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请假条

更新时间:2023-09-29 20: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4 优雅的“请假条”

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 梁悦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识记 “雅、私、奏、熄、蜡、烛、艺、式、效”等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优雅、美妙绝伦、新颖”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式”。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从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 4、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像,进行说话训练,感受《告别交响曲》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

步体会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

1、能借助一些关键词语,简单地讲述课文内容。 2、能理解为什么称《告别交响曲》为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是一张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请假条(板书)

(1)这里有个词,谁会读?(指名读) (2)平时,你会向谁请假,为什么请假?(生病、有时不能来学校) (3)小结:理由可以各种各样,但目的只有一个——请假。 2.再来看看这个词,:板书“优雅(yǎ)”(雅是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这个词。) (1)一起读 (2)请你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雅”,给它找找朋友。 (3)理解“优雅”。

优雅:优就是优美的意思,雅在这里就是指高雅,所以,优雅的意思就是 既——优美,又—— 高雅。再来读读这个词。 3.出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34 课 优雅的“请假条”(板书:的) 4.一起读(课题) 5.预习课文时,老师曾让大家读了课题之后试着提提问题,你提了哪些问题? 预设:(1)谁向谁请假?

(2)这“请假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请假条要打引号) (3)为什么叫它“优雅”的请假条? (4)为什么要写“优雅”的请假条? 6. 那么通过预习,现在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随机板书:《告别交响曲》 海顿 公爵 乐师们 (1) 介绍海顿:海顿是著名的作曲家,他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海 顿生活在奥地利,那里是音乐王国。(出示第一节,齐读) (2)“请假条”就是《告别交响曲》,现在你知道“请假条”上为什么要加 双引号了吗?(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请假条,而是一首交响曲,所以要加双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通过预习,大家解决了不少问题。接下来,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句。 注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请大家试着用上这四个词把课文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大家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现在自己先用上这四个词来说说看。

3.交流。(补全板书)

预设:乐师们向公爵请假,遭到了拒绝。于是,海顿写了一首《告别交响曲》 作为请假条。 海顿写了一首《告别交响曲》,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公爵同意了他们的 请求。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海顿为什么要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呢?自己读读课文2、3小节,找出有关句子。交流出示有关句子:

(1)有一年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与亲人团聚,但 遭到了拒绝。 介绍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这是西方的最隆重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我

们的春节,大家都盼着能与亲人团聚。 (2)他十分同情大家,便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海顿安慰大家,说—— (3)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海顿为什么要替大家请假。请你用上这三个词语, 试着说说海顿替乐师们请假的原因。先自己轻声说一说。 2. 海顿急大家所急,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a 出示:两天后,??先试演一遍。 b 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后,他做了几件事?(2件事) (师)第一件是—— (师)第二件是—— c 你能用“一方面?一方面?”把这两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轻声说说。 d 交流:a.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一 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 其实,这两件事情是同样重要的,说的时候,顺序可以前后交换一下。 b.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 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 小结:正因为海顿做的这两件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可以用“一方面? 一方面??”连起来说,而课文用了一个“分号”来连接,起到了同 样的作用。 e 一起读。

四.学习4—6节

1.师:试演那天,台下坐满了精通音乐的名流,课文的第五小节展现了当时 的情景,先自己读读这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这小节中有几个生字,先来学一学。 1) 奏:谁来拼?(注意平舌音)开火车直接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下面的

天第一笔是横,捺改成点) 2)烛(一起拼)你们把翘舌音读准了。蜡:烛连成词语一起读。(蜡烛) 熄(一起读)、

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火字旁。 2. (播放音乐)演出开始了,舞台上烛光摇曳,交响曲舒缓的引子响起了,把 大家带入一个的仙境。乐师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有——(2、3人交流) 是啊,那里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得上。那就是(出示:美妙绝 伦)。美妙到了极点!(齐读:美妙绝伦) 3.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 (指名2-3人读、女生齐读) 4.(播放小提琴曲)但就在这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乐师们却是有家难回 啊!

5.听!你来读(出示: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乐师们仿佛在说——男生读读这句话。舒缓的音乐、凄婉的乐声——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女生读蓝颜色的字,男生读黑色的字)。 6.引读:(师)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生)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

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7.(播放媒体)让我们回到演奏现场,舞台上烛光点点?? 正如我们所见,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第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第二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又—

—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第三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也——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就这样,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随着乐曲的演奏,我们能感受到台上人(越来越少,)光线(越来越暗),乐曲声(越来越轻),而思乡之情的表达却越来越(强烈啊!)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其中的一位演奏者就是海顿,只见他俩也是——吹熄乐

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8.你是怎么知道的?再仔细读读第5节。 (1)“每位”告诉我们每个乐师都是这样做的。 还有吗?读读第6小节,找找答案。 (2)在一片黑暗中,也就是所有的蜡烛都熄灭了。(对啊,你学会了联系上 下文,读懂课文。) 五.学习第6节

1.师: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片黑暗中,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2.出示: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个别读) 3.句子中有三个生字 1)艺:一起读 “艺”,给它找找好朋友(艺术、文艺、工艺) 2)式:男女生读。伸出手一起写? 3)效:我拼你读,你拼我读。说说怎么记住它?(加部首)注意:“交”的 最后一笔是点。

4.师:通常音乐会结束后,乐师们就一起起立,向观众致意,然后再一起离开。 然而今天的演出形式却是与众不同,这种演出形式指的是?再读读第一节,找找有关句子。

5. 多么新颖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海顿写的音乐请假条,小朋友们,如果我们用文字写这

张请假条,会有些什么内容呢?我们下节课就来试着写一写。 6. 当时,公爵听到了——(多么优美)看到了——(多么新颖)想到了—— 7. 于是公爵宣布“各位乐师,请回家过圣诞节吧!” 指导朗读:注意,这里有个“!”让我们一起大声宣布(齐读) 六.总结 1.而《告别交响曲》就成了一张——(生)优雅的“请假条”。今年是海顿 逝世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交响乐之父”,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后一首曲目就演奏了《告别交响曲》,让我们一起再回到那优雅的演奏现场,伴着音乐,一起读读第5小节。(所有的观众同样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位音乐大师致敬。) 2.朗读第5节。 板书:

海顿

34.优雅的“请假条”——《告别交响曲》 替(请假 拒绝 同情) 乐师们 公爵篇二:34优雅的请假条(教学设计) 附板书:

34、优雅的“请假条” 请假过节,遭到拒绝 得到准假篇三:优雅的请假条 38 优雅的“请假条”

闵行实验小学 朱新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6个生字。积累词语7 个。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学习带着问题认 真读课文、讨论问题。 3、 了解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才能,鼓励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请假条 读词,师:什么是请假条?你写过请假条吗? 2、板书:优雅 认读词语,学习生字“雅”(重点字形),书空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说明: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见过的请假条,既能在交流中切实体会请假条的作用,又为引出课题《优雅的请假条》作铺垫,“优雅”一般指动作姿势、语言谈吐优美高雅,读了课题后,学生自然产生疑问:请假条怎么能说“优雅”呢?“学贵有疑”,

质疑为下文围绕“优雅”展开教学作好了伏笔。 二、自主学习,质疑解疑 出示学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出不理解的词句,打上“?” (3)思考:课题上的请假条为什么加上引号呢? 说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学生自读课文时,尝试着圈圈划划,带着问题读书。

三、检查交流,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优雅、圣诞节、遭到、拒绝、美妙绝伦、演奏、吹熄、蜡烛、新颖、效果、

(1)小火车读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奏、

(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学生可说自己已经理解的或提出疑问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课文中的请假条是什么?(板书:乐曲)理解课题为什么用上“”。 说明:本课生字较多,存在一定难度。教学时,要特别注意“雅、诞、遭、颖”等生字。注意自的教学各有侧重,如“雅”可与形近字比较,“颖”则注意后鼻音的巩固。部分词语的理解,“舒缓”“凄婉”等可在课文教学时,听音乐体验,或在语言环境中感悟。 四、学习课文,了解起因

过渡:海顿为什么要写这奇特的请假条呢? 1、自读课文1—3节,思考海顿这样做的原因 2、讨论学习: 出示句子:海顿十分同情大家,便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 (1) 读读句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围绕句子质疑) (2) 联系上下文,练习说话: 海顿十分同情大家,是因为( )。 因为( ),海顿十分( ),所以他决定( )。 3、小结:指导朗读1—3节 说明:本单元要求学生能“读课文,提出问题”。针对学生实际,质疑能力的培养也应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对词语的质疑到读句子提出疑问,学生的思维逐渐发展。这样的训练

不是走过场,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 五、巩固字词,练习写字

重点指导“雅”的书写:把握好该字的间架结构,注意左右不能分得太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抽读生字卡片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第五节:读中感悟“优雅” 过渡:海顿的请假条为什么说是“优雅”的呢? 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五节:想想《告别交响曲》和我们听过的音乐一样吗? 本文学习的重点是第五小节,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海顿请假条的“优雅”之处。

1、交流、体会演奏方式的不同 (1)出示: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2)指导学生读出“无声告别”时场景的优雅与悲壮 (3)你仿佛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 (4)讨论:海顿为什么安排这种方式的演出呢?体会海顿的独具匠心。 说明: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演出,场面悲壮。教学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吹熄蜡烛”“提着乐曲”“起身离去”“一个一个”“引向尽头”,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仿佛看到在缠绵的思乡曲中的 “无声告别”。在学生的想象说话训练中,进一步体会文中“请假条”的“优雅”。

2、交流领悟乐曲的优雅、内涵的独特 (1)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可是小提琴凄婉

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学生自读句子,注意长句的正确停顿 检查:抽读 (2)听音乐感悟:乐曲是“美妙绝伦”而又“凄婉”的,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旋律呢?让

我们一起听一听,感受一下吧! 说明:借主题音乐欣赏来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乐曲含义深刻,而学生的欣赏能力有限,因此,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配之以生动

的旁白介绍,使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并能积累语言,为说话练习积累语言材料。

(3)学生说说感受:出示:这音乐是如此的 ,又如此的 ,乐师们仿佛在说:“ 。” (4)指导读句,体会乐师们强烈的思乡之情 (5)此时此刻,乐师们似乎在诉说什么? (6)海顿为什么谱写这样的旋律呢?体会海顿用心良苦 3、小结并指导朗读第五节

美妙的乐曲、凄婉的乐章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说明: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教学始终以“读”为本。在这一重点段落的教学时,一次

次地朗读,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 4、练习背诵

(二)第六节:读中感悟“折服” 过渡:我们被海顿的优美旋律打动,更被他的智慧所折服,那公爵和人们呢? 1、读第六节,理解“折服” 说明:课堂教学逐步从识字向阅读理解过渡。教学时,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感悟文本。“折服”本义是使人信服的意思。教学时,读读句子,想想人们被什么折服?为什么会被“折服”?帮助学生再次感悟“请假条”的“优雅”,海顿的睿智。 3、小结、引读第六节 三、总结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总结

充满智慧的海顿以独特优雅的音乐语言书写并递交了一份特别的请假条。篇四:优雅的请假条

34优雅的“请假条” 执教:东沟小学 仇佳佳 教学目标: 1、识记“雅、私”2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雅”字;理解并积累“优雅、

私人、圣诞、拒绝、精通、名流”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题质疑问难,通过学习知道“优雅的‘请假条’”指的是《告别交响曲》。 4、能在语言环境中感受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课题启疑;能在语境中感受海顿的智慧和才

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 一、揭示课题

1、图片展示:奥地利风光 师:在美妙的乐曲中,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国家——奥地利。(出示:奥地利,指名读)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不仅风光迷人,景色优美,而且是世界闻名的音乐王国。在这里,你处处能看到大音乐家们的塑像。你们看,(出示音乐家的图片,简介)在这里,人人都

非常喜欢音乐,所以??

2、出示第1节:奥地利是音乐王国,那里人人都喜爱音乐。 (1)齐读

(2)指导朗读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奥地利,来学习一个和音乐有关的故事。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3、出示课题:34 优雅的“请假条”(板书) (1)齐读 (2)学习生字“雅”,师板书,指导学生书写。(雅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左边的牙,写得瘦瘦的,右半部分胖胖的,和左边一样高,注意这里有四横。) (3)理解:优雅

(4)再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课题质疑) 预设:为什么请假条打引号?这张请假条是什么呢?为什么说请假条是优雅的呢? 4、小结:小朋友,在学课文时,我们可以根据课题来提出问题,并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整体感知 过渡:刚才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答案就藏在我们的书里,请你轻轻地打开书本,翻到第

148页,带着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文。 1、 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上小节号。 (2)思考:优雅的“请假条”是指什么呢? 2、学生用手指回答(共7小节),接龙读课文 3、出示第7小节。(贴板书:《告别交响曲》)) 三、深入学习

过渡:为什么《告别交响曲》是优雅的“请假条”呢?故事发生在有一年的圣诞节?? (一)学习第2节(出示第2节) 1、师:在奥地利,有一位公爵十分喜爱音乐,他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点红:私人)

为了随时能欣赏音乐,公爵要求乐师们天天住在自己的家里。 2、有一年圣诞节前,(点红:圣诞节)出示图片,了解圣诞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3、想像说话:乐师们向公爵请假,有的说:“”有的说:“ 。”(指名答)

4、师引读: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与亲人团聚,可是公爵希望圣诞节时仍能欣赏音乐,他不同意、不答应(点红:拒绝)乐师们的请假。乐师们的心情很??。(学生交流) 5、齐读第2节。

(二)学习第3节(出示第3节) 过渡:当时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海顿,也被这位公爵聘为作曲大师。(简介海顿。他被人们称为“交响乐之父”。他留传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交响曲108部。)海顿看到乐师们

如此难过,他十分同情大家,所以决定替大家向公爵请假。那海顿是怎么替大家请假的呢? 1、出示合作学习单:

(1)同桌合作学习,轻声读第3节 (2)边读边思考:用波浪线划出海顿是怎么说的?请用直线划出海顿是怎么做的? 2、师:海顿是怎么说的?

(1)学生交流(点红:海顿说的话) (2)指导朗读(自信、胸有成竹的语气) (3)男生读

3、师:海顿是怎么做的?

(1)指名回答 (2)想像说话:海顿是如何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先试演这一新的交响曲?(指名回答) (3)思考:为什么海顿想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边呢?(感受海顿的智慧) (三)学习第4节(出示第4节) 师引读:试演那天,公爵请来了谁?公爵请了哪些名流来欣赏? 1、理解:精通(对音乐非常了解)、名流(著名的人士) 2、齐读

(四)学习第6节

过渡:海顿用这张优雅的请假条,请假成功了吗?从课文的哪些内容看出来的? 1、学生交流(出示句子:演出结束了,公爵终于宣布:“各位乐师,请回家过圣诞节吧!”) 2、指导朗读 3、小结:演出结束了,公爵终于同意乐师们回家过节了。那些可以回家过圣诞节的乐师们都非常感谢海顿,感谢海顿的这张优雅的“请假条”——《告别交响曲》。 四、小结 过渡:海顿创作的这张优雅的“请假条”就是??生:《告别交响曲》 师:海顿用《告别交响曲》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公爵从原先的拒绝道后来的同意放假,《告别交响曲》真是张有用的“请假条”呀!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告别交响曲》是一首

怎样的乐曲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 板书:

34 优雅的“请假条”

海顿 《告别交响曲》篇五:优雅的请假条 34、优雅的“请假条” 回民小学 二年级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识记 “雅、私、奏、熄、蜡、烛、艺、式、效”等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优雅、美妙绝伦、新颖”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式”。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从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 4、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像,进行说话训练,感受《告别交响曲》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

步体会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

1、能借助一些关键词语,简单地讲述课文内容。 2、能理解为什么称《告别交响曲》为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是一张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音乐是有魔力的,它时而快乐,时而悲伤,时而引人深思,所以很多艺术家都喜爱用

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老师请大家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 2.(播放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呢? 点评:你真懂音乐

凄婉——你听懂了音乐背后表达的情感 思乡之情——你明白了音乐背后的语言

3.这段音乐来自于《告别交响曲》(板书),你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吗?就是海顿 (1)述:海顿创作了??(板书:海顿 创作) (2)他来自奥地利 (出示第一节)齐读 (3)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海顿创作了(一百四十余首作品),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 4. 在当时,这首曲子还被称为? 跟我写(板书:优雅的“请假条”) (1)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雅字,雅是什么结构的?左边是——中间是——右边比较特别,

和雷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谁能读这个词语?谁再来?一起 雅也可以说是左右结构的,左边是——,右边是隹:古时候指短尾巴的鸟 (2)优就是优美的意思,雅在这里就是指高雅,所以,优雅的意思就是既——优美(出词卡),又——高雅(出词卡)。 (3)我们可以说说优雅的什么? 5.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点评:谁能帮助他?因为这不是一份真的请假条,而是〈告别交响曲〉,所以,请假条三个字要加上双引号。

你的意思是想要了解故事内容,待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为什么叫优雅的请假条,你想了解它优雅在哪里对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板书)那《告别交响曲》为什么被称为优雅的请假条的呢?请大家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找找除了海顿,文中还提到了哪些人?说说他们之间发

生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人物:乐师们 公爵 补充资料:公爵一般是王室成员,地位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文中的这位公爵,不仅精通

音乐,还拥有自己的私人乐队。他聘请海顿为私人乐队的乐长。可见他对音乐的钟爱。 (2)说说在乐师们、公爵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点评:你已经用很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了,老师加上两个词儿,看这次你能不能用更简洁

一些的语言说清楚事情的经过呢?(板书:替 向) 很简洁,能不能加上这个重要的时间词“圣诞节”,圣诞节发生了什么,海顿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来把原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吗? 信息都用上了,表述也很清晰 2.大家说得真好,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抓住了主要人物,把这件事起因、经过、结果

简要的叙述清楚了。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师:那这份与众不同的请假条究竟优雅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第5小节,

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1.老师这儿有几个生字,我们先来学习。 (1)出示蜡烛两字,谁来拼一拼,谁再来,一起。蜡烛的蜡是什么偏旁(虫字旁)因为

蜡是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油脂提炼而成的。所以是——。这下面就是一支蜡烛。 (2)吹熄的熄怎么记?熄就是火休息了。一二三,让我们一起来吹熄这支蜡烛。 2.奏,谁来拼一拼,谁再来,一起。要写准确写好这个字不是那么容易的。看老师写一写。(点评:中间的横最短,最后一横略长,撇要撇出尖。你注意了奏字下面的第一笔是横。你注意了奏字的最后一笔是点。)再桌子上写一个。 (二)学习乐曲优美部分

1.引读:演出开始了??

a)(放音乐)舞台上烛光摇曳,(出示第五节第一句话) b)引读: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 2.请大家闭上眼睛,好好欣赏音乐。 a.那优美的乐声把我们带到了花园里,森林里,还带到了自己的家乡??你仿佛看到了??

仿佛听到了??仿佛感觉到了?? 指名说 点评:你仿佛还看到了??你的想像直丰富 仿佛听到了??多么动听,真是仙乐飘飘啊 仿佛感觉到了?? 多么美好,有意思的感受啊! b.刚才大家发挥了想像力,能不能连起来说吗? 同桌 指名2、3 点评:你的表达真完整。

3.是啊,像这样非常美好,美妙到了极点。 1)课文中有一个词,就是(美妙绝伦)出示词卡,个别读 2)读好这个词(美妙绝伦)齐读 4.海顿就是用优美的乐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再来读读句子。 a.指名读 b.再引读

c.为什么思乡之情是那么强烈呢? 三)学习2、3节 为什么乐师们的思乡之情是那么强烈呢?轻声读读课文的2、3小节,找到有关句子,用直线划出来。 (1)(交流出示句子)有一年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与亲人

团聚,但遭到了拒绝。 (2)介绍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这是西方的最隆重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大家都盼着能与亲人团聚。然而公爵为了保证在这段时间的演出,他不容许

一个乐师请假,也不允许乐师的家人来探望。背井离乡,能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吗? 2.(出示句子) (1)引读:海顿了解大家的遭遇,他十分同情大家,于是,他这么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他是这么做: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他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另一方

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 (2)两件事同时进行,所以文中用了分号来连接 3. 海顿这么做,就为了?希望?想要用???指名 用优美的乐曲来打动公爵。 点评:海顿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 海顿多么有智慧啊! (1)板书:乐曲 (2)(配乐)让我们再来感受那美妙的乐曲。(出示句子)男女生配合读 (3)我们一起配合着背一背? 四)学习形式高雅部分

1.仅仅是优美的乐曲使公爵为之动容吗? (1)再来默读第5小节剩下的一些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点评:你们真会读书! 同学们真会提问! (2)通常音乐会结束后,乐师们就一起起立,向观众致意,然后再一起离开。今天海顿

让乐师们一一离开又表达了什么呢? (3)你们轻声读读,把句子读通。

2.让我们一起到演出现场,(播放音乐) a:引读(渐轻):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第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

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第二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又——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第三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也——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b:第四、第五位乐师也是这样做的,作者并没有一个一个的叙述,而是用了这个词语(每

位)这么写??齐读句子 多么简洁的语言啊! c:所有的乐师都这样,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音乐放完)这里用了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这场景?? 其中的一位演奏者就是海顿,我猜想他俩也是——(出示媒体)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

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2)我们能感受到台上人(越来越少),光线(越来越暗),乐曲声(越来越轻),而思乡之情的表达却(越来越强烈啊!) (3)乐师们离去的背影仿佛在说什么呢?想一想,谁来说。(诉说自己急切盼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点评:你真是说出了所有乐师的心声啊。 海顿就是用这特殊的形式和精通音乐的公爵沟通呢! 3.今天,海顿就是用这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想念,最终打动了

精通音乐的公爵。 五)学习第6节 1.(出示第6小节)指名读1人 2.齐读第6节,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指的就是? 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也是那么高雅。(板书:形式 学生跟写:式) 学式:跟老师一

起写一个式字,注意式字的笔顺。会了吗?在自已桌上写一个) 3练习说话,体会一下公爵当时的心情 (1)(出示填空)当时,在台下的公爵听到了——看到了——想到了—— (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一说。自由读 指名读 2、3人 4.是啊,引读:公爵就是因为听到了 ()看到了()精通音乐的公爵终于被打动了。 (1)(出示句子)他这样宣布(齐读) (2)注意,这里有个“!”注意读出语气(齐读)精通音乐的公爵终于明白了乐师的心声,真诚地愿意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注意读出语气。(齐读) 六)小结课文,引导背诵 1.述:看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太神奇了,而这首交响曲也一举成名。它就是著名的——《告别交响曲》。而它也就成了一张——(生)优雅的“请假条”。让我们一起再回到那优雅

的演奏现场,伴着音乐,一起读读第5小节,能背的也可以不看书背背。 2.齐读、齐背第5节。

2.让我们一起到演出现场,(播放音乐) a:引读(渐轻):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第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

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第二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又——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第三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也——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b:第四、第五位乐师也是这样做的,作者并没有一个一个的叙述,而是用了这个词语(每

位)这么写??齐读句子 多么简洁的语言啊! c:所有的乐师都这样,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音乐放完)这里用了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这场景?? 其中的一位演奏者就是海顿,我猜想他俩也是——(出示媒体)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

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2)我们能感受到台上人(越来越少),光线(越来越暗),乐曲声(越来越轻),而思乡之情的表达却(越来越强烈啊!) (3)乐师们离去的背影仿佛在说什么呢?想一想,谁来说。(诉说自己急切盼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点评:你真是说出了所有乐师的心声啊。 海顿就是用这特殊的形式和精通音乐的公爵沟通呢! 3.今天,海顿就是用这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想念,最终打动了

精通音乐的公爵。 五)学习第6节 1.(出示第6小节)指名读1人 2.齐读第6节,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指的就是? 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也是那么高雅。(板书:形式 学生跟写:式) 学式:跟老师一

起写一个式字,注意式字的笔顺。会了吗?在自已桌上写一个) 3练习说话,体会一下公爵当时的心情 (1)(出示填空)当时,在台下的公爵听到了——看到了——想到了—— (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一说。自由读 指名读 2、3人 4.是啊,引读:公爵就是因为听到了 ()看到了()精通音乐的公爵终于被打动了。 (1)(出示句子)他这样宣布(齐读) (2)注意,这里有个“!”注意读出语气(齐读)精通音乐的公爵终于明白了乐师的心声,真诚地愿意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注意读出语气。(齐读) 六)小结课文,引导背诵 1.述:看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太神奇了,而这首交响曲也一举成名。它就是著名的——《告别交响曲》。而它也就成了一张——(生)优雅的“请假条”。让我们一起再回到那优雅

的演奏现场,伴着音乐,一起读读第5小节,能背的也可以不看书背背。 2.齐读、齐背第5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3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