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充电器标准 (DOC)

更新时间:2024-03-18 14: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锂电池充电器测试标准

Page 1 of 19

目 录

1范围 ---------------------------------------------------------------------------- 3 2参考标准-----------------------------------------------------------------------3 3技术要求-----------------------------------------------------------------------------------3

3.1使用环境-----------------------------------------------------------------------------------3 3.2外观要求-----------------------------------------------------------------------------------3 3.3供电方式-----------------------------------------------------------------------------------3 3.4充电方式-----------------------------------------------------------------------------------4 3.5绝缘强度-----------------------------------------------------------------------------------4 3.6温升----------------------------------------------------------------------------------------.4 3.7保护功能----------------------------------------------------------------------------------.4 3.8指示功能----------------------------------------------------------------------------------.4 3.9输出电压峰-峰值------------------------------------------------------------------------5 3.10输出电流峰-峰值-----------------------------------------------------------------------5 3.11防反充功能------------------------------------------------------------------------------5 3.12启动、断开电流脉冲限制------------------------------------------------------------5

4试验方法-----------------------------------------------------------------------5

4.1试验环境-----------------------------------------------------------------------------------5 4.2测量仪表要求-----------------------------------------------------------------------------5 4.2.1电压表要求------------------------------------------------------------------------------5 4.2.2电流表要求------------------------------------------------------------------------------5 4.2.3温度仪表要求---------------------------------------------------------------------------5 4.3外观检查-----------------------------------------------------------------------------------5 4.4充电方式,充电电压试验--------------------------------------------------------------6 4.5充电电流试验-----------------------------------------------------------------------------6 4.6绝缘强度试验-----------------------------------------------------------------------------6 4.7短路,反接保护试验,指示性能-----------------------------------------------------6

Page 2 of 19

4.8环境适应性试验---------------------------------------------------------------------------6 4.8.1高温试验----------------------------------------------------------------------------------6 4.8.2低温试验----------------------------------------------------------------------------------7 4.8.3恒定湿热试验----------------------------------------------------------------------------7 4.8.4振动试验----------------------------------------------------------------------------------7 4.8.5自由跌落试验----------------------------------------------------------------------------7

5认证要求------------------------------------------------------------------------------------7 6检验规则------------------------------------------------------------------------------------7

6.1检验分类------------------------------------------------------------------------------------7 6.2出厂检验------------------------------------------------------------------------------------7 6.2.1出厂检验方法----------------------------------------------------------------------------7 6.2.2出厂检验项目----------------------------------------------------------------------------8 6.3型式试验------------------------------------------------------------------------------------8 6.3.1试验要求----------------------------------------------------------------------------------8 6.3.2型式试验特殊情况----------------------------------------------------------------------8 6.3.3型式试验方法----------------------------------------------------------------------------8 6.3.4型式试验项目----------------------------------------------------------------------------8

7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8

7.1标志------------------------------------------------------------------------------------------8 7.2包装盒---------------------------------------------------------------------------------------8 7.3包装箱---------------------------------------------------------------------------------------9 7.4贮存运输------------------------------------------------------------------------------------9

8备注------------------------------------------------------------------------------9 9 附件-----------------------------------------------------------------------------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锂电池组专用充电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贮存、运输。

Page 3 of 19

*不适用于根据客户要求特别开发的充电器。

2参考标准

2.1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2.2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

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3苏州星恒企业标准。 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锂离子电池规格参数 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Ed:自由跌落试验方法 GB/T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2423.11-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c:振动试验方法 GB/T4706.18-199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池充电器的特殊要求 GB/T2828.1-2003 GB/T2828.1正常检验单次抽样方案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2000 3技术要求

3.1使用环境:

工作温度:-20℃~45℃ 贮运温度:-20℃~65℃ 相对湿度:≤93% 大气压力:70~106kPa

3.2外观要求

3.2.1充电器外壳应呈全封闭状态,表面应平整无划痕、毛刺及其他机械损伤,

外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蚀,摇动无异声、标识清晰无褶皱。充电器表面的标志符合7.1条的规定。

3.2.2 充电器电源输入、输出插头分别采用分离式,连接线与充电器应可靠连

接,在距软线固定装置约为2cm处,或其他合适点做一标记,然后以同样的力拉软线25次,拉力以最不利的方向施加 ,不得使用猛力,每次持续1s,经60N拉力,软线无松动或脱落。 3.2.4充电器输入输出的线长: AC输入线长大于1.2m, DC输出线长大于1.2m。

3.3 供电方式

交流输入电压:85-264V 额定频率:47-63Hz 备注:充电器推荐使用交流宽电压输入。 3.4 充电方式及参数要求

3.4.1采用 修复(CC1)-恒流(CC2)-恒压( CV)方式,最大输出电压为(4.21

±0.02)*M +0.3 V;

3.4.2(1.7-2.0)*M V≤电池组电压≤(2.3±0.2)*M V时,充电器首先应

以恒流 0.3*N±0.2 A方式充电; 3.4.3在电池组电压≥(2.3±0.2)*M V时,充电器应以恒流充电,电流定义如

下:1并G*(±10%)A;2并G*(±15%)A;3并及以上G*(±20%)A ;

3.4.4电池组的恒流转恒压的电压≥4.075*M V。

Page 4 of 19

备注:1.10串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调整为:42.10~42.35V,建议调整为

42.25~42.35V之间;

2.M 为串联数,N 为并联数,G 为充电器电流标准值

3.5 绝缘强度

3.5.1室温条件下,电源输入与输出之间电隔离强度;带电部件和输出电路之间;

带电部件和壳体之间应能承受绝缘强度为:f=50Hz,AC有效值=3750V的电压,测试时间为:60S,漏电流?10mA。电压上升速率为200V/S;

3.5.2对于批量生产中耐压测试的标准是采用:f=50Hz,AC=4000V的电压,测试

时间为5S,漏电流<10mA。

3.6 温 升

3.6.1充电器在25±2℃环境下,以G * N±0.2 A输出连续时间不少于8h,测

量可能会被接触到的外表面温度直至获得最大温度,要求最高不超过63℃;

3.6.2充电器内部相关零件的温度需满足EN60355相关条款的要求。

3.7 保护功能

充电器具有短路、电池极性接反、过流过压等保护功能

3.7.1充电器在任何(正常和违规使用)条件下都不能发生电击,着火、爆炸等

现象。充电器短路故障排除后充电器能继续工作。

备注:a.电击和起火根据GB4943-2001标准中的 0.2.3定义;

b.爆炸参照星恒企标3.8定义:充电器任何部位瞬间喷射出的固体材料被推至离充电器25cm以上。

3.7.2 电池极性接反时,充电器应在100mS内停止输出(使用示波器测试); 3.7.3 输出过压保护:

a.7~10串充电器最高输出保护电压≦48V; b.13串充电器最高输出保护电压≦60V。

备注:最高保护电压测试方法,对充电器二次侧的光耦引脚短路。

3.8 指示功能

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应指示为:

3.8.1充电器接通电源,输出端未接电池,指示灯绿灯亮,表示充电器无输出,

处于待充电状态;

3.8.2当接上电池,并且充电电流>(350±100)*NmA时, LED指示灯由绿色转

红色,表示开始充电;

3.8.3红灯亮表示正在充电中;

3.8.4当充电电流下降到(150±50)*N mA时,指示灯由红色转绿色,表示

电池充饱。

3.9输出电压峰-峰值

3.9.1充电器输出电压峰-峰值应小于充电器标称电压的1%;(用示波器测试) 3.9.2在电子负载的正,负端并联一个10uF/63V的电解电容和0.1uF/63V的独

石电容测试。

备注:用电子负载测试不符合规格时以电池组检测数据为准。

Page 5 of 19

3.10输出电流峰-峰值

在任何充电模式下,输出电流峰-峰值应不超过输出电流值的10%。(用示波器测试)

3.11防反充功能

充电器与电池组连接(电池组电压≥4.1*M V),电池组对充电器输出端反充电,反充电流最大值不得超过5A,超过G * N A的持续时间应不大于2ms,充电器的持续功耗(正向和反向)电流不超过1mA。

3.12启动、断开电流脉冲限制

充电器与电池组连接,且充电电流>(350±100mA)*N mA时,任意方式启动和断开,瞬间正向充电电流最大值不得超过15A,其中超过G * N A的持续时间应不大于2ms;

4试验方法 4.1 试验环境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4.2 测量仪表要求 4.2.1电压表要求:

a.测量直流电压的仪表精度不低于0.5级,内阻应不小于10KΩ/V; b.测量交流电压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级。 4.2.2 电流表要求:

测量电流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5级。 4.2.3 温度仪表要求:

测量温度用的温度应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应大于2℃

4.3 外观检查

a.用目测方法检查充电器外观、结构,应符合3.2.1的规定。

b.输出端口部分及连接线牢固性,在自由端施加轴向力60N,并保持15s,应符合3.2.2的规定。

4.4 充电方式、充电电压试验

a.按图A所示接好试验电路: K 模A 充拟 电110~220负V 器 V 载

Page 6 of 19

注:模拟负载也可用本公司锂电电源代替

图A 试验连接电路

b.测量输入交流电压,应符合3.3的规定; c.接入交流电源,充电器应符合3.5的规定;

d.闭全开关K、电流表指示应不大于G * N A;测量充电器峰峰值 应符合3.09的规定;

e.充至电压表读数为限制电压时应自动改为恒压充电,此时电流表指示逐渐减小。

4.5充电电流试验

a.按图A连接电路; b.闭合开关K;

c.电流表示指示应符合3.4的规定;

d.对于空载电压小于8.4V的充电器,电流测试不能用电流表直接串入,应串入小于20 mΩ的小电阻,测试电阻的电压进行换算。

4.6 绝缘强度试验

测量绝缘强度经受频率为50-60Hz的基本正弦波的交流电压,施加电压的起始值应小于规定值的50%,以200V/秒的速率逐渐升高到规定电压,再持续1分钟,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应符合3.5规定。

4.7 短路、反接保护试验、指示性能试验

按图A连接电路,使充电器输出端短路或电池组发向接充电器,应符合3.7.2的规定。

4.8 环境适应性试验 4.8.1 高温试验

1)不带载: 试验方法按GB/T2423.2-2001 “试验Bb”进行,产品不包装,试验温度55℃±2℃,试验持续时间16h。恢复到常温后进行测试,应满足3.4~3.12的要求;

2)带负载: 试验温度45℃±2℃,充放二个循环,恢复后进行测试,应满足3.4~3.12的要求。

4.8.2低温试验

1) 不带载:试验方法按GB/T2423.1-2001 “试验Ab”进行,产品不包装,试验温度-25℃±3℃,试验持续时间16h。恢复到常温后进行测试,应满足 3.4~3.12的要求;

2) 带负载: 试验温度-20℃±2℃,充放二个循环,恢复到常温后进行测试,应满足3.4~3.12的要求。

4.8.3恒定湿热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2423.3-93 “试验Cb”进行,产品不包装,试验温度40℃±2℃,湿度90%~95%,试验持续时间48h。恢复后进行测试,应满足3.4~3.12的要求。 4.8.4振动试验

Page 7 of 19

试验方法按GB2423.11-1995进行。振动试验条件如下: a.试验频率为5~20Hz,振幅为0.1g2/Hz; b.试验频率为20~100Hz,振幅为0.2g2/Hz; c.试验频率为100~500Hz,振幅为-6db/oct;

需对X,Y,Z轴进行上述条件的振动,每个方向轴上试验时间30min。试验后进行测试,应满足3.4~3.12的要求。 4.8.5自由跌落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2423.8-1995中“试验Ed”进行。 充电器整箱从76cm的高处跌落到混凝土地面上,以一角三棱六面的方式试验1次;单个充电器从120cm的高处跌落到混凝土地面上,试验3次,试验后进行测试,应满足3.4~3.12的要求。

5 认证要求

5.1 适用于欧洲市场的充电器需通过欧盟认可的认证机构的CE认证,推荐莱茵

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5.2适用于欧洲市场的充电器需通过欧盟RoHS指令和WEEE等要求,推荐SGS

认证测试机构;

5.3 适用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充电器需通过CCC认证,并符合中国环保要求; 5.4 适用于美洲市场的充电器需通过UL CUL认证。

*适用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充电器需符合各国各地区的标准,推荐通过知名认证

机构的CB测试,以方便转换为各国各地区的认证。

6 检验规则

6.1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

6.2.1出厂检验方法

出厂检验采用GB/T2828.1或等同标准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方案为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以不合格品数作为判定数。

6.2.2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5进行。

表5 出厂检验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检验项目 外观要求 充电电压 充电方式 充电电流 绝缘强度 指示功能 输出电压峰-峰试验方法 3.2 3.4 3.4 3.5 3.8 3.9 Page 8 of 19

检查水平 II S-III S-III S-III S-III S-III AQL 1.0 0.15 0.15 0.15 0.15 0.15 7 8 9 10 11 值 温 升 保护功能 输出电流峰-峰值 防反充 启动/断开电流脉冲限制 3.6 3.7 3.10 3.11 3.12 S-III S-III S-III S-III S-III 0.15 0.15 0.15 0.15 0.15 6.3 型式试验 6.3.1试验要求

型式试验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6.3.2型式试验特殊情况: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也须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正式生产后,产品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改变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3.3 型式试验按GB/T2828.1进行,采用判别水平II的一次抽样方案,

以不合格品数作为判定数。

6.3.4型式试验项目及分组按表6进行。

表6 型式试验项目

序号 样本大小 试验内容 试验方法 测试内容 1 5 高温试验 4.8.1 3.2 2 5 低温试验 4.8.2 3.7 3 5 恒定湿热试验 4.8.3 3.8 3.9 4 2 振动试验 4.8.4 4.0 5 2 自由跌落试验 4.8.5 7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7.1 标志

充电器铭牌标识清晰永久;应有:

1)商标、厂名; 2)产品名称; 3)产品型号; 4)额定参数(充电器输出电压采用标称值); 5)输出极性; 6)警示说明等标识; 7)认证标识; 8)批号或编号。

7.2 包装盒

包装盒上应有下列标志:

1)产品名称; 2)产品型号; 3)额定参数; 4)输出极性。

7.3包装箱

Page 9 of 19

每组允许不合格数 0 0 0 0 0 包装箱外壁应有下列标志:

1)产品名称、型号及数量; 2)出厂日期、外形尺寸长X宽X高(mm); 3)毛重:kg;净重:kg; 4)“小心轻放”、“注意防潮”“向上”等字样或标志,其标志应符合GB/T 191-2000的规定;

5)出厂批号、联系地址电话等

产品包装应符合GB3873-83的有关规定。

7.4贮存和运输

产品应贮存在温度0~40℃干燥、清洁及通风良好,无毒和无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贮存年限不超过一年。产品运输中不许受剧烈机械冲撞和曝晒雨淋、严防摔掷、翻滚、重压,严禁与有害物质混装。

8备注: 8.1说明书

厂家应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书,对充电器在操作、维修、运输或储存时有可能引起危险的情况提醒用户特别注意。 8.2标志标牌

应向用户提供足够的资料,以确保用户在按厂家的规定使用时,不会引起本标准范围内的危险。应同时使用标准简体中文和英文书写。

标记应是耐久和醒目的,能承受标记耐久性试验。首先用一块蘸有水的棉布擦拭15s,然后再用一块蘸有汽油的棉布擦拭15s,标牌应清晰,不应轻易被揭掉,不应出现卷边。

8.3结构细节

电池极性接反以及强制充电或放电可能导致危险,所以在设计上应有防止极性接反(允许不加防反接保护的除外)以及防止强制充放电的措施。将起保护作用的任何元件一次一个地短路或开路,并强迫充放电各2小时,充电器应不起火、不爆炸。

8.4认证

供应商应提供充电器相关认证复印件及电子档,铭牌、包装盒应有认证标识。

9 附件

附件一.锂电池组专用充电器工艺技术要求 附件二.锂电池组专用充电器外观检测标准

Page 10 of 19

(附件一)锂电池组专用充电器工艺技术要求

一.PCB(A)要求

1.电路元器件安排紧密,布线紧凑。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的元器件不能靠近,应有明显的区分;

2.分立器件应采用卧式摆放,采用立式摆放或其它焊接后可晃动摆放时一定要做加固处理,如果使用打胶或其它辅助材料加固,则材料熔点要能达到200℃以上; 3.布线线条要尽量短、宽度尽量宽、厚度尽量厚; 4.信号线间不能平行;电源线与地线尽量加粗,在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接一高频去耦电容器;

5.分别建立交流、直流和信号的接地通路,在接地面上,电源接地与信号接地要互相隔离,不能利用交流输入电源的地线当信号地线用,输入电缆的屏蔽层的接地不能在机壳内,必须在机壳的入口处接地; 6.高频电路布线要尽量短;

7.输入电路与输出低压电路要完全隔离,能量传递由高频变压器实现,控制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实现;

8.开关芯片不能靠近高频变压器及发热器件;

9.充电器输入端必须加压敏电阻,限制输入高电压。

Page 11 of 19

二.元器件要求

1.高频变压器线圈一定要浸绝缘漆,用环氧树脂或“玻璃珠”(Glass beads)胶合 剂将磁心在三个接触面进行粘接,在高频变压器周围最好围上一圈铜片(铂) 制成的屏蔽带并与地相连;

2.在高频变压器原边线圈或开关管两端并联由电阻、电容及二极管组成的RC吸收 网络;

3.要加输出滤波器或共模电感;

4.输入、输出加串负温系数的热敏电阻;

5.输出用的整流二极管应采用肖特基二极管或快恢复的二极管并加到散热片上,降 额50%以下才能使用,;

6.插件电阻选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RY);

7.尽量不用电位器,如果要用要选多圈电位器,并在调稳后调节端应打固定胶; 8.电容器不能用纸介电容器(CZ)及金属化纸介电容器(CJ),最好选用钽电容器 (CA);

9.功率开关管一定要降额50%以下才能使用,并且要可靠的与散热器接触; 10. 输出继电器一定要降额30%以下才能使用,如充电电流为2A则继电器触点电 流最少过电流达到7A以上;

11.所有元器件的选择,应优先选用日系,美系的零件;如果选择国产零件,应选择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零件,并满足设计以及RoHS的所有要求。

三.充电器外壳要求

1.外壳要求为:黑色,阻燃等级满足UL-94V0,参考星恒样品; 2.外壳必须采用全封闭方式,以达到防水和防尘的要求; 3.外壳的强度应满足4.8.4和4.8.5的要求; 4.外壳的螺丝柱必须采用沉铜工艺。

四.其它要求

1.对高频变压器、储能电感、继电器、大功率开关管等都要进行屏蔽处理; 2.充电器发热器件应具有良好的散热处理,如对功率开关管、肖特基二极管等增加散热片,散热面积要足够大;

3.如果对充电器有三防要求则要做到: 3.1对元器件进行密封、灌封、镶嵌处理;

3.2采用密封结构,选用耐盐雾材料,不同金属间接触要防接触腐蚀;

4.整机的零配件中不能含有蜡克线、棉线、棉布、黄蜡布、电话纸、牛皮纸、电缆纸、黄蜡套管、硝基漆、酚酞塑压粉等物料;

5.高压部分:保险丝,NTC,滤波器,MOS管,变压器,输入插座需要补焊; 6.二次侧部分:整流管,输出电感,输出滤波电容,NTC需要进行补焊; 7.交流输入电路中增加压敏电阻,以防止电压过高时进行保护。

Page 12 of 19

备注:上述要求尽量采用。

(附件二)锂电池组专用充电器外观检测标准

目 录

1范围 ---------------------------------------------------------------------------- 2 2 AC输入插头检验------------------------------------------------------------2 3电源线材检验----------------------------------------------------------------------------4 4外壳检验-----------------------------------------------------------------------4 5输出端子检验----------------------------------------------------------------------------5 6标签检验-----------------------------------------------------------------------------------5

6.1标签分类-----------------------------------------------------------------------------------6 6.2铭牌标签检验-----------------------------------------------------------------------------6 6.3合格标签检验----------------------------------- -----------------------------------------6

7条形码检验-------------------------------------------------------------------------------6

Page 13 of 19

8附件-----------------------------------------------------------------------------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电池组专用充电器的外观检验标准。

2.AC 输入插头外观检测: 2.1中国标准电源插头:

中国电源插头符合认证标准:CCC 标志:

,CCC

国标2芯(GBDYX1) 国标3芯(GBDYX2) 2.2 欧洲标准电源插头:

欧洲电源插头符合认证标准:CEE 标志:德国标准:VDE 标志:比利时标准:NBN 标志:丹麦标准:DEMKO 标志:

荷兰标准:KEMA 标志: 瑞典标准:SEMKO 标志: 挪威标准:NEMKO 标志:

Page 14 of 19

芬兰标准:SFS 标志:瑞士标准:SEV 标志:

意大利标准:IMQ 标志:

欧标2芯(OSDYX2) 欧标3芯(OSDYX1) 2.3 澳大利亚标准电源插头:

澳大利亚电源插头符合认证标准:SAA 标志:

澳标2芯 澳标3芯(ABDYX1)

2.4 日本标准电源插头:

日本电源插头符合认证标准:T-MARK 标志:

2.5 英国电源插头:

日标2芯(RBDYX1)

英国电源插头符合认证标准:BS 标志:

Page 15 of 19

2.6 美国电源插头:

英标3芯(YSDYX1)

美国电源插头符合认证标准:UL 标志:

,C-UL

美标2芯(MBDYX2 ) 美标3芯 (MBDYX1)

2.7 韩国电源插头:

韩国电源插头符合认证标准:KTL 标志:

2.8插头检验要点:

韩标2芯(HBDYX1)

外观无明显缺陷,插头上要有认证标志,分别如上所述。

3. 电源线材检测: 3.1中国标准电源线

3.1.1 中国标准电源线主要分:a. 扁型软线 ; b. 护套软电线.

a. 扁型软线认证标准:GB5023.5-1997 型号:227 IE C42(RVB) 额定电压: 300/300V

b. 护套软电线认证标准:GB5023.5-1997 型号:227 IEC 52(RVV), 227 IEC 53(RVV) 额定电压:227 IEC 52(RVV)300/300V ;227 IEC 53(RVV)300/500V

3.1.2 中国标准电源线认证标志:CCC,

3.2 欧规标准电源线

3.2.1 欧规标准电源线认证标准:DIN VDE0281 型号:H03VVH2-F H03VV-F ;

H05VVH2-F H05VV-F 额定电压:H03 300/300V ;H05 300/500V

Page 16 of 19

3.2.2 欧规标准电源线认证标志:

3.3 日本标准电源线

3.3.1 日本标准电源线主要分:a. VFF线 ; b. VCTFK & VCTF线.

a. VFF线认证标准:JIS C 3306 型号:VFF 额定电压: 300V

b. VCTFK & VCTF线认证标准:JIS C 3306 型号:VCTFK&VCTF 额定电压: 300V 3.3.2 日本标准电源线认证标志:

3.4 美国标准电源线

3.4.1 美国标准电源线认证标准:UL62 型号:SPT-1,SPT-2,SPT-3,NISPT-2,SVT,

ST,SJT 额定电压:300V,600V(ST)。 3.4.2 美国标准电源线认证标志:

,C-UL

3.5 澳洲标准电源线

3.5.1 澳洲标准电源线认证标准:SAA AS 3191-1994 型号:H03VVH2-F H03VV-F ;

H05VVH2-F H05VV-F 额定电压:H03 300/300V ; H05 300/500V。

3.5.2 澳洲标准电源线认证标志:SAA

3.6电源线检验要点:外观无明显缺陷(如绝缘皮损坏,绝缘厚度不均匀等),与插头连接处

护套;标识齐全(商标、型号、参数、认证标志).

备注:上述标准电源线检验包括输入线和输出线,线材认证标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证

机构会对其进行更新,请按最新版检验。

4. 外壳外观检验:依照IQC塑料检验规范。 4.1 外壳尺寸:

180*75*50mm L*W*H (长*宽*高) 4.2 外壳颜色: 黑色PC+ABS

备注:符合RoHS; 阻燃,符合UL-94V0;强度满足“锂电池组专用充电器技术标准”

中4.8.5的测试要求

5.输出端子检验: 5.1 输出端子外观:

5.1.1 视频端子(1): 5.1.2航空两孔端子(2): 5.1.3航空三孔端子(3): 5.1.4方形端子(4):

5.1.5麦克风端子(5): 5.1.6 DC电源端子,大(6): 5.1.7航空插头母(7): 5.1.8 DC电源端子、小(8):

Page 17 of 19

5.1.9 2015专用(9) 5.1.10 2014专用(A) 5.1.11 客供品(B) 5.1.12 方形端子,两竖一横(C):

5.13 弯头端子,两竖一横(D)

5.2输出端子检验要点:

外观无明显缺陷,输出端子实物必须与品号对应,分别如上所述。

6.标签检验: 6.1 标签分类:

标签分为铭牌标签,合格标签。铭牌标签分中英文标签,纯英文标签。 6.1.1 中英文标签检验:

标签上充电器名称,指示灯状态,出产地分别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显示,其它都为英文。 6.1.2 纯英文标签检验

标签上所有显示项都为纯英文。 6.2 铭牌标签检验:

铭牌标签必须具有供应商名称,充电器名称,型号,输入电压范围,输入电流,频率,输

出电压(电池组电压以每个电池标称值4.2V电压计算,如7串为29.4V,10串为42.0V),电流,认证标志,输出端子极性标注,充电器指示灯状态说明,警告标示,出产地,表面无污质,涂改,脱落,损坏等。

铭牌标签根据不同供应商,不同电池组会有较多的种类。附件为目前供应商充电器铭牌标

签中英文,英文各一种,仅供参考。不同电池组的充电器在铭牌上只表现在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上,其它相同。随着新厂商或新充电器的导入,铭牌会随之增多,质量部可直接把实样贴在附件中做检验标准。

6.3 合格标签检验:

合格标签表面无污质,涂改,脱落,损坏等。

7. 条形码检验:

条形码必须具备出厂序号,出厂日期。

Page 18 of 19

8.附件

铭牌由星恒统一制定,包括充电器名称,型号,输入输出参数,认证标志,警告信息,指示等信息,序列号,产地,供应商编码,输出极性图示等。

Page 19 of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h2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