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1

更新时间:2023-10-08 04: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无机化学模拟试卷1

一、填空(每空1份,共20分)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Kr]4d105s1的元素及符号是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周期, 族。

2.N2+分子的分子轨道组态是 , 键级为 ;其键长 N2,稳定性 N2 (填写>或<)。 3. HPO42-离子作为共轭酸与H2O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为 。

4. NH3分子中,氮原子以 杂化轨道分别与三个氢原子形成 个 键,分子的几何构型是 。

5. N2(g),F2(g),Br2(l),Cl2(g),I2(s)的熵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 已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NH4HS (s)

NH3(g) + H2S (g)的ΔrH?>0,请填写下表(填写增

?大或减小,不变或改变,向左或向右,每空0.5分):

增大总压 降低温度 加催化剂 k正 k逆 K 平衡移动方向 二、选择(每题2份,共40分) 1. A B + C 是吸热的可逆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Ea逆,则( )

(A)Ea正Ea逆 (C)Ea正=Ea逆 (D)无法比较 2.在绝对温度T时,某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是

△rGm,焓变是

△rHm,则该反应的熵变

??rSm是:( )

(A)△rGm△rHm T△rHm)(B)△rHm△rGm

T

△rGm)(C)T(△rGm(D)T(△rHm

3.下列物种的标准生成焓变等于零的是:( )

(A)Br2(g) (B)Br(g) (C)Br2(l) (D)Br2(aq) 4.按照质子理论,[Cr(H2O)5OH]2+的共轭碱是:( ) (A)[Cr(H2O)4(OH)2]+ (B)[Cr (H2O)6]3+ (C)[Cr(H2O)3(OH)3] (D)[Cr(OH)4]- 5.一定温度下,已知反应 (1)H

G K1 (2)G + W

V K2 则反应H + W

V的 K为:( )

(A)K1K2

(B)K2K1

(C)K1.K2

(D)(K1.K2)2

6. 下列( )组量子数描述的电子亚层(能级)可以容纳最多的电子数。 (A)n=3,l=2 (B)n=4,l=3 (C)n=5,l=0 (D)n=5,l=3,m= +1 7. 下列基态卤化氢中,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的顺序是:( ) (A)HCl,HBr,HI,HF (B)HF,HCl,HBr,HI, C)HI,HBr,HCl,HF (D)HBr,HCl,HF,HI 8. 一定温度下,在HAc溶液中加入适量NaAc(S),溶液的( ) (A)电离度不变 (B)PH值不变 (C)PH值减小 (D)电离常数不变 9. O22-分子无顺磁性的原因是:( )

(A)O22-分子离子中无双键 (B)O22-分子离子中无未成对电子 (C)O22-分子离子是极性分子 (D)O22-分子离子是双原子离子 10.多电子原子中,具有如下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 ): (A)2,1,1,-1/2 (B)2,1,0,-1/2 (C)3,1,1,-1/2 (D)3,2,-2,-1/2 11. Ag2CrO4固体加入Na2S溶液中,大部分Ag2CrO4转化为Ag2S, 其原因是:( )

(A)S2-的半径比CrO42-的半径小 (B)CrO42-的氧化性比S2-的强 (C)Ag2CrO4的溶解度比Ag2S的小 (D)Ksp(Ag2S)远小于Ksp(Ag2CrO4) 12.具有sp?pσ键和П3大π键的分子是:( )

(A)CO2 (B)CO (C)NO2 (D)NO3- 13.除F2、O2外,第二周期元素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高低顺序 不正确的是:( )

(A)σ2s < σ*2s (B)π2py = π2pz (C)σ2px < π2py (D)π2py <σ* 2px

14. 已知Kb(NH3)= 1.8×10-5,Ka(HAc)= 1.8×10-5,Ka(HCN)=4.9×10-10,则下列共轭缓冲对不能配制pH=9的缓冲溶液的是:( )

(A)HAc-NaAc (B)NH4Cl-NH3

(C)HCN-NaCN (D)(A)、(B)都不行 15.下列分子属于CO32-的等电子体的是:( )

(A)SO32- (B)SO42- (C)NO3- (D)NO2-

16. 对一级气相反应 A B + C,A的起始量分解一半时需时间8.8min,若A的起始压力为53330,当A的分压降至6665时,所需的时间是:( ) (A)1.1 min (B)26.4 min (C)17.6min (D)35.2 min 17.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是:( )

(1) (2) (3) OHOHCHO4

OHCHOCHO

(A)(1)>(2)>(3) (B)(1)<(2)<(3) (C)(3)>(1)>(2) (D)(3)>(2)>(1) 18.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

(A)金属键 (B)共价键 (C)分子间力 (D)离子键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aO的晶格能高于NaF (B)NaF的晶格能高于CaO (C)CaO的晶格能等于NaF (D)不能确定

20. 甲醇和水分子之间存在下列哪种分子间作用力:( ) (A)取向力 (B)色散力和诱导力 (C)氢键 (D)以上四种作用力都存在 三、回答或解释(共20分)

1.已知反应 2NO+Br2 2NOBr 的机理如下:

(1)NO + Br2 NOBr2 快反应 (2)NOBr2 + NO 2NOBr 慢反应

根据上述反应机理推出反应2NO+Br2 2NOBr的速率方程(10分)

2. 为什么N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g的第一电离能,而Na的第二电离能却远大于Mg的第二电离能?(5分)

3.二氯乙烯(C2H2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的偶极矩为零,另两种的偶极矩不等于零,试推测它们的分子结构并解释之,在三种结构式下标出偶极矩的大小顺序。(5分) 四、计算(共20分)

1. 今有反应 CO2(g) + C(石墨) = 2CO(g) 已知:

△fHmCO2(g) -1C(石墨) 0 5.7 CO(g) ?111 198 /kJ·mol -1-1?394 214 Sm求: /J·mol·k G(1)该反应在298K时的△rm(4分)

(2)该反应在298K时的标准状态下能否自发进行?(2分)

(3)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从自发到非自发或从非自发到自发的转变温度(3分) (4)该反应在500℃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3分)

2. 0.1mol·L-1Cu2+溶液中含有0.01mol·L-1Fe3+。计算说明是否可用调节pH值的办法除去Fe3+而Cu2+仍留在溶液中。已知:KspFe(OH)3 =2.64×10-39 KspCu(OH)2 = 2.210-20(8分)

无机化学模拟试卷1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Ag , 第五 IB

2*241

2. [He] σ2sσ2s?2pσ2px ,2.5 ,>,<

+3-

3. HPO42- + H2O≒H2O + PO4, Ka3 = 4. sp3不等性, 3, ?, 三角锥 5. Cl2>F2>N2>Br2>I2 6. — 变小 改变(或增大) — 变小 改变(或增大) — 变小 — 向左 向左 —

二、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C 4.A 5.C 6.B 7.B 8.D 9.B 10.D

11.C 12. A 13.C 14.A 15.C 16.B 17.B 18.C 19.A 20.D

三、回答或解释(共20分)

1. 答:根据反应机理知(2)是慢反应,是速控步骤,故有:V = k2 CNOBr2 CNO 根据平衡假设由反应(1)为: K =

2

CNOBr2 CNOBr = K CNO CBr2

CNOCBr22

代入上述速率方程为:V = k2 K CNOCBr2 = k CNOCBr2

2、答:根据Na何Mg的价电子组态:Na 3s,Mg3s,可知,Na失去3s上的1个电子较容易,而Mg失去3s上的一个电子需要克服电子成对能,故I1Na<I1Mg 。

但当Na失去1个电子形成Na+时,其价电子结构变为2s22p6,该结构是稳定的8电子结构,要再失去1个电子必须克服很大的能量;而Mg+要再失去1个电子,是3s1上的电子,故所需要的能量小,所以I2Na>>I2Mg。

3.答:偶极矩μ涌来判断分子极性的大小,当μ=0时,分子无极性,当μ≠0时,μ越大,分子极性越强。由此可以判断C2H2Cl2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和μ的大小为:

1 21

ClHClClClHCClCH>CHCH>HCCCl偶极矩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不对称结构)偶极矩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对称结构)

μ≠0 μ=0 四、计算(共20分)

1. 解:(1)△rHm=2(-111)-(-394)=172 KJ·mol △rSm = [2(+198)-(214+5.7)]=176.3 J·mol·K

△rG m = △rH m - T△rSm = 172 – 298 ×176.3 × 10= 119.46 KJ·mol (2) 非自发 (3) △rH m

?-1

?-1-1

???-3-1

? - T △rS?= 0

m

??172?10 = 975.6 K

T = △rH m/△rSm=

176.3(4)∵△rG m △rG m

3?

(773K)

= -RT㏑K

-3

-1

?(773K)

= 172 - 773×176.3×10 = 35.72 KJ·mol

∴㏑K = - △rG mK = 3.85× 10

-3

?(773K)

/RT = -

35.72 = -5.56 ?38.314?10?7732.解:当Fe沉淀完全时,溶液的OH浓度为:Fe(OH)3 ≒ Fe + OH

_

3+-3+-

C OH=3KspFe(OH)3/CFe3?(完全)=32.64?10?39/1.0?10?6=1.38 × 10 mol· L。(pH=3.14)

-15

-1

而Cu开始沉淀时,溶液的OH浓度为:Cu(OH)2 ≒ Cu + 2OH

_ -10-1

COH= 3KspCu(OH)2/CCu2? = 2.2?10?20/0.1 = 4.69 × 10 mol· L.( pH=4.67)

2+-2+-

当Fe沉淀完全时,J:= C Cu·COH = 0.1×(1.38×10)=1.9×10<KspCu(OH)2

即当Fe沉淀完全时,Cu仍不能生成沉淀,故可通过调节pH将Fe除去,而Cu仍留在溶液中。

3+

2+

3+

2+

3+2+2_-112-22

解2:Cu(OH)2 ≒ Cu + 2OH

而Cu开始沉淀时,溶液的OH浓度为:COH= 3KspCu(OH)2/CCu2? = 2.2?10?20/0.1

2+

-_

2+-

= 4.69 × 10 mol· L.( pH=4.67)。在此酸度条件下,溶液中的Fe的浓度为:

-10-13+

2.46?10?39-11-1

C = KspFe(OH)3/COH = = 2.56 × 10 mol· L. ?103(4.69?10)3+Fe

3-

即当Cu开始沉淀时,Fe已经完全沉淀,故可用调pH的方法除去Fe而Cu仍留在溶液中。

2+3+3+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2ud.html

Top