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26 03: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宏观经济学》教案 第一部分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课程负责人:

学时与学分:48学时 适用专业:经管学院所有专业

课程教材: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参考书:

1、黎诣远,陈迅,《西方经济学教学辅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

3、斯蒂格里茨(美),《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 4、Mankiw,N.G. 经济学原理(第3版英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5、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英文版·第1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2

开课单位: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目的、性质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宏观经济整体描述与运行原理、宏观经济分析基本方法、宏观经济复合市场相互作用机理、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原理。本课程重点在如下两方面对学生加以训练:1.培训学生对宏观经济刻画的基本变量;2.较好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3.较好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4.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5.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论

学时分配:4学时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的,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政府的职能,政府、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各自关系,并从总体上对宏观经济分析进行了阐述。

一、知识点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宏观经济理论产生的基本背景,是通过市场不能够达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市场的私人选择结果不能实现社会福利总体优化,达到帕累托最优。

?社会平衡点(social balance point):社会无异曲线和社会生产可能线的切点,是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最佳组合,这个切点称为社会平衡点。

?政府配置职能:政府配置职能是政府以公共财政的方式提供公共品,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纠正外部性,并对垄断产业进行管制,保护自由竞争,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政府分配职能:政府的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和转移支付,以及社会成员共同享受公共品和服务的提供,对收入和福利进行再分配,改善市场的分配职能。

?政府稳定职能:政府稳定职能是指面对宏观经济点量、结构的失衡和周期波动政府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宏观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宏观经济学形成的标志,人们通常将凯恩斯学派经过修正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经济学:该理论能产生凯恩斯主义结论,但以个人利益最优化和理性预期为微观基础。

?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维持充分就业维护物价稳定,保障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的目的。

二、重点

?市场失灵的体现:市场失灵是宏观经济理论产生的基本背景,是指通过市场不能够达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市场的私人选择结果不能实现社会福利总体优化,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从微观角度来看,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外部性和公共品的存在,使个人选择偏离社会选择最优结果;(2)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垄断力,导致社会福利损失;(3)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不确定,影响市场效率;(4)按要素分配的结果,贫富悬殊,差距过大。从宏观角度来看,市场失灵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2)收入分配不公平;(3)经济增长不稳定,呈现经济波动。

2

?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及政府基本职能: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有效并自动出清,政府不干预经济。宏观经济理论产生的基本背景是市场失灵。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单纯的市场机制并非完全有效的。简单的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需要一个机构代表国家采取行动,改善和修正市场运行结果,这就是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包括政府配置职能、政府分配职能和政府稳定职能。

?洛论茨曲线:经济学用洛论茨曲线(Lorenz Curve)来衡量社会的平等程度。构造一个坐标系,纵轴表示拥有财富百分比,横轴表示收入从低到高排列的家庭百分比,将一定百分比的家庭与其拥有的财富百分比作为一个坐标点,然后将这些坐标点连结成一条曲线,即洛论茨曲线,能直观地表现出社会总财富是如何在各阶层家庭中分布的。

?吉尼系数:用来表示社会财富平等的程度,若洛伦曲线为y=f(x),则吉尼系数g为

11??f(x)dx102g??1?2?f(x)dx012

吉尼系数取值在0~1之间。吉尼系数为0,表示社会财富完全平等分配,等于1则表示社会财富完全不平等分配。由于洛伦茨曲线不易确定,目前很多国家都以收入最高的20%家庭的财富与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财富之比,来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经济波动的两个阶段: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表明,一国经济总是在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相互交替的波动不断发展。经济波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繁荣,即经济扩大张或上升阶段;衰退,即经济收缩或下降阶段;萧条,即经济陷入底谷,且停滞不前的阶段;复苏,即经济逐步恢复或有所回升的阶段。

?凯恩斯经济学及其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国家干预、拯救危机之际。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将凯恩斯学派经过修正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其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见下表

传统经济学 资本主义制度能够依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充分就业;

3

凯恩斯经济学 充分就业不是经常达到的,而是经常达不到的。 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为自己创造需求”,即经济体系总能够自动趋于均衡; 投资恒等于储蓄; 货币数量论将货币看作商品生产以外的一种力量,是一种所谓纯粹的货币理论。

一旦出现储蓄,供给就无法为自己创造需求,经济也就无法自动实现均衡; 投资可以大于或小于储蓄; 凯恩斯提出流动性偏好说,通过利率将货币数量与生产联系起来,建立了生产的货币数量论。 ?宏观经济的五大平衡: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宏观经济活动的5大平衡,即要素市场的平衡、产品市场的平衡、货币市场的平衡、国际市场的平衡、政府收支的平衡以及其综合平衡。

?要素市场:主要指劳动力市场,通过收入政策(工资率和劳动政策等),调整劳动力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劳动市场平衡。

?产品市场:主要指最终产品市场,通过物价水平和产业政策,调整产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产品市场平衡。

?货币市场:指用于投资的资本市场,通过利率的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货币市场平衡。

?国际市场: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通过汇率和对外经济政策,调整外汇收支,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政府收支:指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通过税率和财政政策,调整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三、难点

?社会平衡点(social balance point):社会平衡点即社会无异曲线和社会生产可能线的切点。

社会无异曲线由社会福利函数构成。假设社会资源R可以分为公共品X和私人品Y两大类,则社会福利函数W可以表示为

W=W(X,Y)

?W?W?2W?2Y?0,?0,2?0,2?0?Y?X?Y其中,?X

社会生产可能线由社会生产函数构成,社会生产函数Q可以表示为

Q?Q(X,Y)

4

??Q??Q?2Q?2Q???0,?0;?0,?022??X??Y?X?Y??

社会无异曲线将凸向原点,社会生产可能线凹向原点,这两条曲线的切点,便是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最佳组合,即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社会平衡点。

?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4年发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分配差距的变化与收入水平的变化,呈倒U字形。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是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作为横轴,以吉尼系数作为纵轴的一条倒U形曲线。库兹涅茨认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贫富差距先是不断扩大,然后又会逐步缩小,呈倒U字形。该假说引起各国政府对分配差距变化规律的重视,在分配政策上力求效率与平公平统筹兼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非市场出清为基本假设,尽管凯恩斯经济学业如此假设,但两者市场出清理论区别较大,一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非市场出清的基础是工资刚性,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非市场出清的基础是工资和价格粘性;二是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增添了原凯恩斯经济学所没有的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假定和理性预期假定。 四、 教学方式及注意问题

引导学生注意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注意在分析方法和手段、对象等的差异;树立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观念。 五、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与简单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第二节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学时分配:6学时

国民经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运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联系。国民经济核算是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这个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工具。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SNA。其核心指标是GDP,对GDP的核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此外,国民收入的核算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本章还介绍了我国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其基本框架。

5

一、知识点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在复式记账基础上,通过对原始资料分门别类的综合整理,最终可以得到反映宏观经济规模和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的核算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总量指标,按市场价格计算,反映在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年),一国(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新创造价值加上固定资产折旧之和。

?国内生产净值(NDP):表示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年),一国(或地区)常住单位新创造的价值,即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按不变价格衡量的一国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即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从支出的角度出发,按市场价格计算最终产品支出之和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从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把一年内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所得收入相加,加上或减去一些非要素使用收入,再加上折旧后得出国内生产总值。从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税收净额+折旧

?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按产业部门汇总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增加值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国民总收入(GNI):即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GNP,统计对象是常住单位,以收入为统计内容,与GDP的区别在于国外净收入。即,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收入净额

?国民净收入(NNI):指国民总收入扣除折旧(固定资本损耗)以后的余额,即: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 — 折旧

?国民可支配收入: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国(或地区)的所有常住机构或部门可支配收入之和,分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NDI)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NNDI)。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扣除折旧后,为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即,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折旧

6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源自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与国际分类标准相比,三次产业分类的原则是一致的,但所属行业有所不同,主要是我国第二产业划入了原属第一产业的采掘业和原属第三产业的电力、供气、供水业。

?中国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国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国民经济账户:国民经济账户针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分别设置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负债账户和经常账户,以账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

二、重点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框架:国民经济账户体系(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 是在国民收入统计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今使用的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欧盟等五个国际组织,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新成果,联合制定的1993年版SNA,具有很高的权威性。SNA在复式记帐基础上,通过对原始资料分门别类的综合整理,最终可以得到反映宏观经济规模和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SNA把经济活动划分为生产、收入的分配和使用、积累以及国外交易四大领域:

生产:包括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收入的分配和使用:包括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实物收入再分配和使用。 积累:包括资金筹集中的金融活动和资本形成。 国外交易:反映本国与国外的经常往来和资本往来。

SNA在四大领域基本框架基础上,扩展到相关联系范围,如产品(包括服务),期初存量和期未存量,期初国外金融状况和期末国外金融状况等,以便说明各总量之间的关系。

?三次产业的分类:通常,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发展顺序,将生产分为三次产业:向自然界直接取得产品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

7

业,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GDP):(1)概念。知识点部分给出的GDP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意思: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重复计算;GDP是一定时期(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GDP是计算期内(如2001年)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GDP是一个生产的概念。

(2)GDP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及生产法。较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

?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从收入角度看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收入净额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 — 折旧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折旧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税收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净收入—税收=国民总收入—折旧—税收 从使用角度看,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 + 储蓄总额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最终消费支出 + 储蓄净额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发展的主要历程

时 间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采用的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建国初期到改革开(MPS),它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产物,放初期 曾在过去的经济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采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该方案采纳了1984年至1992年 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保留了MPS体系的部分内容,是一个MPS与SNA的混合性体系。 1992年之1999年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 1999年以后

取消了MPS的核算内容,采纳了1993年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并要求从2003年开始逐步实施。 三、难点

8

? 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在收入的循环流动中,储蓄、税收、进口都属于漏出,而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都属于注入。只要总漏出和总注入相等,收入流量的循环就会处于均衡状态。也表明收入法和支出法是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方法。

?各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运算:归纳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固定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税收净额+折旧

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收入净额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 — 折旧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税收

=最终消费支出 + 储蓄总额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折旧

=最终消费支出 + 储蓄净额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

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净税收 =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国民经济核算时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并引入我国和美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实例讲解和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第三节 简单凯恩斯模型

9

学时分配:4学时

不同经济学派都有自己的宏观经济模型。通常将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者扩展的总供求模型称为简单凯恩斯模型或收入—支出分析。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成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章是第六篇的重点章节,也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重点部分,要重点掌握。 一、知识点

?总供给:指在价格、成本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企业愿意雇用一定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即全社会为生产和销售这些物品和劳务所预期的总收入。

总供给=生产和销售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各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即 AS=Y=C+S+T+M (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S为储蓄,T为税收,M为进口)

?总需求:指在价格、收入和其它经济变量既定的条件下,全社会所愿意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即家庭、企业和政府为购买这些物品和劳务所愿意支付的总支出。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即 AD=AE=C+I+G+NX (AE表示总支出,I表示总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NX表示净出口)

?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其增加不如收入增加的多,这种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记为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即收入微小变动引起消费变动的比率。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支出与收入呈正向变动,消费函数为:

C=C0+cY,(C0>0,0<c<1),

MPC=dCdMPC=c0<MPC<1,且<0dYdY,()

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平均消费倾向(APC):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即

CC0+cYC0APC===+cYYY

10

当APC=1时,表示全部收入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当APC>1时,表示消费大于收入,出现负储蓄。

当APC<1时,表示除了消费外,还有剩余收入用于储蓄。

?储蓄函数:储蓄收入随输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对储蓄与收入这种关系的反映即是储蓄函数,记为S=S(Y)

?边际储蓄倾向(MPS):指收入微小变动所引起的储蓄的变动的比率。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与收入呈同向变动,储蓄函数为,

1)S=S0+sY (S0<0,0<s< MPS=dS=sdY

SY

?平均储蓄倾向(APS):表示总储蓄占总收入的比例,即

APS=?投资函数:指对投资及决定投资需求的三个主要因素—国民收入水平、预期收益率和利率的反映。在忽略其它影响因素的作用时,投资函数可以表示为

I=I(Y,r,i)

其中,I为投资需求,Y为国民收入,r为投资的预期收益率,i为利率。 ?边际投资倾向(MPI):指收入的微小变动所引起的投资的变动比率。

在简单宏观经济模型中,暂时不考虑利率的影响,仅仅考察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的影响,则投资函数可以表示为:

1) I=I0+vY (I0>0,0<v<

其中,I0为自发投资,即与国民收入无关的投资,仅仅由于经济体系外部因素所引起的投资,vY为引致投资,与国民收入相关的那部分投资,

MPI=dI=vdY

?投资—储蓄恒等式: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为,总供给(AS)=总需求(AD) 即,总收入(Y)=总支出(AE),且AE=C+I 则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AS=C+S=C+I=AE,可得 I=S ,即为投资储蓄恒等式。

?投资乘数:由于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叫做投资乘数。

?加速数原理: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反过来,国民收入对引致投资

11

又具有加速作用,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从而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从而引起资本存量增加,并且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的一个正倍数,称为加速数原理。

?资本—产出比:又叫资本系数,是加速原理使用的一个概念,表示社会资本存量与总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生产一单位产量,需要多少单位的资本存量,用ω表示资

=KY

本—产出比,则有 ω

?政府支出乘数:指由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 ?税收乘数:指由于政府税收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减少的倍数。

?“注入”因素:指能进入和增加企业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即期消费的因素,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出口。

?“注入”“漏出”因素:指能退出和减少企业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即期消费的因素,包括储蓄、税收和进口。

?通货紧缩缺口: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水平的总需求的差额,被称为通货紧缩缺口。

?通货膨胀缺口: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大于充分就业水平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水平的总需求的差额,被称为通货膨胀缺口。

二、重点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及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的关系:消费函数:

C=C0+cY,(C0>0,0<c<1)

由于Y=C+S,则S=Y-C=-C0+(1-c)Y =S0+sY

从中可以得出平均储蓄倾向于平均消费倾向的和为1,自发消费与自发储蓄互为相反数,即当收入为0时,所有消费来自于储蓄,且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为1,即

?S0=-C0CSAPS+APC=??1 ,且?YY1?c+s=?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由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产品卖不出去,必然会引起价格下降、生产萎缩,从而使总供给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社会供给不足,产品供不应求,则必然会引起价格上升、生产扩大,使经济趋于繁荣,从而总供给增加,国民收入也增

12

加;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生产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则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国民收入水平随之确定。因此,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为:总供给(AS)=总需求(AD)。国民收入可以从生产、收入和支出三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生产或收入代表总供给,支出代表总需求。均衡条件变为:总收入(Y)=总支出(AE)。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流通和决定:两部门经济由家庭和企业构成,国民收入的流通为:家庭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等)取得要素收入,这些收入之和构成国民收入。每个家庭将收入一部分用于当前消费,另一部门储蓄起来用于未来消费。企业从家庭消费中得到销售收入,从金融机构得到投资资金,然后雇用各种生产要

1素进行生产。根据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得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是Ye=(C0+I0)

1-c?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流通和决定:三部门经济是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进了政府部门,也就是在经济中考虑了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因素。国民收入的流通为:家庭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等)取得要素收入,这些收入之和构成国民收入。每个家庭将收入一部分用于当前消费,另一部门储蓄起来用于未来消费。企业从家庭消费中得到销售收入,从金融机构得到投资资金,然后雇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政府通过税收从企业和家庭获取税收收入,通过政府购买和返还税收把一部分税收收入返还给企业,通过转移支付把一部分税收收入返还给家庭。

假定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为给定的外生变量,在模型中保持不变。假设税收函

(T0>0,0<t<1)数为:T=T0+tY,。式中,t为边际税收倾向或称为边际税率,是指收

入微小变动而引致的税收变动,即:t=dT 。政府税收由两部分构成:与收入无关的dY部分T0和与收入相关的部分tY。国民收入分为国民可支配收入Y和政府净税收Td,即:

Y=Yd+TN ,TN=T-R,式中,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根据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得到

的国民收入为 Ye=1(C0+I0+G0-cT0+cR0)

1-c(1-t)?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流通和决定:四部门经济即开放经济,在三部门经济基础上加上国外部门。国民收入的流通为:家庭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等)取得要素收入,这些收入之和构成国民收入。每个家庭将收入一部分用于当前消费,另一部门储蓄起来用于未来消费。企业从家庭消费中得到销售收入,从金融机构得到投资资金,然后雇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政府通过税收从企业和家庭获取税收收入,通过政府购买和返还税收把一部分税收收入返还给企业,通过转移支付把一部分税收收入

13

返还给家庭。企业通过向国外部门出口获取收入,通过向国外部门进口支付收入;政府通过向国外部门征收关税获取收入,通过向国外部门进口支付收入。

在四部门经济中,总收入不变,仍由家庭收入和政府净税收构成,但是总支出除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外,还包括净出口。根据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得到均衡的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Ye=?各乘数计算公式

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净出口乘数

两部门经济 三部门经济 四部门经济 1 (C0+I0+G0-cT0+cR0+X0-M0)1-c(1-t)+mk=1?YdY11?YdY?YdY1?==k=?=k=?=?IdI1-cs?I?IdI1-c(1-t)+mdI1-c(1-t) ?YdYg=? ?GdGg=?YdY1?=?GdG1-c(1-t) 1g= 1-c(1-t)+m?YdYh=? ?TdT—— —— h=?YdY-c(1?t)?=?TdT1-c(1-t) h=-c(1?t) 1-c(1-t)+mtr?c(1?t) 1?c(1?t)—— e?tr?c(1?t) 1?c(1?t)?mdY1 =d(X-M)1-c(1-t)+m?影响投资对国民收入作用的制约条件:投资虽然对国民收入具有扩张作用,但其本身受到诸多前提条件的制约,主要有:

第一,社会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工人存在大量的失业现象。如果一国经济中不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或者投资的增长超过了生产能力的闲置数量,就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去生产满足需求的物品或者劳务。那么,新增加的投资以及所引起的新增加的消费,就不会刺激产量和收入的增加,而是引起物价上涨。

第二,投资乘数作用的顺利发挥,还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稳定。如果储蓄决定不独立于投资决定,实际的投资乘数作用就会降低。比如,增加投资就会引起利率一定程度的上升,结果是鼓励储蓄而削弱消费,而且利率的上升又会抑制投资需求的增长。所有这些,都会部分地抵消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效应。

第三,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对投资乘数的作用也有影响。例如,在货币供应量不足以适应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时,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就会使得货币需求上升和利率提高。而利率的提高又会鼓励储蓄,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投资乘数的充分作用。

14

第四,政府的税收和支出,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从而影响对投资乘数的作用也存在较大的影响。

?加速原理:加速原理(或简称加速数原理)是指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从而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从而引起资本存量增加,并且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的一个正倍数。加速数用a表示,则a=?KI= ?Y?Y?“注入”与“漏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注入”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变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增加国民收入,需要增加“注入”,即增加投资、政府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出口;反之,要减少国民收入,就应该减少“注入”,即减少投资、政府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出口。

“漏出”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变动起着促退作用。要增加国民收入,需要减少“漏出”,即降低储蓄、税收以及进口;反之,要减少国民收入,就应该增加“漏出”,即增加储蓄、税收以及进口。

三、难点

?对加速原理的理解:一般来说,要生产更多的产量需要更多的资本,进而需要用投资来扩大资本存量,而企业一般认为有一个最优的资本对产量的比率,即资本—产出比ω,为减少分析的复杂性,通常假定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有ω =K,因为KY是流量而Y是存量,所以一般情况下,ω>1,假定ω=3,则知若要生产100元的Y,就需要300元的K。

引入时期的概念,则(t-1)时期的K和Y的关系为 Kt-1=ωY t-1

如果产量从Y t-1变动到Y t,则资本存量也将从Kt-1变动到Kt,即 Kt=ωY t

于是资本存量的增加量为Kt -Kt-1。为了增加资本存量。需要投资支出净额,记It是时期t的净投资,则有,It= Kt -Kt-1,进而

It=ωY t-ωY t-1=ω(Y t-Y t-1),表明,t时期的净投资额决定于产量从(t-1)到t的变动乘以资本—产量比。即净投资取决于产量水平的变动,变动的幅度大小取决于ω的大小。资本—产量比用来反映单位产量变动和净投资的关系,因此ω就是加速数a且a常大于1,因此此原理又称作加速原理。

15

?关于“节俭的悖论”:

S2 E1 I,S E2 S1 O Y2 Y1 节俭的矛盾 1)如上图所示,消费函数为C=C0+cY,(C0>0,0<c<,则储蓄函数为

S??C0?(1?c)Y,增加储蓄意味着减少消费,即上式中C0和c值变小,相应的,储蓄函数线由S1移到S2,均衡点由E1移到E2,也就是均衡收入下降,由此,凯恩斯得出一个矛盾的推论:公众越是节俭,越想储蓄,则能够实现的储蓄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即节俭的悖论。每种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假设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构筑理论体系。离开其假设,理论就失去了基础,当然不能成立。凯恩斯的简单收入决定模型的前提假设是: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不是总供给,而是总需求。因此,节俭的矛盾,有其存在的时空条件,对于供给不足的国家,这种理论就不适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是第六篇的重点章节,也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重点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对国民收入均衡条件要很好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二、三、四部门的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决定有较好的掌握和比较,对二、三、四部门经济的各种乘数有较好的比较。通过比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第三章 公共财政

学时分配:4学时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自然垄断、风险和不

16

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必须通过政府,以非市场价格机制的公共财政予以解决。公共财政主要讨论财政收支结构、财政预算、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等问题。其中本章重点分析了预算平衡理论、税收原则、税收结构和税收效应问题。 一、知识点

·混合经济: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公共经济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共同发挥作用,国民经济是二者混合统一。混合经济是当代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形态。

·公共经济部门:是指由政府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经济活动领域。公共经济部门生产、采购商品与劳务的活动构成公共部门经济。

·私人经济部门:是指由市场机制调节的家庭和企业的经济活动领域。相对于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而言,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构成了私人部门经济。私人部门经济由市场机制调节,而公共部门经济则由政府进行控制和管理。

·市场失灵:市场价格信号的失真,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难以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公共财政:是一种基于市场失灵的公共经济,是政府为满足全社会福利所必须的财政收入、支出及其管理活动。

·年度平衡预算:是一种传统的财政预算理论,主张每年严格的预算平衡,即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都要保持基本平衡。最初,这种方法消极地量入为出,即估计每年能够收入多少,就开支多少;后来演变为积极的量出为入,即估计需要开支多少,再收入多少。这一理论认为,一旦出现预算赤字,政府就必须进行弥补。

·周期平衡预算:主张在一个经济周期内预算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这一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周期内,财政应当以丰补歉,实现收支平衡。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当减少税收,增加公共支出,有意增加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复苏;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应当增加税收,紧缩公共开支,有意压缩财政支出,以冷却过热经济。

·复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内,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复式预算一般将政府的经常性收支与建设性收支分开,分别构成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经常性预算支出一般由税收收入提供,必须保持平衡,杜绝赤字;资本性预算支出主要通过发行公债筹集资金,力求自我平衡,只在必要时才由财政利用经常性预算盈余为其补贴部分经费。

17

·充分就业预算:是指当经济接近自然失业率,即充分就业或高就业时,政府应有的收入和支出。充分就业预算理论认为,政府财政政策的运用,应当着眼于这些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其结果,而不应当过多地考虑这些政策是否遵循既定的传统理论。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只有国民经济的平衡是至关重要,周期性预算平衡和年度预算平衡都应当服从经济的平衡,实际的财政收支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因而不太重视实际收支。

充分就业的预算平衡,将预算是否平衡的判断,从实际的预算收支差额,转向对经济进行分析,这是预算平衡理论的一个重大改变。这一理论可以用于在经济衰退期证实存在预算赤字的必要性。同时,这一理论也为西方国家连年不断的预算赤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经常性收支:反映发生于经常项目即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日常项目收支。 ·建设性收支:反映发生于建设性项目即促进社会发展的生产性项目的收支状况。 ·财政预算:又称国家预算,也称政府预算,是政府在一定财政年度内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财政预算不仅是政府财政管理的核心,而且是政府进行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财政支出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对私人部门占有的社会资源的课征。

·累进税:是指课税的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大而提高的税收。累进税的本意是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而课税。目前我国的所得税即采用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按其级次,分别适用其分段的税率。

·比例税:是指无论税收客体的多少,一律按同样的税率课税的税收。

·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指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财政自动增加税收,减少支出,遏制社会总需求;而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财政又会自动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使得过热的经济降温,过冷的经济升温,国民经济因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累进税制度:在税制体系中,所得税通常实行累进税率。当经济繁荣时,企业开工充足,公众就业充分,国民收入增加,但累进所得税增长得更快,从而抑制公众可支配收入的过快增长,这样可以有效地限制社会总收入的扩张,使经济不致过度膨胀。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下降,边际税率也会自动下降,累进所得税减少的幅度大于收入的减少,从而遏制公众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使经济不致过度萎缩。累进所得税的这种自

18

动稳定机制,可以有效地减缓经济波动。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与累进税的变化类似。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低,社会保障费收入增加,政府的失业救济及其他福利支出相应减少,从而有助于抑制总需求膨胀;反之,当经济衰退时,失业率提高,社会保障费收入减少,政府的失业救济及其他福利支出增加,有助于刺激经济复苏。

·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政府通常对农产品价格实行补贴或支持。当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将减少农产品购买并抛售农产品,这样既抑制了农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又增加了财政收入,使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得到遏制;反之,当经济衰退时,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以防止农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并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大。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管理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是基于功能性预算理论,根据经济波动周期,通过政府收支,逆经济波动调节总需求,以促使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

·逆风行事:逆风行事的财政政策又称为权衡性财政政策,是基于功能性预算理论,根据经济波动周期,通过政府收支,逆经济波动的风向调节总需求: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实行紧缩财政政策。

·政府支出乘数:表示政府支出变动与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关系,为国民收入增量与政府支出增量之比,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用kG表示政府支出乘数:

?1?kG=ΔYG/ΔG=??。

?1?c?·税收乘数:表示税收变动与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倍数关系,是负的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之比。用kT表示政府税收乘数:kT=ΔYT/ΔT=-c 1?c·平衡预算乘数:表示政府收支同时等额增减的情况下,政府收支变动对国民经济的综合效应,是国民收入增量与政府支出增量,或与等额政府收入增量之比,正好等于1。用kB表示平衡预算乘数:ΔG=ΔY/ΔG=ΔY/ΔT=1

·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对实际经济生活影响较大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需求导向的理论是错误的,以这一理论为依据制定的税收政策是本末倒置。供给学派注重供给管理的供给性财政政策,强调应当依靠市场机制,通过减税来刺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供给增加,这样不仅有

19

助于克服经济滞胀,还可以增加政府税收,实现经济增长。

·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是反映税收与税率关系的一条曲线。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公债:公债是政府向社会公众举债,是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政府发行公债是为了全社会的福利,将公众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国家防卫、基础设施、金融调节等非生产性开支。由于政府相对稳定性,所以公债的市场风险很小。公债发行的数量,是政府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基于国家信用的宏观财政政策决定。

·私债:私债是企业对社会公众的举债,是公众对企业的债权。企业发行私债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向社会筹集资金用于生产性经营开支。由于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很大,所以私债的风险远高于公债,相应地,私债的利率也高于公债。私债发行由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决定,纯粹是一种基于企业信用的微观市场性金融业务。

二、重点

·凯恩斯主义的预算理论

凯恩斯主义主张功能性财政的财政政策,认为应当运用预算赤字的增减来调节经济,以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经过凯恩斯主义者的不断补充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的预算理论至今仍处于主导地位。

·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预算理论

以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为代表的主张平衡预算的各种学派,自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以来,根据各自不同的论证,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预算应当处于中立地位。近年来,前主张预算平衡,反对预算赤字的理论有渐占上风的趋势。

·税收原则

从税赋的缴纳方面考察,提出能力原则;从税收的享用角度分析,提出受益原则。 实际税务行政管理部门往往将能力原则与受益原则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实行累进税。累进税实际上是一种以能力原则为主,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一种税率。

·税收种类

按税收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能转嫁他人。直接税包括财产税和所得税两大类。财

20

产税是对纳税人拥有的财产课征各种税收的总称;所得税是对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征税,是政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财产税和所得税都实行累进税率。

间接税的纳税人可在不同程度上向他人转嫁税收。流转税属于间接税,通常实行比例税率。

·自动稳定器

一般认为,财政政策具有一种自动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即在经济繁荣时,具有抑制经济进一步扩张的功能;在经济衰退时,具有阻止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功能。这种被称为“自动稳定器”的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累进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和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来实现的。

·逆风行事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逆风行事财政政策,又称权衡性财政政策,就是根据经济状况,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因此,政府采取财政手段干预经济的政策有两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在经济衰退和经济过热时斟酌交替使用扩张政策或紧缩政策,实施需求管理,消除经济波动。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控制信贷、调整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等政策工具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封闭经济下,政府收支变动存在“挤出效应”,即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投资和净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挤出效应”将降低对国民收入增加的刺激作用;根据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方向,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通过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购买、提高转移支付等,以期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从而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紧缩性财政政策如通过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等,从而降低国民收入水平。财政政策效应通过改变IS曲线予以体现;根据货币政策的影响方向,货币政策也可以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以期引起利率降低,从而刺激投资和净出口,扩大总需求,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中央银行通过减少货币供给,以期引起利率提高,从而抑制投资和消费,减缓增长速度,控制物价水平。货币政策效应通过改变LM曲线予以体现。

21

开放经济下,主要掌握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改变本国货币供给将促使国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这种国际收支平衡是基于国家的国际储备资产变动为基础的。如果国际收支有盈余,将增加官方储备,反之,将减少官方储备。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予以调整。例如,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在改变官方储备的同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减少国内资产与负债,则货币供给将减少,利率会上升,进而促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实现外部平衡。

而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采用货币政策也难以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例如,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有效需求不足时,将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而利率上升的结果,又导致国际收支不均衡,但是当消除外部不均衡后,内部又将不均衡。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往往只能“盯住”汇率的波动,难以独立调节内部与外部的同时均衡。

三、难点

·劳动供给的税收效应

无论是征收比例税还是累进税,征税后,劳动时间都将发生变化。但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时间并不因此而一定减少。所以,征收比例所得税的效应是增加劳动供给,还是减少劳动供给,要根据替代效应小于或大于收入效应而定。

·消费储蓄的税收效应

若税基仅限于现期收入,不包含利息,则所得税只存在收入效应——消费和储蓄同时减少,不存在替代效应——以消费替代储蓄。

若税基既包括现期收入,又包括利息收入,则所得税既存在收入效应,也存在替代效应,对现期消费的总效应不确定,但未来消费的总效应必为负值,即降低储蓄。

·资本投资的税收效应

如果对投资的预期收益课以比例税,则税率越高,投资收益就越低,越不利于投资。 ·财政乘数

由于财政收入对国民经济具有收缩作用,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具有扩张作用,而且这种双向作用都会通过乘数原理而被放大。财政乘数就是分析财政收支对总需求的乘数效应,这种乘数效应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体现出来。

·公债的资源配置效应

22

对于公债的资源配置效应,要区分社会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社会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则政府举债必然导致公众将其储蓄投向政府债券,导致“挤出效应”,即政府借债挤出了私人投资,将导致生产能力缩小,国民收入水平降低。如果社会尚未达到充分就业,则政府举债支出,将诱发生产潜力,刺激有效需求,并通过乘数作用成倍数地扩大收入,而且新增加的收入在扣除消费后将引致储蓄增加,导致“挤入效应”,即投资并不仅仅取决于现有的储蓄,还取决于政府举债所增加的储蓄。 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理解市场失灵和公共财政的必要性,比较各种预算方式。 五、 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第四章 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

学时分配:6学时

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货币是国民经济的润滑剂,没有货币,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行。货币是通过中央银行和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构成的银行体系发挥作用的。货币市场均衡是经济稳定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本章主要对货币职能与分类;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构成的银行体系;货币供求以及货币市场均衡进行了分析。本章需要重点掌握凯恩斯主义基于流动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主义者注重资产收益率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银行系统在法定准备金率基础上,在存款乘数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存贷款关系,引致存款总额增加的存款创造机制。

一、知识点

·商品货币:是指本身具有价值,并能作为交换媒介的实物商品,是最早出现的货币。往往用金、银等贵金属作为商品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货币面值与币材价值不等,但可以兑换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货币面值高于其币材价值,且不能兑换的货币。信用货币具有完全流动性,能直接作为支付手段,而且名义价值不变。信用货币一般可分为铸币、纸币

23

和支票存款。铸币和纸币是源于国家权力的法定流通货币,称为通货或现金。通货是法定的国家货币,支票存款则是商业银行的银行货币。

·近似货币:是指本以储藏为主要目的,但较易货币化而转为支付手段,因而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二,不经营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业务;第三,具有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双重性质,既为政府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有关的金融服务,又代表政府对整个金融体系及其活动进行管理。

中央银行的特点决定它具有完全不同于商业银行的职能,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管理银行的银行和中央政府的银行。

·货币供给:即发行货币的数量。对于货币数量,必须区分其存量与流量。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累计的货币数量,货币流量是某一时期内货币存量的变动量,货币流通量则为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货币存量。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即货币的变现能力,货币供给可分为M1,M2,M3,L等层次。 M1是通货(纸币+硬币,又称现金)、旅行支票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1具有完全的流动性,除通货外,旅行支票和活期存款等交易性存款也可以通过银行系统用作支付手段,当做现金使用。

M2包括M1的所有项目,以及流动性较差、不能直接用作支付工具、但可以较方便地变为支付工具的项目,如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个人持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及其他。

M3包括M2以及流动性更差、不能随时取出、但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动、转让或出售的大额定期存款、机构性货币市场互助基金、欧洲美元等。

L为广义的货币供给,包括M3和其他流动资产,如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国库券、储蓄券等。

·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指不论货币的购买力而仅以面值计算的货币供给量;而实际货币供给是指按货币能买到的货物数量来衡量的货币供给,或者说是用货币购买力来衡量的货币供给,把名义的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假定M,m,P依次代表名义货币量、实际货币量和价格指数,则:m=M/P。

·货币的创造:占货币存量M1主要部分的交易性存款,通过银行存款乘数实现其

24

扩张即货币的创造。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商业银行对吸收的存款必须提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以保证储户提款,其余的存款才能用于放贷或投资。

·法定准备金率:是指为了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防止商业银行因挤兑而倒闭,并通过控制银行贷款规模和速度来控制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的一个最低限度的法定准备金占银行全部存款的比例。

·超额准备金率: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要求数量保留的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为了保险起见,银行备有的存款准备金,往往会超过法定准备金,超过的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银行在决定超额准备率时一般都会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利息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金融资产利率提高,银行会减少超额准备,反之,银行会增加超额准备;二是再贴现率,在资产的利息率一定时,再贴现率降低,银行会降低超额准备率。

·存款乘数:银行系统通过持续的存贷款关系实现货币的扩张倍数即存款乘数。存款乘数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货币乘数:就是基础货币创造货币供给的倍数。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指金融当局的货币供给量,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与公众持有现金之和。一国基础货币的供给规模主要受到该国财政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基础货币从而影响货币供给。基础货币的变动将使货币供给成倍变化,因此是构成信用创造的基础。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一个直接的比例关系的理论。在传统的古典理论中,表示这种直接比例关系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交易方程式,即MV=Py;一是剑桥方程式,即M=KPy。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表示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货币的需要,或者说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对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开支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主要取决于名义收入。由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是不同步的,因此个人和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货币资本来支付日常开支。名义收入越高,交易需求量越大,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交易需求量是名义收入的增函数。在进行短期分析时,一般把作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视为收入的线形函数,两者具有固定比例关系。

·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未来不确定的各种意外支出而需要持有一部

25

分货币。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看,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与名义收入密切相关,为名义收入的增函数。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为了满足当前交易活动需要,是把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来使用的,而货币的预防需求是为了应付未来交易的一种储蓄行为。但二者都是用于交易,且都是与名义收入正相关。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获利机会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如预见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而需要把货币留在手中。为投机所需求的货币是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而持有的。有价证券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必要前提,这一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是指利率水平很低时,有价证券价

i 格即将回落,所以公众宁可持有现金而不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

穷大,此时中央银行所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将全部被公众作为价值储藏手段保留,货币的投机需求L2将无限大,此时利率不会下降,国民收入也不会增加,LM曲线呈现水平状。

·金融资产:是指具有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等共同特征的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其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可以作为货币,如现金、存款等,或很容易转化为货币,如各种债券、股票等;收益性是指金融资产通过在金融市场的交易,有可能使其增值;风险性是指金融资产的交易和持有具有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金融中介机构:是指处于储蓄者和借贷者之间的企业,比如银行和储蓄与贷款联合机构。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是指其价值依赖于股票、债券、存款、货币等原生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市场。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根据既定经济发展目标,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一系列措施。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以使经济得到增长;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降低总需求,目的是治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调整法定准备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26

进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事实宏观货币政策的活动。其目的是:(1)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手术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3)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4)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保证日常提款需要的同时,也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个最简单而且有力的控制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如果需要扩大货币供给,只要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各银行就等于增加了可用于贷款的货币量,并通过货币乘数成倍地扩大货币供给。反之,如果需要紧缩货币供给,只要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就等于各银行减少了可用于贷款的货币量,从而通过货币乘数成倍地缩小货币供给。由于法定准备金率改变的作用效果剧烈,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使用这种政策工具。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出口头或书面的谈话或声明,劝说商业银行自动遵循中央银行所要求的信贷政策。道义劝告虽不具有法律地位,也不具有行政强制性,但往往被商业银行视为经济形势的可靠信息和不服从中央银行的一种潜在威慑,所以也是中央银行的一个政策工具。

·贴现率:一般称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率,也就是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若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使银行的直接成本增加,并影响到银行系统的准备金和利率,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经济紧缩。反之,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将鼓励银行贴现,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经济扩张。现实经济中,使用再贴现率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发挥贴现率本身的作用,而主要是为了发出一种信号。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就意味着经济将紧缩,反之将扩张。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限。

·再贴现:是指买入商业银行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到期后再向出票人收回票据款项的制度。

二、重点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27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相应地,货币需求也分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

交易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开支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交易需求量是名义收入的增函数。

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未来不确定的各种意外支出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预防需求量为名义收入的增函数。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为了满足当前交易活动的需要把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来使用,而货币的预防需求是为了应付未来交易的一种储蓄行为。二者统称为交易需求,都是与名义收入Y正相关。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获利机会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名义利率负相关。如果利率非常高,则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为零。反之,如果利率非常低,则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无限大,出现“流动性陷阱”。

·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消费者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实际收入又取决于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包括各种证券、有形资产、人力财富等)的价格和收益。而生产者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货币投入生产的收益和持有货币的比较成本。因此,不必考虑货币需求的动机,而应当注重可以替代货币的各种资产收益率或预期收益率。因此,实际货币需求是价格水平、持久收入、预期货币收益率、预期债券收益率、预期股票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偏好、时尚、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函数。

·货币市场均衡: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利率由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决定。使货币供求均衡的利率即均衡利率。由于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决定,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利率无关,所以货币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线。而货币需求为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分为交易需求L1和投机需求L2。若收入既定,则货币需求曲线为一条负斜率的曲线。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利率即均衡利率。

由于货币供给为既定,因此,均衡利率由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求由失衡到均衡,只通过货币需求的变化决定。当货币需求大于供给,人们感到手持货币过少,将售出债券而持有货币,由此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反之,若货币需求小于供给,人们会用多余的货币购进债券,由此引起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只有货币市场供求相等时,利率才达到均衡。

28

三、难点

·货币的创造

货币的创造主要是分析占货币存量M1主要部分的交易性存款,是怎样通过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实现其扩张与收缩的。

银行系统对货币的创造,表现为银行系统在法定准备金率下,通过一系列存贷关系,引致存款总额增加。当中央银行新发行一笔通货,并流入商业银行形成初始存款时,意味着银行体系增加了一笔存款准备金,获得贷款者将所得贷款再次存入银行,形成派生存款。经过银行体系的存贷机制和银行系统创造存款的乘数,即存款乘数,银行的这种存贷款将反复进行,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每一轮贷款金额及其派生存款总是比上一轮有所递减,最后趋于0,存款创造过程才终止。由于这种银行存款创造机制,导致银行存款总额不断增加。

但是,存款创造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再参与银行存款的“漏出”。除了法定准备金作为初始存款的唯一漏出以外,还可能存在超额准备金、现金外流、支票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等“漏出”。存款创造过程中的各种漏出,使存款乘数变得不确定,漏出越多,乘数作用衰减越大。

·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条件及其后果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但必须在中央银行具有独立的权威地位;富有弹性的利率;发达的金融市场等条件下才能有效实施。再贴现率往往商业银行除非万不得已不愿采用,所以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方向的一种信号。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后果过于猛烈,所以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使用。 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构成的银行体系;对货币供求以及货币市场均衡能进行较好分析。要对货币的创造、存款乘数、货币乘数要有深入的理解。 五、 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29

第五章 国际经济

学时分配:4学时

市场经济必然是开放经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对其国的社会福利和长远的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章主要通过分析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通过对外汇市场、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研究汇率理论。本章应重点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外汇市场和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一、知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是主要向各会员国政府发放贷款,以弥补会员国因经常项目收支而发生的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问题的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负责长期货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通过向成员国提供用作生产性投资和公共基础项目的长期贷款。

·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上全面调整、规范国际贸易规则与贸易关系的全球性多边经济贸易组织。

·绝对优势理论:主张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并出口生产效率比其他国家高的产品和服务,进口生产效率比其他国家低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贸易双方都能得益。

·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他是否应该生产并向处于绝对劣势国家出口所有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该定理以生产函数不相同的假定为前提,用要素的相对丰裕和稀缺来说明比较利益,从而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列昂惕夫之迷: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通过编制包括200个行业在内的美国经济投入产出表发现,当时世界资本首富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以劳动集约度高而不是象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所说的以资本集约度高的生产专门化为基础的。换句话说,美国进行对外贸易是为了节约其资本并解决其过剩劳动力问题,而不是相反。由于这一结论显然与要素禀赋理论矛盾,成为轰动经济学界的“列昂惕夫之迷”。

30

·外汇:是指一个国家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外汇)的交换比率,也就是买卖外汇的价格。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两国的货币以货币法定含金量为汇率基准,比价基本固定的汇率制度。所谓基本,即允许货币比价的变动限定在一定幅度内。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听任外汇市场根据外汇的市场供求情况,自行决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关税:是一个国家对进出该国国境的实物商品所征收的税种,作为一种间接税,关税由进出口商支付,但最后作为成本转嫁到商品价格上由消费者承担。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其他所有限制进口的措施。常见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有.进口配额、自愿限制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海关壁垒、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环境贸易壁垒等。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两国的货币以货币法定含金量为汇率基准,比价基本固定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听任外汇市场根据外汇供求情况,自行决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外汇管制:为了平衡本国国际收支和维系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稳定,政府根据不同情况管理外汇的行政措施通常被称为外汇管制。

·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用于为应付国际收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投资和净出口的抵消作用。

·冲销: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本币面临贬值压力时,中央银行为了稳定币值,往往会卖出外汇,这样将减少国内货币供给,引发经济衰退。为了遏制衰退,中央银行又不得不购买国内债券以扩大货币供给量。而且如果购买量等于因国际收支赤字而损失的外汇储备数额,这样就可以使基础货币保持不变。冲销是一种既能够维持固定汇率又不改变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方法。

二、重点

31

·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利益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相互需求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特点是基于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条件获取比较利益甚至绝对利益。

·现代贸易理论

现代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偏好相似理论、新要素贸易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现代贸易理论的基本特点是在土地、劳动、资本等基本要素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均收入、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技术状况、规模经济、管理等因素,并据此获取比较利益。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分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两大类型。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两国的货币以货币法定含金量为汇率基准,比价基本固定,即允许货币比价的变动限定在一定幅度内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由于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当一国国际收支恶化时,加上国际游资的冲击,会引起一国黄金、外汇储备减少。一国货币法定贬值,尤其是作为国际储备的美元法定贬值,会导致各国美元储备贬值,以及国际外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不利于国际贸易的进行。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听任外汇市场根据外汇的市场供求情况,自行决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20世纪70年代以后,大部分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可以使各国独立地实施自己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以便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减少国外经济波动和国际游资的冲击,防止外汇储备大量流失。但是,浮动汇率制导致汇率波动频繁,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助长投机,容易引起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

三、难点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分影响汇率长期变化的因素和影响汇率短期变化的因素。 影响汇率长期变化的因素: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影响汇率长期变化趋势分析最具影响的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

32

论是基于产品与汇率之间存在一种可以预测的关系的假定,人们可以根据必须支付的价格购买一国或另一国的商品和劳务。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实质上就是本国与外国的购买力交换,所以,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比率。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汇率是由两国的物价水平所决定的,一国的物价上涨,其货币就会贬值,汇率就会下降;反之,一国物价下跌,其货币就会升值,汇率就会上升。

影响汇率短期变化的因素:

影响汇率短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利率。人们兑换货币,除了作为支付手段用于购买国外商品和劳务外,投资也是重要动机之一。若某国实际利率高于其他国家,则其他国家的货币就会向这个国家转移,该国的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必然促使其汇率上升。反之,若该国的实际利率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的货币就会被兑换为他国货币,投资于收益更高的国家,导致该国货币需求减少,汇率下降,货币贬值。因此,汇率与利率正相关。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影响比较

固定汇率制度由于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当一国国际收支恶化时,加上国际游资的冲击,会引起一国黄金、外汇储备减少。一国货币法定贬值,尤其是作为国际储备的美元法定贬值,会导致各国美元储备贬值,以及国际外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不利于国际贸易的进行。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使各国独立地实施自己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以便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减少国外经济波动和国际游资的冲击,防止外汇储备大量流失。但是,浮动汇率制导致汇率波动频繁,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助长投机,容易引起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 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理解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五、 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第六章 宏观经济模型

学时分配:10学时

33

本章采用凯恩斯主义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对前面的宏观经济分析进行模型化研究。这一章既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点,也是整个宏观经济分析的难点。本章重点分析了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国内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同时决定的IS—LM模型,即修正的凯恩斯模型。本章还分析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共同均衡,即通过研究劳动市场就业,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上同时决定收入、利率、价格的均衡水平的IS—LM—FE模型,也称完整的凯恩斯模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均衡的IS—LM—FE—BP模型,即开放的凯恩斯模型。本章最后分析了将经常变动的价格水平与收入水平联系起来,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的AD—AS模型。其中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AD—AS模型是对宏观经济分析的概括,必须着重、全面掌握。

一、知识点

·IS曲线:是在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表示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组合关系的曲线。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I=S,即投资等于储蓄。其中,假设储蓄是收入的函数,S(Y),投资为一外生常量。实际上投资应当是利率的减函数,I=I(i)。引入新的投资函数后,不同的利率水平都有相应的投资水平,从而有相应的均衡收入水平。连接各种利率水平下形成的i与Y的不同均衡点,就得到使S=I的收入与利率不同组合的IS曲线,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利率与收入反方向变化,即在产品市场上,高利率对应低收入,低利率对应高收入。这是因为,根据投资函数,利率越低,投资将越多,并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由于产品市场并不总是处于均衡状态,因此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并不都在IS曲线上。如果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在IS曲线的右边,就表明利率过高,投资过小,为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点;如果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在IS曲线的左边,这就表示利率过低,投资过高,为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点。一般说来,凡是IS位于曲线右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凡是IS位于曲线左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在IS曲线上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边际储蓄倾向和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边际储蓄倾向越大,由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小,即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小;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大。若边际储蓄倾向既定,则IS曲线的斜率取

34

决于利率变动对投资影响的大小。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越大,IS曲线的斜率就越大;反之,IS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LM曲线:是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表示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组合关系的曲线。货币市场均衡要求货币需求L等于货币供给M。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可知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描述了货币需求L与利率i的关系。当收入一定时,可以决定货币的交易需求L1,随之确定货币的投机需求L2,从而确定均衡利率,最后得到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与利率的一个组合。同理,当收入变化时,可以得到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与利率的又一组合。连接各种收入水平下收入与利率的不同均衡点,就形成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与利率不同组合的LM曲线。

所有位于LM曲线上的点,都表明货币供求相等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所有不在LM曲线上的点,均为非均衡点。凡在LM曲线右边的点都是货币需求大于供给时收入与利率的非均衡组合;凡在LM曲线左边的点都是货币需求小于供给时收入与利率的非均衡组合。

·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自左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表明收入与利率同向变化。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为利率的减函数,即LM曲线的斜率必为正值。说明收入越多,为使货币总需求恰好等于既定货币供给的利率就越高。

·IS—LM模型:IS—LM模型又称为修正的凯恩斯模型,是在考虑利率的情况下,国内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模型。

·IS—LM—FE模型:IS—LM—FE模型也称完整的凯恩斯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共同均衡的模型。

·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往往只注重名义货币收入,而忽略因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实际收入影响的现象。

·FE曲线:是充分就业收入线,表示充分就业状态下能够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 ·IS—LM—FE—BP模型:是描述开放经济条件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均衡的模型。

·BP曲线:即国际收支均衡曲线,表示国际收支均衡条件下的收入利率组合。 ·AD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全社会总需求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AS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全社会总供给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35

·AD-AS模型:经常变动的价格水平与收入水平联系起来,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的模型。

二、重点

·IS—LM模型

IS—LM模型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模型。由于产品市场决定的收入水平不一定就是货币市场的既定收入水平,货币市场决定的利率水平也不一定就是产品市场既定的利率水平。因此,说明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同时决定可以由IS—LM模型加以说明。

由于IS曲线表示收入与利率的任意组合,都满足产品市场均衡;LM曲线表示收入与利率的任意组合,都满足货币市场均衡。因此,将IS曲线与LM曲线叠加,就能得到使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收入利率组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与LM曲线交点E表示收入与利率的组合同时决定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此时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即在产品市场上I=S,在货币市场上L=M。

由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各自都难于处于均衡状态,两个市场就更难同时实现均衡。但是,可以通过经济政策或市场机制进行调整,由不均衡逐步趋向均衡。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

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确定的收入和利率的均衡组合并非一成不变。当决定IS曲线与LM曲线的因素如投资倾向、消费倾向、储蓄倾向,以及货币投机需求、货币交易需求等发生变动时,IS曲线与LM曲线就会相应变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收入和利率也会随之变动。

IS曲线的移动源于总支出的变动。投资倾向、消费倾向、储蓄倾向的变动,都会影响总支出:总支出的增加促使IS曲线右移,总支出的减少促使IS曲线左移。其中,投资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

当货币市场的供给增加时,会使LM曲线右移,使收入增加,进而使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但是,货币投机需求增加将限制货币交易需求的增加,使收入增加的幅度减小。同理,货币市场的供给减少,会使LM曲线左移,均衡利率上升,均衡收入减少,但收入减少的幅度也将受到货币投机需求的限制而减小。

在现实经济中,IS曲线与LM曲线往往同时发生移动。两者可能同向移动,也可能

36

反向移动;移动的幅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会使收入与利率的均衡组合千变万化。对这些不同组合情况,可以用类似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影响的方法来分析。

·AD—AS模型

AD—AS模型是将经常变动的价格水平与收入水平联系起来,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的模型。总供求分析就是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起来,分析总供求均衡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当经济中发生某种变化时,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叠加起来,就能够表示总供求均衡及其形成过程。当影响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经济政策变化以及科学技术进步,都将引起总供求均衡的变动。

三、难点

·IS曲线的斜率

IS曲线的斜率:di/dY=s/dI/di。因此,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边际储蓄倾向s和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dI/di。边际储蓄倾向s越大,由投资I引起的国民收入Y的变动就越小,即IS曲线的斜率就越小;反之,IS曲线的斜率就越大。若边际储蓄倾向s既定,则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利率变动对投资影响的大小。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越大,IS曲线的斜率就越大;反之,IS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LM曲线的斜率

LM曲线的斜率:di/dY=-dL1/dY/dL2/di。LM曲线斜率为正,表明收入与利率同向变化。因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为利率的减函数,即dL2/di为负值,所以di/dY恒为正值,即LM曲线的斜率必为正值。这说明收入越多,为使货币总需求恰好等于既定货币供给的利率就越高。若收入增加,必然引起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由于货币供给既定,余下来用作投机的货币需求相应减少,为此利率必然提高,促使人们自愿减少货币的投机需求,从而使收入增加和利率提高后的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可见,收入与利率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调节

由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难于处于均衡状态,两个市场就更难同时实现均衡。但是,可以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或市场机制进行调整,由不均衡逐步趋向均衡。

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调节过程,就是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过程。如果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点既不在IS曲线上,又不在LM曲线上,表明此时产品市场不均衡,货币市

37

场也不均衡。由于产品市场不均衡会导致收入变动,货币市场不均衡会导致利率变动。因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动后,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点最后会收敛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此时收入与利率不再变动,达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调节过程,就是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过程。这一调整过程的假设前提是:产品市场不均衡将导致收入变动,若投资大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上升,若投资小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下降;货币市场不均衡将导致利率变动,若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上升,若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下降。

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既不在IS曲线上,又不在LM曲线上,表明此时产品市场不均衡,货币市场也不均衡,收入与利率的组合处于两个市场都不均衡的状态。根据市场机制调整的假设前提可以看出,若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曲线的左边,意味着I>S,存在着产品的过度需求,这会推动收入增加;若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同时又位于LM曲线的右边,意味着L>M,存在货币的过度需求,这会推动利率上升。这两个推动的合力,就会推动点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向右上方移动,直至IS曲线。此时I=S,表明符合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收入不会发生变化。但若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仍在LM曲线的右边,货币需求仍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将继续上升,直至位于IS曲线的右边。此时意味着I<S,存在产品的过度供给,这会推动收入减少。若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同时也在LM曲线的右边,就意味着L>M,仍存在货币的过度需求,这会继续推动利率上升。两个推力的合力,就会推动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向左上方移动,直至LM曲线。在LM曲线上,L=M,表明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利率不会发生变化。但若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仍在IS曲线的右边,投资仍小于储蓄,收入会继续减少,直至位于IS曲线的右边。此时意味着I<S,继续存在产品的过度供给,这会推动收入继续减少。同时,该区域又在LM曲线的左边,意味着L<M,存在货币的过度供给,这又会推动利率下降。这两个推动力的合力,又会推动点F向左下方移动,??。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变动后,最后将收敛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此时I=S,L=M,收入与利率不再变动,达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总供求分析

总供求分析通过AD—AS模型进行。总供求分析是将经常变动的价格水平与收入水平联系起来,即结合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研究总供求均衡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当经济中发生某种变化时,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都反映了价

38

格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关系,但总供求分析中,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对于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关系的反映,是通过迂回曲折的传导机制实现的。 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重点分析了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国内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同时决定的IS—LM模型,即修正的凯恩斯模型。本章也分析了将经常变动的价格水平与收入水平联系起来,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的AD—AS模型;IS—LM模型和过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学生认真掌握,掌握两个模型的分析方法、区别和联系。以实例、例题、习题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五、 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学时分配:6课时

如何使国民经济在长期中稳定增长,是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章按照历史的发展,先后论述基于生产函数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比较他们之间在基本假设、基本方程及其实现条件的异同。然后,介绍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强调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的重要作用。最后,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研究近20年来最新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在经济周期理论中,首先论述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其种类,然后重点介绍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的分析,最后阐述我国的经济周期被动。

一、知识点

·经济增长:指一国生产能力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通常用国民总收入或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增长率表示。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20世纪40年代由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因分析思路相同,合称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一模型将凯恩斯的短期均衡分析动态化,假定资本—产出比、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且不存在资本折旧和技术进步,则经济增长率与

39

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由于资本—产出比不变,给定一个储蓄率,就决定一个增长率。如果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经济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新古典增长模型:20世纪50年代由索洛等人提出,是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发展,因既有凯恩斯经济学成分,又有新古典经济学成分,故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他们认为,如果何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实际增长率很难与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保持一致。因此,这个模型假定:资本与劳动可以替代,即资本—产出比可以改变。只有通过资本—产比的变动,才能够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新剑桥增长模型:20世纪50年代由罗宾逊等人提出,也是对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发展,但与新古典增长模型不同,它以收入分配作为凯恩斯经济学的中心,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新剑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引起投资率提高,利润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增加,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为此,政府必须建立适当的分配制度,使利润与工资达到一个适当比例,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由罗默等人提出,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通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这种理论将人力资本概念引入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内生的经济增长发动机,它具有很高的正外部性,报酬是递增的,因而能够使经济持续增长。发达国家由于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比发展中国家更快,会出现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两极分化。

·经济周期:指经济增长中有规律的总体波动,表现为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不断交替运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一个经济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但可以分为长短不同的经济周期类型。

·乘数—加速模型:在各种经济周期理论中,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影响最大。这种模型认为,乘数和加速数的共同作用,决定国民总收入的大小及其波动。即使乘数和加速数保持不变,也会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这是经济体系本身的一种内在机制,依赖这种内在机制的自发调节,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不仅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

二、重点

·经济增长因素:经济增长的因素,通常认为是劳动、资本和技术。丹尼森根据美国20世纪中叶40年的统计,认为经济增长因素可分为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产率两大类。

4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前者为54.4%,后者为45.6%。其中,知识进展、即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到27%。这说明,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各种增长模型比较:教材中介绍的增长模型,只是增长模型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基本假设、基本方程、实现条件、政策主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要认请他们各自特点及其异同,以便借鉴适合和国国情的增长模型。

三、难点

·各种模型的实现条件:根据模型的基本假设,基本方程都有章可循,问题在于实现条件能否得满足:(1)存在性。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均衡增长路径。(2)稳定性。一旦偏离均衡状态,能否自动回到均衡状态。这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

·我国经济周期的成因及其对策:历史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1978年开始改革以后好于改革以前,1992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又好于明确以前,这说明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重要性。但是,即使1992年以来的十几年,我国经济也往往处于过热、过冷或两者并存的交替过程中。鉴于我国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经济波动的成因及其对策有自己的特点,如何借鉴西方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也是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经济波动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联系现在的国际金融风暴学习经济周期理论。 五、 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学时分配:4学时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持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在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与保证经济增长之间往往存在矛盾,失业和通货膨胀时常会伴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增长而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政策制订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

41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部分生产要素,全社会的产出水平能得以提高。对失业者个人来说,失业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失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对人们社会和经济生活也会造成众多的影响,甚至社会秩序的紊乱。在这一章,首先研究失业问题,主要阐述失业的分类及其基本概念,以及失业产生的原因;与此同时,还将专门研究通货膨胀问题,将根据通货膨胀生成的原因的不同(主要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阐述),对通货膨胀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另外,还将分析通货膨胀的反馈机制。最后,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及其治理问题。 一、知识点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失业分为自然失业和经济性失业。

失业人口是指一定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规定的调查时间范围内没有职业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有报酬的工作并已在就业机构进行了登记的人员。

?自然性失业:是指不可避免的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等等。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某种正常原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中难以避免的原因导致的暂时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如果就业人员不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出现失业。

?经济性失业:又称非自愿失业。是指潜在就业者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率,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状态。经济性失业包括缺口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蔽性失业,等等。

?充分就业:就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凯恩斯认为,经济中如果消除了自然性失业就达到了充分就业,未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则存在经济性失业。

?缺口性失业:是指经济不发达,不能为增长过快的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导致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导致的失业。

?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即边际生产力工资刚性低于边际生产收益。

42

?奥肯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了的一条用以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的经验规律。根据奥肯定理,可以进行失业率分析和用来估算潜在GNP。

?工资刚性:是指经济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工资在整个经济周期中是稳定的,而就业是变动的。

?工资黏性:是指工资不能随着有效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的相应调整,工资上升比较容易而下降却比较困难。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普遍的、持续性上升。通常用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目前采用的物价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IPD)。

按照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可以分为潜行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在1%~3%以内)、温和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在3~6%之间)、严重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达到6%~9%)、飞奔的通货膨胀(物价年均上涨率达到两位数以上)、恶性通货膨胀(每月超过50%的物价上涨速度)。

?公开的通货膨胀:是指完全通过物价水平上涨形式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在政府对价格不进行干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完全等于公开的物价上涨率。

?隐蔽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上升并没有完全在官方公布的物价指数中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水平已经上升,但在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并没有得到准确或充分的反映。

?抑制的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通货膨胀,但由于政府物价管制,价格水平并未上涨。也称为“潜在的通货膨胀”。

?拉氏物价指数:该指数采用基期商品作权数,反映了基期所购买的全部商品支出总额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变化情况,所以又称为“基期加权价格指数”。

?帕氏物价指数:该指数采用报告期的商品作为权数,考虑了与基期相比较的报告期中商品需求结构的变化,所以又称为“现期加权价格指数”。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demand pull inflation):以需求方面的冲击来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称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cost-push inflation):以供给方面的冲击来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称为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

?原始菲利普斯曲线: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661-1913年统计资料,提出的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负相关稳定联系的曲线。

43

?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认为,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中是有效的。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只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内不存在。

?自然失业率:由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提出,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是指,失业率高低与通货膨胀率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一条垂直线。

?通货紧缩:作为通货膨胀的对立面,通货紧缩是一种特定的经济现象,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下跌。通货紧缩的发生可能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关,也可能因为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发生,也可能由于生产能力过剩而发生等。

?挤出效应: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会出现使得私人支出特别是私人投资减少的现象。

?滞胀:是指日益加速的通货膨胀与上升的失业率和下降的生产率增长率同时并存的现象。

二、重点

在基本原理方面,本章的重点是在理解充分就业、通货膨胀及其两种主要类型和性质基础上,掌握解决通货膨胀理论依据,并会对相应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经济形势下加以灵活应用。

?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这一概念始于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按照凯恩斯的定义,充分就业就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 “非自愿性失业”指工人愿意按现行的工资受雇于雇主而得不到就业。按照凯恩斯思想,只要解决了“非自愿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就算达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是不存在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性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因为经济中有些造成失业的原因是难以克服的,劳动市场总不是十分完善的。通常,如果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低于6%,就认为不存在经济性失业,达到了充分就业。

?通货膨胀的含义

44

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普遍的、持续性上升。首先,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物价总水平普遍性上涨。经济生活中,一些商品价格上升,一些商品价格不变,还有的商品价格下降,这是常见的现象,只有在物价水平普遍上升情况才可以说通货膨胀。其次,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持续性上涨。这就是说,不能将经济萧条时价格下降之后,出现的复苏期的价格上升称为通货膨胀,也不能将偶然因素引起的短期物价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来自总需求方面的扩大。比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以及一国净出口水平的增加。如果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增加总需求并不会使产量变化,只会产生物价水平上升,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由实际需求因素拉动的可能性较小,尤其是对持续的物价水平上涨不可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货币主义者看来,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只有货币的过量发行才会引起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主要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推进成本上升的原因可以分成三种主要类型:(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3)进口性通货膨胀和出口性通货膨胀。

?反通货膨胀的政策

凯恩斯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持赞同态度,他们所提出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一是促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动,二是设法使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货币主义者特别强调货币当局在引发通货膨胀中所起的作用。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的过量发行引起的。对于治理通货膨胀,货币主义者主张是政府将货币供给的增长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比率,这个比率必须能够保证价格水平在长期中是稳定的,即实行“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三、难点 ?隐含合同理论

隐含合同理论对于工资刚性和非自愿性失业提供的解释是:雇主与雇员之间可能达成工资率相对固定、不随经济波动调整的默契,这种默契被称为隐含合同。隐含合同理论将雇佣合同视为劳动力服务在长期交换中的一个工具,以工人相对企业更愿意规避风险的假设为基础,这一理论证明了在效率合同中,企业将承担大多数风险。因为企业支付工人工资,以保证工人的收入免于受到其边际产品的波动。一般来说,在经济景气时,

45

工人所得要低于其边际产品价值;而在经济不景气时,工人所得要高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平均来看,工人可以避免其工资随边际产品的波动。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通过支付给工人比劳动市场出清时更高的工资率,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更多的利润。效率工资理论的核心是:在工资和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正的相关性。对此有几种解释:工资高的工人吃更好的饮食从而更健康更有生产率;高工资可以减少工人流动率,从而降低培训新工人的成本;高工资可以使现有工人更渴望保住自己的工作从而激励工人尽最大努力;高工资吸引素质更好的工人来申请工作。(曼昆《经济学基础》)因此,企业必须支付工人高于他们市场出清时的工资,以便获得更多的生产性劳动。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工资被提高到高于市场出清的水平,这一工资就是效率工资。

?各种经济流派中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

(1)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661-1913年统计资料,发现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负相关稳定联系,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则失业率越低。菲利普斯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2)萨缪尔森和索洛用通货膨胀率(ΔP/P)替换了货币工资增长率(ΔW/W),这样菲利普斯曲线便表示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高,反之亦然。这样菲利普斯曲线就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一个可在不同失业率与价格水平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决策者根据当时经济形势需要,可以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或者以高通货膨胀率换取低失业率,两者不可兼得,必须有所取舍。

(3)弗里德曼怀疑菲利普斯曲线的有效性,并结合他的“自然失业率”观点进行批评。他提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将趋于较稳定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他认为一国经济总是趋于某种“自然失业率”,在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时,除非受到外界因素的作用,既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经济衰退。在他们看来,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相联系的向下倾斜的曲线是一种短期的或过渡性的现象,它只是在预期的和实际的价格变动之间发生矛盾时才存在,一旦这种矛盾消失,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也就不存在了。

(4)理性预期学派引入“理性预期”的概念进行解释,认为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一条垂直线。而实际失业率是一个围绕自然失业率上下波动的随机变量,是经济中随机因素冲击造成的,

46

并不是由通货膨胀系统地产生的。在公众不断修正其预期的过程中,政府任何试图利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替代关系制定政策的做法都是靠不住的。 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菲利普斯曲线。利用习题、讨论等不同形式要求学生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五、 本章思考题

教材本章后练习思考题

4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g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