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审查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3-09-08 17: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店塔发电公司

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审查管理制度

1管理目的

为了规范和统一我公司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统计、报送、审查、分析工作,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指标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审查流程高效、有序,为生产技术指标的分析工作打好基础,从而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详实的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责任体系 2.1总工程师

2.1.1担任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管理网络领导小组组长,为本细则负责人;

2.1.2督促贯彻落实本制度,检查评价制度执行请况; 2.1.3负责组织本制度的修订,对本制度的有效性负责; 2.1.4对安全、生产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2.2设备技术部经理

2.2.1担任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管理网络领导小组副组长;

2.2.2负责本制度的执行,收集本制度的反馈意见,并定期提出修改意见;

2.2.3审核本部门报送的安全、生产信息报表; 2.2.4负责监督和检查本部门统计人员的日常工作; 2.2.5不得隐瞒安全隐患、设备运行缺陷、设备故障等情况。 2.3设备技术部统计、检修维护部主管、运行部主管 2.3.1担任本制度的执行人,为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管理的二级网络成员;

2.3.2收集本部门在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管理过程中的信

息,并及时检查、分析、评估和反馈;

2.3.3组织本制度所需的培训工作,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技能理解和运用这些程序;

2.3.4设备技术部统计负责完成本单位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并做好信息资料的分类保存和保密工作。

2.4运行值长、检修维护部各班长:

2.4.1运行部值长、检修维护部班长为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管理的三级网络成员,运行部值长、检修维护部班长负责本值、班组信息报送工作;

2.4.2确保按照本制度要求报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3基础管理

3.1 依靠各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三级网的作用,开展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审查工作。

3.2 各部门设立生产技术指标档案,完善资料管理制度,保证原始资料的准确、完整和实效。各有关部门建立生产指标分析台帐。

3.3 运用节能分析、耗差分析和生产过程经济评价标准,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机组经济运行水平。

3.3.1 运行值班员、班长要分析当值运行参数的准确性和数理关系,并对数据的正确性、准确性签字负责。运行参数或经济指标异常分析应在运行日志中显示。

3.3.2 各部门(兼职)节能主管应设立日常节能分析记录本,做好周、月、年的指标分析工作,分析本部门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准确性和先进性。周、月节能分析(年总结)中应突出指标、设备的异常分析,通过与同期指标的对比,发现设备问题、管理问题、人员问题对指标的影响,及时指导现场更正。如遇较大变化时,应提出书面报告,报设备技术部相应主管。

3.3.3 设备技术部节能主管建立节能分析记录,做好全厂综合性经济指标分析与管理,分析内容具体到各项生产指标。

3.3.3.1每周对周报表中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对波动较大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在周安全生产调度会上进行汇报;

3.3.3.2每月对月度生产指标报表中主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查找出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或解决方案,形成书面报告,于每月5日前上报生产技术部。

3.3.3.3 每季度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节能减排工作总结,于每季度首月5日前上报生产技术部。

3.3.3.4每年7月5日前上报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3.3.3.5每年1月8日前上报上年年度节能工作总结,对机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内容应包含:节能管理工作、节能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节能技术改造情况及下一年的工作思路。所有指标报表经部门领导审核,报总工程师批准后,上报公司。

3.3.4设备技术部可靠性专职(兼职)人员每月对可靠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所有可靠性报告、报表须经部门领导审核,报总工程师批准后,于3日前上报公司生产部;每年7月6日前及次年1月3日前分别报送半年、年度可靠性分析报告(含可靠性管理分析及技术分析);非计划停运事件发生8天内报送分析报告。

3.4 厂部及部门分析、控制、考核的生产经济指标。 3.4.1 厂部:发电量、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发电耗水率、利用小时、等效强迫停运率、等效可用系数、台均非停次数等综合指标。

3.4.2 运行部锅炉专业:锅炉效率、主蒸汽压力和温度、排烟温度、氧量、飞灰和灰渣可燃物、锅炉漏风率、输煤单耗、电

除尘效率、引风机单耗、一、二次风机单耗、流化风机单耗、除灰电耗、点火及助燃用油量及受热面吹灰情况和汽水损失。

3.4.3 运行部汽机专业:汽机热耗率、真空度、凝结水过冷度、给水温度、凝结水温度、给水含氧量、给水泵电耗、空冷风机电耗、循环水泵电耗、凝结水泵电耗、高加投入率、补水率、汽水损失。

3.4.4 运行部电气专业:生产厂用电率、110kV及6kV电压合格率、发电机功率因数、变损。

3.4.5 运行部燃运专业:检斤率、检质率、亏吨率、输煤量、输煤电耗、入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差及低位发热量。

3.4.6 运行部化学专业:自用水率、汽水品质合格率、补充水率、汽水损失率、制水电耗、酸碱耗、废水回收利用率。

3.4.7 检修维护部锅炉、汽机专业:管道效率、冷水塔散热效果、高低加铜管和空冷翅片的清洁度。

3.4.8 检修维护部电气专业:电气仪表、电气保护和电气自动装臵的投入率和准确率。

3.4.9 检修维护部热控专业:皮带秤、称重给煤机的投入率、校验率、合格率、热工仪表、热工保护和热工自动装臵的投入率和准确率。

3.5 能量计量装臵的配臵和管理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办法和要求执行。能源计量装臵的选型、精确度、测量范围和数量,应能满足能源定额管理的需要,并严格按照校验、使用和维护制度执行。

3.5.1 进厂燃料、水量,供出电、热、汽、水量及厂内用电必须100%配备计量器具。计量检测率100%。周期受检率100%。

3.5.2 检修维护部负责能源计量表计的定期校验工作,并建立健全校验台账。

3.5.3 运行部负责建立健全全厂能源计量器具系统图,设备

技术部组织审核。

3.5.4 检修部热控专业建立主蒸汽、给水、采暖供汽等能源计量表计设计参数台帐。遇有变化要及时通知厂节能主管。

3.5.5 检修部电气专业负责关口电能计量装臵配备齐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建立健全计量装臵台账。

3.5.6 检修维修部热控专业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负责实时数据管理系统、DCS系统历史库的管理,安装各类试验测点,建立热工测点台帐,并根据实际测点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台帐。

3.5.7 检修部热控专业建立自动投入率及保护投退统计台帐,DCS系统自动投入率不低于95%,保护投入率100%。

3.5.8 设备技术部热工主管每月做一次热工表计计量准确性及自动装臵的投入率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3.6 供电煤耗按正平衡法计算,并以此数据上报和考核。力争每月用反平衡做校核,正反平衡误差不超过±0.5g/kwh。

4 管理流程:

4.1运行部报送的生产技术指标报表

4.1.1运行值长每日5:00前通过办公自动化(OA)和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上报电力公司调度室及设备技术部生产日报表,并负责建立完整的月度生产报表台帐。

4.1.2 各值运行值班人员必须认真监视,定期查阅DCS画面及就地巡视表计,每班交接班时记录一次,要保持记录清晰,不得擅自涂改。运行记录报表应逐日通过办公自动化送交本部门和设备技术部生产统计员进行指标统计。

4.1.3 由运行部负责在机组每次启停结束后,依据油罐油位指示及时记录本次机组启停用油情况,每月1日再依据油库出库票向本部门锅炉运行主管报送前一月的启停综合用油报表,以便于掌握本月油库的收支平衡情况。锅炉运行主管应负责建立全年机组启停用油记录台帐,要做到月有记录、年有统计。

各种信息报表完整性 存 在 问 题 及 改 进 建 议 存在问题: 1. 2. 3. 改进建议: 1. 2. 3. 评价意见; 审核意见: 审核人: 评价人: 检查人:

附件一: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审查三级网络 附件二:考核及评分标准

附件一:

店塔发电公司

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审查三级网络

附件二:

考核及评分标准

分 类 考核标准 1、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配备完整全厂煤、水、油、电、汽计量器具; 2、建立健全全厂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及计量器具系统图; 3、制定能源计量器具校验标准,建立健全校验台账; 考核幅度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每低1%扣1分; 无能源计量器具档案或计量器具系统图本项不得分,不健全的扣1分; 没有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校验标准、无校验档案扣1份;校验档案不健全的扣0.5分。 未建立三级网络或无专人负责统计工作的扣1分;网络不完善扣0.5分; 未制定管理制度扣1分;未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扣0.5分; 未制定培训计划及组织实施的扣1分;无故不参加培训,每人次扣0.2分;未建立培训台账或培训台账不健全的扣0.5分; 责任部门 检修部 检修部 运行部 检修部 设备技术部 运行部 检修部 设备技术部 运行部 检修部 设备技术部 运行部 检修部 运行部 设备技术部 设备技术部 计量器具的配备及校验 1、建立三级统计网络,有专人负责生产统计工作; 2、制定本厂的生产技术指标统计报送审查管理制度并严统计体系建设 格执行; 3、定期组织对全厂的统计三级网络统计员进行培训,并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台账。 统计报送 1、运行值长每日5:00前上报店里公司调度室及设备技迟报、错报、漏报每次扣1分;未经审核或批术部生产日报表,并负责建立完整的月度生产报表台帐; 准上报,每次扣1分(日报表必须经当值值长2、每周一10:00之前上报上周生产周报表及本周生产计审核上报,其它报表必须经部门领导审核、厂划; 分管领导批准后上报); 3、每月2日前上报上月生产指标报表; 4、每季度首月5日前上报季度节能减排报表; 5、每月5日前上报月度对标指标报表; 6、每月3日前上报主机可靠性报表,每季度首月3日前上报季度辅机可靠性报表(200MW及以上); 7、按要求上报公司要求的其它报表; 1、运行部每周五及每月1日前总结机组运行参数存在的异常问题、原因及对生产技术指标的影响,形成总结报告报送至设备技术部; 2、检修部每周五及每月1日前总结机组设备运行存在的异常问题、原因及对生产技术指标的影响,形成总结报告报送至设备技术部; 3、每周对周报表中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对波动较大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在周安全生产调度会上进行汇报; 指标分析 迟报、漏报每次扣0.5分; 设备技术部 设备技术部 设备技术部 运行部 迟报、漏报每次扣0.5分; 检修部 未对周报中的发电量、综合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等生产技术指标进行定性分析的,每次扣1分,未对波动较大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的,每次扣1分; 设备技术部 未对月报中的发电量、综合厂用电率、供电煤4、每月对月度生产指标报表中的主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耗、可靠性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的,每缺一项指查找出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或解决方案,标扣1分,分析出问题未提出改进措施或解决并将形成的分析报告于每月5日前上报生产部; 方案的扣1分,未按计划落实的扣1分; 5、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并于每季度首月5日前上报生产部; 6、每月对可靠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于3日前上报公司生产部;每年7月6日前及次年1月3日前分别报送半年、年度可靠性分析报告(含可靠性管理分析及技术分析);非计划停运事件发生8天内报送分析报告。 未对节能减排指标进行分析的,每缺一项指标扣2分; 未对可靠性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的,每缺一项指标扣2分;以上各项分析报告由于分析不认真,导致的报告质量低下,每次扣5分;未按时上报总结的,每次扣4分。 设备技术部 设备技术部 设备技术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ts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