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0:20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总分式

现在好多作文杂乱无章,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几种作文结构模式,下面我介绍几种常见的作文结构给大家。 一、写作步骤:

“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二、范文借鉴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有一个农村女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因交不起学费而苦恼。一家生产健脑口服液的企业愿出万元资助,条件是让这个学生为他们在电视上做广告,说是因服了他们生产的补脑液才思敏捷,考出了好成绩。这个学生断然拒绝,因为她家庭贫困,从未喝过什么补脑液。 诚实就是财富

成绩优异但交不起学费的女大学生,断然拒绝了一家生产健脑液的企业愿出万元资助但要为其做虚假宣传广告的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没有喝过。“我从来没有喝过!”这句简单的话反映了这位女学生诚实洁白的内心世界。那么,什么是诚实呢?我认为诚实就是言行与思想的一致。它既表现为对人的真诚,也表现在办事与求知过程中的实事求是。(总)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分)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整体的细胞,他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孤立地存在,这就决定了一个人要在整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关键便是以诚待人。我们都无法想象如何与一个满嘴假话的人共处;同样,我们付出自己真诚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友谊。而当今,许多人在金钱的冲击下,为物欲所蔽,为达到个人目的,整日戴着虚假的面具。当他们为日益鼓起的腰包沾沾自喜时,却不知已经失去了诚实——这做人的根本,这最宝贵的财富。

诚实是处事的原则。(分)解决问题的第一要素就是承认问题的存在和理清问题的脉络。离开了这一点,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谈不上把问题解决好。一个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人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人;相反,歪曲事实、隐瞒真相就等于一事无成。对于一个要生存、

1

图发展的人来说,实事求是地对待一切事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诚实也是求知的惟一途径:(分)我们求取知识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而社会需要的是真正的知识,并不是没有真才实学的高学历。而诚实便是获得真知的惟一有效的途径。古今中外,凡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是实事求是的。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成绩不好、但他却勇于提出任何一个别人看来近似愚昧的问题。东晋文学家左思对于自己的文章也有着实事求是的评价。对照他们,我们有些同学作业靠抄袭,考试靠作弊,对于疑难问题,不肯钻研,强不知以为知。这种行为显得可悲可笑。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造就了一代代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用诚实才能换得友谊,赢得成功,获得知识。那位诚实的女学生也许无法踏入大学的殿堂,也许一生都很贫穷,但她拥有诚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便是个富翁——因为,诚实就是财富。 (总) 思路点拨

本文作者采用了总——分——总式的结构方式,从材料中抓住“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一关键句子,引出所要论述的话题——诚实,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诠释诚实的涵义。 首先,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其次,诚实又是处事的原则;诚实也是求知的唯一的途径。最后,总结“只有用诚实才能换得友谊,赢得成功,获得知识,诚实就是财富!

文章从第二自然段开始,每一自然段先提出分论点,层次分明,步步推进,让人一目了然 写作训练

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有个洋人要做西服,他拿西服样子给中国裁缝,几天后新西服做好了。西洋人一看,中国裁缝仿造得惟妙惟肖。但翻到后面,突然发现挖去一块,又补了一块。西洋人感到奇怪,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裁缝说:“我是完全照你的样式做的呀!”西洋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旧西服后面有个补丁。

要求:结合材料写一篇结构为总分式的议论文,字数800字左右。

2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二)——并列式 一、并列式模式结构 (一):分论点并列式 写作步骤:

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

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具体要求:

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例文:

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

他是个亿万富翁,他有个幸福快乐美满的家庭,他有权有势有名有利……多么令人羡慕。一般人认为所谓的幸福人生,总是如此,却忽略了故事背后往往都是那么矛盾、无奈、无助。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互相探讨一下。(不确定论点)

由于世间没有一件东西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我们穷一生之力去追求的「幸福」也是一样,故此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首要条件就是知足。 (分论点1)虽然我百病丛生,面对着人生的种种障碍,但我有温饱,在家有父母疼,在校有老师爱,无论处于任何角落,都有人支持和爱护。这一切均令我感到庆幸和满足,因为这些并不是每个人都可拥有的。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何尝不是幸福呢!

正因为幸福不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分论点2)尽管一切美好的事物,我能听得见,但并不等于永恒,因为我的病情会恶化,也许世界上可能又多了一位海伦凯勒。我要把握现在,珍惜每个现在,尽情去听去看,把世上所有最好的全记在脑里,留在心里,才不会虚度,枉过一生。若真是成了聋子、瞎子,还有美好片段回忆着。

3

然而,人生苦短,不如意的事的确十常八九,如果我们能不斤斤计较,不执着,(分论点3)那该多好。正如李白所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心目中的尽欢是指无忧无虑,陶醉在亲情和师生情里,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例如听文章录音带、写作、放开肚皮大吃母亲做的菜,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

我经历过大小不同的手术,才领悟到要克服和战胜障碍,(分论点4)背后一定要有莫大的勇气和坚持,当痛苦过后,得到一份成功和满足感,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幸福。

总的来说,知足者,高枕无忧;珍惜者,无遗憾;不斤斤计较,不执着及有颗克服困难和痛苦之心者,人生可以过得多姿多采啊!

还有许多因素都足以令人生幸福,例如,尽责尽心、爱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等。幸福人生操纵在我们手上,我不容许我的人生过得不快乐、不幸福。要不然生存又有何意义?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就是这样,你们又如何呢?(总结)

二、并列式模式结构 (二):分论据并列式 写作基本要求:

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例一 题目:《谈骨气》 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并列论据:(1)齐人不食嗟来之食;

(2)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3)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例二:题目: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 中心论点: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 并列论据:

(1)、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一次在旅馆里向肖邦学习演奏,突然发生火警,人们夺路而逃。大火扑灭后,人们重返室里,一个仍在演奏,一个仍在凝神倾听,他们对刚才的一切一无所知。

(2)、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想到一个题目,他掏出粉笔,在前面的“黑板”上演算起来。“黑板”动起来,他就追随着演算,直到追不上了,才发现“黑板”是马

4

车车厢的背面。

(3)、陈毅元帅某次在亲戚家做客,大家闲谈时,他躲到主人书房里读书。主人捧来糍粑和砂糖给他吃,他用糍粑沾墨吃,直到大家发现他满嘴是墨时,他才恍然大悟。例文:(略) 三、作文训练:

题目:1、生命的价值 (分论点并列式)。2、逸豫可以亡身(分论据并列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三)——对照式 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一、基本结构(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例一:题目:《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中心论点:不团结就要被欺侮。

正面:内耗惨重,一盘散沙,致使泱泱大国惨糟日寇蹂躏。 反面:全民族空前团结,打败了侵略者,使我们的民族获得了新生。 总结:只要我们能够精诚团结,就永远不会受人家欺侮。

例二: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总结: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勇气。 例文: 在人生的岔路口

5

没有人在笔直的大路上迷路,让我们失去方向的都是岔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决定我们是否迷失的,是我们心灵的选择。(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为了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蹒跚的第一步,就注定有许多岔路口在往后的岁月里等待着我们。人生的路很长,面对选择,我们的心灵要坚强。 有些人能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母亲把“精忠报国”刺在岳飞背上,这烙印便一直引领他走向光明的方向。岳飞不为外物迷惑,他短暂的一生里有坚如磐石的信念,(甚至)面临苟活与真理的选择,他也毫不犹豫地踏上后一条路。透过历史的明镜,我们看到他心灵高贵的选择。(正面论据)

有些人也许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却得幸有人拉他回头。当蔺相如选择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仅自己踏上正确的路途,也让廉颇一度迷失的心幡然醒悟。将相和的故事让后人在两个岔路口看见熠熠生辉的足印。(正面论据)

有些人却不幸在失足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商纣王选择了美人的笑靥而弃江山于不顾,慈禧太后为了王朝的苟延残喘而将民族的尊严送给外族去践踏,那些短视的人们作出的选择,留给后世的,除了一个轻蔑的嘲笑,更有太多沉痛的思考。(反面论据)

是非对错,全在心灵的一个选择,我们看着前人的选择,也在思索着自己该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枚指南针,它告诉我们应走的方向。可怕的是心中太多割舍不下的东西掩埋了它,让我们找它不到,又或是名利的沙砾模糊了它的刻度,让我们分辩不清。不要让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羁绊自己的脚步,也不要让浮名小利的沙子钻进自己的眼睛。人生的旅程坎坷而又漫长,不要被装点得富丽堂皇的歧路迷惑,也不要畏惧正道上满布的荆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记得拿出心中的指南针,它会指明通往真理的方向,那个方向,就是我们心灵最睿智的选择。(总结) 那么,就迎向人生所有的岔路口,大步流星地奔向辉煌吧。

二、基本结构(二):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例:题目:《知足常乐》 中心论点:知足常乐。

1、知足常乐这句话常受世人错误的非议,现在我要为它昭雪了。(先正面论述)

2、驳“不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在物质和精神成功之后,享受的是一时之乐而非“常乐”。(反驳)

3、界定“知足者”的内涵:“知足”不是无所追求,“知足”是忘我,忘我则“常乐”。(辨

6

证分析肯定“知足常乐”)

5、虽然能做到“知足常乐”的人并不多,但“知足常乐”的确是至理名言。(总结)

例文(略) 作文训练

一、题目:节俭是一种美德

二、话题: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既要懂得拼搏与竞争,又要学会交流与合作。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一个新的课题。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求:任选上面其中一题进行作文,文体必须是对照式的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四)——层进式 层进式的基本结构: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一、基本结构(一):论述了“为什么”后,进一步指出“怎么样”。 例:《谈克制》 中心论点:要克制。 (1)为什么要克制?

在广泛的人际关系中,随时保持克制的态度能够创造和谐的气氛,顺利进行交往,有效解决问题。

当人们发生利害冲突时,克制常可以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2)怎样做到“克制”?

沉默,是克制的妙法。例文(略)

二、基本结构(二): 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例:《十九年的启示》

(1)晋文公逃亡奔波十九年,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政治才干,成为五霸之一。 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备极煎熬仍然手持汉节。 司马光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才写成资治通鉴。 归纳:崎岖本是征人路,怀志无须怕磨难。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s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