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自测题并参考答案打印

更新时间:2024-05-02 23: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自测题并参考答案(1)

第一次自测题并参考答案(先秦两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表现在以“ ”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 》的批评。

2.《论语·为政》篇说:“子曰:‘《 》,一言以蔽之,曰: 。’”

3.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与“ ”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4.《孟子·公孙丑上》记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我 。”提出了“ ”说。 5.教材认为,《庄子》书中提出了“ ”、 “ ”的艺术创作论。

6.《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提出了“ ”说。

7.司马迁在《 》(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8.《毛诗大序》说:“故诗有 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9.关于《毛诗序》的作者问题,历来“纷如聚讼”,《汉书》认为,汉代治《毛诗》者本乎赵人 ,为河间王博士。

10.《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 ”的原则。

11.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见《论衡·选文》篇),这实际上就提出了提倡真实,反对虚妄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主张。

12.教材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美,一般分为 之美和 之美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庄子的)“虚静”说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3.(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孔子的文艺观主要见诸( )。 A.《论语》 B.《乐记》 C.《春秋》 D.《诗经》

2.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 )。

A.“尽美矣,未尽善也” B.“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尽美矣,又尽善也”

3.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 )。 A.言意并重的传统 B.“意在言外”的传统 C.“神在形外”的传统 D.形神并重的传统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这段话评价的是( )。

A.《史记》 B.《诗经·小雅》 C.《楚辞·天问》 D.《离骚》

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语)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2.这段文字说明了《毛诗大序》的哪些学理论批评观点? 五、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2.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附:第一次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诗教 诗经 2.诗三百 思无邪 3.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4.知言 养气 5.虚静 物化 6.得意而忘言 得意忘言 7.报任少卿书 发愤著书 8.六义 9.毛公 10.止乎礼义 11.疾虚妄 12.阳刚 阴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庄子的)“虚静”说

参考答案:“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参考答案: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参考答案: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

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抓住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格蕴涵,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参考答案、《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 2.D 3.B 4.D 5.C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5分)

译文:诗,是表现情志的,放在心里就是情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诗歌。情志在心里受到感动,因而形成诗歌语言,如果语言不足以表达情志,就会咨嗟感叹,咨嗟感叹还不足以表达,就要引声长歌,引声长歌意犹未足,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手舞足蹈了。

2.这段文字说明了《毛诗大序》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5分)

参考答案:首先,这段文论主要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说法。说明诗歌是由情感而产生的,人们心里的的“志”(情感)由于受到外物的感动就会发出语言,这种语言就是诗歌。《毛诗大序》强调诗歌是“吟咏性情”的,虽然它在情志关系上更重视“志”,但它正确的强调了“情”在“言志”上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情和志是统一融合的。另外,这段话还指出了古代诗(“言”)、歌、舞三者也是统一的。 六、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要点] “诗可以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来的。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

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

2.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要点]“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最早肯定司马迁的“实录” 精神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他的“实录”精神,他收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他的残忍和好大喜功以及求仙访道、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是既写了刘邦的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一本“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的精神。

这种“实录”精神,不仅对后世的史学著作产生过巨大影响,更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后世的许多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是受到过这种“实录”精神的影响。而许多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也都以“实录”指导自己的创作。文论家也经常以“实录”来批评文学作品,使之成为文学理论批评原则。

先秦两汉文论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重点问题:

0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 02.《论语》的\\\思无邪\\\说 03.《论语》\\\诗可以怨\\\极其影响 04.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05.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06.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07.《庄子》的\\\虚静\\\说 08.《庄子》的\\\物化\\\说 09.《庄子》的\\\得意忘言\\\说 10.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极其影响

11.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与文学的真实性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12.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13.《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 1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15.《毛诗大序》的 \\\讽谏\\\说

16.《毛诗大序》的 \\\变风\\\、\\\变雅\\\说

解答(供参考):

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论语》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3.《论语》\\\诗可以怨\\\极其影响

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内容,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都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现代的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批判黑暗政治的诗歌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论题。

4.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5.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6.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

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7.《庄子》的\\\虚静\\\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8.《庄子》的\\\物化\\\说

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庄子认为 \\\虚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9.《庄子》的\\\得意忘言\\\说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0.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极其影响

\\\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 精神。

《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作者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迫害,因而\\\发愤著书\\\,写成《史记》。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但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

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

11.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与文学的真实性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

精神。

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文学的真实性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司马迁的\\\实录\\\必须以写真人真事为原则,只能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选择事件、组织材料、裁减史实、安排情节,不能虚构人物和事件;文学的真实性则是通过艺术形象从本质上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不同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可以在不违反本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虚构人物和事件情节,构思文学作品。 ]

12.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残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处,有着公正的\\\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13.《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

\\\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

1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文论选读课的主教材《中国历代文论精选》的\\\题解\\\没有对\\\风\\\、\\\赋\\\、\\\比\\\、\\\兴\\\、\\\雅\\\、\\\颂\\\作全面解释,但后面的注释说:\\\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比,比喻。\\\兴,起的意思。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题解\\\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后来的经学家关于\\\诗六义\\\有诸多的烦琐的阐释和发挥,但都与我们的文学课和文论课没有什么关系,这里不必赘述,同学们也不必深究。

15.《毛诗大序》的 \\\讽谏\\\说

\\\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但仔细体会词义,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因此在讽刺的程度上较\\\讽刺\\\要稍微弱一点。《毛诗大序》提出了 \\\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16.《毛诗大序》的 \\\变风\\\、\\\变雅\\\说

\\\变风\\\、\\\变雅\\\说是《毛诗大序》里提出来的说法,文中说:\\\至于王道衰,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毛诗大序》将《风》、《小雅》、《大雅》各分为正、变。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郑玄《诗谱》将十五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列为\\\正风\\\,其余十三国风均为\\\变风\\\(但认为《豳风》是西周初年周公旦避流言时的作品,其余\\\变风\\\是西周衰落时期的作品)。将《小雅》中的《鹿鸣》

至《菁菁着莪》16篇、《大雅》中的《文王》至《卷阿》18篇列为《正雅》,认为它们是武王、周公、成王政治清明时期的作品,其余则都是\\\变雅\\\,是西周中衰后厉王、宣王、幽王时期的作品。\\\正变\\\说应该说没有什么事实根据,但是反映了汉代儒家学者将《诗经》作品与社会政治、历史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仅就这一点来说,有其在文论史上的意义。另外,\\\变风\\\、\\\变雅\\\的说法,也看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有其积极意义。

第二次自测题(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教材指出:曹丕在《典论?论文》的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2.《典论?论文》说:“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____________,铭诔尚实,诗赋____________。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3.教材指出:《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____________为主的创作过程。

4.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____________》篇中。他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5.教材指出:刘勰提出的“体性”的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____________风格与作家的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6.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提出了“风骨”的说法。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

。“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____________。

7.“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段话出自 的 《____________》。

8.我们学习过的陈子昂的一篇重要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____________》,白居易的一篇重要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____________》。

9.教材认为:皎然在《诗式》中关于诗歌内在艺术规律的探讨,较为集中的,则是____________的创造问题。

10.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____________”说,提出了“ 言宜”之论。 11.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____________的《与元九书》。

12.司空图提出的“四外”说是指“____________”、“味外之旨”、“____________”、“景外之景”。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2.(钟嵘的)“滋味”说 3.(白居易的)“美刺”观

4.(司空图的)“韵味”说

三、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

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段文字出自( )。 A.《文赋》 B.《典论?论文》 C.《文心雕龙》 D.《诗品序》 2.《文心雕龙?神思》篇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中的( )。 A.真实问题 B.夸张问题 C.风格问题 D.想象问题

3.“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这段文字出自( )。 A.曹丕《典论?论文》 B.陆机《文赋》 C.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D.钟嵘《诗品序》

4.“虽然,(气)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段话里的“气盛”,教材认为是指(

)。

A.儒家宣扬的道德修养形成的阳刚之气 B.道家修身养性形成的与天合一的精神状态

C.对文章构思、谋篇造句精益求精形成的雄辩的文章气势

D.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5.司空图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这里的“境”是指( )。 A. 作家创作的社会环境 B.作品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C.激发作者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

D.作品中表现出的烘托、体现作品主题思想的客观环境和作品背景 四、 阅读下面这段文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钟嵘《诗品序》)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2.这段文字说明了钟嵘的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五、 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析《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论的论述。

2.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

附:第二次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才能 文体 2.宜理 欲丽 3.构思 4.原道

5.体裁 才性 6.思想感情 语言表达

7.钟嵘 诗品序 8.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与元九书

9.意境 10.养气 气盛

11.白居易 12.韵外之致 象外之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参考答案)这是晋代陆机在《文赋》里提出的说法。他在说到对纯文学的诗和赋的特点时,要求“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这实际上是说,诗歌作为文学作品,是为了抒发情感的,因而要求语言精细美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陆机在此对诗歌只讲内容应“缘情”和语言应“绮靡”,不讲“言志”,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诗言志”、诗应该“发乎情,止乎礼义”说法的反动,是要诗歌抒情不受“礼义”的束缚。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说法,突出了文学作品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并对此有极为深刻的认识,说明了他对文学的认识更加自觉。但是,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受到许多人的批评,特别是清朝的很多学者、文论家,站在传统儒家的观点上对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有很多批评指责,甚至把六朝的淫靡柔弱诗风归罪陆机。但这正从反面说明陆机的“缘情”说,在突破儒家经学束缚诗歌文学性发展上所做的积极贡献,具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我国古代诗歌之所以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感动人心的力量,总是或多或少地、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缘情”说的影响。

2.(钟嵘的)“滋味”说

(参考答案)这是南朝梁代著名的诗评家钟嵘最早在《诗品序》里提出的说法。他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他认为只有“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的作品,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也才是有“滋味”的作品。为了使诗歌有“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钟嵘的“滋味”论,既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作为钟嵘基本文学观点之一的“滋味”说,也像他的整个文学批评体系一样,对后代诗歌追求文学意味、对后代文学批评理论都有深远的影响。

3.(白居易的)“美刺”观

(参考答案)主张诗歌应有“美刺”作用是传统儒家的诗论观点,白居易继承了这一观点,但他更强调“美刺”中的“刺”即“风谕”的一面,而不主张“颂”即歌功颂德的一面。在他的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与元九书》中,他批评

“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的创作倾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是在强调文学创作的“风谕”作用。在《采诗官》诗中他更是明确地说:“欲开壅塞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而且他还要求风谕诗要写得明白直切,不要躲躲闪闪、避重就轻。白居易的“美刺”观虽然继承了儒家的传统诗论,但又加以发展,扬弃了其中“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的保守、消极的内容,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高扬了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全部古诗论中很难找到像他这样大声疾呼以诗歌为民情命,以诗歌暴露弊政的思想。但他的诗论也有忽视甚或否定诗歌的审美娱乐作用、

忽视诗歌艺术要含蓄蕴藉的原则。总之,白居易的“美刺”及其他诗论观,虽然受到过不少批评,但也有不少标举现实主义的诗人和诗论家赞扬他的诗论观,学习他的诗歌创作原则。

4.(司空图的)“韵味”说

(参考答案)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开篇就说:“文之难,而诗之犹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开宗明义地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他的所谓“味”是指“咸酸之外”的诗歌的“醇美”,这显然是指意境的特体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这种韵味不是任何一篇诗歌作品都具备的,必须是有意境作品的特质。而有“韵味”有意境的作品,也就是他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作品。这“四外”说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有“四外”,即有意境,也即有“韵味”。司空图的“韵味”说和他的“四外”说对诗歌的意境理论作了深入细致而又精辟的分析阐述,对后世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宋代苏轼的“远韵”观、严羽的“兴趣”说、清代王士?G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受到司空图“韵味”说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2.D 3.A 4.D 5.C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参考译文)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扩大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

第二次自测题(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教材指出:曹丕在《典论?论文》的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2.《典论?论文》说:“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____________,铭诔尚实,诗赋____________。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3.教材指出:《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____________为主的创作过程。

4.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____________》篇中。他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5.教材指出:刘勰提出的“体性”的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____________风格与作家的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6.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提出了“风骨”的说法。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

。“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____________。

7.“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段话出自 的 《____________》。

8.我们学习过的陈子昂的一篇重要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____________》,白居易的一篇重要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____________》。

9.教材认为:皎然在《诗式》中关于诗歌内在艺术规律的探讨,较为集中的,则是____________的创造问题。

10.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____________”说,提出了“ 言宜”之论。 11.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____________的《与元九书》。

12.司空图提出的“四外”说是指“____________”、“味外之旨”、“____________”、“景外之景”。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2.(钟嵘的)“滋味”说 3.(白居易的)“美刺”观 4.(司空图的)“韵味”说

三、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段文字出自( )。 A.《文赋》 B.《典论?论文》 C.《文心雕龙》 D.《诗品序》 2.《文心雕龙?神思》篇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中的( )。 A.真实问题 B.夸张问题 C.风格问题 D.想象问题

3.“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这段文字出自( )。 A.曹丕《典论?论文》 B.陆机《文赋》

C.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D.钟嵘《诗品序》

4.“虽然,(气)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段话里的“气盛”,教材认为是指(

)。

A.儒家宣扬的道德修养形成的阳刚之气

B.道家修身养性形成的与天合一的精神状态

C.对文章构思、谋篇造句精益求精形成的雄辩的文章气势

D.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5.司空图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这里的“境”是指( )。

A. 作家创作的社会环境

B.作品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C.激发作者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

D.作品中表现出的烘托、体现作品主题思想的客观环境和作品背景 四、 阅读下面这段文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钟嵘《诗品序》)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2.这段文字说明了钟嵘的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五、 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析《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论的论述。

2.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

附:第二次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才能 文体 2.宜理 欲丽

3.构思 4.原道

5.体裁 才性 6.思想感情 语言表达

7.钟嵘 诗品序 8.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与元九书 9.意境 10.养气 气盛

11.白居易 12.韵外之致 象外之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参考答案)这是晋代陆机在《文赋》里提出的说法。他在说到对纯文学的诗和赋的特点时,要求“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这实际上是说,诗歌作为文学作品,是为了抒发情感的,因而要求语言精细美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陆机在此对诗歌只讲内容应“缘情”和语言应“绮靡”,不讲“言志”,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诗言志”、诗应该“发乎情,止乎礼义”说法的反动,是要诗歌抒情不受“礼义”的束缚。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说法,突出了文学作品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并对此有极为深刻的认识,说明了他对文学的认识更加自觉。但是,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受到许多人的批评,特别是清朝的很多学者、文论家,站在传统儒家的观点上对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有很多批评指责,甚至把六朝的淫靡柔弱诗风归罪陆机。但这正从反面说明陆机的“缘情”说,在突破儒家经学束缚诗歌文学性发展上所做的积极贡献,具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我国古代诗歌之所以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感动人心的力量,总是或多或少地、

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缘情”说的影响。

2.(钟嵘的)“滋味”说

(参考答案)这是南朝梁代著名的诗评家钟嵘最早在《诗品序》里提出的说法。他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他认为只有“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的作品,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也才是有“滋味”的作品。为了使诗歌有“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钟嵘的“滋味”论,既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作为钟嵘基本文学观点之一的“滋味”说,也像他的整个文学批评体系一样,对后代诗歌追求文学意味、对后代文学批评理论都有深远的影响。

3.(白居易的)“美刺”观

(参考答案)主张诗歌应有“美刺”作用是传统儒家的诗论观点,白居易继承了这一观点,但他更强调“美刺”中的“刺”即“风谕”的一面,而不主张“颂”即歌功颂德的一面。在他的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与元九书》中,他批评

“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的创作倾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是在强调文学创作的“风谕”作用。在《采诗官》诗中他更是明确地说:“欲开壅塞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而且他还要求风谕诗要写得明白直切,不要躲躲闪闪、避重就轻。白居易的“美刺”观虽然继承了儒家的传统诗论,但又加以发展,扬弃了其中“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的保守、消极的内容,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高扬了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全部古诗论中很难找到像他这样大声疾呼以诗歌为民情命,以诗歌暴露弊政的思想。但他的诗论也有忽视甚或否定诗歌的审美娱乐作用、忽视诗歌艺术要含蓄蕴藉的原则。总之,白居易的“美刺”及其他诗论观,虽然受到过不少批评,但也有不少标举现实主义的诗人和诗论家赞扬他的诗论观,学习他的诗歌创作原则。

4.(司空图的)“韵味”说

(参考答案)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开篇就说:“文之难,而诗之犹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开宗明义地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他的所谓“味”是指“咸酸之外”的诗歌的“醇美”,这显然是指意境的特体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这种韵味不是任何一篇诗歌作品都具备的,必须是有意境作品的特质。而有“韵味”有意境的作品,也就是他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作品。这“四外”说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有“四外”,即有意境,也即有“韵味”。司空图的“韵味”说和他的“四外”说对诗歌的意境理论作了深入细致而又精辟的分析阐述,对后世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宋代苏轼的“远韵”观、严羽的“兴趣”说、清代王士?G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受到司空图“韵味”说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2.D 3.A 4.D 5.C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参考译文)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扩大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就没有归宿,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2.这段文字说明钟嵘的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参考答案)在这段文论里,钟嵘提出了“诗有三义”的观点。并且解释了什么是“三义”,即“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含义。分析了这三种表现手法各自的缺点,必须综合运用“三义”,才能避免这些缺点,做到风骨与文采兼备,使文章余味无穷,具有感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就没有归宿,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2.这段文字说明钟嵘的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参考答案)在这段文论里,钟嵘提出了“诗有三义”的观点。并且解释了什么是“三义”,即“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含义。分析了这三种表现手法各自的缺点,必须综合运用“三义”,才能避免这些缺点,做到风骨与文采兼备,使文章余味无穷,具有感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2.D 3.A 4.D 5.C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参考译文)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扩大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就没有归宿,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2.这段文字说明钟嵘的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参考答案)在这段文论里,钟嵘提出了“诗有三义”的观点。并且解释了什么是“三义”,即“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含义。分析了这三种表现手法各自的缺点,必须综合运用“三义”,才能避免这些缺点,做到风骨与文采兼备,使文章余味无穷,具有感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就没有归宿,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2.这段文字说明钟嵘的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参考答案)在这段文论里,钟嵘提出了“诗有三义”的观点。并且解释了什么是“三义”,即“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含义。分析了这三种表现手法各自的缺点,必须综合运用“三义”,才能避免这些缺点,做到风骨与文采兼备,使文章余味无穷,具有感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km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