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南水北调为例高考习题集训(有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15 04: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13〃广东珠海模拟)下图为“中国沿海省区耕地与水资源对比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年际变化大 2.由图可知,我国沿海省区 ( )。

A.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B.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C.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 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3.多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北方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 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解析:第1题,我国水资源状况是冬春少、夏秋多。第2题,北方地区耕地比重大于水资源比重,南方地区耕地比重小于水资源比重,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第3题,北方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小,降水少,导致该地区河流径流量小,且季节、年际变化大,北方地区耕地多,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答案 1.C 2.D 3.D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4~5题。 4.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5.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解析:川、渝地区地势起伏大,处于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调水变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增加下泄水量。答案:4.D 5.A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6~7题。

1

6.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城市

7.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第6题,从河南省地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经过河南省的线路图对比,可看出线路在河南省境内发生较大的弯曲,主要是考虑既要避开海拔太高的山地、又要保证能比下游海拔高,使水能自流而下;所以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第7题,北方地区因缺水而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南水北调后,将有利于北方缺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后,会使线路沿线和北方地区的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可能会加重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答案 6.A 7.D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8~9题。

8.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总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9.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

解析:第8题,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主要是需求量与供给量之间存在矛盾。第9题,三条调水路线仅东、中线的南段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也只是能缓解北方缺水的矛盾。答案:8.D 9.B (2013〃黄冈期末)读下图,回答10~11题。

2

10.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属于 ( )

A.西水东调 B.南水北调 C.东水西调 D.北水南调 11.图中所示调水工程建成后,将对调入区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补充水源 B.保护动植物资源 C.调节区域气候 D.加剧地面沉降 解析 第10题,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气候湿润,雨季常有洪灾发生;南部降水很少,干旱而阳光充沛,故其水资源调配工程属于北水南调。第11题,对调入区而言,将缓解水资源短缺局面,减少地下水开采,减轻地面沉降问题。 答案 10.D 11.D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13.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14.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解析:第12题,从图中看,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东北地区北部与南部相比,南部蒸发较强,而辽河下游人口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第13题,从河流的流向看,该工程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不能自流;该工程

3

主要沿河分布、耕地占用较多;该工程跨纬度5°左右,线路长度500千米左右;该输水线路沿河构筑,以平原地形为主。第14题,该工程从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区水量减少,因而有利于减小洪水危害。答案 12.B 13.D 14.D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5~16题。

1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16.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5题,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消耗的能源相对较少,但能源储量丰富,生产大于消费,能源自给率高,并且在我国能源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第16题,Ⅳ地带能源自给率比较低,且越来越低,应是我国东部地带;东北地区虽然能源丰富,但有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量大;目前,青藏地区输出的能源不多。答案 15.C 16.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8.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 )。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第17题,甲位于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都应以火电为主,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应以水电为主。第18题,东部地区能源

4

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减少环境污染。答案 17.AB 18.AC

(2013〃江苏省泰州市学情调研)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图 ,回答19~20题。

19.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 A.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 20.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 A.微电子工业 B.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解析:第19题,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其电力东送珠江三角洲地区,供应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增加电力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水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能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20题,流域的开发依据丰富的资源合理利用。 答案:19.AC 20.BC 三、综合题(共40分)

21.(2013〃重庆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川气东送(图甲)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新方案中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各城市。2010年该工程达到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z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