量主导经济部门和富有创新能力行业的大中城市就会带动周围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63.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城市中心区过于密集和环境恶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理论来源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核心人物是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完整紧凑、以人为本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的特点主要有: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连通性、功能混合、多样化的住宅、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传统的邻里结构、高密度、精明的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追求高生活质量。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是传统邻里开发(TND)和公交导向的开发模式(TOD)。 64.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即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它是Peter Calthorpe在分析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及其根源的基础上,结合保护生态环境和营造宜人社区的理念,而构建的一种从区域宏观高度来整合公共交通与社区之间关系的发展模式。TOD是一种城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混合模式,它以交通站点为区域焦点,创造一个步行的社区环境,并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其基本要素主要有混合土地利用模式、城市空间形态紧凑、道路设计有利于行人使用、城市发展与公共设施紧密连接等。关于TOD的“3D”原则,即密度(Density)、多样性(Diversity)、合理的设计(Design)。一个典型的 TOD 有以下几种用地功能结构组成: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开敞空间、居住区、次级区域。 65.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ND即传统邻里开发模式,是由DPZ夫妇从侧重于小尺度城镇内部街坊角度提出的关于邻里和社区的组织方式。TND模式把建立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城市社区作为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其重点在于传统城市邻里空间的塑造,打破现代城市体系中简单化的功能分区,回归传统的社区邻里生活方式,强调交往空间、邻里单元和传统街坊的重要性。 66.城市的分散发展与集中发展理论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趋势,即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其中主要的理论包括了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这种集聚效应的推动使得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大城市的向外急剧扩张、城市出现明显的郊区化现象以及城市密度的不断提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出现了空间上连绵成片的城市密集区,即城市聚集区和大城市带。 67.山谷风与海陆风

山谷风是指山地区域风向昼夜周期变化显著的风。白天,山坡增热强烈,气压减低,空气自山谷沿坡上升,叫做“谷风”;夜间,山坡冷却较快,气压增高,空气自山上沿坡下滑,叫做“山风”。热带、副热带的干季,山谷风最为显著。这种地方性的变化规律,只有在强大的冷空气侵入时,才可能短时遭到破坏。海陆风是指在近海处,陆地和海面间风向昼夜周期转变的风。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海洋,气压相应较低,低层空气自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陆地冷却快于海洋,气压相应较高,低层空气自陆地流向海洋而形成陆风。低纬地区和夏季因日射强烈,所以海陆风极为显著。

68.竞租曲线(Bid-rent curves)

不同土地使用者的竞租曲线,表示土地成本和区位成本(克服空间距离的交通成本)之间的权衡,类似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无差别曲线。假设土地价值只受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影响,竞租曲线是单调递减的凹函数。不同的曲线表示不同的土地使用,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一种选址可能性。同一曲线上任何一种选择方案的经济效益(土地成本和区位成本之和)都是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决定了竞租曲线的截距,而对交通的依赖程度决定了竞租曲线的斜率。 69.城市功能分区(Functional districts)

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内部各职能活动的分布空间及其相应的区域分异,它受自然、社会、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随城市的发展而形成。城市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各功能区既保持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城市用地功能区的合理组织与划分,是城市地域结构分化的客观要求。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并不意味着机械地、绝对地划分城市用地,它是一个相对概念,某一功能区一般是以该功能为主,但也兼有其他功能。城市功能区主要包括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仓储区、对外交通区及文教区等。 70.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是指按照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以及城市本身的土地条件,本着互相协调、各得其所的原则,对城市各项用地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尽量减少或避免相互间的干扰,以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各用地功能的合理划分,即将城市用地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 71.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由美国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提出的,它是城市人文活动布局的空间表现,直接决定着城市运转的效率及生态环境质量,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扩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具有代表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学说有同心圆理论、扇形地带理论、多核心理论等。 72.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

同心圆理论是美国城市地理学家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的城市地域结构的一种基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地域在五种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地带分异,城市各地带成同心圆式的扩散,形成了由五个同心圆区域构成的空间结构,即中央商务区、过渡性地带、工人居住区、良好居住区(公寓住宅为主)以及通勤区(主要是一些富裕的、高质量住宅区)。同心圆模式从客观上概括了单核心结构城市的用地特点,基于均质性平面假设太完美,没有考虑交通线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这一理论特别关键的一点是,这些环并不是固定的和静止的,在正常的城市增长的条件下,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 73.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

扇形地带理论又称楔形理论,是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的城市地域结构的一种基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延伸,城市地域呈现出被交通线支撑的扇形组合。扇形理论的主要缺陷,一是过分强调财富在城市空间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二是未对扇形下明确的定义;三是单凭房租这一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的发展运动,忽视了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形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74.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 Theory)

多核心理论是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的城市地域结构的一种基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该理论仅涉及到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及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的结节作用,对多核心间的职能联系和不同等级的核心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重视不够,故不足以解释城市内部的结构形态。

75.城市承载力

城市承载力包括要素系统承载力和城市综合承载力。其中要素系统承载力具有“阈值”的含义,即如果超过该阈值,将导致环境严重甚至不可逆转的破坏,进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即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活动等的承载能力,是一个具有“能力”内涵的概念,它包括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 76.土地利用的兼容性

土地使用兼容性是指在地块土地使用性质被确定后,为适应城市建设灵活性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可变更的特性。它是相对于一定时期的规划目标与环境标准而言的,随着规划目标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会相应发生变化,没有绝对的、脱离既定目标约束的兼容。从本质上讲,土地使用兼容性是既定的规划环境对个性用地的使用状况容纳与否的选择,用地性质只是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因此,土地使用兼容性衡量的标准是来自于土地利用对环境带来潜在压力的大小以及环境所能承受的物质活动的容量。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用地布局与结构、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设施需求、用地性质与开发强度、环境质量状况、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等。 77.城市用地区划

城市用地区划是指城市地域因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城市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通常的城市用地区划有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等。

78.城市土地价值面(urban land-value surface)

城市土地价值面表明城市建城区内地租和地价的空间变化规律。城市土地价值面呈锥体形,顶端(即市中心区)的土地价值和地租最高,由此向下,向城市边缘逐渐下跌,其程度不一,与土地所处的区位、方向有关。绘制城市土地价值面图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和不同的社会团体、企业、公司用地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79.城市环境容量

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以及人类活动提出的限度。具体的说,即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经济技术和安全卫生要求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现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强度提出的容许限度。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城市工业容量、城市交通容量和建筑容量等内容。

80.城市禁限建区(Prohibited-construction and Restrained-construction Areas) 城市禁限建区是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禁止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禁建区)和不宜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限建区),划定禁限建区是一项较新的城市规划内容,也是控制城市蔓延和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工具。

81.城市用地平衡(urban landuse balance)

根据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实际需要,对各类城市用地的数量和比例所做的调整与综合平衡。其中E类水域和其他用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平衡。用地平衡方案的确定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快速而合理地进行用地平衡是规划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82.日照标准(insolation standard) 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日照标准的拟定涉及因素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规定,一般要求在冬至日中午前后至少有两小时的连续日照时间。它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83.风象

风象以风向、风速及污染系数三个参数来表示。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风吹的速度。风玫瑰图包含风向频率玫瑰图和平均风速玫瑰图。污染系数是指风频与风速的比值。风象对城市布局尤其是工业区和居住区的布局有很大影响。 84.风玫瑰图(breeze rose diagram) 风是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由风向和风速两个量表示。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85.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而出现的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大量的生产、生活燃烧放热;地面相当大的面积被建筑物和路面覆盖,且植物少,从而吸热多而蒸发散热少;空气中经常存在大量的污染物,它们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和反射能力强。热岛效应的强度与局部地区气象条件、季节、地形、建筑形态以及城市规模、性质等有关。规划中应增设大面积水体和绿地。

86.逆温层(temperature inversion layer)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在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地区(尤其在冬天),常因夜晚地面散热冷却比上部空气快,在城市上空出现逆温层。按形成原因的不同,可将逆温层分为辐射逆温层、平流逆温层、下沉逆温层、锋面逆温层和乱流逆温层。但不论哪一种逆温层,都对天气有一定的影响。防止逆温层的产生,可通过减少或消除污染源,大力种树、种草、种花,绿化美化环境等措施手段。 87.日照间距与日照间距系数

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称为日照间距。日照量的标准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日照时间是该建筑物在规定的某一日内能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的,通常以太阳高度角最低的冬至日作规定,也有些地区由于气候的特点采用其他日子作规定。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投射面积累计的大小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日照间距系数是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 88.城市防洪标准(criterion of flood control)

防洪标准是指防洪保护对象达到防御洪水的水平或能力。防洪标准可用设计洪水(包括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或设计水位表示。一般以某一重现期的设计洪水为标准,也有以某一实际洪水为标准。防洪标准的高低,与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有关,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联系。城市防洪标准是根据城市的重要程度,所在地域的洪灾类型,以及历史性洪水灾害等因素,而制定的城市防洪的设防标准。 89.城市绿地指标

按照1993年部颁标准,城市绿地分有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即城市常住人口平均享有的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即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和绿化覆盖率(即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地面总面积的比例)等三项指标。国标的三项指标,分别为人均公园面积(表明城市各类公园的设置数量与规模,从一个方面反映市民享有公园设施的水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指标(表示城市人口平均占有绿地的数量)和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表示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后两指标可用作城市间的互比。该三项指标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城市绿化的水平,同时也便于城市规划用地的计算与平衡。

90.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绿地率是指各类绿地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如城市绿地率、居住用地绿地率等,屋顶绿化不计入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是指各种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都是1993年部颁标准提出的城市绿地指标。绿化覆盖率不是用地指标,但它是研究绿量和衡量绿化环境效能的重要指标。 91.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义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地震烈度有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之分。前者通常以一百年内在该地区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为准,它是设防的依据。设计烈度则是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地区内的地质构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性所出现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而据此来制定更为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准。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 92.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适度人口是指与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的经济、军事和社会目标,与工业生产活力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即最高人均收入)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它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容量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区域所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93.城市中介空间

城市中介空间是位于城市中的建筑与道路、建筑与建筑、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联系空间,是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中的一个环节,体现了城市中部分和整体并存、物质和精神互换、空间与时间连续的存在。城市中介空间包括建筑、道路等物质要素,人群集聚与活动的空间要素,小品、绿化等环境要素以及标识、符号等场所要素。 94.Shopping Mall

Shopping Mall直译为“购物林荫道”,它是大型零售业为主体,众多专业店为辅助业态和多功能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的聚合体。其显著特征是体量大、综合性、设施优、多元化、品牌店、生态性、运作好及便利性等。是目前大规模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发展的最高商业形态,已经或正在成为全球范围提供有效商品集散和服务凝聚的最佳方式,并逐渐以其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性经营模式与完美的环境配套设施而成为零售商和代理商最为青睐的销售载体,以及消费者“一站式”购物和消费休闲享乐的良好场所。 95.泛珠三角

泛珠三角(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念,即知名的“9+2”经济地区概念,是2003年7月在国内正式提出的,包括与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囊括了我国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开始形成我国最大的区域组合。泛珠三角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的1/3强,GDP的1/3。

96.城市规划区(urban planning area)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它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规划区一般包含三个层次,即城市建成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区远期发展用地范围和城市郊区。

97.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

城市边缘区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又称城乡结合部。其边缘效应明显,功能互补强烈,自然人文景观和土地利用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动态性、过渡性和依附性等特征。城市边缘区可分为内边缘区(城市边缘)和外边缘区(乡村边缘)。内边缘区的特征为已开始城市建设,外边缘区特征为土地利用仍以农业占支配地位,但已可见许多为城市服务的设施,如机场等。 98.城市建成区(built-up area)

城市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它是城市发展在一定阶段经过土地征用和实际开发起来的非农业建设地段,包括城市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城市近郊,与核心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市政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建成区标志着在一定的时段,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分布特点和布局形态,它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城市建成区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实际景观上的城市,其范围是动态的,经常变化的。 99.城市经济区与城市经济影响区 城市经济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密切联系、生产上相互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它是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地域的空间组织形式。核心、腹地、经济联系、联系通道是城市经济区构成的四大要素。城市经济影响区是城市经济活动影响能力能够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投资、市场和技术经济水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城市经济区的划分要以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分析为基础,二者的构成要素是相似的,但城市经济影响区更侧重于客观的现状分析,城市经济区则带有一定预测和规划的意义。 100.城市建成环境

城市建成环境可以分为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两种基本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整体所共享的那部分建成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投资与开发的范畴;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用的那部分建成环境,一般是非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主导作用,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既提供了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但应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城市建成环境的优化表现为良好的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两个方面。 101.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空间,主要由城市外部空间(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公园、居住区户外场地等)、城市中庭(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和地下公共空间等空间单元构成。公共空间又分开放空间和专用空间。它是表征现代公民社会存在的基本概念之一。城市公共空间由建筑物、街道、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等要素构成,其中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和公共绿地是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重点。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102.城市开敞空间

城市开敞空间即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是指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亦即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它是视觉通透感强,无压抑的一种明快、开放的空间,是人与社会、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包括山林农田、河流湖泊、各种绿地等的自然空间,以及城市的广场、道路、公园等的自然与非自然空间。 103.OD调查(Origin-Destination Survey)

OD调查即交通起讫点调查,属出行调查,主要用以掌握交通发生与到达的地点及其交通分布,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出行调查以及货物运输调查等,调查结果通常用一个二维表格表示,称为OD表,或OD矩阵。

104.UGB(Urban Growth Boundary)

2006年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及中心城区规划中要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用以限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划定城市的建设范围。城市增长边界,就是围绕现有城市划出的法律界线,所有增长都被限定在界线以内,界线之外是农田、耕地和开敞地,仅限于发展农业、林业和其他非建设用途。划定UGB的目的,就是控制城市向外扩张,保护耕地、城市开敞空间以及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系统。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是西方国家在对城市蔓延式发展反思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技术解决措施和空间政策响应,当前已成为美国控制城市蔓延发展最成功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之一。 105.货物流通中心

货物流通中心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是集城市货物存储、运输、商贸为一体的重要集散点,是为了加速物资流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运输产业。按其功能和作用,可分为集货、分货、配送、转运、储调、加工等组成部分,按其服务范围和性质,又可分为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生活性货物流通中心三种类型。 106.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由城市公共设施、广场、绿地和交通设施等共同构建的一个相对集中而紧凑的地区或地段,包括有市中心及城市地域等级与专业的中心系列。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城市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的中心,是居民公众活动最频繁、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场所,具有公共性强、建筑密度高、交通指向集中等基本特征。它是城市形象的精华所在和区域性标志。

107.BOT(Build-Operate-Transfer)

BOT是指政府就拟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和私人企业与国外企业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投资成立的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筹资建设(build)、经营(operate),特许经营期满后无偿移交(transfer)给政府。BOT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这种投资方式的主导思想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其特点是借助私人投资建设原本要由政府开发的基础设施。 108.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要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地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地处理和分析空间信息的一种系统;或者说,是以地理信息为对象的信息系统。 109.BRT(Bus Rapid Transit)

BRT即快速公交系统,它是一种利用改良型大容量公交车辆和现代智能交通技术,运行在公交专用道上,保持轨道交通运行特性,具备普通公交灵活性、经济性的便捷、安全、舒适、准点的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方式,主要由专有路权、个性化多功能车站、线路结构和智能交通技术等几部分组成,具有运量大、建设周期短、运行速度快、节约能源等优势。 110.中心商务区(CBD)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城市结构和功能的演变而出现的特殊城市功能区,它是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又称城市商务中心。中心商务区具有区位优越、开发强度高、交通设施齐全高档、地价高等特征。CBD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立的“同心圆”模式中提出的。 111.污染系数

风向频率与平均风速被用来描述风对扩散大气污染物的作用,风向频率与平均风速之比被定义为污染系数。污染系数表示污染程度的大小,该数值越大表示城市在这一方位上可能受到的污染程度越重,反之亦然。

112.城市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express way)又称城市快速干道,是城市中为联系城市各个组团中、长距离快速机动车交通服务的道路,属于全市性交通主干道。快速路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动脉,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在快速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而对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也应加以控制。 113.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建筑红线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和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其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114.TSM与TDM

TSM(Transportation System Management)就是通过协调现有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使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的交通效益。其内容包含了提高路网容量的措施,包括技术管理、行政管理、法规管理、交通安全教育、交通控制等多种措施的整合。TDM(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就是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促使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选择行为的变更,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量,控制需求总量,减少或消除交通拥挤。主要区别:TSM是针对现有交通设施,提出交通改善措施,着眼于交通的供应方面以满足交通需求,是对交通生成后的管理;而TDM是针对现有交通设施,提出限制交通出行的措施,着眼于交通需求方面,以使交通需求适应于交通设施,强调对交通生成前的管理。主要联系:都是从系统最优的角度对交通实施管理;TDM的实施中包含了TSM,而TSM的实施又以TDM为引导。 115.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快速轨道交通以及城市水上交通等。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集约化经营、节省道路空间、污染小等基本特征。我国城市交通政策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考核,应从迅速、准点、方便和舒适等四个方面衡量。 116.城市综合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城市对外交通泛指本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之间的交通,其主要交通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运交通;城市交通即城市内部的交通,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其中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主体。 117.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包括资源利用智力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利用产业化、高科技产业支柱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企业发展虚拟化、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等。 118.劳动平衡法

劳动平衡法是城市总体规划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一种普遍采用、最为精确的方法。它主要是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城市人口规模。该方法将城市人口分为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类,它们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关系,故在分析掌握城市基本部门工作的职工人数后,规划期末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等于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与基本人口的百分数之比。

119.带眷系数法

带眷系数法是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而计算城镇人口规模的,其公式为: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数。职工带眷比是指带有家属的职工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带眷系数是指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这对于估算新建工矿城镇、小城镇人口发展规模以及确定住户形式都可提供依据。 120.建筑密度与容积率

建筑密度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容积率(plot ratio)又称建筑面积密度,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建筑总面积与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容积率分为规划容积率和实际容积率,其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容积率越低,居民舒适性越高,反之,舒适性越低。 121.建筑容积率

建筑容积率是指建筑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它是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强度的最重要指标,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综合指标。容积率过低,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容积率过高,又会带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负荷过重,交通负荷过高,环境质量下降等负面影响。 122.城市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本质上是城市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它可以用经济的产出(经济生产率)来度量,也可从要素市场(资源的效率)来反映。评价城市竞争力主要有四个因素,分别为经济结构、区域禀赋(自然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 123.区域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是指能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简单地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等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 124.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城市意象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它是城市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群体认知。城市意象产生于人对城市建筑实体和空间环境的心理感受,是人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凯文?林奇把城市意象的组成内容分为个性(特征)、结构和意义三部分,并提出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即路径(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和标志(landmark)。 125.港口岸线分配原则

港口岸线分配总的指导思想是“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一规划,各得其所”。其具体原则如下:①尽可能使需用岸线的单位各自选择自然条件最适宜的岸线段,同时又符合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以获得最佳的使用效益;②注意各区段之间的功能关系;③应节约岸线的使用,在总平面布置时尽量减少占用岸线长度;④岸线规划为一个空间布局,包括岸线内外侧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考虑到城市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岸线分配时应留有余地;⑤对岸线的开发、利用、改造,涉及城市的防汛、航运、水利、水产、农业排灌、河海动力平衡、泥沙流动、生态平衡等问题,应进行综合研究。 126.可达性(Accessibility) 可达性是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它是城市物质要素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活动对于可达性的要求取决于其外部功能特征。

127.外部效应(External Effect) 外部效应或称溢出效应,是公共经济学中的概念,指社会的某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利益,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可能后果,即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它是指社会边际效益不等于私人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成本不等于私人边际成本的状态。外部效应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外部效应的作用者和承受者之间无法以利益补偿协议作为约束条件;外部效应所导致的利益变化也不能用货币价值来核算,故不受市场机制的作用。 128.工程管线综合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就是搜集城市规划地区各单项工程的现状资料、规划设计资料,加以综合、分析、研究,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综合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它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与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综合设计。 129.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

认知地图是托尔曼根据白鼠学习迷宫的实验提出的,它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的信息。 130.分流制与合流制

排水制度一般分为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种。分流制(separate system)是指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各自独立成系统的排水方式。合流制(combined system)是指用同一管渠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此种系统目前已不常采用。 131.团块状结构与组团状结构

团块状城市主要是在城市中心的强大吸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形态。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在市中心地区集中,城市地域则以同心圆的形状向周围延展,形成团块状的城市形态。团块状城市是平原地区一种比较常见的城市形态,如成都、合肥。团块状城市一般布局紧凑,只有单一的中心,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也使市政设施更加经济。组团状城市是由于受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等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或在规划、控制等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建成区以河流、农田或绿地为分隔,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众多团块状城市形态。如黄石、遵义、乐山、宜宾等。 132.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

城市内部结构通常反映在城市用地的功能结构、产业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方面,往往也是城市问题的集中表现,矛盾的焦点所在。城市用地结构是城市内部结构的直接体现,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映射的空间投影。城市外部结构是从广义上理解为城市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延伸和扩展部分,也是指城市建设发展的外部因素和条件。它是调剂和补充城市内部功能的重要方面,也是强化城市自身需求的、不可偏废的组成部分。 133.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

城市下部结构通常是指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绿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城市下部结构还包括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诸如人防建设、大型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街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防治、地面沉陷等方面。其特点是项目多、系统性强、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耗用资金及材料多,需要超前建设。城市上下部结构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资金的筹措与投放导向、建设速度的协调、开发总量的平衡以及发展方向的控制。 134.城市更新与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是指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整建及保留维护三种。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是指在面对变化的地区,为解决城市问题和寻求该地地区经济、物质、社会和环境条件的持续改善而制定的,综合而整体的构想及举措。

135.环境小品与建筑小品

环境小品根据其设置的环境可分为街道广场小品和绿地小品两大类。设置的环境不同,其所表现出的特征也不同,但其内容与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是一致的。环境小品主要包含座椅(凳)、护柱、种植容器、垃圾箱等功能性设施和雕塑、水池、喷泉构架等景观性设施。环境小品除一定使用要求外,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审美价值。建筑小品是既有功能要求,又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136.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向城市居民和各单位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物质设施以及相关的产业和部门。它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域内的延伸。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类。工程性基础设施或称市政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供应、给排水、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环境保护以及防灾安全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是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设施。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性、地方公共物品性、成本积聚性、收益长期性等基本性质。 137.生态基础设施(EI)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是指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城市和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基础和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突破的刚性限制。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了一切能够提供诸如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及审美和教育等自然生态服务的自然保护地、林地及农业系统、水系以及与之交融的文化遗产和生态游憩系统等,需要作为非建设用地严格保护。一个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需要在三种尺度上来完成,即宏观尺度上的总体格局、中观尺度上的控制性规划以及微观尺度上的修建性设计。 138.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GI) 绿色基础设施是国家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即水道、湿地、林地、野生动物生境及其他自然区,绿色通道、公园及其他保护区,种植场、牧场和森林,以及维系天然物种、维护空气和水资源并对社区的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所贡献的荒野及其他空地的互通网络。绿色基础设施包含各种天然和得到恢复的生态系统和景观要素,它们构成一个既有“网络中心”又有“链接环节”的网络系统。“绿色基础设施”是最近发展的一个新概念,在自然资源管理特别是在土地规划中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139.城市生命线系统

生命线系统是指与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紧密相关的物质供应、医疗卫生、道路交通、通讯和消防等系统,它是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命脉,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四大网络:海陆空交通运输系统、水供应系统、能源供给系统和信息情报系统,其中电力是生命线系统的核心。 140.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

区域优势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和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它是一个空间概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绝对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区域或城市要高;相对区域优势不仅是拿某种产品的成本同外区域或外城市比,而且还要同本区域或本城市的其它产品比。 141.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绿色空间是指不能被高密度开发用于住宅、商业、工业及机关办公的用地。具体包括所有的:农业和森林,未开发的河口海岸带,未开发的景观,公园,水体和港湾等。绿色空间的效益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经济等三个方面。

142.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范围内经济的和社会的物质实体在空间形成的普遍联系的体系,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其实质是城市土地的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在更大的空间范畴内城市用地的相关性及其与自然环境的抽象概括。简言之,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区域的各种物质要素和全体,以及之间的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包括城市范围内各种物质实体的密度、布局和城市形态三个方面。它主要反映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利用强度和就业密度空间分布三个方面。 143.城市空间形态(Urban Spatial Morphology)

城市空间形态是指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它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分布密度的综合反映,是城市与区域土地利用和空间发展的高度概括,包括城市平面和高度的三维形态。城市形态具有空间上的整体性、特征上的传承性以及时间上的连续性等特征。城市形态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道路网结构等因素,其基础骨架是交通轴线和水系轴线。城市形态大体可分为集中型、带型、放射型、星座型、组团型和散点型等六大主要类型。 144.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在城市发展纲要基本明确的条件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筹兼顾与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为城市合理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其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145.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设施和服务。增加一个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非竞争性),且无法排除其他人使用这件物品(非排他性),即公共物品以零边际成本向人们提供收益,并且没有人会被排除在外。如江河海洋中的指航灯、电视广播信号、公路环境绿化、公共照明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服务组织。公共物品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在利益上具有非独享性,从而存在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 146.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是指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准公共物品(quasi-public goods)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是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类范围十分广泛的物品。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当其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事业物品(或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147.首位度指数 城市首位度(两城市指数)是用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数量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简单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但不免以偏概全。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比考虑两个城市更能全面反映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抓住第一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比例关系,因此统称为首位度指数。城市首位度S2=P1/P2,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十一城市指数S11=P1/P2+P3+?+P11,其中Pi表示第i位城市的人口规模,按位序-规模律原理,正常S2=2,而S4、S11均应为1。

148.城市金字塔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照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其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顶端是一个(常为首位城市)或少数几个大城市。 149.城市规模分布(city-size distributions)

城市规模分布,即将一个区域某个等级以上的城市按城市化地区的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这种排序结果一般通过坐标图表现出来。城市规模分布通常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学术界一般习惯于把城市规模分布分为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两种基本类型,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属于过渡类型。 150.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城市规模分布通常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主要有四种理论: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二倍数规律、位序-规模律。

151.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

城市首位律是马克·杰斐逊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即一个国家的“领导城市”总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的多,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并在国家中发挥着异常突出的作用。 152.首位分布与位序-规模法则

当一个区域中的最大城市人口规模相对于第二、三位的城市显得特别之大,以至于整个城市等级体系不成比例,这种被扭曲的城市规模分布被称为首位分布。对于一个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的关系所存在的规律,称为位序-规模律(Rank size rule)。首位分布与位序-规模分布的决定性区别在于首位分布是社会不均衡发展造成的,这种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位序-规模分布是与社会均衡发展相联系,这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起飞前和发展后产生的。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位序与该城市的规模的乘积为一个常数,它恒等于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数。 153.通勤场与城市场

通勤场(commuting field)是到有关中心城市通勤的外界(0%等值线)所包括的范围,是比大都市区更大的功能上的城市地域概念,城市通勤场有一定的重叠。城市场(Urban field)由弗里德曼和米勒于1965年提出,它是从美国现实出发,但主要着眼于未来的一种理想的城市空间形式。城市场被认为是从良好的社会经济联系的网络演化成的有着相对低密度的、广阔的多中心区域结构。它的范围比通勤场更大,是因为它还包括了城市居民周期性的户外娱乐活动场所,囊括了城市居民的绝大部分生活空间。 154.结节地域与均质地域

结节地域包括作为结节点的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吸引范围,即城市与腹地,其大小取决于结节点对周围地区的影响能力。在城市市区,结节点(市中心、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公交换乘点、车站、码头)与吸引区的构造和组织较为均衡。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均质性即地域在职能演变分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均质地域以某项职能为主,其他职能或为其服务或为其排斥。 155.城市职能三要素

城市职能三要素包括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专业化部门是职能概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职能强度是指对外服务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反映了该职能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大小;职能规模是指某一职能对外服务的规模大小,反映了该职能在区域或国家经济中的贡献。城市职能三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156.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本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率,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城市的主导产业是一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它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类型。在大城市中主导性产业一般包括多个产业门类。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其基本特征有大规模产出;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扩大就业;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节约能源和资源等。在产业的生命周期中,主导产业处于成长期,支柱产业处于成熟期。 157.最佳城市规模与适度人口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认为,空间集聚的效果并不总是随着集聚规模的扩大而递增,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的“门槛值”,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局部不经济现象,因此,城市规模经济的转折点即为城市最佳规模。所谓城市的最佳规模是指城市的发展规模符合城镇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能够使城镇各方面活动做到低消耗、高效率,为生产事业和居民各项活动提供方便与良好的环境,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度人口是指与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的经济、军事和社会目标,与工业生产活力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即最高人均收入)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它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158.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它的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部分。城市职能三要素包括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和职能规模。城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a city)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集中反映。城市职能是标明城市功能的概念,而城市性质是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

159.异速生长定律(the law of allometric growth)

异速生长定律是城市与城市体系时空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的重要规律,所谓异速生长是指城市或城市体系中某个局部(要素或子系统)与系统整体或与另外一个局部的相对生长率呈一定比例,这个比值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为常数。在经济地理学运用中,异速生长有两种基本类型:最大城市人口与城市群总人口的异速生长关系;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 160.城市与城镇体系(Urban System)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并不是与城市同时产生的,它是在区域内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镇体系在城乡整体发展中具有整体性、等级(层次)性、动态性、群体性、关联性、开放性和高度不稳定性等基本特征。 161.最小需求量法

最小需求量法是1960年乌尔曼和达西提出的一种划分基本、非基本活动的方法,该方法要点:城市各部门存在一个最小需求量相当于非基本部分,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求量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求量,一个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求量之差即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在一起便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

162.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城市基本/非基本活动的概念最早是1902年萨姆巴特在德国提出的。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是指主要为城市以外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是从城市外为城市创收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主要动力,分为向心和离心的基本活动。城市经济活动的非基本部分是指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另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与非基本部分应相互协调。划分城市基本/非基本活动的方法主要有普查法、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量法等。 163.B/N比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比。城市的B/N比在不同城市之间有很大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人口规模、专业化程度、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与性别构成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等。(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加的趋势;在规模相似的城市,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 B/N 比大,而地方性的中心一般 B/N小;老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已经健全了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系,B/N比可能较小,而新城市则可能还来不及完善内部的服务系统,B/N 比可能较大。) 164.区位商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它是产业效益与效率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简单的说,就是比率的比重。马蒂拉和汤普森在区位商法中指出其数学表达式。即区位商

165.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络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城市群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区域城市的空间网络结构性,区域内外的连接性和开放性,城市群内的城市具有相互之间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166.组团式城市群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高级演替形态。此概念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中首次提出。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类型、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分工、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之间在内涵上的统一。 167.推拉学说 所谓“推拉学说”,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拉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推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就是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发育、运行的。这种推拉说主要是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对于分散化阶段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同样有意义,只是移动的方向和主体位置发生变换,“城市病”产生一种“推力”,而优美的环境和低价的土地成为城市人口迁往农村的“拉力”。

168.城市的中心位置与门户位置 按照城市与其腹地的相对位置关系,可有城市的中心位置与邻接位置之分。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有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这种中心位置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几何中心,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地区的重心位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中心位置,在这里形成中心城市也具有和中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与中心位置相对的是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也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城市的门户位置,或称出入口位置,是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往往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有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内河港口是典型的门户位置。 169.城市土地利用潜力 一般来说,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使用能力可以不断提高,即土地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但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土地的利用潜力是有限的,是可以评估的。土地利用潜力大小与土地的用途、投入水平相联系。同一块土地,对于不同用途(或不同作物)其潜力不同。土地潜力与投入成正相关。对土地的投入越多,土地的潜力越大。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水平与城市现实的集约水平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综合发展。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就是针对某种用途,分析和测算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使用能力。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基于某一发展时期,城市现存土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应取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偏离最优状态的程度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170.城市黄线与城市紫线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划定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影响范围。凡是被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171.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直接腹地)

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attractive range)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强调主导作用,即意味着这一地域并不是不受其他城市的影响,只是按影响力而论,以该地域内的中心城市为最大而已,换言之,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的形成是区域内同级城市空间交互作用力量平衡的结果。具有 边界模糊性与动态性、内部联系强度的过渡性、相互间的等级层次性等特点。 172.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大都市带是指由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地域,它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此概念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群后于1957年首先提出。大都市带的基本特征有星云状结构、马赛克结构、枢纽功能、“孵化功能”、沿交通走廊发展、规模特别巨大(人口2500万以上)等。

173.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MIR) 都市连绵区是以若干大城市为中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交通走廊分布的一种多核心的城乡共同体。它能把人口和产业的集中与分散结合起来,是一种高效率的空间组织形式。都市连绵区是国家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大型人口和经济核心区域,一般具有人口集聚性、经济世界性、城市有序性、形态带状性及设施系统性等特征。都市连绵区相当于国外的大都市带。

174.组团型城市与城市群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是典型的城市群。但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络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175. Desakota Regions

Desakota是指沿大城市核心间的交通走廊延伸,借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以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为特征的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高度混合的地域。Desakota(印尼语中,desa即乡村kota即城市)概念由麦吉(McGea)在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城市密集地区研究后于1987年提出,它是属于半城半乡、非城非乡的“灰色区域”。我国普遍采用城乡边缘区或城乡混合带概念来代Desakota。 176.城镇化(Urbanization)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镇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其实质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方面。根据城镇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与城镇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的适应性,可将其分为过度城镇化、同步城镇化(Moderate Urbanization)及低度城镇化三种状态。 177.过度城镇化(Over Urbanization) 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是城镇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的一种城镇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消极型城镇化状态。主要表现在过量的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迁移,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能力,城市病随之产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不平衡,而政府又未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178.低度城镇化(Under Urbanization) 低度城镇化又称滞后型城镇化,是城镇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的一种城镇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消极型城镇化状态。它是美国学者于1989年针对我国的情况而提出的。低度城镇化主要是人为政策导向的结果,其判别依据是托利模型。

179.城市郊区化(Suburbanization)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聚集到一定阶段的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其典型标志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郊区化”的郊区指的是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城市郊区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落,它只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即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离心低密度扩张的转变。

180.逆城镇化(Counter Urbanization)

逆城镇化指的是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此时,都市区人口的净增率为负值。逆城镇化是城镇化在地域空间上的延伸,是城市发展高级阶段的一种动力机制。它并不意味着国家城镇化水平的下降,只是导致城市发展新的区域再分配,事实上,逆城镇化正在推动城镇化更广泛地传播。逆城镇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对居住环境喜好的变化,发达国家生产地理格局的变化,交通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以及70年代特定的经济背景等。

181.郊区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是指当代特大城市因人口和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迁移,从而使郊区变为具有市区多种职能的城市化地域的过程。它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急速膨胀的城市人口超过市区地域的负荷容量。当前,郊区城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城市网络化。 182.再城镇化(Re-urbanization)

再城镇化即是对城镇化的功能与内涵的进一步提升,它是针对逆城镇化而言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而导致的逆城镇化背景下,国家与城市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即出现所谓的再城镇化。在城镇化是多个都市圈在功能和空间上衔接融合的结果,反映了工业化后期及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空间布局的新态势。 183.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时形成的产物,是指当代特大城市因人口和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迁移,从而使郊区变为具有市区多种职能的城市化地域的过程。它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在地域空间上的延伸,也是城市发展高级阶段的一种动力机制。它是指城市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它并不意味着国家城镇化水平的下降,只是导致城市发展新的区域再分配,事实上,逆城镇化正在推动城镇化更广泛地传播。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而逆城市化中的“郊区”是离城市有一定距离的。 184.向心型城镇化与离心型城镇化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镇化现象,存在着向心与离心两种类型的城镇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镇化,也称集中型城镇化。与上述部门相反,城市中工业、居住、游乐等职能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移动扩散,称为离心型城镇化。按其扩散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向心型城镇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务区;离心型城镇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185.形式城市化与功能城市化

形式城市化是指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功能城市化是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首先从形式城市化开始,人口与经济活动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城市本身的自我优化过程与城市特征的传播过程,即功能城市化过程。 186.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如郊区化、逆城镇化、中国农村的现代化等。

187.边缘城市化与外联型城市化

边缘城市化与外联型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边缘城市化指的是由于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共同作用,以牺牲第三世界国家的广大农村或边缘地区为代价导致的一种城市变化过程。外联型城市化实际上是外资引起的一种城市化过程,即由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在第三世界国家导致的城市变化过程。

188.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

从建成区的扩展方式来考察城市的发展,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相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散方式即外延型城镇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镇化。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是离心型城镇化的两种不同扩散形式。 189.生计城市化(Subsistence Urbanization)

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婴儿死亡率降低,加上农村经济增长赶不上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甚至饥饿,推动大量失业农民进城,希望寻找工作机会和较好的生存条件,这种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生计城市化。在生活方式上他们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限地接受了城市方式,另一方面继续维持了相当的农村规范和社群关系。 190.乡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

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当然,要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还必须使居民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准,享受城市型公共设施和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等。 191.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意译为公私合作模式,是政府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PPP方式的特点在于将市场机制引进了公共产品的投融资领域,能够发挥城市政府与私人机构的长处,双方共担风险、共同受益。PPP既可以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可用于非盈利设施的建设。PPP常见的形式有concession(特许经营)、BOT、 PFI(私人融资倡导)等。 192.城镇体系规划(Urban System Planning)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分布和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整体效益。它既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又是区域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 193.战略性发展规划

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在土地利用、交通管理、设施配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应策略,为城市的各系统和各分区的实施性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各个地块开发控制的直接依据。英国的结构规划、美国的综合规划、德国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日本的地域区划、新加坡的概念规划都是战略性发展规划。 194.功能规划与实体规划

功能规划(Functional Planning)是指对某些领域如运输、住房和水质的需要或活动定出目标、政策和工作程序的规划,通常由政府制订。实体规划(Physical Planning)是为开发或改造一个地区而预先做出的设计,把现有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物质条件纳入规划,加以全面考虑,包括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最佳开发战略等。 195.住房建设规划(Housing Program)

住房建设规划是指制订出若干年内分年度建造住房的规划,包括居住区和住房建造的数量以及居住水平等多项指标。

196.城市抗震规划(Seismic Planning)

城市抗震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建设的抗震等级,工程设计的抗震烈度,从地震角度考虑划分可建和不可建用地,建筑物高度,体形与层数的限制,疏散通道,地下建筑的利用,次生灾害的防止及补救措施等。

197.城市防灾规划(Disaster Planning)

城市防灾规划是对城市规划中为抵御地震、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而采取预防措施的规划的通称。

198.环境规划(Environmental Planning)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是环境预测与环境决策的产物,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 199.城市分区规划(district planning)

城市分区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200.城市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城市详细规划又具体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以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为手段,以规划设计和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对城市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其控制指标包括规定性指标,如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等;指导性指标,如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及环境要求。

202.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Plan)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及绿地率。 203.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属性。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04.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是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定和实施计划的过程,包括确定城市交通政策、城市客货运交通组织、道路交通流量分配等主要内容。城市交通规划必须同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相互协调。交通规划应为决策者提供足够的决策信息。

205.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它的通常含义是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城市景观规划是为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城市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如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等。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指对影响城市总体形象的关键因素及城市开放空间结构,所进行的统筹与总体安排。

206.城市总体规划(Comprehensive Planning)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和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政策属性。 207.城乡规划实施

城乡规划实施即通过依法行政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制定的规划逐步变为现实。它既是指政府的工作,也涉及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208.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

意译为移交-经营-移交,指城市政府部门将已建好的项目一定期限的产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给项目公司,一次性融资以建设新的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内通过对其进行运营、管理收回全部投资和得到合理的回报,并在合约期满后再交还给政府部门。 209.地租和竞租理论

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代价,它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决定城市土地租金的要素主要有:与中心商务区(CBD)的距离;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现在比较精致而且也是比较重要的地租理论是W?阿隆索提出的竞租(bid-rent)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各类活动的位置取决于其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愿意或所能承担的最高限度租金的相互关系。该理论的基础是对某处土地给予最高标价的主体将获得该土地的使用权,即遵循拍卖原理。在两维城市空间截面上,竞标地租曲线是单调递减的凹函数。 210.土地的经济地租 根据赫德、黑格和李嘉图等的地租理论,土地的经济地租是指利用土地所得报酬减去成本后的剩余。经济地租的量度是某种土地的生产力与最差土地的生产力之差。最差条件的土地经济地租为零。在完全竞争的社会,所有产生的经济地租均为土地拥有者以租金的形式收取。 211.城市级差地租与垄断地租

所谓城市地租是指住宅经营者或工商企业为建筑住宅、工厂、商店、银行、娱乐场所,租用城市土地而交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城市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等级不同,这种等级表现在土地位置距市场中心的远近,交通是否方便,人口流量是否足够大,配套设施是否齐全等方面。城市土地所有权由国家垄断,任何企业、单位、个人要使用城市土地,都必须向土地的所有者交纳地租,这个由所有权的垄断而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城市绝对地租。城市垄断地租,是指城市中由某些特殊地块的稀有功能带来的生产经营商品的垄断价格所形成的垄断超额利润转化来的地租。垄断地租是一种以真正的垄断价格为基础的地租,这种垄断价格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

212.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即PRED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环境降解能力和自然资本存量的维持等四个方面,其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13.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是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它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基本的物质要素。城市绿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种绿化用地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对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和休闲活动等具有积极作用的绿化地域。城市绿地就其所有权归属方面,基本可分为公共性绿地、专用性绿地、私有性绿地。根据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可分成公园、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及生态景观绿地等六类。

214.绿带(Greenbelt) 绿带是指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连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防止人口稠密的建成区之间连成一片的绿地开敞空间,一般由官方规定。 215.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它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不包括一般栽植的行道树及林荫道的面积。 216.楔形绿地

楔形绿地是以自然的绿色空间楔入城区,便于居民接近自然,同时有利于城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高生态质量。楔形绿地最具特征的是,在一些城市由中心城区沿对外交通干线向外放射发展,亦即是城市用地沿多根发展轴铺展,而在轴与轴之间保留大片的自然空间,形成楔形绿地插入城区的布局形态。 217.生态绿地与防护绿地

生态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其作用是使城市地区能够保持一种与自然生态良好结合的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丰富城市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城市地域内应保有成系统、大面积的自然绿地,即生态绿地。生态绿地包括森林、河湖旁绿地、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及水源保护区等。防护绿地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林带及绿化用地。 218.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城市绿地系统的构成,包含有功能构成、分级构成和形态构成等多方面内容。 219.城市景观系统

城市景观系统在城市规划界的通常含义是指对城市外部空间的感知总和,包含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等诸要素。 220.城市生态位

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或任何一种人类生境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简言之,城市生态位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城市生态位可分为生产生态位和生活生态位两类。

221.生态控制区

生态控制区是为改善城市生态和景观质量而需加以控制的区域,如水源保护区、城市组团分隔带、基础设施绿化防护区、自然区、湿地、山体、林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生态控制区不宜向公众开放。 222.城市外围环境控制区

城市外围环境控制区是指展示城市外围的自然与人工环境,一般以自然环境为主,其范围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城市外围现存的、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观地区,如农田、林地、山地和水域等。 223.城市环境效应

环境效应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力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城市环境效应则是城市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综合效果,包括污染效应、生物效应、地学效应、资源效应、美学效应。 224.市政公用设施

市政公用设施泛指由国家或各种公益部门建设管理、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基本服务的行业和设施。

225.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保护人体健康,保证人们正常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以及其它生态系统正常循环的环境标准为尺度,给城市环境质量变化对人和生物的危害程度,即污染状况做出客观的评定。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工作,包括污染源评价、污染监测、综合评价、预测研究、模拟实验、系统分析和治理规划等内容。环境质量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两种,其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环境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为拟定环境管理对策措施,进行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城市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26.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其三者的限制,是环境本身具有的有限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环境承载力包括资源承载力、技术承载力和污染承载力。 227.城市生态承载力

城市生态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维持其服务功能和自身健康的潜在能力,由资源环境承载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力和人类活动潜力三部分组成。 228.历史街区(historic site) 历史街区或称历史地段,是指在城市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各街区或地段,是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一类。历史地段的保护一般可以归纳为建筑的保护、街道格局、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的保持三方面的内容。 229.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众多城市中具有特殊性质的城市,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2个。 230.城市公共管理

城市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所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城市管理应以城市运动的客观规律、国家制度和国情为依据,遵循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系统管理、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相统一等原则。 231.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是对城市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进行规划管理,它是以实施城市规划为目标,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和形式。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合理性、效率性、统一性和公开性。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制度是规划许可制度(“一书两证”),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 232.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

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功能是指其具有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产品)满足城市人类的物质消费与精神需求的性质。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所需的各类有形产品及服务,包括各类工业产品、设施产品和服务性产品。非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所需的各种文化艺术产品及相关的服务,它实际上是城市文化功能的体现。 233.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泛指城市地域内的地上地下所有的有形遗存和无形文化积累。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壁画、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 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34.土地征用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土地征用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在法律关系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土地征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是特定的,征用方只能是国家,被征用方只能是所征土地的所有者;征用土地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征用土地将发生土地使用权转移,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农民集体,征用结束需将土地交还给农民集体。 235.节约型城市

节约型城市是现代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建立在城市微观节约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诉求状态及其实现。它是节约型社会的主体,是现代政府善治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内涵。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核心内容是创新资源管理模式以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节约型城市的特点是系统性、复杂性和前瞻性。 236.行政城市规划(Administrative Delimitation)

行政城市规划是城市的主管单位对城市的长远目标进行规划、布局。 237.用地平衡表

用地平衡表的作用主要有: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之一;进行方案比较,检验设计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审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 238.城市用地结构

城市用地结构是城市内部结构的直接体现,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映射的空间投影。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程度往往影响甚至决定城市持续扩展增长的能力。 239.人口承载力

人口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适度和人口承载力问题的出发点: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等。(人口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人均营养水平) 240.一类用地 适宜建设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性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该类用地地形坡度在10%以下,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地下水位低,地质条件良好,无百年一遇洪水淹没的危险。 241.二类用地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适于建设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该类用地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浅,洪水淹没深度不超过1-1.5米,地形坡度较大,地质条件需要采取工程准备措施。 242.三类用地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宜修建的用地,或者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的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该类用地地形坡度超过20%,洪水淹没深度超过1.5米,有严重的不良地质现象,以及丰产农田、矿藏、水源保护区、永久性设施和军事用地等。 243.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土地的需求是指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农业生产用地、农业建设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等。土地的供给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数量。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在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对土地需求的无限增加性,而矛盾的解决是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关系。

244.土地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

土地的粗放经营(Extensive exploitation)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少的劳动和物资,或将一定量的劳动和物资投入到较大面积土地上,主要依靠土壤的自然肥力来生产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经营方式。土地的集约经营(Intensive exploitation)是指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多的劳动和物资,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品产量和负荷能力的经营方式,它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45.TBD(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

即游憩商务区,由盖茨提出,往往伴生于CBD,是指旅游者为导向并为旅游观光活动提供服务十分集中的城市区域。TBD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CBD的功能,提升了CBD的活力,并发挥了CBD潜在的经济效益,促进了CBD乃至整个城市的均衡发展。 246.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RBD即休闲商务区,原为研究旅游区购物场所结构和功能而提出的概念,特指为满足游客需要,为其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礼品的商业区,现多引申为城市中以提供游憩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原有的RBD概念则由TBD(游憩商务区)所替代。 247.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主要任务是划分各种利用土地,规定各种用地地区土地的基本用途或主导功能、土地利用原则和管理措施。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也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以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48.土地使用控制(Land use controls)

土地使用控制是指对于各种建设的土地的一些限制性规定或措施。控制的办法有土地区划法、全面环境限制和执行有关规定等。 249.土地的基地与区位属性

土地作为城市活动的物质载体,具有基地与区位两种属性。土地的基地属性(包括基地的大小、形状、地形和地质状况)满足城市活动的内部功能需求(如工厂需要比较平整的基地、进深过大的基地可能对零售活动是不适合的);土地的区位属性(包括可达性和外部性)满足城市活动的外部功能需求(即与外部的关系)。可达性是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区位的外部性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集聚而产生的相互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可能。 250.土地混合使用(Mixed-use Land)

土地混合使用是近年来城市研究学者提出的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益的一种新观念,土地混合使用充分挖掘各种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对提升地区活力,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提高土地开发价值的重要手段,土地混合使用也用来指对用地进行地上、地下的综合开发,以多功能综合体的方式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251.城市用地

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 252.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即适合需要的土地相对缺乏。土地总面积的有限性从宏观上制约了城市土地总供给,而且由于土地自然特性和城市经济活动的特殊要求,相当一部分土地是无法投入城市使用的。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253.居住用地(residential land)

居住用地是指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254.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是指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25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 256.对外交通用地(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land)

城市对外联系的铁路、公路、管道运输设施、港口、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257.城市现代化(urban modernization)

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的多功能子系统按现代方式均衡、协调运行,使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竞争力达到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它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有阶段性的。 258.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信息时,柠檬市场会出现,低质量产品会不断驱逐高质量产品。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259.边缘城市(Edge city)

边缘城市是位于原中心城市周围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其与卫星城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与中心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而后者不是。边缘城市承担着双重功能:一方面与城市CBD有着强烈的经济联系,同时又是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实体。边缘城市是美国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人口郊区化、产业信息化、交通小汽车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市空间重组和功能重构的产物,反映了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的趋势,在扩散中又重新集聚的城市发展动态。 260.城市原点

城市原点是指一个城市标注方位的“零公里点”,通常设在城市的中心、重心或政治文化中心,以此点为坐标原点,其主要建筑、名胜古迹等都可据此标出方位和与原点距离。根据国际经验,它对于增加城市文化旅游景点,进一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知名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原点的概念并不是一个计算出来的点,更多是一种人为选定的点。 26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能力和利用土地状况的一种反映。主要衡量指标有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垦殖指数(或称称垦殖率,指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水面利用率(反映水面开发利用程度,指已利用水面占水面总面积的百分比)耕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分比)、草原载畜量(每平方千米草原所放养牲畜的头数)、建筑密度(一定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密度,指一定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整个地块面积之比)、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产品价格、人口密度)。 262.开发区(development are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43号,《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

263.城市空间可持续再生(Sustainable Urban Regeneration) 城市空间可持续再生,是在城市机能并未完全退化的情况下,提前采取行动,主动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提升城市功能,维持城市活力和城市社区的稳定性,旨在塑造城市发展的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是一种“零用地增长”的发展模式。 264.城市社区(Urban Community)与社区服务

城市社区是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的,它是社会化的,有着一定的共同信仰价值、生活方式和归属感的异质性居民聚集的,以非农产业活动为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它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后最重要的一种社区类型。社区服务,就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服务活动。 265.居住区

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它是一个由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四类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和内部用地平衡关系的、有层次特征的城市基本居住单元。 266.居住小区(residential quarter)

居住小区的理论是前苏联在扩大的街坊基础上提出的。居住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1.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67.居住组团(housing cluster)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是指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68.居住综合体

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这种居住综合体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中已得到了体现。居住综合体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是十分有利的。 269.居住综合区

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可以由住宅与商业、文化、办公以及无污染工业等相结合。居住综合区不仅使居民的通勤更加方便,节省了上下班交通时间,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同时由于不同性质建筑的综合布置,使城市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270.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解废弃物,并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足迹理论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研究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它是从具体的生物物理角度研究自然资本消耗的空间测度问题。城市的生态足迹是指城市中的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已知人口所产生的所有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总面积。 271.雷德朋系统

“雷德朋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绿地、住宅与人行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网布置成曲线;行人和机动车在一个平面上隔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成团,形成口袋形;相应配置公共建筑,将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使住宅区的各部分通往中心的距离都相等。这种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私人小汽车和人行的矛盾,之后再私人小汽车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将人行交通与汽车交通完全分离的做法称作“雷德朋原则”。 272.倡导性规划

倡导性规划师达维多夫批判过去的规划理论中出现的人为规划价值中立的行为的观点而提出的规划理论。

273.希波丹姆模式(Hippodamus System)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城邦时期,著名建筑师希波丹姆斯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充分体现了古希腊时期的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希波丹姆模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这一模式在他规划的米列都城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274.开发控制(development control)

开发控制在西方城市体现在建筑规范(Building Codes)和区划(Zoning)的制度安排。开发控制是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城市总体规划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开发控制机制毫无疑问对维护城市建设的秩序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75.4R原则

4R原则包括减少使用(Reduce)、回收利用(Recover)、重复使用(Reuse)、循环使用(Recycle)。即在住区建成后,要尽量减少并高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不断采用新能源。

276.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

城市分散主义最早源自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认为城市各种问题的产生是城市中心过分拥挤造成的,主张分散的城市结构,主张与大自然亲近,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其主要理论与实践包括了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和新城思想、线形城市和有机疏散理论等。 277.文脉主义理论

文脉主义理论是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为突出的理论,由舒玛什提出,其基本意义是:对于城市中已经存在的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都不要破坏,而应尽量设法使之能融入到城市整体中去,使之成为这个城市的有机内涵之一。简单地说,文脉就是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间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整理、强化城市空间与这些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278.卧城

卧城就是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除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生产劳动、文娱生活和部分购物活动尚需利用母城设施解决的初级形式的卫星城。由于卧城规模小,职能有限,对母城依附性强,同时增加了与市中心间的交通压力,故难以真正起到分散与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 279.都市村庄

美国规划师对于战后的郊区化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都市村庄,具有以下特点:形态紧凑;密度适当;混合用地;公共交通为主导;街道面向步行者;调适性较强的建筑。 280.邻里平衡

“邻里单位”理论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该理论的出发点是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活跃居民的公共生活,利于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佩里制订了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即邻里单位应有一定的面积规模尺度,城市道路不穿越其内部,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281.大运量快速交通(mass rapid transit)

大运量快速交通是指城市地区采用地面、地下或者高架交通设施,机动车大量、快速、便捷运送旅客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282.城市主干路

城市主干路又称全市性干道,是城市中主要的常速交通道路,主要为相邻组团间及与城市中心区的中距离交通服务,是联系城市各个组团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通道。主干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交叉口间距以700-1200m为宜。 283.城市交通结构

在城市客运和货运交通中,各种不同交通方式在其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城市交通结构。 284.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城市道路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都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服务的,倒是道路系统是为运输体系提供活动场所的,而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的作用是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城市生产、生活活动连接起来。 285.城市道路分类

城市道路按城市骨架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按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类。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的依据是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按道路两旁用地所产生的交通流性质来确定道路的功能。 286.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

交通性道路是以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承担城市主要的交通流量及与对外交通的联系。其特点是车速高,车辆多,车行道宽,道路线形要符合快速行驶的要求,道路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是以满足城市生活性交通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主要为城市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服务,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车交通较少,道路两旁多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要求有较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条件。

287.城市交通容量(Urban traffic capacity)

城市交通容量是指现有或规划道路面积所能容纳的车辆数。城市交通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道路网形式及面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占路网面积比重、出车率、出行时间及有关折减系数等。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交通容量是衡量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定量指标。 288.LRT(light rail transit)与地铁

LRT即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快速有轨交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它是指在轨距为1435毫米国际标准双轨上运行的列车,列车运行利用自动化信号系统。轻轨其车辆施加在轨道上的载荷重量,相比铁路和地铁的载荷较轻。优点是运量大、噪音小、污染少、速度快、安全性高、灵活性高、成本小、正点运行。地铁通常指地下铁路,狭义上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者捷运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优点主要有节省土地, 减少噪音,减少干扰,节约能源。缺点主要有建造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前期时间长。 289.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车、路的和谐、密切配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阻塞,提高路网通过能力,较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从系统组成的角度可分成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和紧急救援系统等子系统。

290.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两种含义。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城市道路宽度的确定应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交通量、日照、通风、管线敷设以及建筑布置等因素,同时要综合不同城市在各时期内城市交通和城市建设上不同特点,远近结合,统筹安排,适当留有发展余地。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291.城市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面积率

城市道路网密度是指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城市道路面积率是指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292.极化倒转与城镇转型

极化倒转是指国家经济向核心区空间极化的趋向让位于核心区向其他区域空间分散的转折。它必须是区域内的分散同时伴随着区域间的分散,单单从首位城市向周围核心区的分散化不在此列。极化倒转的概念有助于选择采取分散战略的适宜时机。城镇转型用来描述发达国家非大都市区比大都市区具有更快增长速度的空间过程,大都市区的人口或者停滞,甚至衰减。 293.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可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合理、高效、持久、公平的土地利用方式。它是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个宏伟蓝图,而非终结状态。 294.环境容量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集聚量做出合理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和空地率等。 295.区域优势

区域优势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和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它是一个空间概念,有明显的地域性。区域优势的类型包括有形区域优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和邮电网络、市政设施等)与无形区域优势(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经营传统、劳动者技艺的高低、科教机构的状况、信息传递的方便程度、对外联系的广度和方向等),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时间优势(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展某种生产或产业,开展某种经济活动的良好时机)与空间优势等。 296.中心职能和中心地

中心地是指可以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腹地范围)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维持一个中心职能单元存在所需要的最起码的人口或最起码的购买力就叫某中心职能的门槛值,或称商阈值。低于门槛值,经营者因无法获利而不能生存。克氏认为中心地提供的职能都有一定的服务范围,人们到中心地接受服务所花费的代价随着它到中心地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执行某一中心职能的企业的收入随着销售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297.断裂点理论(breaking point theory)

断裂点理论是由“零售引力规律”发展而来的一种关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该学说认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两个城市影响区域的分界点(即断裂点)公式为:dA=D﹙AB﹚∕1+√P(B)∕P(A)。式中,dA为断裂点到A城的距离, D﹙AB﹚为A、B两城间的距离,P(A)、P(B)分别为A、B两城的人口。

298.嵌套原则 嵌套原则,就是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的市场区所包括,高一级的中心地和市场区又被更高一级的市场区所包括,整个体系都是如此。 299.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性

根据中心地所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可以把中心地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有:中心地等级越高,它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人口也越多;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新增加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值和较大的服务范围;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距就越远,它的服务范围也就越大。中心性也称中心度,可理解为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它是衡量一个中心地对周围提供服务的性能和地位的指标。 300.廖什景观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了他的名作《经济的空间分布》,认为:市场网的排列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取决于经济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城市,环绕这个大城市是它的一系列市场区和竞争点,由这种市场网系统形成的经济空间分布的等级序列,廖什称它为经济景观,学术界称它为廖什景观。廖士认为,这种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有两个优点:第一,由于各城市之间的总距离是最短的,因而满足中心地体系需求所需的运输量,交通路线的长度也缩短了;第二,由于生产位置尽可能地重合在一起,使得在当地就能实现最大的购买量。它是提供货物和服务最经济有效的体系。 301.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

日本称为广域城市体系,法国称为平衡发展理论,前苏联称为组群式居民点分布体系。现代大城市因物质文化条件优越而产生人口向心力时,为分散大城市人口,克服这种力的吸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设计以削弱大城市磁力作用目的的反磁力吸引点(规模不超过中等城市)时,要充分利用大城市的离心力,使之成为自己的向心力。 302.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区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03.空间交互作用与空间扩散 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交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空间扩散(Spatial Diffusion)是和空间交互作用既有一定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概念。作为物质流、货币流或信息流,空间扩散与空间交互作用有相似之处。但是空间扩散导致自然或人文景观的转换,这与在一个现存结构中维持日常功能所必需的交互作用不同。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304.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市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主要是交通线)、面(城市与区域)三要素在空间的复杂组合关系,或者说是体系内各个城镇在地域空间中的位置分布与组合形式,是地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其特征主要取决于城市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的作用,同时也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城镇化水平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05.职能指数

1959年韦布在研究美国明尼苏达州小城镇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职能指数的概念。职能指数=P/Mp·P,式中P为城镇某种经济部门的就业人口在该城镇总就业人口中的百分比,Mp为该经济部门就业人口占全区域城镇就业人口的百分比。职能指数既包含了某经济部门在区域中的地位,也包含了该部门在城市中的地位。该指数对于城市职能分类是很有价值的。 306.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灯方面的内容。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述,并应当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307.基础产业和服务性产业

基础产业的生产除少量供应当地消费之外,主要是为城市之外地区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收入;服务性产业的生产主要是满足本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因此仅仅只是在城市内进行收入转移。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308.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

根据城市产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城市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服务性产业。城市的主导产业是一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它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类型。在大城市中主导性产业一般包括多个产业门类。城市的配套性产业事围绕城市的主导性产业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一般服务性产业是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提供一般性服务的部门,这是所有城市都拥有的产业,如交通邮电、供水、能源以及饮食、服务、园林、绿化环境和环卫等产业。 309.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它既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的方式、程度、结构及地域分布和效益,既受自然条件(如光能、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等)影响,更受各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如开发历史、生产方式、技术装备、投入水平、土地经营管理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等)影响。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利用程度,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建设规模、水平和特点的集中反映。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协调好人地关系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土地利用的内容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以及土地保护等。 310.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均质性和均质地域是城市用地功能区合理组织与划分的表现形式。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演变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均质性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并非地域本身所固有的职能特征。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城市中成片的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都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的均质地域。均质地域以某项职能为主,其他职能或为其服务或为其排斥。 311.城中村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以农民为主要居住群体,保留集体土地性质与农村经济组织,并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小区。它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非城非乡的聚落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城乡变异的社会形态,是我国大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

312.均质区和枢纽区

根据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特性上存在的相关性,可将区域分成均质区和枢纽结节区。 均质区是研究对象相对均匀发生的一种地域单元,至少是均匀程度在某种可以接受的标准以上。例如土壤类型区、植物类型区、作物分布区、人口密度分布区等。枢纽区由一个或多个中心(焦点或结节点)以及与中心有动态联系的外围空间共同组成,根据动态联系的范围来确定区域的边界,也称作节点区。例如综合经济区、产销区、小学的学区等。 313.需求门槛与门槛人口

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服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称为门槛人口,或入门人口。 314.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指在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人口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年均总人口数×1000(?)。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等社会因素引起人口增减变化的指标,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本年城市迁入人口数-本年城市迁出人口数)/年均总人口数×1000(?)机械增长的多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条件以及国家的城市发展方针和政策密切相关。 315.空间邻接效应

空间邻接效应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某一要素的发展变化作用于相邻要素所产生的效益,亦即各种物质实体由于毗邻关系而相互作用产生的效益,有正负之别。相邻正效益,也称为配套效益,与物质实体之间的数量比例、距离远近以及空间位置有密切关系;相邻负效益,即相碍效益,其大小取决于各种相邻条件,并有一定规律性。 316.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城市地域结构是一个动态过程。 317.城市基本与非基本职能

基本与非基本职能是根据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划分的,所谓基本职能是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而非基本职能则是城市为城内居民服务的职能。城市性质是由其基本职能决定的。

318.城市的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

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称为城市的主要职能;而把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叫做城市的辅助职能。城市主要职能就是城市性质。 319.城市的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

一般职能是指每一城市所必备的职能,如为本城居民服务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特殊职能是相对于一般职能而言的,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如风景旅游、采掘工业、炼油工业等,特殊职能一般体现城市性质。 320.城市化地区

城市化地区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实体界线以便较好的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相当于我国的城市建成区。每一个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城市和它周围的密集居住区两个部分组成。它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城市化地区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实际景观上的城市。

321.城市聚集区(urban agglomeration)

前苏联提出“城市聚集区”概念,即按行政区界限和距离界限划分标准,把中心城市和其影响区内的若干城镇所构成的区域称为城市聚集区,它是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线不尽相同。 322.切块设市

切块设市是指将某一行政区域内城镇人口集中的一块社区划出来设市,城市的行政范围与城市的实体范围是相当接近的,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划块设市模式有利于城镇集约发展和耕地的保护,形成必要的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博弈平台,有利于城乡各自独立平等地位的确定,促进城乡一体化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有利于城市在更大的范围扩大其辐射能力,还有利于城镇现代化建设等。 323.城市经济统计区(USEA)

城市经济统计区是指包括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和巨型城市及其周围第二、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并与主城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地域范围,大体相当于国外的大都市区,但统计标准应适应中国的特点。

324.城市地理位置(Urban location)

城市地理位置或称城市区位,是城市与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定点,它是从具体的区位的角度来看城市与外部区域的相对关系,对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325.半城市化

半城市化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由于系统、社会生活和行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相互强化,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个严峻挑战,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是相当不利的。 326.首位城市(primate city)

首位城市是指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并且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 327.城市规模(city size)

通常城市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就是城市人口的数量,它是国际上城市规模统计的通用指标。城市的用地规模是指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城市人口规模越大,用地规模也越大。城市的规模决定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城市用地规模同人口规模指标一起可以初步反映城市规模的大小。衡量城市规模还必须考虑城市资产规模、城市市场规模和城市经济当量等反映经济实力的因素。 328.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这是人们在分析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时提出的一种观点。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或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329.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

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是城市化水平的两种不同度量指标。非农化率是指某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人口在经济活动上的结构关系,较准确地把握了城市化的经济意义和内在动因。城市化率则是指某一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330.城市镇水平(urbanization level)

城市镇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表示工业化程度。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该法的主要缺陷是各国因定义城镇的标准不同,削弱了该指标值相互间的可比性。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人口变动指标、经济变动指标和社会变动指标。 331.城市中心区

城市中心区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城市和城市所在区域集中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并在空间上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它包括城市的主要零售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信息中心等集中体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形态,承担经济运作和管理功能。城市中心区具有公共性强、建筑密度高、交通指向集中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332.大都市地区(Metroplitan District) 大都市地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确定大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更多地反映了就业机会集中(需要劳动力)和人口集中(供应劳动力)的县的组合。 333.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就是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区域的形态特征,城市特色的塑造应从三方面入手:应对区域环境资源及其利用作充分研究;要了解和研究新世纪城市形态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城市设计这一有效手段。

334.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spread effects & backwash effects) 所谓扩散效应,是指城市某个或某些产业部门的发展,会影响和扩散到相关产业乃至毗邻地区去,引起它们的经济增长。而城市的快速增长,又会吸引资金、劳动力和生产资源继续涌进,因而减少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潜力,这被称作回波效应。

335.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scale economy & agglomeration economy)

城市发展机制有两种: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经济部类的规模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成本就会下降,因而市场竞争能力就会增强。它反映了城市全社会经济成本与总体效益的最优关系,一般用城市人口规模来衡量城市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集聚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变量,它为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最基础的条件。城市的主要集聚效益在于使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以及便利居民的相互交往。 336.房地产与泛地产

房地产(real estate)又称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附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割的部分以及附带的各种利益。具有固定性、耐久性、异质性、有限性等自然特征,高资本价值、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垄断性和外部性等经济特征,不动产性、可分割性等法律特征。泛地产是指将狭义的房地产与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融合起来,形成各种产业房地产,其实质是一种“产业嫁接”,也就是房地产(尤其是居住开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嫁接。这是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过程。它为地产业构筑一个更为宽广的运行平台和空间,最后产生“1+1>2”的产业效应。 337.拆建比

拆建比是指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338.配建水平

配建水平是指居住区配套的各级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及行政管理等八类设施)的建设水平。它应与居住区的人口规模相适应,同时应该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339.一化二系三结构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二系三结构”,即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研究各城镇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以及布局空间结构,确定其时序关系和动态空间结构。 340.城市发展战略(strategy for urban development)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 34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342.城市空间系统

城市空间系统是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城市空间系统可以从各要素的空间位置(选址)、集聚程度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几个方面考察分析。 343.三区六线

所谓“三区”就是在镇域范围内确定不准建设区(区域绿地)、非农建设区(城镇建设区)、控制发展区(发展备用地)三大类型地区的规模和范围;“六线”就是确定城镇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及镇中心区、主要工业区等的位置与规模,建立城镇拓展区规划控制黄线、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生态绿地规划控制绿线、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控制紫线等“六线”规划控制体系。 344.增长极核(Growth Pole)

增长极核的概念主要是针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均衡观点而提出的,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增长极是指具有空间集聚特点,在增长中具有推动性工业的集合体。增长极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区位经济(支配效应)、规模经济(乘数效应)和外部经济(极化与扩散效应)。 345.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346.老年型人口

老年型人口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人口形态。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问题。由于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规划等带来一系列影响而产生的问题称之为老龄问题。

347.恩格尔系数

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恩格尔定律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348.城市化的指标与测度

城市化的指标与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土地利用指标,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测度方法主要是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的比率。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复合指标法多是对具体城市地域或者具体国家地区作城市化分析时使用而无法进行比较分析。 349.城市结构(urban structure)

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及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是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抽象写照。 350.居民点(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351.城市系统构成

城市的系统构成就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城市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系统、城市经济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等方面。 352.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 Region) 全球城市区域既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城市范畴,也不同于因地域联系形成的城市群或城市辐射区,而是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空间现象。 353.市中心与副中心

市中心(civic center)是指城市中重要市级公共设施比较集中、人群流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副中心(sub-civic center)是指城市中为分散市中心活动强度的、辅助性的次于市中心的市级公共活动中心。 354.天际线 (Sky line)

由许多高大的建筑物在天际形成的轮廓。为现代化大城市的一个特色,如纽约。 355.城市防灾(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356.城市防洪(urban flood control)

为抵御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而采取的各种工程和非工程预防措施。 357.公共价值域

公共价值域是指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因被公众无偿使用和感受而具有公共价值的领域,不仅包括公共所有的领域,如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等;还包括许多私有产权的领域。它主要从满足需求角度出发,强调价值属性,是具备经济、社会、美学等多元目标的城市公共利益的载体。

358.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特定场所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它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上布置设施和绿地,能集中地表现城市空间环境面貌,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城市广场是城市最富魅力的公共空间,在城市设计中占重要地位,被誉为城市的“客厅”。按照历史时期分类有,古代广场、中世纪广场、文艺复兴时期广场、17世纪及18世纪广场及现代广场;按照形态分类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按照主要功能分类有,市民广场、商业广场、市场广场、建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和交通集散广场等。 359.合理的服务半径 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合理的服务半径是影响居住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

360.门槛经济成本 门槛经济成本,是为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城市规模扩大会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与之相适应,于是必须投入巨额资金,以跨越城市规模,扩大这个门槛。只要城市规模趋于扩大,总的门槛曲线就是上升曲线。如果要不断跨越门槛,基础设施投资也要不断增加,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在一定时期具有滞后性,因此投资变动曲线表现为趋势上升的波浪线。 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商品是在中心地生产,提供给中心地及周围地区居民消费的商品。中心地职能是指中心地具有向周围地区提供中心商品的职能。中心性是指对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在数值上等于中心地供给周围地区中心商品的数量,即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与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361.千人指标

千人指标是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362.反磁力中心和发展轴

反磁力中心和发展轴是增长极学说的延伸。反磁力吸引中心是英国在卫星城的发展建设中所探索的一种理论。认为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吸引范围,如果在该范围外建设城市就形成了另一种吸引。反磁力中心实际上是一个用来削弱首位城市对人口和就业拉力的非常巨大的增长极。其风险在于可能重现在首位城市所观察到的极化效应的种种消极现象。发展轴(或称发展走廊)战略旨在通过促进城市间运输走廊沿线城市的发展来补救个别增长极的有限的吸引力,它往往是交互作用阻力最小或开发潜力最大的方向。 363.集中战略与分散战略

发展中国家常用的城市发展战略分为两类,即集中战略与分散战略。集中战略都强调核心地区的重组,这种重组可以是自然发生的,如自由放任战略;也可以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都市区的规划实现的,如首位城市地区的多中心发展战略,核心地区内的跳跃式分散战略。分散战略包含了某种程度的地区间分散和促进核心区以外城市的发展,不过在空间分散的程度和优先发展的规模级上有所不同。分散战略的主要类型有反磁力中心战略、增长极战略、发展轴和发展走廊战略、区域性都市和亚系统发展战略、次级城市战略、混合战略等。 364.乘数效应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指由某一变量初始的微小变动所引致的另一变量的最终巨大变动。乘数效应是制定宏观政策要考虑的因素,它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在城市经济学中,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带动非基本部类的发展,被称为乘数效应。

365.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以行政行为受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法定城市规划的拘束的程度,可将行政行为划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城市规划的羁束行政行为是指行为的范围、方式、程序等均由法律、法规等予以具体、明确地规定,规划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施的行为。例如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规划实施的管理程序,在规划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上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据以执行。而在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中,由于法定规划的深度不够,或者规划中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规划实施管理中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可采用个案审定的方式来处理,这里体现的是规划行政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限。 366.上层滞水、潜水与承压水

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上层滞水是指埋藏在离地表不深,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以上的重力水。一般分布范围不广,呈季节性变化,雨季出现,干季消失,其动态变化与气候、水文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上层滞水距地表近,直接受降水补给,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地表至潜水面间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降水和地表水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潜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通常埋藏较浅,分布较广,开采方便。但易受污染,应注意保护。承压水是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承压水由于顶部有隔水层,它的补给区小于分布区,动态变化不大,不容易受污染。它承受静水压力。在适宜的地形条件下,当钻孔打到含水层时,水便喷出地表,形成自喷水流,故又称自流水。 367.城市的集约性与稀缺性

城市作为占据一定区位的点状空间,是周围区域各种活动高度集聚的地方。城市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城市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城市具有较乡村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因而吸引大量的人口、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中,然而由于城市环境存在有限性,城市的各种资源必须集约利用。城市的集约性集中体现在城市内层不断的更新与改造、城市的外延扩展以及郊区化倾向上。城市的稀缺性指城市在多个自然环境因素方面的稀缺与紧缺特征。如城市中植被稀缺,生物、水源、光照、清洁空气、能源、土地等均呈不同程度的稀缺状态。城市高度的集聚性与稀缺性的结合,从某一方面来说,即是城市问题(包括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368.建筑物的经济寿命

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是城市开发的时间经济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建筑物、地块和房地产价值之间的关系。建筑物一旦落成,决定了既定用途下的房地产价值,表现为建筑物的售价或租金收入,通常称为(既定的)建筑价值(Be)。就地块而言,随着外部条件的变更,可能出现更佳的开发用途,因而存在着潜在用途下的房地产价值,也就是既定用途下的机会成本,通常称为(潜在的)地块价值(Sn)。因此,建筑物的经济寿命可以定义为一个时间跨度,在这一时期跨度内,(既定的)建筑物价值始终大于(潜在的)地块价值,即Be>Sn。建筑物的经济寿命和物质寿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建筑物在物质上已经“报废”,而是地块具有较现状用途更为经济的潜在用途。 369.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要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70.诺瑟姆曲线

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将城镇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级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城镇化过程曲线反映的阶段性是和导致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及人口转换的阶段性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371.通则式与判例式开发控制

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开发控制的运作方式也有差异,但可以分为通则式和判例式两种基本类型。通则式开发控制的主要特点是开发控制规划的各项规定比较具体,规划人员在审理开发申请个案时,以开发控制规划作为唯一依据,几乎不享有自由裁量权。由于各项规定都是事先就已明确的,通则式开发控制具有确定性和客观性的优点,但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较为欠缺。在通则式开发控制中,区划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法定规划。判例式开发控制的主要特征是开发控制规划的各项规定比较原则,规划人员在审理开发申请个案时,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判例式开发控制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的优点,但也难免在确定性和客观性方面比较欠缺。 372.区位及区位理论

狭义的区位概念是指特定地块(宗地)的地理和经济空间位置及其与相邻地块的相互关系;广义的区位概念是指包括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科学卫生的一切人类活动以及人们的居住活动的空间布局及相互关系。区位因素是指一个地理点上能对工业生产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因素。区位理论就是研究地块地理和经济空间位置分布、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学说。 373.组团式布局与带状布局、分片布局

山地城市常见的布局形式主要有组团式布局,带状布局,有机疏散、分片布局。城市用地被地形分隔呈组团式布局。工业成组布置,每片配置相应的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片与片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各片之间由道路、铁路或水运连接。居住区的划分与形状由于受自然地形的影响比较自然灵活,如黄石、遵义、乐山、宜宾等。受高山、峡谷和河流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城市沿河岸或谷地方向延伸形成带状布局,如兰州、青岛、西宁等。这种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平面结构与交通流的方向性较强,但其发展规模不宜过大,城市不宜拉得太长。有机疏散、分片布局是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在山区地形条件十分复杂的条件下采取的一种布局方式,如重庆。这种布局结构,使工作与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又彼此联系密切。 374.城市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城市的使用价值是指城市作为居民生活、工作和游憩的场所而具有的价值;交换价值是指城市土地及其房屋作为一种资本而具有的出售或出租价值。 375.机场位置选择

机场的选址关系到航空港本身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净空限制要求、噪声干扰影响、用地条件、通讯导航要求、气象条件、生态学影响(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在地区中的位置关系以及公共设施条件。机场的位置以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为宜,即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穿过城市市区。 376.机场净空限制

机场净空限制的规定是由净空空间的临界部位处建立的一些假想面(即净空障碍物限制面)组成。从净空限制的角度来看,机场的选址应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城市市区,最好在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飞机在机场起飞降落必须按规定的起落航线飞行。机场能否安全有效地运行,与场址内外的地形和人工构筑物密切相关。它们可能使可用的起飞或着陆距离缩短,并使可以进行起降的气象条件的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对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一定范围内的空域(即在跑道两端和两侧上空为飞机起飞爬升、降落下滑和目视盘旋需要所规定的空域)提出要求,也就是净空要求,保证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低高度飞行时不能有地面的障碍物来妨碍导航和飞行。这个区域称为机场净空区或进近区。 377.绝对均衡论与相对均衡论

追求城镇和城镇人口在空间面积上均衡分布的论点,可称作“绝对均衡论”;从城镇化发展的多种条件来评价城镇化地域差异的观点,可称为“相对均衡论”。中国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与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条件是基本相适应的,即从宏观上看大体是均衡的。

378.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

物流中心是处于枢纽或重要地位的、具有较完整物流环节,并能将物流集散、信息和控制等功能实现一体化运作的物流据点。它是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具有物流网络节点的系列功能,诸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结算、需求预测等功能。物流中心可分为公共型物流中心和自用型物流中心。 379.门禁社区(Gated Communities)

门禁社区通常被定义为带有墙、门、保安和其他形式的管制或监视的开发空间,其公共的人口被限制,以防卫性的平面、管制或监视和始终在场的保安人员为特征,这种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租借人或租户通过合法的协定受管理及和睦的特殊形式的约束,它是一个反社会的形式的缓和,提供了一个公有制社会生活的理想,在其中人们被迫贡献于社区生活。 380.保留地(reserved land)

城市中留待未来开发建设的或禁止开发的规划控制用地。 381.城市“蓝、绿、灰”三线管理

城市蓝线即水体严格保护线,严禁占用;绿线即湖泊周边用地界线,即保护胡的绿化用地界线,原则上不得挪用;灰线即外围控制界线,即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控制线。 382.城市紫线与城市黑线

城市紫线即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控制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城市黑线即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是规划用于界定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围的控制线。黑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的用地范围,以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383.城市“五线”规划

城市“五线”即城市紫线、蓝线、绿线、黄线和红线。“五线”管制制度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适用于从城市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城市蓝线是指水域保护区,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黄线是划定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影响范围。凡是被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384.城市“七线”规划

红线是指经过批准的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按建设部出台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规定,绿线内的土地只准用于绿化建设,除国家重点建设等特殊用地外,不得改为他用;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黑线是指高压线用地的控制范围;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橙线是指铁路和轨道交通用地范围的控制界线。 385.区域共轭性原则

自然区划所划分出来的必须是具有个体性的、区域上完整的自然区域,这称为区域共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产生于区域单位空间不可重复的客观事实。任何一个区域单位必然是完整的个体,不可能存在着彼此分离的部分。根据这个原则,尽管山间盆地与其邻近山地在形态特征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必须把两者合并为更高级的区域单位。同理,尽管自然界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很类似,而彼此隔离的区域,但不能把它们划为一个区域单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tr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