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25 22:2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方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有利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第三方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巨大信用风险。从融资租赁信用风险分析入手,阐明了对其防控的重要性;接着,深度分析了信用风险的产生机理,并主要从承租人意愿以及能力角度进行了风险识别;然后,借鉴国外成熟理论介绍了适用于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理论;最后,为第三方融资租赁企业提出对全过程风控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融资租赁;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融资租赁自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之后,极大促进了全球经济的腾飞,在西方社会更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重要融资方式。我国融资租赁业随着改革开放得以发展,但很多公司大量租金被拖欠、风险控制能力低下,其中原因是信用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自身管理不健全等,我国融资租赁业曾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信用风险而业务量骤降。信用风险作为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准确识别和有效防控是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继续进步的必经之路。

(二)文献综述

在我国,由于配套的法律、会计、财税政策没有明确,学界多是指出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的相对落后,而业界尚未形成贯穿全程的风控意识,一般仅强调经验对定性信用风险的管控。国内学者对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由于起步迟,信用风险分析缺乏一个完整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较新的研究成果有: 赵成国,黄寿昌(2007)[1]分析承租人的财务风险,并运用Z指标模型对信用风险预警和定量。钟华(2009)[2]基于模糊聚类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对融资租赁进行定价研究;周彦雯(2010)[3]在对融资租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信用风险是最广泛的风险,提出从不同角度识别信用风险,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逻辑回归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最后提出租前、租中、租后的风控方式;刘伟,翟伟静(2011)[[4]]分析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特征,对高违约率下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多属性评价,为工程机械行业的融资租赁业务提供决策依据;段荣菲(2011)[5]分析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的成因及管理问题,运用KMV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信用风险管理

建议。

虽然针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和理论研究并不多见,然而在国际社会,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管理由于已经发展十分成熟,风险计量模型理论和实践水平都远远超过我国。例如J.P.摩根公司于1997年提出的Credit Metrics模型是目前非常常见的用于信用风险量化的模型;KMV公司2002年被穆迪公司收购之后,其KMV模型为世界几千家公司提供信用风险评估;Jonathan Golin(2001)在分析某个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之上,提出CAMELS模型。以上模型对我国当前的融资租赁业暂不适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不充分, Logistic模型对定性因素分析且不要求自变量线性,使得其在我国更加适用。

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一环就是信用风险计量,全世界的很多学者都在积极研究更准确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内开始尝试以计量模型对第三方融资租赁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价,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探索。融资租赁业务交易过程中有很多定性因素,因此本文从我国租赁信用风险的现状出发,主要介绍了Logistic模型,并提出全程风控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第三方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发展。

二、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分析

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见表1,其揭示出信用风险是关键风险,风险来源甚广。

表1 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风险

宏观 政策 法律中观 微观 相互关联 经济 行业 承租方 供应商 出租方 非系统性风险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系统性风险 市场风险 √ √ √ √ √ √ √ √ √ √ 以下对各类风险进行简要介绍。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履行合约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是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最常见风险。融资租赁业务之所以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的一个很大原因还是自身发展的不成熟,银行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是由于多年的经营史,融资租赁企业面向多是实力较弱的企业,

信用风险由此产生。信用风险的成因很复杂,容易收到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而间接产生,例如遭遇市场突发事件而无法继续履约;承租人操作风险导致经营绩效大幅下跌,无法按时支付租金,间接产生信用风险;承租人、供货商自身的信誉问题等。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为,由于系统、程序、人员及外部发生非正常状况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此定义虽面对银行,然而融资租赁企业作为金融机构也适用。

(三)市场风险

融资租赁企业受到较大的市场风险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这些因素对企业可以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此外,另一种风险划分方式的宏观风险、中观风险、微观风险。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三、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产生

信用风险相较于系统性风险具有可控性,因此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对探索应该采取的风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交易主体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融资租赁交易中的三方的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例如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无疑承租人比出租人更有信息优势;对于供应设备,供货商比出租人更有信息优势。

租赁决策过程图见图1,在融资租赁交易过程中,1为承租人在交易中的行为,2为出租人即融资租赁企业行为,i1为承租人收益率,i2为出租人收益率,L为设备价格即出租人的授信额度,C为承租人为了获得融资额而进行粉饰的成本。同时,本文为了简化问题,假设不存在设备回收问题,交易参与方是理性人。

1 粉饰2 授信 1 违约 不违约 不授信 不粉饰 (0,0) (?C,0) (Li1?C,?Li2) (Li1?C?Li2,Li2) 图1 租赁决策过程图

C,承租人会为了得到出租人的授信而对自身粉饰,因其得到授信后的投资收益LC大于0;若i1≤,由于其粉饰收益小于0,则承租人不选择融资租赁方式,出租人和承租

L若i1≥

人的收益状况为(0,0);若i1≤

C?Li2,承租人会选择违约,因其收益小于成本(包括租金和L粉饰成本),出租人遭受信用风险,利益必定受到损害。不难看出,因为承租人比出租人对其设备投资的收益状况i1更了解,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引发信用风险。

在一次性交易中,若承租人不能获得正的净利润,就会为了获得最大收益而违约。但若是重复交易,承租人会尽力提高i1,出租人会更了解承租人状况,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大大缓解,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另外,出租人为了获得更多信息,可以对承租人进行第三方资信调查等,然而中国当前尚未形成完善的信用记录系统,造成融资租赁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

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是指承租人为得到出租人授信,在合同签订前,粉饰自身状况以假冒高质客户,从而产生驱逐效应。

项目的结局是成功或失败,成功的概率为p,回报为R。每个项目i具有相同的投资额

K和预期回报ER?R,那么:

piR?R (1)

预期回报为常数,假设银行和企业主风险偏好中性,企业主知道p的概率,银行只知道p的分布状况,可知信息是不对称的。易得企业主的预期回报为:

E(?i)?pi?R?(1?r)K? (2)

方程的一阶导为:

?E(?i)?pi??(1?r)K?0 (3)

易得成功率p越低,企业主将获得更多的预期回报ER,具体可做如下解释,若预期回报piR相同,成功的概率pi决定预期支出pi(1?r)K。若pi无限接近于零,E(?i)无限接近项目预期回报R。

若pi?p,此时E(?i)?0,则企业主申请贷款仅在清楚项目成功的概率低于p时。接着当E(?i)?0时,求E(?i)?pi?R?(1?r)K?的导数:

?p?r??pi(1?r)?0 (4)

可得,利率越高,企业主的项目成功率越低。易见,随着贷款利率的上升,存在一个对贷款申请人逆向选择的问题①。融资租赁市场的出租方和承租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其决定了可能的逆向选择承租人概率和融资租赁的风险大小。

(二)融资租赁的业务特性 1.分离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融资租赁交易中的出租人对设备有所有权,承租人具有使用权,两者利益诉求不同,这就导致承租人很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租赁设备。同时,承租人的各种经营风险也会带来出租人的信用风险,进一步威胁租赁设备的安全性。

2.复杂的业务特性

融资租赁交易中至少有两个合同、三个主体,具有多样的业务模式,出租人、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也自然不同。同时,多样的产品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运行成本和风控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3.较低的行业专业度

承租人对租赁设备有选择权和使用权,利用设备产生经营收益,易见行业对融资租赁交 ①

陈金贤.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现代财经,2002,(4):8-9.

易有很大影响,但是融资租赁企业对具体行业的专业度不够。同时,融资租赁企业在收回设备后也没有成熟的二手市场以供处置。

4.合同权利义务制衡不足

融资租赁业务中,出租人在初期即完成融资义务,其余均是被动义务。但是供货商之后需履行交货和设备瑕疵担保的主动义务,承租人需履行租金支付的主动义务。另外,签订的长期融资租赁合同不可轻易变动,合同期内的信用风险无法预知,因此出租人权利易受损害。

(三)整个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美国的金融体系发展已经很成熟,因此融资租赁行业进展顺利。然而我国在1981年东方租赁公司作为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之后,发展之路曲折,于2000年经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跌入谷底,正常运营的企业为数不多。我国对融资租赁业的引入由于自身金融基础的薄弱造成了当今融资租赁市场的先天不足。

行业发展的不成熟导致融资租赁企业的多头监管,银监会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管理融资租赁业,商务部外资司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根据《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管理外商融资租赁公司,而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和国家税务总局管理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审批监管的不统一导致对整个融资租赁行业风险管控的力度降低。

比较而言,我国银行业经历多年发展,目前内部评级系统尚不完善,融资租赁行业评级体系更是刚刚起步,尚未有权威的第三方资信评级公司,从而没有完善透明的信用记录系统,企业为获得最大利益极有可能选择违约,甚至起到促进企业的一次性博弈行为,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用风险。

四、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

由于我国目前评级市场的不完善,如何构建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识别体系尤为必要。由于购买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同时生效,从而供货商的信用风险很小,一般有例如供应商事后违反合同中所约定的其他条款,如设备维修、零部件供应等售后服务,这作为一个外部因素直接影响到承租人的还款能力,可以事前在合同中加以规范。因此,本章分析的是承租人的信用风险。

(一)承租人的还款意愿

对承租人还款意愿的具体判别方法见图2。

承租人意愿识别 直接判断因素 间接判断因素 融资租赁的目的 领导层态度 企业文化 信用历史记录

图2 承租人还款意愿识别图

识别承租人的还款意愿多是基于定性因素,对融资租赁企业职员的业务水平有很高要求。其中对承租人融资租赁目的的了解是判别其还款意愿极其重要的一环,一旦承租人恶意欺诈出租人将给融资租赁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出租人不能为图省事而对客户的说辞不加辨别,应该实际深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加以了解该客户企业。一般客户对融资租赁的需求是为了生产规模的扩张以进一步加速企业的发展。

如图2所示,客户企业的领导层态度、企业文化、信用记录作为辅助因素间接判别承租人的还款意愿。

(二)承租人的还款能力

对承租人还款能力的识别十分复杂,比上文提到的对承租人还款意愿的判别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来自很多方面,有些甚至无法提前预知,具体因素见图3。

承租人还款能力识别 基本资质竞争实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 营业执照特殊产品经营许可证回租物件的合法性承租人当地竞争环境 承租人竞争地位承租人市场占有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额占流动负债的比率租金覆盖率或有负债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增长率对承租人基本资质的考察是对其还款能力识别的最基本步骤,承租客户的竞争实力、偿债能力是其还款能力的重要体现,承租人的经营、盈利、成长能力是其偿付租金能力的辅助考核指标。

五、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Logistic计量模型

为了更好地防控信用风险,运用多变量判别模型对其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多元线形判别模型最著名的是Z计分模型和ZETA模型。Altman等(1977)②扩展Z记分模型得到ZETA模型,但其系数未公布,从而无法使用。Z记分模型虽然预测准确率较高,但是其不符合实际的线性关系和必须获得大量准确的财务数据造成Z记分模型可能更适用于银行的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预测,不适用于第三方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故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20世纪80年代之后被广泛运用于风险评估,其中Logistic模型更具优势,具体如下:

第一,计量信用风险模型的因变量是定性的,其度量结果的含义是信用风险低与信用风 ②

ltman, Haldeman, Narayanan. ZETA Analysis: 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77,(6):29-54.

图3 承租人还款能力识别因素图

险高,也可以理解为不违约和不违约。

第二,Logistic模型是国际上的主流方法,因其准确性高,解决了非线性问题。 第三,在变量的分布上,Logistic模型由于没有要求使得运用范围很广。建立后的

Logistic模型结果直接显示违约概率,直观准确。

Logistic回归模型具体形式为:

p(yi?1xi)?pi?11?e?(???xi) (5)

式中第i个事件的发生概率pi是由xi构成的非线性函数,为了便于计算可将其转化为线性函数。

pln(i)????xi (6) 1?pi式5、式6若存在k个自变量,可将其转化为:

??pi?e1?e??kxkik?1k????kxkik?1k (7)

kpiln()?????kxki (8) 1?pik?1其中

?ln?L(?)?n?e???xi????yi??0???xi???1?ei?1?????ln?L(?)?e???yi?x?0???xi?i??1?ei?1??n???xi若pi为0或1,那么

pi1?pi的对数值无意义,

在此对方程6、8不能采用OLS法估计参数,应该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E)。首先求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

yi?n?n(1?yi)???xln?L(?)??ln??pi(1?pi)???yi(???xi)?ln(1?ei) (9) ???i?1?i?1??根据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原理,接着解对ln?L(?)?函数求偏导为0的等式方程,以求出参数

?、?:

?ln?L(?)?n?e???xi???yi???1?e???xii?1??ln?L(?)?n?e???xi???yi???1?e???xii?1?由式10、11就可求出?、?的估计值③。

???0 (10) ???xi?0 (11) ?以上对Logistic模型的介绍对融资租赁企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基础条件能满足的情况下,利用Logistic模型直接得出承租人的违约概率。在能取得数据条件下,笔者将对相关企业/行业作实证回归分析。

六、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防控流程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在险价值相当巨大,信用风险防控是如图4所示的动态闭环过程,前文介绍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要结合风控流程才能较好地实现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信用风险识别 信用风险评价 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图4 信用风险防控闭环图

信用风险的管理措施应是贯穿整个融资租赁交易过程的,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

(一)事前预防

1.制定适用不同承租人的产品结构

贷款性状对客户的违约激励有一定影响,其中包括贷款的规模、时间、利率,所以融资租赁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多样的产品结构。

2.证明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归属

租赁设备的所有权问题是事前预防信用风险的关键,从法律上看,其重要性不亚于租赁 ③

王济川.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93-296.

合同的真实性,特别是若存在售后回租的情形。所以,在融资租赁业务开始之前,融资租赁企业就要有出险防范意识,积极获取和留存租赁设备的所有权证明凭证。

3.完善融资租赁合同

融资租赁公司权益的法律保护就是融资租赁合同,所以应基于不同的信用风险水平拟定关于抵押担保、付款方式和期限、所有权使用权等规定条款,

4.利用担保措施进行信用风险转移

担保是最常见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风险转移方式,其方式有五种,包括抵押、质押、保证、留置、定金。一般来说,融资租赁企业通常采用抵押及保证这两种担保方式。Mathias Schmit(2004)④对欧洲一家租赁公司1990年至2000年的业务进行调查,发现抵押是降低信用风险的重要措施。

为了研究采取担保措施对信用风险防控的效果,在此以抵押为例说明。C1是承租人为获得出租人授信的粉饰成本,C2是出租人成本即到期的设备变卖成本,i1是承租人收益,i2是出租人收益,N是承租人的授信额度即租赁设备的价格,租金支付n期结束,承租人实际租金偿还完成m期(m?n),M是抵押品的市场价值,?N1是租赁设备残值归承租人所有的价值,?N2是出租人收回租赁设备在二手市场变卖的价值。

若不存在抵押,交易双方决策过程见图5。若?N2?C2?0,出租人不会选择收回设备,因为其变现收益不能覆盖收回成本,承租人在了解出租人行为的情况下选择违约(不违约收益肯定低于不违约收益)。若?N2?C2?0,出租人会收回租赁设备,承租人收益是

Nm(i1?i2)?C1,承租人在了解出租人行为的情况下不违约的收益是Nn(i1?i2)?C1??N1?Nm(i1?i2)?C1,因此承租人不违约。进一步分析可得,当Ni1n?C1?Ni2n??N1?0,承租人不粉饰,双方没有交易,收益为(0,0);当Ni1n?C1?Ni2n??N1?0,承租人粉饰获得出租人授信,收益为

(Ni1n?C1?Ni2n??N1,Ni2n),没获得授信,收益为(?C1,0)。

Mathias Schmit. Credit Risk in the Leasing Industry[J].2004,(28):811-833.

1 粉饰 2 授信 1 违约 2 收回 不收回 不违约 不授信 不粉饰 (0,0) (?C1,0) (Ni1n?C1?Ni2n??N1,Ni2n) (Ni1n?C1?Ni2m??N1,Ni2m?N) (Ni1m?C1?Ni2m,Ni2m?C2??N2?N) 图5 不存在抵押条款时的交易双方决策过程图

若签订抵押条款,交易双方决策过程见图6。若?N2?C2?0,出租人不会选择收回设备,承租人收益是Ni1?C1??N1?Ni2m?M,承租人在了解出租人行为后是否选择违约与其违约收益Ni1n?C1??N1?Ni2n相关,当?Ni2m?M??Ni2n,抵押品价格覆盖违约损失,承租人不违约;当?Ni2m?M??Ni2n,抵押品价格无法覆盖违约损失,承租人违约。

1 粉饰 2 授信 1 违约 2 收回 不收回 不违约 不授信 不粉饰 (0,0) (?C1,0) (Ni1n?C1?Ni2n??N1,Ni2n) (Ni1n?C1?Ni2m??N1?M,Ni2m?N?M) (Ni1m?C1?Ni2m?M,Ni2m?C2??N2?N?M) 图6 存在抵押条款时的交易双方决策过程图

采取适当的担保措施不仅抑制了承租人的主动违约激励,对被动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也起到了重要的弥补作用。

(二)事中控制 1.在险资产检查并评级

资产检查过程中,一是关注承租设备的情况,二是承租人的经营情况。

在险资产的评级按照五级分类法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融资租赁企业及时检查巡视资产,关注评级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2.及时有效的租金管理

承租人是否可以按期支付租金体现了项目资金是否正常运行,决定了融资租赁企业的收益状况。对于无法按时收缴的租金,融资租赁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催缴方式。

3.资产支撑证券化

分散风险、加强资金流动性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就是资产支撑证券化,融资租赁企业可预期的、稳定的资金流形式符合资产证券化的要求⑤。

资产支撑证券化结构模式如图7所示。

惠国勤,秦学京.论资产证券化[J].理论与改革,2004,(4):109-112.

担保公司 担保 转让 资产组合 融资租赁公司 转让收入 债权 债务 租金 信用增级机构 信用增级 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发行证券 投资者 发行收入 租金 支付本息 受托管理人 特殊目的载体(SPV) 承租人 服务人 图7 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结构模式图

资产支撑证券化在我国融资租赁企业中的运用已有先例,在我国具有可行性。2006年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制定执行了我国第一个融资租赁行业资产支撑证券化业务。

4.出险事件的妥善解决

一般而言,融资租赁合同不能轻易解除和终止,在这期间触发信用风险的事件无法预知。在实际操作中,融资租赁企业还是有机会通过双方的友好协商,订立提前终止合同,使损失达到最小。

解决出险事件的方式一般有展期、诉讼、对租赁设备二手变卖等。以展期为例,当承租人出现暂时性较差的经营状况,并且长期可以好转,出租人对承租人可以延长偿还期限,这有利于缓解当期承租人的资金压力,使融资租赁交易的继续进行。

(三)事后总结

1.发现供应商的租赁设备状况问题

承租人的还款意愿或多或少会受到供货商提供的租赁设备状况的影响,因此从保护出租人权益的角度出发,融资租赁企业要主动调查发现租赁设备出现的状况,在之后的融资租赁业务中可以建议承租人不选择与此类设备的供货商合作。

2.分析项目中的经验教训

当完成一个融资租赁项目后,融资租赁企业要对项目过程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例如有些市场或地区的违约发生频率较高,分析这一群集现象可以为以后的项目审批积累经验。

3.对内控流程的改进

内控流程是否完善对控制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风险管理部门的不同公司地位,当前存在两类内控流程,一类是独立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其与总

经理相同地位,直接被董事会领导;另一类设置的风险管理部不能独立运作,与业务部并列,其受到公司总经理的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影响,总经理负责权衡风险与收益,对下属部门统一管理。

这两类内控流程无法绝对地分出优劣,第二类的风控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类,第一类的风控效果却好于第二类,融资租赁企业应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信用风险内控体系。

参考文献:

[1][2]

赵成国,黄寿昌.融资租赁承租人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财会月刊,2007,(6):19-21. 钟华.基于信用风险评估的融资租赁定价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3]

周彦雯.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4]

刘伟,翟伟静.高违约率下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的多属性评价[J].工业工程,2011(4). [5]

段荣菲.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6]

陈金贤.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现代财经,2002,(4):8-9. [7]

ltman, Haldeman, Narayanan. ZETA Analysis: 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77,(6):29-54. [8]

王济川.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93-296. [9]

Mathias Schmit. Credit Risk in the Leasing Industry[J].2004,(28):811-833. [10]

惠国勤,秦学京.论资产证券化[J].理论与改革,2004,(4):109-112.

Abstract:Finance leases as an important financial tool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Es,but third-party finance leasing companies face the huge credit risk.This paper start from analyzing financing leasing credit risk, to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e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credit risk, and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essee`s ability and wishes to identify the risk.Then,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which applicable to domestic financial leasing companies based on mature theory from

abroad .Finally, the whole process of risk control measures proposed for the third-party finance leasing companies.

Key words:Finance leases; credit risk; risk management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j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