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1同步备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5:35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1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和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东、中、西三线工程方案。2.理解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路线。3.学会运用对比法分析东、中、西三线方案的利弊。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概况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2)地域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

(3)供需矛盾突出:北方需水量大,但水资源贫乏。 2.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利条件

(1)我国的丰水区:流域广、水量大,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流量稳定: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调水距离近?

?中下游靠近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

分析华北平原严重缺水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答案 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季节不均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包括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1

知识点拨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背景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底通水,大大缓解了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大小 原因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①________ ③________ ⑤________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②________ ④________ ⑥________ 2

答案 (1)

调水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大小 单位调水量耗能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拓展提升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调出区:①资源丰富;②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资源需求量少;③资源不具有流动性;④资源供大于求。

(2)调入区:①资源相对缺乏;②人口多,经济发达,对资源的需求量大;③资源供不应求。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西线工程 中线工程 东线工程 思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连接了哪几大水系? 答案 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位于青藏高原上,可自流供水,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 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 原因 ⑤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②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③小 ④大 ⑥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016年12月14日,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共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市)的8 700万人口,在保障用水、修复生态、抗旱排涝等方面取得了综合效益。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3

材料二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及长江武汉段流量示意图。

(1)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_______。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2)结合北京的气候和长江流量资料,分析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丹江口水库 中线基本上是自流输水,而东线穿黄前需要逐级提水 有利因素:水源稳定;水质较好。

(2)由于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所以可先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把水蓄积起来,然后再进行调水。

(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中线工程从第三级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引水,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中线相对于东线的水质较好,而且较为稳定。由于降水的季节差异,调水工程必须通过水库来调节,同时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以及沿途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 知识点拨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的比较 比较项目 水源区 东线工程 长江下游 淮河下游、山东黄河下游、海河流域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引水线路 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中线工程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库区 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西北干旱地区 调入区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4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可调水量 水源地水质 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 黄河以南需动力抽水,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大 较差 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较大 较好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较小 最好 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体来看,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仍严重不足,单靠西气东输一条管线仅能满足部分市场需求,下一步引进中亚天然气的西气东输二线将建成投产,三线、四线工程也已经纳入规划建设中,有望在“十二五”末落成,届时中国的“气荒”有望基本解决。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线路示意图。

(1)由材料知,引入国外气源或塔里木新增气源是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的基础,你认为海外气源除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外,还有可能来源于哪里?为什么? (2)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较,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有何优劣势?

(3)材料一中提到的西气东输三线、四线有望在“十二五”末落成,届时我国“气荒”问题基本解决。试分析规划多条西气东输线路的原因。

答案 (1)中东及俄罗斯。 原因:①天然气储量大,是能源富集地区;②距离我国近,是我国陆上邻国(地区),工程建设条件好。

(2)优势:气源充足,覆盖华中、华南能源短缺地区。劣势:西段所经地区地形复杂,多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地区,施工难度大、投资大。

(3)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贫乏;②调整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结构,减少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