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池知识

更新时间:2024-03-07 07: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镍镉电池与锂电池

一、镍镉电池(Nickel-Cadmiun Batteries)的特性 1.镍镉电池可重复500次以上的充放电,非常的经济;

2.内阻小,可供大电流的放电,当它放电时电压的变化很小,作为直流电源是一种质量极佳的电池;

3.因为采用完全密封式,因此不会有电解液漏出的现象,也完全不需要补充电解液; 4.与其他种类电池相比之下,镍镉电池可耐过充电或放过电,操作简单方便; 5.长时间的放置下也不会使性能劣化,当十分充完电后即可恢复原来的特性; 6.可使用在很广的温度范围内;

7.因为它采用金属容器而作成,有机械性的坚固;

8.镍镉电池在非常严格的品质管理下被制造完成,有非常优良的品质性赖性。 二、镍镉电池放电特性

1.放电电压依据其放电电流多少有些差异,大体上是1.2V左右; 2.电池的容量以Ah,mAh的单位来表示;

3.当放电达到放电终了的极限时称之为\放电终止电压\,镍镉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1.0V/cell;

4.使用温度范围在-20℃~60℃,在此范围内可进行放电。 三、保存上的注意事项

1.可在-30℃~50℃的温度范围之间内保存,但如果是长时间放置的情形下,请在35℃以下保存;

2.充电状态或者是放电状态的保存都是可能的,但是比较之下放电状态可使容量较早回复并且较易被激活;

3.当电池在长时间的放置后,使用前必须十分地充电后再使用。 四、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memory effect)

当镍镉电池重复经过几次维持在低容量的放充后,必须做一个较大量的放电,否则电池会无法作用,这种情形我们称为\记忆效应\。记忆效应可能是镍镉电池中最容易被误解的问题。放电终止电压被设定较高的,随着使用的电压变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随着降低,但是放电电压的低下是可以由1~2次的完全放电而解决这一现象。建议十次充电后进行一次放电,以防止记忆效应。

简单的说,就是在脉冲法的基础上,当一个正弦波的上半部完成后,插入一个短暂负电压的余弦波,来抵消过大的电流产生巨大热量(极化反应),从而将电池热量控制住

锂电池

一、锂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的特性:

1.拥有高能量密度,与高容量镍镉电池相比其体积能量为1.5倍,重量能量密度为2倍; 2.高电压,平均使用电压为3.6V,是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3倍(镍镉、镍氢电池电压为1.2V);

3.使用电压平坦并且高容量; 4.负荷特性,2C放电为可能; 5.广泛的使用温度 -20℃~60℃

6.优秀的充放电寿命,经过500次放电后其容量至少还有70%以上。 镍氢电池与锂电池的差异: 一、重量方面

以每一个单元电池的电压来看,镍氢与镍镉都是1.2V,而锂电池确 为3.6V,锂电池的电压是其他两者的3倍。并且同型电池的重量锂电池与镍镉电池几乎相等,而镍镍氢电池却比较重。可知,每一个电池本身重量不同,但锂电池因3.6V高电压,在输出同等电压的情况下使的单个电池组合时数目可减少3分之1而使成型后的电池重量和体积减小。 二、记忆效应

镍氢电池与镍镉电池相同都有记忆效应。因此,定期的放电管理也是必需的。这种定期放电管理属于模糊状态下被处理,甚至也有些在不正确的知识下进行放电(每次放电或者使用几次后进行放电都因公司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烦琐的放电管理在使用镍氢电池时是无法避免的。相对的锂电池而言因为完全没有记忆效应,在使用上非常方便简单。它完全不必理会残余电压多少,直接可进行充电,充电时间自然可以缩短。 三、自放电率

镍镉电池为15~30%(月)。镍氢电池为25~35%(月),锂电池为2~5%(月)。以上镍氢电池的自放电率为最大,而锂电池的特长与其他两类电池相比放电率极低。 四、充电方式

镍氢电池及锂电池无法耐过充电。因此,镍氢电池以定电流充电的PICK CUT 控制方式在充电电压达到最高时,停止继续充电为最好的充电方式。而锂电池则使用定电流、定电压方式充电最好,若以镍镉电池的充电器-DV控制方式进行充电的话对镍氢电池和锂电池。 现在国际上采用的基本都是脉冲法加去极化反应结合的方式。

锂电池充电器设计原理

一.锂电池特性:

锂离子(Li-Ion)和锂聚合物(Li-Pol)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的特点,因而广泛使用。但是它有极容易损坏,如果不按照它的充电特性,可充电次数将大大折扣。

1. 锂电池充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 ? ?

1).PRECHARGE 当电压降低到2.3V以下 2).CONST CURRENT CHARGE 电压在2.3V到4.2V之间 3).CONST VOLTAGE CHARGE 当电压>= 4.2V 4).TRICKLE CHAGE 当充电电流小于某个值

2. 四个阶段说明:

? ? ? ? 1).precharge 一般取20mA, 预充10分钟

2).const charge 一般取0.2C, 充至4.2V,其间要求监视电池温度 3).const voltage charge 充至 < 某个电流值

4).trickle charge 当3结束后,以某一个极小的电流平衡自放电

二.充电流程:

充电从充电电流来分,有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区别。 从充电方式来看,有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的区别。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究竟是快充好还是慢充好。 那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快充而什么是慢充。

以一节电池的标称容量为1C,在0.1-0.2C的充电电流为慢充,>0.2C的为快充,>0.8C的为超快速充电,<=0.05C的则是涓流充电。以一节1400MAH的镍氢电池为例,充电电流在140MA-280MA之间的为慢速充电,而同样280MA的充电电流,对一节700MAH的电池则就是快充。由此可见,快充还是慢充是个相对的概念,和电池本身的容量有极大的相关。

再回到前一个问题,究竟是快好还是慢好?!其实这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很多人都认为慢好,认为快充会伤害电池。快充会伤害电池么?答案是肯定的,但原因并不是很多人所想的“大电流充电伤害电池”。大电流充其量是帮凶,真正的原因是发热,由于大电流而引起的发热。过高的温度对电池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大电流并不可怕,头疼的是怎样来解决发热的问题。 说到这里,就要引入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的概念。在慢充时,基本上所有的充电器都采用了恒流的充电方法,这样电路设计比较简单,容易实现。而由于充电电流在慢速范围,并不会引起电池过热的问题。到了用快速电流充电的问题上,再使用恒流方式,无疑无法避免电池过热的问题,因此恒流的方法就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脉冲方式,从波形上就可以看出,充电电流的输出不是直线,而是正弦波。波峰时,电流最大,然后马上进入波谷,几乎是没有电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电池有一个恢复时间,从而减少大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电池发热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现在市场上看到的百余元左右的快速充电器,基本都采用这个方法。而且这类充电器还采用了电压斜率判断法或delta判断法来判断电池是否充满,一旦充满就自动转入涓流充电,以免超过时间后大电流对电池造成伤害。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网友们互相推荐的劲牛KN5060充电器。这个充电器在各大电子市场都有,基本可以在65-70间拿下,做工不是很精致,但效果不错,属于性价比很高的产品。

采用脉冲方式来制作快速充电器是不错的解决方法,但对于有些变态的要求,比如1小时快速充电器,这时要采用大于1C的超高速充电电流来进行充电,脉冲法就力不从心了。现在国际上采用的基本都是脉冲法加去极化反应结合的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在脉冲法的基础上,当一个正弦波的上半部完成后,插入一个短暂负电压的余弦波,来抵消过大的电流产生巨大热量(极化反应),从而将电池热量控制住。这种方法一般只有在比较专业的充电器,例如航模玩家所用的专业充电器上使用。这类充电器往往可以做到用2C-3C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

说了这些方法,从电池使用寿命角度来看,慢速恒流充电无疑是对保证电池寿命最好的方法。但从时间就是金钱的角度来看,快速充电器节省下来的时间所带来的效益,远比损伤电池寿命10%左右的损失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快速充电器十分流行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np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